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周有消息称,莫斯科与北京达成一项协议,中国将斥资40亿美元购买48架苏-35多功能战斗机。这一大手笔的主要原因可能是俄罗斯的喷气发动机。 苏-35拥有两个新一代的AL-41F1C型发动机,能够在无加力情况下实现超音速,这多亏了第五代战斗机。AL-41F1C型发动机实际上是测试中的俄罗斯第五代战斗机T-50 PAK-FA上的AL-41F1(117C)发动机的额定版本。 ![]() 中国造第五代战斗机歼-20所必需的就是俄罗斯的新型发动机AL-41F1C。 2010年,俄罗斯国防部长谢尔久科夫访华时,北京提出要购买117C型发动机,但报价被拒绝。 俄罗斯只同意出售组装飞机,另外还坚持签订一个特殊的反抄袭协议,旨在防止中国复制飞机及其零部件,因为以前发生过。 关键词:放言中国巨龙 该要求已成为谈判中的绊脚石。有关交易的消息传出后,中国国防部急忙否认在最终阶段与莫斯科方面关于苏-35的谈判。 “其实,与中国的任何谈判总是得出以下几点:他们为了检测或是可能进一步的复制来试购一小部分[武器]。当然,俄罗斯意识了到这种风险,并拒绝出售小批量武器,”瓦西里·卡辛说,分析了中国获取缺失技术的精明举措。 没有特定的防仿造条款,俄罗斯对出售AL - 41F1C型发动机给北京的可行性有很大疑问。这并不适合中国,因为他们到底还需要技术来组织自己的这种发动机的生产线。 使用俄罗斯发动机的中国龙 卡辛预测,经过长时间的谈判,莫斯科和北京最终会获得一个单独的喷气发动机的协议,俄罗斯将为歼-20计划提供发动机,它已经为中国四个主要机型提供发动机,这些飞机实际上是对苏联飞机仿造制成的。 卡辛说:“买Su-35来拆下发动机放在歼-20上对中国来说将极其昂贵。” “歼-20是一个技术上风险非常高的项目,因为没人能保证,中国到2017年就有能力把他们发展项目的若干系统整合成型,包括特殊的弹药库和一个他们自己闭门造车弄出的有源相控矩阵天线”,卡辛告诉RT记者说。 在他们造出自己能用的发动机这些年前,歼-20最可能使用俄罗斯发动机起飞,卡辛说。 专家还指出,如中国先前所述,他们试图造一个美国F-22特点的喷气机,现在他们更有可能主攻的并不是战斗机,而是一种喷气轰炸机。 歼-20大概会具备刺入敌人防空系统打击重要目标的能力—类似航空母舰,就像能看到歼-20“四面出击”的广告片段。 中国的抄袭努力 多年来,中国一直是俄罗斯军用飞机的最大买家。整体而言,她已经购买了唯苏-27/苏-30家庭里的178架战斗机——直到成功的制成了仿品,命名为歼11。 他们还复制了俄罗斯甲板上的舰载战斗机苏-33(歼15),苏-27战斗机(歼10),苏-30(歼11),米格-29(FC-1)。 关键词:放言中国巨龙 让人不敢相信:普京竟然用苏35技术换中国导弹 据消息人士透漏,中国已研制出最新的PL-16型高速反辐射导弹。性能超过美国的AGM-88反辐射导弹。俄罗斯军方甚至要拿苏-35的生产技术作为交换PL-16型的技术,但遭到国防部的拒绝。 反辐射导弹是专门用于对付雷达的导弹,它利用雷达辐射的电磁波发现、跟踪雷达,并将其摧毁。在近几年来几场局部战争中,美军都是用反辐射导弹摧毁敌方雷达,使其预警系统瘫痪,为大规模突袭行动开路。 据悉,PL-16型是一种新型高速反辐射导弹,主要用于攻击地面和舰载防空雷达,可搭载于J-10、J-8、J-7等多种飞机之上。该型导弹发射重量360 公斤,射程约80公里(比AGM-88反辐射导弹要多30公里),最大射速2280公里/小时。 PL-16型导弹的优势包括: 一是可攻击多种雷达。导引头频率覆盖0.8~20GHZ,是目前所有反辐射导弹中最宽的,可对各种机载、舰载、车载和地面固定雷达进行攻击; 二是捕捉目标能力强。导引头灵敏度很高,除了能从敌方雷达旁边进行攻击外,还能从辐射最弱的尾部进行攻击; 三是自动锁定目标。采用可编程技术,能锁定、攻击多种体制雷达,对突然关机的雷达有一定的记忆功能; 四是攻击速度快。动力装置是高速、双推力固体火箭发动机,可在20秒左右摧毁20公里外的雷达。 关键词:放言中国巨龙 五是具有多种攻击方式。可灵活采用自卫、预置和随遇三种方式,自卫方式是指探测到雷达信号后,计算机适时进行分类、威胁判断和攻击排序,并向 导弹发出指令,实施攻击;预置方式是按预定方案发射导弹,让其在接近目标过程中自行转入跟踪状态;随遇方式则是依托导弹高灵敏度的导引头,让导弹自己去寻 找攻击目标。 反辐射导弹又称反雷达导弹,是指利用敌方雷达的电磁辐射进行导引,从而摧毁敌方雷达及其载体的导弹。在电子对抗中,它是对雷达硬杀伤最有效的武器。 现役的空地反辐射导弹,通常用于攻击选定的目标。发射前要对目标进行侦察,测定其坐标和辐射参数。发射后,导引头不断接收目标的电磁信号并形成控制信号, 传给执行机构,使导弹自动导向目标。在攻击过程中,如被攻击的雷达关机,导弹的记忆装置能继续控制导弹飞向目标。 当今世界上数一数二的反辐射导弹当数美国AGM-88哈姆反辐射导弹。 目前我国第四代战机的发动机、雷达等技术仍很欠缺,而歼10比苏35和F35差一个档次。歼10是第三代战斗机,苏35和F35是第四代的。这一差距 可能 至少需要20年来追赶。2002年后,中国开始进行歼-13、歼-14的研制,但军方要求战机必须以具备隐身作战能力,其次要可以达到超音速持续飞行的能 力,但中国战机发动机部分,始终没有任何进展。因此,如果能交换技术,那是中国的福音。 苏35的技术中国已经具备,美《国防科技》认为,从去年中国珠海航展的情况来看,中国展出了一款“暗剑”无人作战飞机模型,而L-16型导弹的优势却 十分 稀缺:一是可攻击多种雷达。导引头频率覆盖0.8~20GHZ,是目前所有反辐射导弹中最宽的,可对各种机载、舰载、车载和地面固定雷达进行攻击;二是捕 捉目标能力强。 导引头灵敏度很高,除了能从敌方雷达旁边进行攻击外,还能从辐射最弱的尾部进行攻击;三是自动锁定目标。采用可编程技术,能锁定、攻击多种 体制雷达,对突然关机的雷达有一定的记忆功能;四是攻击速度快。 动力装置是高速、双推力固体火箭发动机,可在20 秒左右摧毁20公里外的雷达。五是具有多种攻击方式。可灵活采用自卫、预置和随遇三种方式,自卫方式是指探测到雷达信号后,计算机适时进行分类、威胁判断 和攻击排序,并向导弹发出指令,实施攻击;预置方式是按预定方案发射导弹,让其在接近目标过程中自行转入跟踪状态;随遇方式则是依托导弹高灵敏度的导引 头,让导弹自己去寻找攻击目标。 俄要将最先进战机苏35卖给中国的真正原因曝光 关键词:放言中国巨龙 俄罗斯苏33、35是俄罗斯目前股役的最先进战机,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战机,与美国F22战机都被世界视为第四代战机,性能卓着,技术尖端,空中格斗傲视“各路英雄”。 苏-33是俄罗斯海军航空母舰装备的主力舰载作战飞机,最大航程3000公里。机上有1门30毫米机炮, 12个外部挂架,可携带R-73近距格斗空空导弹、KH-31反舰导弹,以及各种空地导弹、炸弹和火箭弹,最大载弹量6500公斤。在美国海军的F-14 战斗机退役后,苏-33将成为目前世界上装备的惟一的一种重型舰载战斗机。是俄罗斯海军最先进的舰载作战飞机,是俄罗斯海军航空兵最后的尊严。 苏-35是俄罗斯最犀利的空中格斗机王,共有十二个外挂点,采用多用途挂架可有十四个外挂点,最大载弹量8吨,可装备14种型号的导弹等武器,以及 500 千克和250千克的炸弹。安装两台留里卡设计局的AL-35F涡扇发动机,单台加力推力可达137千牛,航程4,000公里。采用了四余度数字式三维电传 飞控系统,使得苏-35没有攻角限制。 机首装有一部N 011M脉冲多普勒雷达,最大探测距离150公里,可同时跟踪15个目标,并同时攻击其中6个目标;尾锥管内装有一部NO14后视雷达,可对尾追目标进行 攻击,装备的 “甲虫”(Zuk)雷达性能惊人,具有偏移能力( /-130度),同时跟踪24个目标和同时打击其中的8个目标。 中俄边境线这么漫长,在中国军事迅速崛起的今天,俄罗斯备受中国巨大压力的情况下,俄罗斯怎么愿意出售上述两种最先进战机苏33、35给中国呢?我分析这个原因是: 一、金融危机下,俄罗斯经济下行严重。苏联解体以来,俄罗斯陷入了穷困的沼泽地,各行业一厥不振多年。到普京当选总统后,俄罗斯经济慢慢扭转过来。俄 罗斯 经济主要是靠出口原材料、矿产资源和武器来支撑,其它行业收入微乎其微,世界经济环境好的时侯,其它国家都有大把大把的钞票,购买俄罗斯的军火和原材料, 俄罗斯武器先进,地大物博,各种资源丰富,金融危机未发生时,俄罗斯靠卖武器和兜售原材料,经济一路高歌猛进。 08年经济危机发生后,靠出售武器和原材料 维持“生计”的脆弱经济,不堪一击,俄罗斯很快又向叶利钦(苏联解体)时代跌落下去,现任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不愿看到自已主政不如普京,为了振兴俄罗斯 经济,于是决定出售先进战机给中国。 二、倚持强大核武库保护领土,是俄罗斯一项重要的军事路线。俄罗斯自苏联解体以来,经济一直不强盛,但核武库强大。俄罗斯目前有大约7800 枚可以使用的核弹头。美国专家根据电脑模拟进行推算,俄罗斯可以通过陆地潜艇发射的战略核弹头的总爆破当量相当于12万枚当年在日本广岛爆炸的原子弹。 尽管美国是目前唯一的超级大国,但俄罗斯仍然有实力将美国摧毁好几次。美国技术先进的“NMD也抵挡不了”。有了这强大的核武库,那个国家敢动俄罗斯 一寸土 地的念头?俄罗斯是个冷血的国家,有时侯跟你一点商量的余地都没有,说打就打。上世纪未,韩国一架民航客机载着100多名乘客,误入俄领空,顷刻被俄军打 落下来,飞机上100多名乘客全部遇难。苏33、35战机虽重要,但有了与美国比肩的巨大核保护伞,出售苏33、35又何妨? 关键词:放言中国巨龙 三、不想失去中国的庞大的市场。中国一直是俄罗斯最大的军火购买国,中国经济强盛,购买能力无人能敌,就是没有什么军工企业、近十多年来经济 一路走强 的印 度,购买力能力与中国相比,也是大巫见小巫,无法相提并论。中国的胃口太大了,中国的迷人的市场、诱人的市场,令人无法拒绝。 但随着中国军工研发能力的提高,俄罗斯的一般武器已对中国没有了吸引力,中国购买俄罗斯武器近年来已大幅下降,中国自主研发的陆、海、空武器,已接 近、甚至超越了俄罗斯水平,为了挽救俄罗斯对中国的武器出口额不断的下降趋势,俄罗斯无奈,只好出售中国指定要的先进战机。 四、担心中国利用乌克兰完全挤走俄罗斯。乌克兰是苏联分解出来后的第二大国家,其国家掌握着苏联时期大量的军工技术,包括核技术、导弹技术、 航空母舰技术,等等,近几年来,中国与乌克兰军事技交往甚密,乌克兰前苏的大量军工专家、技术人员,给中国解决了不少军事技术问题。 苏解体以来,乌克兰与 俄罗斯一直有龃龉,中国很好地利用了这种微妙的关系。这令俄罗斯非常头痛。苏联的解体,俄罗斯秘密的军工技术已不秘密,尤其是对越来越有钱的中国,那个国 家不愿意高价钱把技术卖给中国? 五、报复美国,更好地维护自已的国家利益。美国领导的北约,严重蚕食了俄罗斯的势力范围,俄罗斯的战略空间日益缩小,亡俄之心不死的美国,今年来,在 中亚 的格鲁吉亚,美国不但支持格鲁吉亚与俄针锋相对,令俄罗斯大打出手,损兵折将,而且怂恿在东欧一些与俄罗斯有传统友好的接攘国家加入北约,令俄罗斯大为怒 火,你美国做初一,我俄罗斯做十五。俄罗斯一怒之下,决定出售最先进武器给中国,让美国今后吃不了兜着走。 如果俄罗斯真的出售33、35战机给中国,这的 确令美国害怕。令美国害怕的不单单是苏33、35的作战性能,更为害怕的是中国可能通过33、35研发出更先进的战机,中国有这个能力,到那时,中国有了 与美国比记肩的强大空军,美国在太平洋及世界的利益将受到来自中国的重大挑战,南中国海、藏南、钓鱼岛、台湾将很快被中国人民解放军拿下。 基于上述五点原因,俄罗斯决定出售国内最先进战机苏33、35战机给中国,这个决定,俄罗斯虽然不爽,但为了维护俄罗斯国家目前的利益,俄罗斯这头困兽,不得不作出艰难的抉择。 本来分析到这,文章可完了,但要补充一点。俄罗斯这个出尔反尔的国家,网友你相信它真的能出售苏33、35战机给中国吗?你要知道,俄远东一条输油管 十多 年前就答应建到中国来了,但俄罗斯签了合同后又撕毁了,直到今年四月份,这条输油管才得以开始建设。从这个事例,我国应要警觉俄罗斯的言行,宁愿信其有, 但不要麻痹,中国该研发的武器还是要加大加快研发,一刻也不能停留,不要指望别人,始终要相信自已,要不,给它们忽悠八年、十年,我们还在等,那问题就严 重了。 关键词:放言中国巨龙 震撼消息:普京访华拒绝了中国一个军事要求 我想要说的是:S-400防空导弹系统其实是一个连美国陆军第4大防空导弹都不如的破玩意,根本没啥了不起。 既然俄罗斯连这破玩意都不想卖给中国,中国完全可以自己研制,毕竟研制先进防空导弹比研究先进战机容易多省钱多了。只要大力投资,顶多10年就能赶上俄罗斯防空导弹。为啥这么说? ![]() 因为最近有消息称:"俄罗斯委婉地拒绝了中国洽购S-400防空系统的意向,使中国获得S-400的希望落空"。消息称:"S-400作为一种大量应用新 技术的第4代防空系统,与S—300P拉开了一代以上的距离。S—400在速度、精度等方面均优于美国的“爱国者”PAC—3地空导弹系统,是当今世界上 世界第一防空导弹。" 大概意思是:过去世界上美国的防空导弹性能最好,美国的“爱国者”PAC—3地空导弹系统是过去世界上第一防空导弹。但是,自从俄罗斯有了S—400防空 导弹,因为它优于美国的“爱国者”PAC—3地空导弹系统。所以,S—400防空导弹是世界第一防空导弹!!备注:防空导弹一词,是防空导弹系统的简称。 任何大型防空导弹不论先进还是落后,都包括雷达火控等相关防空大系统,不可能只有一个裸体导弹。 关键词:放言中国巨龙 我感觉是一派胡言.因为“爱国者”3地空导弹根本就不是美国最先进防空导弹,即使在研究中的“爱国者”3改进型地空导弹在美国陆军防空导弹里 也只能派第4 名。至于“爱国者”3地空导弹嘛,它只是2002年服役的旧防空导弹,在美国陆军防空导弹里只能派第5名.这还只是说陆军,如果计算海军,它连第5名都派 不上。 所以,把“爱国者”3地空导弹当美国最先进防空导弹,并以S—400优于美国的“爱国者”PAC—3地空导弹系统为根据,就把S—400当成世界性能最好的防空导弹系统的言论是不负责的言论。 这里特别提醒一下,不是我要把不同种类不同体积的防空导弹放在一起比较,而是俄罗斯说S-400防空导弹系统是世界第一防空导弹,那我就不用考虑战略战术 体积大小尺寸长短等分别了,至少必须把美国的所有比S-400防空导弹系统先进的东西都罗列出来,否则,无法驳斥俄罗斯S-400防空导弹系统是世界第一 防空导弹的谬论。 下面是美国陆军排前4名的防空导弹(这4大防空导弹是美国陆军高空超高空防空体系的主力)与俄罗斯陆军第一大防空导弹----S-400 防空导弹系统的数据比较: 美国陆军第一大防空导弹-----GBI防空导弹(2006年服役),射高2000公里,速度25马赫,非常精确,不装弹头,靠动能金属杆撞毁对方弹头 美国陆军第二大防空导弹-----KEI防空导弹(在研,估计2012年服役),射高1000公里,速度25马赫,非常精确,不装弹头,靠动能金属杆撞毁对方弹头 美国陆军第三大防空导弹----THAAD防空导弹(2008年服役) ,射高150公里,速度7马赫,非常精确,不装弹头,靠动能金属杆撞毁对方弹头 美国陆军第四大防空导弹----爱国者3改进型(在研,2010年服役)防空导弹 ,射高40公里,速度7马赫,非常精确,不装弹头,靠动能金属杆撞毁对方弹头 俄罗斯陆军第一大防空导弹----S-400防空导弹系统,射高40公里,速度7马赫,不太精确,只能装化学弹头靠爆炸面积杀伤目标 可见,俄罗斯陆军第一大防空导弹----S-400防空导弹系统,比美国陆军第四大防空导弹----爱国者3改进型都差远了,咋可能是世界最先进防空导弹?其实,俄罗斯在前苏联时期的70年代空空导弹、防空导弹确实领先美国,让美国恐惧。 但是,美国从80年代初开始瞒天过海,打着投资几十万亿美圆研制" 星球大战"、“战略导弹防御”等骗人幌子,秘密研制多种空空导弹、防空导弹。 骗得俄罗斯既不屑在空空导弹、防空导弹方面投资跟进,又跟错领域把大量金钱投向没有价值的陆军方面,结果是进入90年代,美国空空导弹、防空导弹就大幅度超过俄罗斯。 到21世纪早把俄罗斯空空导弹、防空导弹甩的没影了,以上4大防空导弹都是美国近10年的科技成果。俄罗斯是2002年伊拉克战争后觉悟战略上当,才开始研制S-400系统,离美国还远呢。 俄罗斯没20年时间根本赶不上美国。既然俄罗斯防空导弹也很落后,我国有啥必要跟在它屁股后面伴舞呢? 关键词:放言中国巨龙 普京对胡总说出这样的话 俄用两个字让中国很受伤 大陆国家主席胡锦涛为出席上海合作组织(Shanghai Cooperation Organization,简称SCO)的年度高峰会议,风尘仆仆,上周三先到中亚的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开会。然后为纪念二○○一年的《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 约》十周年,六月十六日抵达莫斯科访问。 胡锦涛今年初虽曾去过俄国一次,但十五日这次,据说是正式的“国是访问”,规格自应不同。奇怪的是前、昨两天,台北各大报都未刊载这条新闻。唯有《旺报》,十八日在第十一版“中国与世界”有条消息。胡结束俄国行程后,昨天转往乌克兰,也只《旺报》有报导。 ![]() 资料图:国家主席胡锦涛 不要小看“上合组织”,这个包括中亚四小国,再加中、俄两国的区域性组织,既掌握中国大陆后门的锁钥,也是印度处心积虑要想染指的地方。难怪胡锦涛要亲自前往,参加六月十五日第十一次会员国元首的理事会议。 邻近国家对上合的重视,可以从拚命想挤进这个组织国家的名单,察知一二。“上合”除六个正式会员外,还有四国以“观察员”身分,两国以“对话伙伴”,另外三国以“来宾”身分列席。总算起来,短短十五年中,出席国家增加了一倍半。 关键词:放言中国巨龙 上星期三的会议,除中、俄两国由胡锦涛和普京代表外,其余四国元首全部到齐,包括: 乌兹别克斯坦(Uzbekistan)总统卡里模夫(Islam Karimov) 哈萨克斯坦(Kazakstan)总统纳沙拜耶夫(Nursultan Nazarbayev) 塔吉克斯坦(Tajikstan)总统拉赫蒙(Emomalili Rahmon) 吉尔吉思(Kyrgyzstan)女总统欧图白耶法(Roza Otunbayeva) SCO六国加起来,占据了欧亚大陆百分之六十的面积,人口几乎达到一半。但如何统合六国的实力,还是只有理论,缺乏实际作法。即使加上趋炎附势的周遭各国,仍然难成气候。周边有哪些国家呢? 四个以观察员身分列席的国家是印度、伊朗、蒙古、和巴基斯坦。两个“对话伙伴”是白俄罗斯与斯里兰卡。至于“来宾”则是土库曼斯坦共和国、东南亚国家协会 (ASEAN)、与所谓“独立国协”(Commonwealth of Independent States,简称CIS)。 严格而言,以俄国为中心的CIS十国中,有三国和SCO会员重复,就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和乌兹别克斯坦。其余五国有亚美尼亚、阿塞拜疆、白俄罗斯、 摩尔达维亚(Moldavia)、与土库曼斯坦。如此叠床架屋的组织,除了俄国在中亚与远东的不安全感外,很难找到其它解释。身为秘书长的伊曼那利耶夫 (Muratbek Sansyzbayevich Imanaliyev)一定也觉得有这么多老板,不好伺候。 关键词:放言中国巨龙 常见看法二:中国操纵货币,影响到美国经济 事实:人民币价格的确由政府控制,而且很可能过于便宜,这使中国出口产品在全球市场上格外有竞争力。美国存在一种普遍看法,认为中国的货币政策使中国获得 对美国的巨额贸易盈余,从而影响美国工业和经济增长。但是,更坚挺的人民币不是美国贸易赤字的万灵药。人民币自2005年后已经升值约27但中国对美 国的贸易盈余却从2005年的2020亿美元增长到2010年的2730亿美元。 在我看来,美国在美中经济关系中过分强调人民币的重要性。消除对华贸易赤字需要太平洋两岸同时开展改革——增加美国的储蓄和中国的开支。人民币升值或许有助于这一过程,但是美中两国的经济关系极其复杂,美国不能把自己的经济问题主要归罪于人民币。 常见看法三:中国的资本主义搞得比美国好 事实:我常常听美国人说,中国“资本主义色彩更浓”,或“更擅长搞资本主义”。这类说法有很多始于此次经济危机期间。当时,中国能以巨额刺激计划比华盛顿 更快、更有效地推动经济增长。从那以后,美国人似乎就得出一种认识:中国经济“更好”,或者中国官员和商人“更擅长”管理现代经济。 但是,这在很多层面都是愚蠢的。首先,比较美中经济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二者处于如此不同的发展阶段。中国作为一个老百姓仍然非常贫困的新兴国家总能实现 比美国这样的发达富国更高的增长率。其次,中国经济政策在美国得到赞扬的某些方面根本不属于资本主义——比如,中国的经济刺激计划是政府政策的功能,不是 资本主义体系的功能。第三,中国的“资本主义”方面常常显示出资本主义最糟糕的方面——滥用劳工、环境恶化、质量和安全问题(比如关于毒牛奶的无休止丑 闻)。第四,现阶段,中国公司在创新、管理和技术等方面比美国公司还差得远。 因此,中国的确增长更快,中国政府或许偶尔也能更顺畅地实行一些政策,但因此就说中国是“资本主义制度更好的实施者”却不明智。 关键词:放言中国巨龙 六月十六日在莫斯科,胡锦涛与俄国总统梅德维杰夫(Dmitri Medvedev)和大权在握的总理普京都有会谈。会后公报中所述持续扩大双边贸易,加强能源合作等五项愿景,都是给外界看的,无足轻重。签订的“中俄关 于当前国际形势和重大国际问题的联合声明”,也只是官样文章,不值提起。 胡锦涛去俄国的借口,是参加十五日在圣彼得堡举行的国际经济论坛。中俄两国近年摆脱共产主义教条后,双边贸易进展迅速。去年贸易额达到五百五十亿美元,比前年暴增百分之四十三。 胡主席这次访俄,有一件事令他很不满意,就是大陆向俄国购买西伯利亚天然气的生意,谈判已经触礁。北京原本准备和莫斯科签订卅年长期合约,兴建两条特大输气管,每年输送七百亿立方米的天然气,到能源饥渴的中国。 俄国早非当年的共产主义龙头了。今日莫斯科是彻头彻尾的资本主义国家。交情归交情,生意是生意,大陆以输气管无需借道第三国为理由,要求减一半价钱,俄国的回答只有两个字:免谈。 看来中俄双方终究会各让一步,做成这笔生意。道理很简单,这个面子总要做给的,免得中国再向美国倾斜,对俄国没有好处。 俄罗斯死活不做出让步:中国副总理亲自出手了 中国国务院副总理、中俄能源谈判中方代表王岐山昨天访问俄罗斯并举行中俄能源谈判代表第七次会晤。天然气和石油价格将是谈判重点。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能源外交研究中心主任王海运分析,天然气价格将是双方不可回避的谈判重点。迟迟无法达成一致,主要是因为双方认可的价格差距太大: 俄罗斯主张以每千立方米大约300美元的价格输出天然气,而中国则期望把价格控制在200美元以下。王海运认为,俄方轻易不会做出让步。 关键词:放言中国巨龙 王海运:核能受日本福岛核电站的冲击,发展可能要减速,对天然气需求要上升。中东北非动荡局势,给欧洲天然气安全确实带来了新的问题。这样俄罗斯处于更加强势,妥协退让余地更加减少。 而在中国看来,当前的天然气价格已经很高,俄方如果继续施压,将难以承受。 中国能源网CEO韩晓平认为,如果俄方仍然不肯让步,将逼迫中国另寻出路。 韩晓平:谈不成,我想国家会下决心推动天然气开放,鼓励更多的企业参与天然气投资。 中国社科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研究员姜毅分析,虽然中俄谈判困难重重,但从长远来看,两国还是会最终实现互利共赢。 姜毅:能源合作不仅仅在两国相关公司之间能够获利,实际上更主要的是能够推动和巩固两国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发展。 王岐山与俄副总理主持中俄能源谈判代表7次会晤 2011年5月31日,中俄能源谈判中方代表、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在莫斯科与中俄能源谈判俄方代表、俄罗斯副总理谢钦共同主持中俄能源谈判代表第七次会晤。 关键词:放言中国巨龙 王岐山表示,中俄能源合作是全面、长期、战略性合作,是两国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重要内容。当前,中俄经济发展势头良好,扩大能源合作面临历史 性机遇。中方 愿与俄方一道,本着互信、坦诚、务实的原则,认真落实两国领导人达成的重要共识,充分发挥中俄能源谈判机制的作用,推动两国能源合作更上层楼。 王岐山指出,在两国政府及相关企业积极努力下,双方在石油、天然气、煤炭、电力、核能等领域合作都取得了可喜进展,中方对此表示满意。中俄原油管道今年1 月1日正式投产以来,保持了稳定运行态势,截至目前已输油600多万吨。通过此次会晤,中俄就积极推进原油管道贸易达成了新的共识。天然气合作是当前中俄 能源合作的重中之重,中方愿与俄方一道,全力推动天然气合作早日取得实质性进展。双方可充分发挥各自资源、技术、资金和人才等方面的优势,加强煤炭领域合 作。中方高度评价两国在核能领域开展的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合作。中俄电力合作稳步推进,可再生能源领域合作取得新突破。中方愿与俄方秉持互利共赢的原则,密 切沟通,真诚合作,推动两国能源合作不断取得新的成果,造福于两国人民。 谢钦表示,每次俄中能源谈判代表会晤都是在非常良好和充满信任的气氛中进行,都取得了丰硕成果,此次会晤同样卓有成效。俄中能源合作具有战略性,我和王岐 山副总理就方方面面的议题深入交换了意见,在绝大多数问题上达成了广泛共识。特别是在大型能源合作项目上有新进展。从今天的会晤中可以得出结论:现在俄中 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已经发展到相当高的水平,允许我们双方解决任何问题。希望我们的友好合作带来更多的务实成果。 会谈结束后,王岐山副总理出席了谢钦副总理举行的工作午宴。31日上午,王岐山副总理参观了俄天然气工业集团总部中央生产调度中心。 关键词:放言中国巨龙 美国没料到: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将了美国一军 第三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框架下经济对话当地时间9日上午在华盛顿开幕。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特别代表、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在开幕仪式上说,希望美方明确落实对话成果的时间表和路线图。 王岐山说,今年是中美关系史上具有历史意义的一年,胡锦涛主席访美期间与奥巴马总统共同确定了建设全面互利经济伙伴关系的大方向。本次对话的核心内容就是要落实两国元首达成的重要共识,就两国经济关系中的战略性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取得更多互利共赢的成果。 王岐山表示,开放的贸易和投资政策对推动创新、创造就业、增加收入、促进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希望双方充分发挥中美经济对话的平台作用,努力解决合作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推动经贸、投资、金融、基础设施等各领域合作向更高水准发展。 王岐山指出,上次对话以来,中方在打击侵犯知识产权行为、推进软件正版化、完善自主创新和政府采购政策等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希望美方明确落实对话成果的 时间表和路线图,切实放宽对华高技术产品出口管制,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公平对待中国企业赴美投资,避免经贸问题政治化。双方应充分照顾彼此关切,通过 对话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果,真正造福于两国人民。 中国外交政策高级官员戴秉国表示,他的国家欢迎更多美国人前去访问,让美国人“亲身了解中国在包括人权事业在内的各个方面所取得的巨大进步”。 在经济方面,美国继续敦促中国让人民币加快升值,这个问题一向是争论焦点,尤其是在美国国会。 美国财长蒂姆??盖特纳(Tim Geithner)重新启动了美方推动中国加大金融自由化的努力,包括放宽对利率的管制,美方认为,此举对中国实现经济再平衡、从投资和出口转向消费是不可或缺的。 “两国为了迎接截然不同的挑战而需要推行的改革并不冲突,同时两国经济的优势基本上仍是互补的,”盖特纳表示。 中国方面称,正在密切关注美国的预算辩论。中国是美国国债的最大外国持有者,担心美国的财政问题可能会损及其所持美元资产的价值。 中国副总理王岐山表示,全球经济复苏的关键仍在美国。 关键词:放言中国巨龙 中国副总理王岐山对美国一句话引起全面骚动 中国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日前引起某种骚动:他接受“查理·罗斯秀”节目采访时指责美国人对中国看法“简单”。 世界各国的人几乎都抱有王岐山这种美国人对世界事务“看法简单”的观点,这很伤人。我是美国人,走到哪儿都面临这种指责。经验告诉我,普通美国人并不比其他地方的普通人思想狭隘。 但是,王岐山的评论让我思考美国人对中美关系的态度。在我看来,很多美国人似乎没有充分了解中国经济和美中经济关系的复杂性,这在两国之间产生矛盾。我认 为,很多美国人对中国人的看法与实际情况之间存在差距——有时候是挺大的差距。以下就是我认为的某些常见的误解。 常见看法一:中国偷走美国工人的工作 事实:不错,30年来,美国制造部门的就业确实经历严重下滑,中国有一部分责任,因为全世界的劳动密集型制造业(服装、电子产品、鞋)有相当一部分以中国 为基地。即便美国的某些高技术产品比如iPhone,也在中国组装。但是,美国人的错误之处在于认为这些工作被“偷走”了,仿佛什么罪恶的勾当正在进行。 从这方面说,中国人犯的唯一错误就是比美国人穷得多,所以乐意在工厂里长时间工作,而拿的工资却是美国人或其他富国工人工资的几分之一。 美国低端制造岗位的流失早在中国还没有实施以市场为导向改革以前就开始了——20世纪60年代,劳动密集型岗位就转向韩国、台湾、新加坡和香港一类的地 方。如今生产电子产品、服装和玩具的中国工厂有很多其实都由上述其他亚洲经济体的公司所有,这些公司在本地区工资上涨后把工厂转移到中国。 简而言之,如果这类劳动密集型岗位没有转到低工资的中国,那也会转到其他低工资的国家(印尼和印度等等)。中国不应该因此受到指责。 关键词:放言中国巨龙 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启幕:汇率照谈,“投资准入”成博弈焦点 5月9日,为期两天的第三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S&;ED)在美国华盛顿拉开帷幕。耐人寻味的是,这项已持续三年的对话如今出现了一个新的讨论方向——双向投资准入俨然成为除汇率问题之外中美又一博弈重点。 美国除向中国人民币升值、贸易顺差等话题继续施压以外,还首次在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中提出一个新的议题,即指出中国向大型国有企业提供廉价信贷从而加剧贸易紧张。 此话题美国此前也在其他场合提及,但在全球金融危机期间,美方曾一度停止在此问题上对中方的施压。 市场分析人士指出,为缓解庞大外汇储备的压力,中国的确正在加大对包括美国在内的对外非金融直接投资。随着中国的人民币逐渐升值,贸易顺差逐渐下降——两大传统的“焦点话题”褪色,美方此时抛出上述观点或是为了制造新的政治议题对中国施压。 人民币创新高,美还嫌慢 与以往的每一次中美对话一样,汇率仍是双方绕不开的重点议题。过去数年,中方一直强调进行渐进式汇改,今年的情况则有点变化。 华尔街日报9日称,中国去年年末曾向美国作出非正式承诺,表示将把人民币升值速度加快至每月约0.5%;事实与此相差不算太远,而在过去一个月人民币的升 值速度明显加快,在过去的一个月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不仅轻松破6.50关口,月累计升值幅度更是达到0.8%。而自去年6月份“二次汇改”以来,人民币对美 元汇率更是已经上涨了约5%。 更值得一提的是,随着第三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的临近,近期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不断走高,昨日再度创下历史新高。 来自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的最新数据显示,昨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4988,再度创出汇改以来新高。 简单理解,人民币中间价可以视作中国人民银行对于人民币汇率给出的“官方指导价格”。虽然在上周末美国公布的失业率数据出现5个月来首度上升等因素影响下,美元指数走强,但这也并没有阻碍人民币近期的强势。 实际上,随着近期以美元计价的国际大宗商品、原油价格等不断飙升,中国制造业成本不断上升,输入型通货膨胀压力陡增。在此背景下,人民币升值,将降低以人民币计价的进口成本,进而有助于中国抑制通货膨胀。 “中国官员在讨论(人民币升值)时的基调明显发生了变化,他们越来越多地提到强势人民币如何有助于抑制通货膨胀。”美国财政部中国事务高官洛文杰(David Loevinger)告诉华尔街日报。 不过,美国财政部长盖特纳显然不满足于此。他在5月3日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举行的研讨会上再次强调,中国需要加快调整人民币汇率的步伐。 关键词:放言中国巨龙 巨额外储寻求新出路 除了缓解通胀压力,强势人民币的另一好处——缓解外汇储备过快增长的压力,也被市场人士提及。中国坐拥逾3万亿美元外汇储备,手持逾12000亿美元国债。随着美元贬值,庞大的外汇储备已经越来越成为中国的一种负担。 据渣打银行上周末发布的报告称,多个原因将导致2011年中国外汇储备将加速累积,新增数额将超过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之和。 渣打列举的事实是,一季度,中国新增外汇储备1973.36亿美元,是仅次于2010年四季度的第二历史高峰。但同期,对外贸易为逆差10.2亿美元,中国实际使用外资(FDI)减去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ODI)的直接投资净流入也仅218.3亿美元。 上述报告认为,这一结果更多与美元流出减少,而不是新“热钱”流入相关——企业想方设法在国内或离岸市场卖空美元,导致中国央行在国内买入美元资产,回收多余美元。 “随着美元贬值、美国国债收益率降低,中国巨大外汇储备的压力已经越来越需要依靠对外直接非金融投资来释放。”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副教授宋国友表示。 2011年4月28日-29日,作为中国逾百家央企的掌管者,国务院国资委在北京召开了该委成立以来的第一次大规模的中央企业“走出去”工作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就是研究部署“十二五”期间加快中央企业“走出去”步伐。 另外,可见的是,近半年来,中国正加快人民币国际化步伐。中国人民银行年初公布“境外直接投资人民币结算试点管理办法”,鼓励中国企业“走出去”。这不仅能为中国“十二五”规划的经济转型而铺路,更能为庞大外汇储备“泄洪”。 5月9日,中国银行副行长王永利在《中国金融》上撰文建议,为缓解外储压力,应回归央行外汇储备的本质属性,将多余的部分分流出去,并收回相应的人民币。 谈及具体分流方式,他认为,最合理的选择就是由国家财政用财政收入或发行专项国债予以购买,形成国家专项外汇基金。 关键词:放言中国巨龙 美方质疑中国廉价信贷 “走出去”,绝非一蹴而就。 就在中国试图通过加大对外直接投资为巨额外汇“泄洪”之时,美国方面却开始质疑中国正在通过廉价资金推动中国企业“走出去”,并要求中国实现金融系统市场化。 英国金融时报9日称,中国大多数海外投资是由国有或国有控股企业作出的,同时这些交易几乎无一例外地至少部分得到了中国国有银行慷慨低息贷款的资助。 该报举例称,当初中国铝业希望将其在英澳矿业集团力拓的持股增加一倍时,从中国国有银行(国开行、中国进出口银行、农业银行以及中国银行)那里获得了 210亿美元的长期、低息贷款,以资助其195亿美元收购计划。按照当时签订的15年期贷款的条款,中铝需要支付的利率,仅比基准的银行间6个月期 Libor(伦敦银行间贷款利率)高90个基点,即不到一个百分点。 而差不多同一时期,另一家资产负债表规模远大于中铝、当时市值约1250亿美元的英澳矿业集团必和必拓只能够发行利率比Libor高390个基点的十年期债券。 英国金融时报的研究表明,过去两年期间,中国国开行和中国进出口银行两家向发展中国家提供的贷款,比世界银行提供的还要多。2009-2010年间,这两 家“政策银行”向其他发展中国家政府和企业至少提供了1100亿美元贷款。而在2008年中至2010年中,世界银行的相应机构提供了1003亿美元的贷 款。 该研究认为,在上述两家中国的银行的贷款中,许多贷款协议涉及与俄罗斯、委内瑞拉、巴西和哈萨克斯坦等国达成的大规模贷款换石油交易,向海外公司或政府发放的许多贷款是用于购买中国设备和产品。 国开行很少公开发布数据,但某些外国分析师相信,中国政府通过该行,将一部分外汇储备借给了在海外扩张的国有企业,且更重要的是。 “美国这样的质疑并非首次提出,但的确是第一次在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这样的场合谈及。”在宋国友看来,由于中美交锋已持续数年,对彼此的底线都已清楚,因此此时需要制造新的政策议题来给中国施加压力。 更有分析人士指出,随着中国的人民币逐渐升值、贸易顺差逐渐下降,两大传统焦点已经褪色,因此美国战略性的抛出上述新议题。 关键词:放言中国巨龙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