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摘编如下: 在1999年美国用精确制导导弹悍然袭击中国驻南斯拉夫联盟大使馆后不到1年,中国第一颗北斗卫星飞入天际,如今北斗导航已可实现毫米级定位。韬光养晦、实干兴邦……中国正迎来新一轮军工大发展热潮。 新中国成立以来,经历过“两弹一星”的辉煌,上世纪80年代的“军转民”低潮,乃至90年代市场经济的冲击,在“十二五”开局之年,中国军事工业终于可以 扬眉吐气了。辽宁舰列装、歼-20等新一代隐形战机首飞、北斗导航正式运行,更多现代化武器服役,中国军工装备正逐步与大国地位相匹配。 ![]() 与上世纪50、60年代举国之力搞大军工不同,如今的中国军工业更加注重与民生的结合。以优先满足军事需求的北斗导航系统来说,投入仅数百亿,但可拉动数 千亿的民用导航产业发展。不仅大型军事运输机即将首飞,民用大型客机C919也预计在2014年首飞,实现军民用航空的再次突破。 依照科技发展的规律,目前人们看到的歼-20战机等先进武器,都须经历10年甚至更长的研发阶段。依照中国军工普遍装备一代、设计一代、预研一代规律,目 前尚在设计、预研中的新军事装备不仅应达到与先进水平“同台竞技”的标准,更会实现越来越多的自主创新和特色发展。 还须正视,中国的诸多“杀手锏”武器,如现代级驱逐舰、基洛级潜艇、S-300防空导弹系统、苏-27战机等都是进口的俄制武器,中国军工军备发展之路还很漫长遥远。 关键词:解放军杀手锏亮相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