歼13战斗机的设计思想酝酿于1971年底,当时根据六院的指示由601所招收研究下一代歼击机方案。601所根据作为我国空军歼击机主力的歼-6已经落后的情况,认为应研制接替歼-6的空战歼击机,歼13战斗机作为80年代的空军主力战斗机。 动力 歼-13歼击机的主要制约因素在于其发动机。 一开始,歼-13拟采用一台英制斯贝MK.202 涡扇发动机(加力推力9,300公斤力)的国产型涡扇-9(WS-9),但因推力不能满足需要而改用推力为 12,200公斤力的涡扇-6(WS-6)发动机。不久从国外引进了米格-23之后,又决定改装米格-23所用的P-29,国产型也称涡喷-15 的涡轮喷气发动机。但后来都未能付诸实施。 发动机瓶颈 由于发动机的成功,美制F-16后来成了一款成功的,优秀的北约制式战斗机。而同是新研制的歼击机,歼-13气动外形设计优秀,不但没有量产,甚至在原型机还未制造出来,就已经夭折,颇令人扼腕。 而中国的歼击机,基本都受制于发动机。几乎每一架歼击机,都不得不说是发动机的悲剧。 美国的航空工业在这一点上与中国相比较,简单说,那就是美国先有发动机,后有飞机,而中国是先有飞机,后有发动机。 表面上看,虽然中国的体制仿佛适合于给飞机配备最合适于它的发动机。但是在实际操作上,我们可以看到一开始歼-13 决定采用仿制的斯贝,确实斯贝MK.202 军用型发动机加力比(即加力推力与不加力推力之比)大,耗油率较低,使用寿命长(这是苏式发动机无法与之对比的),压气机的喘振裕度大,各种工作状态下部件的效率高,工作可靠,装有抽气系统控制襟翼,可改善飞机的起飞着陆性能。但正如西方所评论的,它毕竟是 60 年代末的产品,结构复杂,推重比(推力与自重之比)较低,高空性能差。在当时,该机型也只可能是中国引进的好发动机了。当今世界诸国中,又有谁会真心帮助中国去实现现代化呢!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