美国海军昨在美东水域执行反潜演习期间,发生大型军舰相撞事故,一艘神盾级导弹巡洋舰,与一艘核动力潜艇相撞,巡洋舰船头的声纳仪器被撞毁,而核潜艇则无恙,艇上核子反应堆也未受影响。 美国海军官员承认这种意外很罕见,将严查肇事原因。军事专家认为,涉事核潜艇相信要负较大责任。美国潜艇船员近年亦接二连三闹出失职丑闻。 美国海军舰队司令部昨发表声明,肇事舰只为神盾级巡洋舰「圣哈辛托」号(USS San Jacinto,1988年起服役)以及洛杉矶级核动力快速攻击潜艇「蒙彼利埃」号(USS Montpelier,1993年起服役)。撞船事故发生於美国东岸时间周六约下午3时半,事故发生的确切地点未有公布。有美国官员透露,地点在佛罗里达东北部对开水域。 船长下令退后已太迟 涉事两舰艇皆驻守於弗吉尼亚州诺尔福克(Norfolk)海军基地。一名海军官员表示,事发时「圣哈辛托」号和「蒙彼利埃」号,正与另一艘船执行例行的反潜艇演练,以准备参与航空母舰「杜鲁门」号战斗群的调动。 当时「杜鲁门」号亦在附近,有份提供协助。消息人士指出,「圣哈辛托」号舰桥上负责监控工作的船员,突见「蒙彼利埃」号在前方约100至200米处爬升至接近水面的可作潜望深度。「圣哈辛托」号船长得悉后立即下令「彻底退后」(all back),但为时已晚,「圣哈辛托」号最终与「蒙彼利埃」号相撞。 据匿名海军官员称,初步检查显示,「圣哈辛托」号上的声纳导流罩(sonar dome)在碰撞中严重损毁。声纳导流罩设於船头,用以辨测前方物件,本应可助巡洋舰及早侦测潜艇的位置。 美国防部与海军官员证实,事件中无人受伤,核潜艇的反应堆也未受撞击影响,但「圣哈辛托」号和「蒙彼利埃」号的确切损毁程度则待仔细评估。海军少校巴杜拉(Brian Badura)称:「我们以前确也试过有海军船只相撞,但这真的很罕见。既然已经发生,我们就要采取行动,找出事故成因。」 事故揭潜艇舵手iPod听歌 美军「哈特福德」号(USS Hartford)核潜艇曾在中东霍尔木兹海峡与两栖运输舰「新奥尔良」号相撞。调查报告发现核潜艇船员严重犯错,有玩忽职守之嫌,例如舵手在事发时竟分心用iPod听歌,船长不仅没有在驾驶舱露面,还被揭纵容值班船员睡觉偷懒。最后船长被撤职,多名船员遭受重罚。该次相撞意外导致潜艇上15名士兵受伤,造成逾7亿港元损失。 专家:相撞不可思议 潜艇责任较大 【明报专讯】这次「圣哈辛托」号巡洋舰被撞毁的声纳导流罩(sonar dome),本来是协助侦测前方潜艇的仪器,结果潜艇「蒙彼利埃」号驶近至100至200米处,才被舰上人员以潜望镜目测发现。 澳门国际军事学会会长黄东向本报指出,至此巡洋舰已没可能及时煞停。一般情况下,类似船舰与潜艇相撞中,首当其冲受损的,往往都是声纳装置。 演习应有启动侦测装置 黄东形容这宗事故令人难以理解。他指出本来最合理的推测,是当时巡洋舰和潜艇都未有开动声纳装置,不过若事发时正在进行反潜艇演习,声纳装置并不会关掉,肇事双方亦应有默契。黄指出,无论如何,在类似相撞事故中,一般是潜艇的责任较大,因为潜艇必须确保附近没有船才能浮上水面,假如意外确发生於反潜艇演习期间,相撞则更为不可思议,潜艇艇长的责任将更大,必定会遭到严惩。 今次事故中没有人受伤,「蒙彼利埃」号的核动力装置亦安然无恙。黄东指出,过去几次发生美军核潜艇撞击的事故中,核潜艇都没有重大损毁,可见其设计甚为成功,有考虑到应对最恶劣的环境。他坦言,类似舰只相撞事故没可能完全避免,尤其涉及海底潜艇任务时,水面和水底的沟通相当复杂,控制难度更大。 关键词:罕见美国核潜艇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