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社区|百姓的网上家园-互动交流平台!(0.0)=^_^=(00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美印惶恐:中国军方竟动用了这一武器

2013-4-19 13:49| 发布者: 123456000000| 查看: 16| 评论: 0

摘要: 据《印度斯坦时报》网站4月7日报道,,印度国防部一份机密文件透露,印度洋区域不断增多的中国潜艇对印度的安全利益构成严重威胁。这份机密文件援引美军提供的数据称,2012年,有关可能是中国攻击型潜艇在中国领海之 ...
    据《印度斯坦时报》网站4月7日报道,,印度国防部一份机密文件透露,印度洋区域不断增多的中国潜艇对印度的安全利益构成严重威胁。这份机密文件援引美军提供的数据称,2012年,有关可能是中国攻击型潜艇在中国领海之外巡逻的记录至少有22起。文件警告称,中国海军对印度洋的“低调关注”,似乎正在削弱印度海军在“控制高度敏感的海上交通线”上的优势。

    从中国公开的海军海外任务记录来看,没有在印度洋进行演习训练的消息。唯一坚持遂行的就是印度洋的反海盗护航任务,也是目前中国海军履行国际义务护航本国及国际商船的常规任务,是得到联合国和国际社会允许和支持的正义行动。

    但毫无疑问,中国海军触角的伸长,必然招致印度洋区域大国印度和印度洋军事霸主美国的敌视。哪怕印度洋水面上的中国海军力量根本与美国海军和印度海军没有可比性。

    笔者认为,如果无限渲染中国海军护航舰队的威胁,一是在任务目的上没有说服力,二是中国护航舰队打击力量本身上也不足以对美印海军力量构成威胁,没有制空权的中国海军护航舰队,不要说对付在印度洋周边基地环伺的美国海军,就是对印度海军的威慑也基本可以忽略不计。这一点笔者相信在印度只要有点脑子的军事分析员都会看得明白。所以美国再怎么吓唬,印度也不会相信。

    不过美国当然不会那么傻。一个正常的人,你即便告诉他,他对面的人是个坏人,但他未必信且付之一笑。但你告诉他,他家里有鬼,那他晚上可能就睡不着觉了。

    现在美国就是那个告诉印度家里有鬼的人,于是印度就疑神疑鬼寝食难安了。美国说的这个鬼是什么?就是中国海军的攻击潜艇。

    那印度为什么怕呢?因为鬼和潜艇的共同点就是—看不见摸不着。而正因为看不见,所以号称世界最强的美军才可以更好的吓唬印度。

    美军提供给印度海军的数据称,2012年,有关可能是中国攻击型潜艇在中国领海之外巡逻的记录至少有22起。这些数据对印度海军来讲就是鬼画符。

    首先是“中国潜艇领海外巡逻”就一定是在印度洋吗,西太这么大不一样是中国领海之外吗,而且中国海军水面和潜舰联合编队年有多次出岛链演习训练记录,有何可奇怪的。而如果还有潜艇或战略潜艇的单独训练任务那肯定不会对外公开的,公开那是棒槌。

    那么美国的数据为何会引发印度海军的惶恐呢?笔者认为,这就是美军的战略忽悠高明之处。因为理论上有水面舰艇的保护,中国海军那些不是太先进的攻击或战略核潜艇就可以深入远洋演习训练。

    比如中国海军水面舰艇在印度洋的常态化巡航护航,就可以同时掩护海军攻击或战略核潜艇在印度洋进行训练。而中国海军水面护航任务的不间断进行,则可以保证战略潜艇不间断的在印度洋出没。这才是印度想当然的事情,所以才对美军提供的数据深信不疑。

    而中国在印度洋周边国家如缅甸、斯里兰卡、孟加拉国、巴基斯坦的港口投资,早已在印度脑海里先入为主的形成了珍珠链战略阴影。这为印度认定中国在印度洋的长期军事战略威胁提供了借口,印度可以将中国的港口战略和核潜艇战术融合在一起,描绘中国海军涉足印度洋控制权的蓝图。

    美国也正是抓住了印度的这个恐慌心理来吓唬忽悠他,从而离间这两个目前在国际政治、安全、经济领域都举足轻重的发展中大国。让积极强军的印度力量为美国所利用,并主动走上遏制围堵中国的道路。

    印度军方前段时间刚炫耀了其对中国在海上的战略优势,并认定可以在发生边界战争时用来封锁中国的海上经济通道,用来在战略上制衡中国的陆上军事威胁。但笑声未停,美国就在印度脆弱的心里撒上一把盐,这让印度如何能不惶恐着急呢。

    中国核潜艇是否跟随海军护航舰队出没印度洋,还无法考证。不过在2008年中国海军派出首批护航舰队的时候,笔者就撰文指出,中国海军可以派出核潜艇给随水面护航舰队进行远洋巡逻训练。哈哈,该不是这篇文章给了美国人灵感了吧。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00社区

GMT+8, 2023-1-31 10:45 , Processed in 0.047190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