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社区|百姓的网上家园-互动交流平台!(0.0)=^_^=(00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歼20隐身性比F22强70倍令美汗颜

2013-4-19 13:50| 发布者: 123456000000| 查看: 20| 评论: 0

摘要: 歼20挂弹试飞图片暴光后引了国内媒体的极大的兴趣,这说明中国的歼20已经基本结束了前一段的空气动力学、设计结构、操控性能、机动性能、飞行包线等试飞,进入新的试飞阶段即进入武器挂载可靠性、弹仓开闭的时间长短 ...
    歼20挂弹试飞图片暴光后引了国内媒体的极大的兴趣,这说明中国的歼20已经基本结束了前一段的空气动力学、设计结构、操控性能、机动性能、飞行包线等试飞,进入新的试飞阶段即进入武器挂载可靠性、弹仓开闭的时间长短(以秒为单位)、导弹引导头探测性能以及导弹红外引导头与飞行员头盔瞄准具配合最佳性能的测试阶段。

    但量吸引起大家兴趣的还是歼20的挂弹方式,从图片可以清晰地看到歼20是单仓盖,在结构上采用仓盖与导弹连体挂弹。这一点与美国的F22挂弹方式完全不同,F22弹仓无论是在腹部,还是进气道侧部都是采用的对开式双开盖,然后伸出导弹发射架,用导弹红外引导头探测目标,导弹处于待命发射状态。

\
资料图:歼20侧弹仓开启发射导弹对隐身效果影响极小

\
资料图:F22侧弹仓开启严重扩大飞机雷达反射面积
     这就带来一个问题,由于对开式双开盖加上导弹发射和导弹本身,在缠斗的短时间内被波面积(雷达辐射波束)会陡然增大,而有源相控阵雷达每秒扫描至少为20个左右目标,锁定三个目标的概率,这种陡然增大的被波面积也会被对方立刻现发并锁定,缠斗结局很可能是双方同归于尽,或者双方都在导弹发射瞬间,采用加力超机动躲避,双方平安无事。但这一来就等于白忙活了一场,按五代机的优越性能来看。再想找到二次机会可能性极微。

    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就是在导弹性能上下功夫,采取先发射后锁定的方法来弥补,也就是一旦发现目标立即开仓盖伸出发射架发射导弹,然后闭合仓盖这样便可以大大地降低被光机率,目标由导弹引导头搜索锁定。但这里有个条件限制,那就是飞机与目标之间不能超过五十公里。否则导弹将搜索失败也就谈不上锁定目标了。

    歼20由于采用了仓盖与导弹连体结构不存在导弹发射架,被光的面积大大降低,仅仅F22的七十分之一。当飞机雷达发现目标后立即打仓盖由导弹搜索直到锁定后发射。

    显然歼20就这一点的来说的确要比F22要优越,这种这优越是建立在以最小的被光机率,而以最快的速度发现并打击目标基础上的,换句话说是充分地发挥了空优生存率的理念以最大的可能保存自身,以最快地速度消灭对方。

\
资料图:歼20挂载新型导弹试飞
     国外一直对中国的军事技术说三道四,特别是几种新型武器披露后,国外总说其中的很多技术是中国“山寨”其他国家的。之前,对于中国的歼-20战机,外媒说该机的机头是模仿美国的F-22,机尾是仿自俄罗斯的T-50,而如今,随着歼-20导弹发射装置的问世,他们终于不再说是仿制的。

    据美国军事网站“战略之页”报道,近日在中国互联网上流传的一组照片和视频清晰的展示了歼-20(编号2002)隐形战斗机在飞行中打开武器舱,弹出导弹架的过程。从视频中可以看到,歼-20战机的导弹发射架与装备在美国F-22“猛禽”喷气式隐形战斗机上的完全不同。歼-20的武器舱门关闭后,导弹依然挂在发射架上。这样的设计有利于减小阻力和飞机的雷达反射面积,是一种非常好的隐身设计。

    从已披露的图片来看,歼-20战机带着一枚崭新的空对空导弹升空,导弹是白色的。在地面的时候,导弹虽然露在外面,但是导弹舱口是打开的。而在空中飞行过程中,导弹仍悬在舱外,从各个角度来看,显然舱门已经关闭。

    据此,西方推测中国的这一技术是与西方或者俄罗斯大为不同的。西方的隐形战机在空中发射导弹时,必须打开导弹舱门,然后导弹发射挂架伸到舱外实施发射。这个过程虽然短暂,但是却是最致命的,因为正是在这个时刻,暴露的舱门和舱内结构使得隐形战机不再隐身,雷达反射截面突然增大,从而使得敌方的防空雷达有机可乘。

    当年在科索沃战争时,美国先进的F-117战机,就是在这种时候暴露了自己,从而成为世界上第一架被击落的隐身飞机。

    如今,中国的隐身战机导弹发射机构终于突破了这个束缚,成为不管在任何时刻都能实现隐身的隐形飞机。

?</td></tr></table>

<!--[diy=diycontentbottom]--><div id=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00社区

GMT+8, 2023-1-31 10:45 , Processed in 0.044801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