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社区|百姓的网上家园-互动交流平台!(0.0)=^_^=(00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中国在潜艇降噪领域跻身国际先进行列

2013-4-19 11:51| 发布者: 123456000000| 查看: 14| 评论: 0

摘要: 何琳,海军工程大学某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荣立二等功2次、三等功2次。 30年间,何琳把自己的全部心血都凝结成了一个 ...
    何琳,海军工程大学某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荣立二等功2次、三等功2次。

    30年间,何琳把自己的全部心血都凝结成了一个心愿——把潜艇藏起来。

    30年来,何琳先后研发出五代舰船隔振系统装备和系列核心元器件,使中国在机械系统隔振领域跻身国际先进行列。

    1月下旬,习主席签署通令,给何琳记二等功一次。

    一

    30年前,何琳以高分考取了海军工程大学硕士研究生。从此,他与舰船减振降噪技术结下不解之缘。

    当时,国内大多数舰船的减振设备都依赖进口或仿制,没有自主知识产权,装备保障也受制于人。

    “潜艇噪声太大,就会被敌人发现,成为‘活靶子’。”经过细致调研,何琳暗下决心,向噪声隐身技术发起冲击。

    为了隔绝沿管道传递的振动噪声,潜艇上需要使用特殊的接管。多年来,国内一直采用一种落后笨重的接管来替代,降噪效果不佳,又存在安全隐患。

    “核心技术必须自主创新,不能受制于人。”面对困境,何琳的韧劲上来了:“我们自己动手研发。”

    然而,这个在外行人看来毫不起眼的管子,研制起来却异常复杂。为了验证新的工艺方法,何琳带领课题组连续奋战3个多月,经过反复试验,终于研制出符合预期效果的工程样品,并顺利通过专家验收。

    接管装上潜艇之后,潜艇振动噪声的二次传递被拦腰切断。这项研究成果填补了国内的技术空白,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

    二

    在行业里,何琳敢于争锋的劲头是出了名的。

    关键词:中国潜艇降噪 某种介质隔振是一门新兴隔振技术,能让数十吨甚至数百吨重的动力机械宛如凌波仙子般轻盈地漂浮在介质层上。何琳瞄准这一世界难题进行深入论证,研发出系列产品。

    技术部门一开始选用的是进口产品,一试,故障连连。这时,何琳站出来说:“我们自己有现成的产品,可以装上去试试。”但有的设计人员认为,他们研制的替代产品安全性、可靠性得不到保障,不能冒这个险。

    何琳成竹在胸,把产品所有的性能指标摆出来给专家看。最后,总师拍板同意了何琳的方案。结果,何琳研制的产品安装上去后,不仅承载能力强、可靠性高,而且隔振性能优异、安装维护简单、操作使用方便,从设计、使用和维护管理方面全部实现了智能化!

    消息不胫而走,何琳名声大振。许多业内人士说:“何琳带来了国内减振技术领域的一次革命。”

    近年来,何琳带领创新团队,瞄准部队装备急需,先后研制开发出7个系列、数百种规格、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高性能减振元件,实现了潜艇隔振装置的5次技术跨越。

    三

    何琳最乐于做的一件事,是给年轻人成长指路。

    10年前,毕业于海军工程大学化学材料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帅长庚,高分考取了何琳的轮机工程学科专业的博士研究生。刚开始因为专业不对口,帅长庚没有找到攻关的方向。

    何琳经过认真思考,建议帅长庚把方向选在两个学科的结合部上。从此,帅长庚的潜力被发掘了出来。他先后承担多项重大科研项目的研究,攻克了一系列理论和工艺难关。毕业时,他博士学位论文《某型接管设计理论实验方法与工艺研究》荣获湖北省优秀博士论文。

    10年后,帅长庚被破格晋升为教授,并获得“中国青年科技奖”。何琳领衔的某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也申报成功,一举把研究团队带到了国家级层面。

    庆祝申报成功的那一天,何琳激动地说:“比寻找创新突破更让我忧心的是发现人才。我都50多岁了,早晚要退休的。所以必须给年轻人压担子,让他们迅速成长起来。”

    如今,在何琳的创新团队里,每个人都承担着2项以上的重大科研课题,数十项关键技术难题已获得重大突破。
关键词:中国潜艇降噪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00社区

GMT+8, 2023-1-31 10:45 , Processed in 0.041606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