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社区|百姓的网上家园-互动交流平台!(0.0)=^_^=(00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美媒:核威慑战略已经失效,发动核战争危险增大

2013-3-10 14:59| 发布者: 123456000000| 查看: 24| 评论: 0

摘要:   美专家:核威慑战略已经失效核战危险增大  【美国《外交》双月刊文章】美国《外交》双月刊最近一期刊登了罗森这篇题为《扩散之后》的文章,要点如下:  核扩散再次成为美国国家安全议程的首要问题。核扩散之 ...

  美专家:核威慑战略已经失效核战危险增大

  【美国《外交》双月刊文章】美国《外交》双月刊最近一期刊登了罗森这篇题为《扩散之后》的文章,要点如下:

  核扩散再次成为美国国家安全议程的首要问题。核扩散之后的世界会是个什么样子呢?如果将来发生核扩散,形势之复杂可能会远远超出想象。在一个多极核世界,国际政治活动仍将继续,但是所处环境会充满恐惧和不确定因素,从而造成更严重的新危险。结果,美国和其他国家的许多军事计划、防务政策和国家安全学说可能都将过时,需要进行大幅修改。

  威慑战略将失效

  假设在今后10年内,伊朗设法获得了几枚粗制核武器;核武器可以在中东地区投射,还可以通过秘密手段投射到美国和欧洲。假设还有一种情况:出于担心或不甘落后,沙特阿拉伯和土耳其也自行研制出了核武器。在这个新世界,战略互动将如何进行?

  冷战期间,核国家不多,这就意味着如果发生了核袭击,是哪个国家发动的袭击会一目了然。相关国家可以进行报复。这有助于威慑第一次打击。然而,在多个国家拥有核武器的中东地区,这种推理可能就不适用了。因为探测系统很难准确无误地测定携带核弹头的弹道导弹发射地点。

  将来核扩散后,在常规战争中可能会出现核冲突,中东常规战争之频繁会更加令人担忧。假如发生了这种情况:该地区正在进行一场常规战,其间如果发射了一枚携带核弹头的弹道导弹,哪个国家的政府可以确定这是谁干的?

  此外,围绕伊朗可能获得核武器问题,人们最大的担心之一是,德黑兰会把核武器送给一个恐怖组织,从而大大增加使用核武器的可能性。如果伊斯兰核国家的数量增加,核武器秘密转让给极端伊斯兰恐怖分子的可能性也会增加,光是由于以下原因就可以说明这一点:确定转让核武器的国家以便惩罚这个国家会变得更加困难。这就会让威慑战略失去效用。

  触发核军备竞赛

  中东的核国家不大可能表现出克制。伊朗和伊拉克会相互疑心重重,沙特和伊朗、土耳其和伊拉克等也会如此。还有以色列。由于相互提防,多极军备竞赛的传统条件应运而生:以色列武装起来,准备应对所有可能的敌人;各个伊斯兰国家武装起来,准备应对以色列和其他敌人。

  历史证据表明,军备竞赛有时会加速战争,因为有关国家的政府开始认为,较之财力枯竭,冲突更为可取;或者认为他们可以通过战争暂时获得军事优势。由于核战争破坏性极大,有关国家很可能不愿使冲突升级。但是,激烈的军备竞赛仍会导致核武库的规模扩大,从而使防止意外使用或未经授权使用核武器的难度加大。

  除了中东地区,其他地区可能也会出现核军备竞赛。在亚洲,许多国家之间存在严重的领土或政治纠纷,其中包括拥有核武器的五个国家(中国、印度、朝鲜、巴基斯坦和俄罗斯)。日本和台湾可能也会加入这个行列。这些国家和地区似乎还表现出了民族主义。如果美国不再充当现行秩序的保证人,亚洲很可能会“准备展开竞争”,包括核竞争。在那种情况下,这个地区造成的问题将类似于中东出现核武器带来的问题。

  冷战期间,美国和苏联战略家不仅担心如何保护自己免遭核袭击,还担心如何保护盟国。如果核扩散继续下去,类似问题会不可避免地再次出现。例如,如果伊朗和科威特将来发生冲突,拥有核武器的德黑兰很可能会企图胁迫对手,同时把华盛顿的抗议和威胁当成虚张声势。

  核战争危险增大

  自1945年以来,核武器还没有使用过。如果再次使用核武器,那会带来严重冲击。不过,未来的一些核国家可能认为,动用这些武器符合自己的利益。例如,某个国家或组织可能想向世人表明,它愿意并能够违反国际体系最神圣的准则。如果使用核武器的不是一个小组织而是一个面目可憎的国家,而且这个国家企图以此搞恐怖活动,那将是当代版本的恐怖政策。

  什么样的国家企图这样做呢?根据历史经验,可能是这样一种国家:公然拒绝现存国际秩序,试图恐吓他国。另外,国内冲突可能引起深仇大恨,有关方面会动用核武器。

  然而,使用核武器最可信的情况是:一个核国家发现,自己正在输掉一场非核战争。这样一个国家面临的是或者接受即将来临的失败,或者大胆假定战事升级可以迅速结束战斗,而且不会遭到失败。可以相信,如果伊朗和伊拉克之间发生冲突,这种可怕的事情就有可能出现。

  控制中东和亚洲的军备竞赛将是一件困难的事情。传统的军备控制似乎不大可能有用,不仅因为这些地区有关国家之间的相互猜疑根深蒂固,而且也因为拥有核武器的小国把自己的武器藏起来,并且夸大自己武器库的规模和效能,以吓阻对手袭击自己。因此,围绕认真的核查措施,有关方面将难以达成协议,而这反过来会导致达成比较广泛的有效协议更加困难。

  简言之,如果核扩散持续下去,形势会更加复杂。随着冷战的结束,核战略问题近乎不复存在,因为超级大国发生核对抗的可能性减小。遗憾的是,这个问题现在要重新出现了。

  【时事点评】这篇文章发表在几天前的美国《外交》双月刊。显然,文章对国际核扩散是否会失控、对大国的核威慑是否会失效严重担忧。有意思的是,就是在这份《外交》上,几个月前,也发表了一篇宣扬美国已经对中俄取得核垄断优势、可以在第一次核打击中就可以有效解除“中俄”核战略打击力量的“咄咄逼人之作”。

  ●《扩散之后》有令人十分警惕之处

  在东方评论员看来,与那篇狂热宣扬美国核垄断优势、从而令其“不值一评”的文章相比,这篇题为《扩散之后》的文章却有令人十分警惕之处。

  请大家注意这一段文字,大意是:使用核武器最可信的情况是:一个核国家发现,自己正在输掉一场非核战争。这样一个国家面临的是或者接受即将来临的失败,或者大胆假定战事升级可以迅速结束战斗,而且不会遭到失败。可以相信,如果伊朗和伊拉克之间发生冲突,这种可怕的事情就有可能出现。

  ●文章“借”担忧大国的核威慑失效、国际核扩散失控之便,直接点出伊朗的名、并预先假设了伊朗将受到核打击时的条件

  显然,我们不知道作者在写下“如果伊朗和伊拉克之间发生冲突,这种可怕的事情就有可能出现”的时候、是如何推断的,但是,在东方评论员看来,以现在的局面来看,一旦伊朗和伊拉克之间发生冲突,且“一个核国家发现,自己正在输掉一场非核战争”的话,那么,可能使用核武器的不会是伊朗,更不会已经被打得一穷二白的伊拉克,只可能是“占领着伊拉克”的美国,也就是说,在一场伊朗与“其他国家”的冲突中,在“其他国家”可能落败的情况下、美国人“就可能”对伊朗进行核打击。

  明眼人是一看就会“理会”两点:第一,所谓“其他国家”不外乎以色列、伊拉克、阿富汗;第二,至于伊朗如何去挑起与“其他国家”发生冲突的问题,恐怕是个“由美国人决定”的问题。

  因此,东方评论员认为,上面提到的两篇文章,尽管“文风”迥异,但是却有一个鲜明的共同点,那就是明目张胆的“核讹诈”:“前者”表面是针对中俄、其实是瞄着伊朗、以“中俄”在尚不能自保的情况下、根本就不可能有效保护“他人”的暗示、对伊朗进行核讹诈;而“后者”则是借担忧大国的核威慑失效之便,直接点出伊朗的名、并预先假设了伊朗将受到核打击时的条件。

  ●围绕着伊核问题的白热化,我们曾经着重讨论的几个观察点、及给出的相应观点

  在我们进一步展开之前,先来简单回顾一下之前,围绕着伊核问题的白热化,时事评论员曾经着重讨论的几个观察点、及给出的相应观点:

  第一,不久前,巴基斯坦总统穆沙拉夫访美、在接受CBS电视采访时公开揭露:911发生后,美国曾威胁巴基斯坦,如果巴不在反恐战争上提供合作,将被炸回“石器时代”。

  对这件事,我们曾经在9月22日的《东方时事解读》中曾经这样说道:

  首先,东方评论员认为,美国人威胁要将巴基斯坦炸回石器时代,你可以说它是一种狂妄,但是,由于巴基斯坦本身就是一个核国家,因此,我们想强调的是:它其实就是核大国一直在心照不宣、彼此使用、且非常有效的“核威慑手段”。

  显然,这种核威慑是建立在所谓的“核垄断”理论上的,也就是说,这是种核力量庞大的“核武大国”针对一个核力量弱小的“核武小国”进行的核讹诈。

  在过往的历史中,在中国没有核武器之前,在中国“只有那么一点儿”核武器的时候,在中国的核战略打击力量没有被中国军方亲口证实为中国的“核威慑实力”已经到了“一边只准备承受西安以北的城市被毁,一边还可以一把抹去美国数百个城市”之前,那种动辄就将中国炸回石器时代的核讹诈,在“能代表美国政府意见”的美国人的嘴里、才正式消失。

  其次,我们注意到,美国“要将巴基斯坦炸回石器时代”的“故事”发生在“从前”,根据巴基斯坦总统穆沙拉夫的“回忆”,准确讲是五年之前。

  只是现在的中东、中亚战略态势、特别是美国的“反恐名声”,与当时差得太多。我们认为,特别是面对伊核问题,在政治层面,“中欧俄”已经战略联手;在军事层面,尽管“中俄”谁都不会说要将“上海合作组织”建设成一个军事联盟,也就是所谓的“东方的北约”,但是,在涉及“中俄”核心战略利益的中东、中亚问题上,“中俄”却是这样“准备的”。

  与此同时,在北约内部,几个主要的国家,比如法国、德国、意大利等,谁都不会说“要与北约保持距离”,但在涉及自己核心利益的伊核问题、中东和平问题、伊拉克、阿富汗问题上,却是这样做的。

  ●这篇题为《扩散之后》的文章,已经为我们提供了美国“为何必须对”巴基斯坦进行核威胁的“理论”

  总之一句话,911后出现的这些新情况,已经令巴基斯坦的战略地位较911时更加凸显,令巴基斯坦更加成了大国们争相争取的对象。因此,在东方评论员看来,就“这种核威胁”而言,今天的美国人肯定不会直白地这样讲,然而,针对伊斯兰世界唯一的一个核国家、且国内极端组织势力十分庞大的巴基斯坦,华盛顿在不能“直白地”进行核威胁的同时,却从来都没有放弃过这种核威慑。

  事实上,这篇题为《扩散之后》的文章,已经为我们提供了美国“为何必须对”巴基斯坦进行核威胁的“理论”。

  请大家注意这一段,原文是:

  ........围绕伊朗可能获得核武器问题,人们最大的担心之一是,德黑兰会把核武器送给一个恐怖组织,从而大大增加使用核武器的可能性。如果伊斯兰核国家的数量增加,核武器秘密转让给极端伊斯兰恐怖分子的可能性也会增加,光是由于以下原因就可以说明这一点:确定转让核武器的国家以便惩罚这个国家会变得更加困难。这就会让威慑战略失去效用。.......

  ●作者担心的“德黑兰会把核武器送给一个恐怖组织”、从而令美国“核威慑失去效用”的情况,在巴基斯坦身上更容易发生

  非常清楚,作者担心的“德黑兰会把核武器送给一个恐怖组织”、从而令美国“核威慑失去效用”的情况,在巴基斯坦身上更容易发生,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美国坚持认为,极端势力对巴基斯坦的情报部门的渗透非常之深,为此,早在几年前,美国就制定了一份旨在“必要时接管、或者摧毁巴基斯坦核武库”的秘密计划。

  在东方评论员看来,这些都只是华盛顿借“拉登在哪里?”对巴基斯坦施加强大压力的理由之一。

  就如我们在9月22日《东方时事解读》中所说的,华盛顿对巴基斯坦施加强大压力的另两个重要原因,在于“中俄”、或者“中欧俄”在伊核问题的主动权、极大程度“源于”巴基斯坦这条战略通道畅通与否;在于华盛顿中东政策的一个“重大工程”--大中东民主计划,其“构建理论”中的基础部分:既“以以色列分裂阿拉伯国家、再以阿拉伯国家制衡阿拉伯国家,并以逊尼派围剿什叶派,“在此过程”中在中东地区广播民主之花”之战略,已经“开始”承受了一种“有可能土崩瓦解”的正面冲击,美国的中东政策已经开始给人一种“被人随时一掌”就可击得粉碎的感觉。

  为此,首席评论员在9月22日《东方时事解读》中也曾经说过:正是出于这种美国全球战略有可能随着大中东计划被彻底击碎、而被彻底击碎的恐惧,华盛顿决策层正在做着一件事,那就是尽全力将“中俄”、或者说是“上海合作组织”与伊朗间的战略通道切断,显然,要实现这一目标,最迫切的就是迫使巴基斯坦改变“亲华立场”,改变巴基斯坦那种“愿意成为中国能源走廊”、实际上也就是成为中国、俄罗斯、也就是“上海合作组织的”各种援助进入伊朗的战略通道的“战略抉择”。

  显然,“所有这些”也是我们在英国依靠巴基斯坦的情报,及时破获恐怖炸机案之后,立刻就断定伊核危机注定将在美国与巴基斯坦间的“来来往往”起伏不定的主要依据。

  ●朝核问题的最新发展恰好印证我们的相关判断

  因此,在9月22日的《东方时事解读》中,我们对巴基斯坦所承受的巨大压力,在伊核问题的日趋白热化,进行了深入的剖析,现在看来,朝核问题的最新发展恰好印证我们的相关判断。

  事实上,在9月22日的《东方时事解读》“南亚部分”,我们曾经这样说过,

  ●巴基斯坦也就成了“中欧俄”与美国在伊核问题上主导权的一个关键支点

  在东方评论员看来,巴基斯坦不仅对中国、俄罗斯、伊朗、甚至是对欧盟都是如此重要,因此,巴基斯坦也就成了“中欧俄”、特别是“中俄”与美国在伊核问题上主导权的一个关健支点。

  我们认为,在某种程度上,在相当大的程度上,谁能“最后得到”巴基斯坦,谁就真正把握了伊核问题的主导权,继而把握中亚的主导权,中东的主导权。

  ●美国“将巴基斯坦炸回石器时代”绝不是一般的威胁,而是一种基于想对全球战略进行“翻盘”的战略考虑

  也正是如此,东方评论员认为,巴基斯坦承受的压力,一点也不比伊朗来得小,也正因如此,在我们看来,尽管表面上看,这件事是因布什“脱口”要派兵侵入巴基斯坦反抓本.拉登而引起的,但是,我们认为美国“将巴基斯坦炸回石器时代”绝不是一般的威胁,而是一种基于想对全球战略进行“翻盘”的战略考虑,是一种基于上述“后一种”核威慑理论的核威慑。

  在这里,我们再次建议大家重新调阅9月22日的《东方时事解读》,我们认为,这将非常有助于理解朝鲜核试的“来龙去脉”,也非常有助于理解下面的讨论内容。

  ●在朝鲜跨入核门槛之后,我们必须深入思考的一个问题

显然,在回顾了“这段”有关“美国要将巴基斯坦炸回石器时代”的评论之后,结合美国《外交》紧接着“变相地”核威慑伊朗的“新形势”,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在朝鲜跨入核门槛、从而令《核扩散之后》的“部分内容”、既“核扩散失控”“有可能”成为现实之后,《核扩散之后》的“另一部分内容”、既“有的核国家”会借口种种理由“再次”使用核武器;以及东方评论员所担心的、其他核大国也以“使用核武器”作为一种核威慑手段的“担忧”是否会成为事实,也就成了我们必须深入思考的一个问题。

  事实上,在我们的研究中,围绕两核问题,特别是伊核问题,我们已经陆陆续续地给出了自己的结论,现在总结如下:

  ●与伊朗一样,巴基斯坦受到美国的核威慑是非常自然的

  第一,在巴基斯坦准备成为中国的能源走廊、准备成为以“上合组织”为主要框架的区域能源合作组织中的一员,从而选择了一条依靠中国的繁荣、而实现自己的繁荣,依靠“中俄”主导的上海合作组织的安全、而实现自身安全的外交政策之后,巴基斯坦就是事关“中俄”最核心国家利益的“特定战略目标”,就是“中俄”实现自己全球战略布局的一个关键性支点,因此,在东方评论员看来,与伊朗一样,巴基斯坦受到美国的核威慑是非常自然的。

  ●如何全面理解核威慑

  第二,我们认为,一个核国家的“核威慑能力”、与其是否有能力发动有限核打击有必然的联系、也与其承受有限核打击的能力有必然联系,这就是说,核威慑的终极形式是相互核毁灭,但是,它又不完全等同相互核毁灭。

  在东方军事评论员看来,核威慑的另一种形式,就是一个核大国、是否具备发动针对另一个核大国“核心战略目标”、在自己的核心战略目标准备承受核打击的同时,也针对对方的核心战略目标进行核打击,并能在核打击中达成各自战略目的的能力。显然,在我们看来,“这种能力”与一个国家的幅员、人口、生产体系,经济结构有着必然联系。

  ●所谓的“另一个核大国的核心战略目标”

  第三,我们想强调的是,所谓的“另一个核大国的核心战略目标”,并不一定特指该国的领土,或者该国领土之外的军事目标、民用目标。却一定特指对该国的最核心的国家利益、具有决定影响力的“核心战略目标”。

  显然,对中俄、或者欧洲而言,巴基斯坦、朝鲜、伊朗,对美国而言,日本、阿富汗、以色列等,都是这样的“核心战略目标”。

  ●在核威慑理论下,同是核国家的巴基斯坦,对美国这样的核国家,是不具备核威慑能力的

  第四,我们认为,美国“将巴基斯坦炸回石器时代”绝不是一般的威胁,而是一种基于以核威慑为后盾、“拿掉”中俄战略支撑点、从而想对美国全面被动的全球战略进行“翻盘”的战略考虑,是一种基于上述“核威慑理论”的核威慑。显然,在这种理论下,同是核国家的巴基斯坦,由于其核规模及投射能力,对美国这样的核国家,严格而言,是不具备核威慑能力的。

  同样,在日本没有大规模核武装之前,由于其地理、人口、经济结构,日本对“中俄”这种核大国也不具备核威慑能力

  ●“中俄”一样可以如法炮制、对美国的“核心战略目标”进行核威慑

  同样,就目前而言,在美国“渴望”对巴基斯坦的核诧讹生效、再迫使伊朗屈服,或者对伊朗的核讹诈生效、从而彻底扭转全球战略被动的同时,中俄一样可以如法炮制、对一样能毁掉美国全球战略的一个关键支点、比如说日本,进行类似的核威慑。

  显然,在东方评论员看来,在伊核问题临近摊牌的紧张气氛下,在俄罗斯开枪打死一个日本人、在阿富汗的反美武装“开始学习”伊拉克反美武装、从而掀起一轮武装袭击美军及其盟友的情况下;特别是在巴基斯坦总统通过揭露“美国要将巴基斯坦炸回石器时代”而发出“求救信号”之后,中日关系的缓和,让我们“抵进”观察到了核大国进行核威慑时、除了“相互毁灭”之外的“另类手段”。

  在东方评论员看来,撇开日本欲“两面下注”的因素之外,在“中欧美俄”的全力角力中,在美国对伊朗、巴基斯坦公开进行核威慑之后、也换来了“中俄”对日本进行核威慑的“事实”、以及日本欲从中俄的核威慑中获取额外利益的动机,这才是安倍晋三愿意“立刻接受”“村山讲话”、并将中国作为其访华第一站,且华盛顿对中日关系缓和“不仅没有异议,反而公开鼓励”的深层原因。

  那么,“中俄”在没有开口“将某某某炸回石器时代”的情况下,又是如何核威慑美国的核心战略支点--日本的呢?

  事实上,在9月22日的《东方时事解读》中,东方评论员已经对此有了论述,原文如下:

  ●在美国公开对巴基斯坦进行核威慑时,中俄“一定”可以公开对日本这一类关键支点进行“核劝告”

  显然,在东方评论员看来,在美国公开对巴基斯坦进行核威慑、以迫使其屈服的同时,也就意味着中俄为了平衡在伊核问题上的巨大损失,“一定”可以公开对日本这一类美国全球战略的关键支点进行“核劝告”。

  事实证明,在北京的“东北亚核竞赛牌”的面前,华盛顿是“怕”的,在华盛顿施展的“抢翻北京东北亚核竞赛之底牌”的过程中,华盛顿是“假”的,因此,如果中俄决心对日本进行公开的军事威胁,在几个核大国之间不可能直接发生核战争的同时,为了全力保障自己的全球战略利益,那么,在地理条件、经济结构上注定日本打不起一场有限核战争的局限下,日本就只能有两种选择,一是与华盛顿彻底决裂,象屈服于美国核威慑下的巴基斯坦那般“重新站队”,从而令美国的西太平洋安全框架全线崩塌;二就是全面建立核武装、且是大规模的核武装,以一种相互毁灭的传统方式、建立起针对其他核大国的核威慑。

  但是,这种大规模的核武装,必将直接导致日本彻底摆脱美国的控制、令美国主导的《美日军事同盟》立刻走进历史、令至今仍然令美国受益无穷的东亚安全框架走进历史。

  ●目睹着朝鲜”悍然“跨入核门槛、北京没有任何意愿修改“友好条约”、这已经对巴基斯坦的“求救信号”给出了答复

  不难看出,北京在指责朝鲜“悍然”跨入核门槛、却又坚持以谈判的方式和平解决问题,且没有任何迹象显示中国有意修改“具军事同盟性质”的《中朝友好条约》,这已经对巴基斯坦的“求救信号”明显地给出了答复。

  对此,我们在9月22日《东方时事解读》也说过这样一段话,原文如下:

  ●在失去了伊核问题之后,为了生存下去,中俄一定会打碎美国的西太平洋利益

  显然,如果巴基斯坦最后屈服,或者美国强行拿掉中俄与伊朗间的这条战略通道,那么,在失去了伊核问题之后,在失去中东利益、且令自己的中亚利益严重受损之后,在避免核毁灭的前提下,都足以令中俄以核大国的身份、为了生存下去,一定会种方式拿掉日本这个美国全球战略的战略支点,一定会全力打碎美国的西太平洋利益,在我们看来,这样尽管被动,但也算是可以实现一种全球战略的“互换”,并可在被动中寻找主动。

  在搞清楚上面这些背景这后,我们也就不难明白,为什么布什要“脱口而出”“出兵巴基斯坦”,也不难想明白,穆沙拉夫何以在这个时候、精心选择用三年前的一件“最能说明问题的”旧事,来描绘今天的“真实形势”了。

  显然,布什是在发信号,是冲着巴基斯坦的,是警告信号;而巴基斯坦也在发信号、是冲着其它人的、是求救信号。而“其它的人”,包括中、欧、俄、印、日、所有“利益攸关者”、都在围绕这两份信号,从自己的根本利益出发、在进行着“排列组合”。

  ●结合朝鲜已经跨入核门槛的事实,我们想补充一点

  在这里,结合朝鲜已经跨入核门槛的事实,我们想补充一点,那就是:朝鲜“悍然”跨入核门槛,当然出于自身的最大利益,而北京指责朝鲜”悍然“跨入核门槛、却又坚持以谈判的方式和平解决问题,且没有任何迹象显示中国有意修改“具军事同盟性质”的《中朝友好条约》,也是出于自己的最大利益,同样,华盛顿在朝鲜核试验之后“保持了一种令人意外的低调”,并严格限制强硬派云集的五角大楼“不准说话”,而将“有关话语权”交给相对温和的美国国务院,由赖斯“全权打理”,这也是出于对形势的清楚认识,也是出于自己的最大利益;而对朝鲜一向强硬,并就此才得以走红、并终于“上岗”首相宝座的安倍晋三,在听闻朝鲜核爆之后,仅仅说了一句“绝不容许”之后,就紧闭双唇,不再言语,绝口不提军事打击朝鲜的老调。

  ●安倍晋三的沉默,更是出于日本保守势力最大利益的考虑

  在东方评论员看来,安倍晋三的沉默,更是出于日本保守势力最大利益的考虑,既:日本一方面欲从极可能爆发的东北亚核竞赛中捞取重新武装之战略机会、一方面也不想成为“中美俄”在全球角力中运用核威慑战略的牺牲品。

  ●在北京于第一时间给出“明确的态度”之后,“方方面面”都已经接收到了“应该接收”的信息

  显然,在北京于第一时间给出明确的态度之后,“方方面面”都已经接收到了应该接收的信息,对此,我们还是那一句话、这句话在9月22日的时候,我们就已经说过,在今天,我们也重复过,那就是:在失去了伊核问题之后,为了生存下去,“中俄”一定会打碎美国的西太平洋利益。可以肯定的是,朝鲜核试既掀开了东北亚核竞赛的一角,也吹响了中东核竞赛的号角,更发出了万不得已,“中俄”一定会打碎美国的西太平洋利益的强烈信号。

  ●发出“这种信号”并不妨碍“中俄”或者愿意在联合国的框架下去与美国讨论“有条件”制裁朝鲜的问题

  不过,我们想强调的是,发出“这种信号”并不妨碍“中俄”或者愿意在联合国的框架下、去与美国讨论“有条件”制裁朝鲜的问题,毕竟这是中国“坚决反对”、也是俄罗斯公开谴责、指责为破坏区域稳定的“恶劣事件”。

  ●非常值得关注的一个消息

  事实上,东方评论员已经注意到,刚刚有消息说,上次让中国军方高层不得不“从新闻中才得知”朝鲜试射导弹的朝鲜、已经准备“暂时限制”中朝边界,但又不准备完全切断“中朝边境”了,这就是说,已经将脚跨入核门槛的朝鲜、再次摆出了一副令人奇怪的强硬姿态。

  在我们看来,朝鲜的这种强硬态度,是否会预示朝鲜将不理会中国的“坚决反对”、从而准备进行“下一轮”地下核试验,甚至是进行某种形式的、更具威胁的、以日本、及驻日美军为目标的“载弹”试验,都是个非常值得关注的问题。

  ●“如果朝鲜再次进行核试验”就可能是“实施制裁”条件之一

  不过,东方评论员想提请大家注意的是,我们说的是“有条件”,比如说,“如果朝鲜再次进行核试验”就可能是“实施制裁”条件之一,但是,在朝鲜已经跨入核门槛之后,在朝鲜核试问题上“早已经将话说满”的华盛顿,就算拿到了这种“制裁书”,其脸面又在哪里?

  ●如果朝鲜果真在准备下一轮核实验的话,那么.......

  只是,如果朝鲜果真在准备下一轮核实验的话,那么,“大国们”在联合国里争吵的话题,恐怕就会相当程度地从“全面制裁‘悍然’进行了首次核试验的朝鲜”、变成“全面阻止朝鲜‘再次’悍然进行核试验”。

  ●华盛顿用“拉登在哪里”在巴基斯坦精心制作的“球”,被“真实的”东北亚核竞赛再次挡回到美国人的手中

  可问题是,如果美国对巴基斯坦这个“中俄”的核心战略支撑点施加的正面压力“不予以减轻”的话,那么,“中俄”恐怕连这一点都不会愿意同意。

  因此,在我们看来,在朝鲜“悍然”跨入核门槛之后,从而将“日本、韩国核武装”、甚至“伊朗、埃及核武装”的问题都扔给了华盛顿之后,华盛顿用“拉登在哪里”作材料、用核威慑作工具、针对巴基斯坦、瞄着伊核问题精心制作的“战略翻盘之球”,被“真实的”东北亚核竞赛再次挡回到美国人的手中。

  显然,在中国“高调”、“美日”低调、欧洲、俄罗斯、印度、巴基斯坦都在“狂敲边鼓”的背后,全世界、包括美国的盟友、都在等待美国人的选择,在巴基斯坦的问题上,华盛顿是选择继续这样玩下去?还是暂时收手?是用武力这种“不合理的冲撞”去强行翻盘,还是重新回到“两核”六方会谈的框架上来、用和平的方式、以各自的综合实力去继续耗下去,从而在“合理的冲撞”中寻找时机。

  在结束今天的朝核问题之前,我们再次建议大家重新调阅9月22日的《东方时事解读》的南亚部分。我们认为,这将非常有助于理解朝鲜核试的“来龙去脉”,也非常有助于理解我们今天的讨论内容。

  美专家:核威慑战略已经失效核战危险增大

  【美国《外交》双月刊文章】美国《外交》双月刊最近一期刊登了罗森这篇题为《扩散之后》的文章,要点如下:

  核扩散再次成为美国国家安全议程的首要问题。核扩散之后的世界会是个什么样子呢?如果将来发生核扩散,形势之复杂可能会远远超出想象。在一个多极核世界,国际政治活动仍将继续,但是所处环境会充满恐惧和不确定因素,从而造成更严重的新危险。结果,美国和其他国家的许多军事计划、防务政策和国家安全学说可能都将过时,需要进行大幅修改。

  威慑战略将失效

  假设在今后10年内,伊朗设法获得了几枚粗制核武器;核武器可以在中东地区投射,还可以通过秘密手段投射到美国和欧洲。假设还有一种情况:出于担心或不甘落后,沙特阿拉伯和土耳其也自行研制出了核武器。在这个新世界,战略互动将如何进行?

  冷战期间,核国家不多,这就意味着如果发生了核袭击,是哪个国家发动的袭击会一目了然。相关国家可以进行报复。这有助于威慑第一次打击。然而,在多个国家拥有核武器的中东地区,这种推理可能就不适用了。因为探测系统很难准确无误地测定携带核弹头的弹道导弹发射地点。

  将来核扩散后,在常规战争中可能会出现核冲突,中东常规战争之频繁会更加令人担忧。假如发生了这种情况:该地区正在进行一场常规战,其间如果发射了一枚携带核弹头的弹道导弹,哪个国家的政府可以确定这是谁干的?

  此外,围绕伊朗可能获得核武器问题,人们最大的担心之一是,德黑兰会把核武器送给一个恐怖组织,从而大大增加使用核武器的可能性。如果伊斯兰核国家的数量增加,核武器秘密转让给极端伊斯兰恐怖分子的可能性也会增加,光是由于以下原因就可以说明这一点:确定转让核武器的国家以便惩罚这个国家会变得更加困难。这就会让威慑战略失去效用。

  触发核军备竞赛

  中东的核国家不大可能表现出克制。伊朗和伊拉克会相互疑心重重,沙特和伊朗、土耳其和伊拉克等也会如此。还有以色列。由于相互提防,多极军备竞赛的传统条件应运而生:以色列武装起来,准备应对所有可能的敌人;各个伊斯兰国家武装起来,准备应对以色列和其他敌人。

  历史证据表明,军备竞赛有时会加速战争,因为有关国家的政府开始认为,较之财力枯竭,冲突更为可取;或者认为他们可以通过战争暂时获得军事优势。由于核战争破坏性极大,有关国家很可能不愿使冲突升级。但是,激烈的军备竞赛仍会导致核武库的规模扩大,从而使防止意外使用或未经授权使用核武器的难度加大。

  除了中东地区,其他地区可能也会出现核军备竞赛。在亚洲,许多国家之间存在严重的领土或政治纠纷,其中包括拥有核武器的五个国家(中国、印度、朝鲜、巴基斯坦和俄罗斯)。日本和台湾可能也会加入这个行列。这些国家和地区似乎还表现出了民族主义。如果美国不再充当现行秩序的保证人,亚洲很可能会“准备展开竞争”,包括核竞争。在那种情况下,这个地区造成的问题将类似于中东出现核武器带来的问题。

  冷战期间,美国和苏联战略家不仅担心如何保护自己免遭核袭击,还担心如何保护盟国。如果核扩散继续下去,类似问题会不可避免地再次出现。例如,如果伊朗和科威特将来发生冲突,拥有核武器的德黑兰很可能会企图胁迫对手,同时把华盛顿的抗议和威胁当成虚张声势。

  核战争危险增大

  自1945年以来,核武器还没有使用过。如果再次使用核武器,那会带来严重冲击。不过,未来的一些核国家可能认为,动用这些武器符合自己的利益。例如,某个国家或组织可能想向世人表明,它愿意并能够违反国际体系最神圣的准则。如果使用核武器的不是一个小组织而是一个面目可憎的国家,而且这个国家企图以此搞恐怖活动,那将是当代版本的恐怖政策。

  什么样的国家企图这样做呢?根据历史经验,可能是这样一种国家:公然拒绝现存国际秩序,试图恐吓他国。另外,国内冲突可能引起深仇大恨,有关方面会动用核武器。

  然而,使用核武器最可信的情况是:一个核国家发现,自己正在输掉一场非核战争。这样一个国家面临的是或者接受即将来临的失败,或者大胆假定战事升级可以迅速结束战斗,而且不会遭到失败。可以相信,如果伊朗和伊拉克之间发生冲突,这种可怕的事情就有可能出现。

  控制中东和亚洲的军备竞赛将是一件困难的事情。传统的军备控制似乎不大可能有用,不仅因为这些地区有关国家之间的相互猜疑根深蒂固,而且也因为拥有核武器的小国把自己的武器藏起来,并且夸大自己武器库的规模和效能,以吓阻对手袭击自己。因此,围绕认真的核查措施,有关方面将难以达成协议,而这反过来会导致达成比较广泛的有效协议更加困难。

  简言之,如果核扩散持续下去,形势会更加复杂。随着冷战的结束,核战略问题近乎不复存在,因为超级大国发生核对抗的可能性减小。遗憾的是,这个问题现在要重新出现了。

  【时事点评】这篇文章发表在几天前的美国《外交》双月刊。显然,文章对国际核扩散是否会失控、对大国的核威慑是否会失效严重担忧。有意思的是,就是在这份《外交》上,几个月前,也发表了一篇宣扬美国已经对中俄取得核垄断优势、可以在第一次核打击中就可以有效解除“中俄”核战略打击力量的“咄咄逼人之作”。

  在此,东方评论员想请大家注意两点:

  第一点,上述讨论纪要是“2006年10月09日周一期”的“简节版”原文。

  第二点,由于上述“讨论纪要”多次提及“2006年9月22日期《东方时代环球时事解读》”的“南亚部分”,因此,如果有足够的时间,也请大家重新阅读该期的相关内容(详见本博)。

  我们之所以强调这两点,在于提请大家注意,上述两期的核心内容在于这样几段文字:

  第一段,我们在六年前认为、今天也同样认为:在美国公开对“中俄(国际社会)”的核心战略节点(比如:巴基斯坦)进行核威慑、以迫使其屈服的同时,也就意味着“中俄”为了平衡在伊核问题上的巨大损失,必要时,也“一定”可以公开对日本、以色列这一类美国全球战略的关键支点进行“核劝告”。

  第二段,六年前的事实(2006年10月朝鲜悍然进行第一次核试验)已经证明、且六年后的今天(朝鲜再次宣布进行核试验)也再次证明:在“东北亚核竞赛牌”的面前,华盛顿是“怕”的,在华盛顿施展的“抢翻中国之东北亚核竞赛底牌”的问题上,华盛顿是“假”的,因此,如果“中俄”决心对日本进行公开、或非公开的军事威胁甚至核威慑,那么,在几个核大国之间因已确保相互核毁灭而不可能直接发生核战争的同时,为了全力保障自己的全球战略核心利益,那么,在地理条件、经济结构上注定日本打不起一场有限核战争的局限下,不论是在“经济”上、还是在“生理”上,要想生存下去,日本就只能有两种选择:

  第一种,是与华盛顿彻底决裂,象屈服于美国核威慑下的巴基斯坦那般在反恐问题上“重新站队”,由于日本是美国西在平洋安全架构的最重要锚点,日本的“重新站队”势必令美国的西太平洋安全框架全线崩塌;

  第二种,就是伺机全面建立核武装、且是大规模的核武装,以一种相互毁灭的传统方式、建立起针对其他核大国的核威慑。

  但是,这种大规模的核武装,首先的直接后果,必将是直接导致“日本彻底摆脱美国绝对控制之进程”的全面启动、从而令美国主导的“美日军事同盟”立刻走进历史、令至今仍然令美国受益无穷的东亚安全框架立刻走进历史。

  ●对这一结论、结合当今局势,有必要值得补充的是

  而在“美国利益(西方资本)”正依赖其“仅存的绝对优势(金融霸权)”与“仍在日益缩减的相对优势(军事优势)”或全力构建“金融防火墙”、或与此“相辅相成”地推进“欧美联手水淹南方”的今天,不论日本在“强大的威慑”下选择哪一条路,其结果均是“美国利益(西方资本)”之“仅存绝对优势(金融霸权)”的“开始瓦解”、以及“相对优势(军事优势)”的“荡然无存”。

  当然,还有,最令日本胆战心惊的是:六年前我们认为、今天仍然认为、且种种迹象令我们进一步坚信:在失去了伊核问题之后,为了生存下去,中俄一定会打碎美国的西太平洋利益

  而这段六年前、甚至更早的时候就已经给出的结论,正是我们近段一再强调:万不得已情况下、“提前解决”日本问题的重大意义之所在!

  ●这些“重大意义”对“把握”日本接连弄“三队人马”紧急访华的“真实动机”极其关键

  由于这些“重大意义”对“观察”与“把握”日本安倍政府接连弄“三队人马”紧急访华的“真实动机”极其关键,因此,我们不妨再次罗列如下,即:

  第一个重大意义:

  由于中国已经在钓鱼岛问题上以实际行动一再宣示“绝不退让”、甚至“已有足够迹象正在”步步进逼(最新的进逼动作、就是中国政府声明准备测绘钓鱼岛),从而“准备视中东局势”的具体发展而随时打算“擦枪走火”,且将“小打、中打、大打”的一揽子选项全部摊在对钓鱼岛局势全面失控“明显具不同承受能力”的“方方面面(包括中国自己)”的桌面上,因此,钓鱼岛局势一旦失控,由于中国“不可能失败(基于中国的绝对与相对实力)”也“没有可能接受失败(基于中华民族的命运与前途),这也就意味着“日本问题必将被提前且迅速地解决”、意味着”日本民族的存与亡与国家的去与留”将“既命系于”日本决策层是否选择“钓鱼岛冲突”的升级,也在于在“东风41”的威慑下不再有“防空泂”与“避难所”的“西方资本(欧美资本)”是否能摆脱“欧美各自国家利益”的制约、而“共同选择”升级“东亚冲突”,如果“面临生死存亡”且明知“不论从哪个层面去衡量、日本根本就没有取胜能力与机会”的日本决策层、或“一旦全面升级、则根本找不到一处防空洞与避难所”的“西方资本”,最终均不是、或者均不敢做出“全面升级”的选择,这其实也就是意味着“钓鱼岛出现军事冲突”之后的东亚局势,将“随着钓鱼岛一肩挑着的日本与中国台湾问题”的一并解决而“绝对且立刻“脱离于“美国利益(西方资本)”的控制,也意味着“美韩军事同盟”将迅速瓦解,东亚经济与政治、甚至军事一体化将就此加速,从而还就意味着以“美国利益(西方资本)”之全球安全框架(分别以北约及西太平洋安全框架为两足)为基石的”美国金融霸权(西方金融霸权)”将“提前且立刻终结”。

  第二个重大意义:

  在东方评论员看来,尽快这是一招快棋、但在“中东局势”未出现“进一步激化欧美矛盾”的“欧美失控之中东大乱(相关定义请参阅之前点评)”、从而令受到“欧美国家利益”之间不可调和矛盾、及“欧美资本利益之间很难调和矛盾”的“有效制约与抑制”的“西方利益(西方资本)”、因在“中东全面破局”的问题上有不同承受能力、最终在“内部进一步撕裂”的情况下“无法有效、特别是快速决策”之前,或者欧美利益“重新回到利比亚这个撕裂点、正式撕裂”之前,特别是,在俄罗斯“除非万不得已、也绝对不会愿意看到这一幕在自己的侧翼突然出现”的“战略取态”出现“或主动、或被动的实质性改变”之前,对中国长远利益而言,提前解决日本问题、无疑是一步险棋,且是一步极易陷入战略被动的险棋,从而是一步不到万不得已、绝不应该成为选项、但又绝对不能排除、甚至还要“做好准备行动的一切准备”的战略险棋!

  毫无疑问,虽然是步险棋,但正是因“有此险棋作为战略选项之一”,方能显现中国中东战略、南亚战略、直至全球战略的“战略威慑”,方能“继续维持、甚至直接衍生”其它的战略选择项!这对“日本右翼政府”更是如此!

  第三个重大意义:

  在东方评论员看来,如果不能“尽快”迫使欧美利益“重新回到利比亚这个曾经的‘观察点’如今的‘撕裂点’上去进一步撕裂”、那么,就“着手”迫使俄罗斯“或主动、或被动的实质性改变”所谓上述“战略取态”,从而在这种“迫使俄罗斯....或主动....或被动....的改变”之“着手”中去迫使“欧美重回撕裂点去进一步撕裂”,就应该成为“中国经济(特别是金融)政策”或“中国中东政策”的“微调旋钮”,直至.........“至今没有正式加入新一轮量化宽松”的欧洲,或“至今既不肯放弃仍不敢‘有效导出’之巴沙尔、也不肯对伊核问题彻底放手”的俄罗斯......其中的任何一方找到“符合国际社会中东共同利益”的“战略方向”为止!从而促成“中俄欧”或在叙利亚问题、或“中俄欧”之“大多数”在伊核问题上达成“新的共识”为止!

  显然,相对而言,能最大限度聚集“国际社会(甚至包括欧洲利益、阿盟)”之中东共同利益、从而既可“进一步激化欧美内部一系列矛盾”、也可进一步团结一切可以团结之力量(不借包括俄罗斯、欧盟、也包括阿盟、非盟,及印度、巴西等主要南方经济体,甚至将来或必须依赖中东多极安全框架以保安全的以色列)的“中东全面破局”,理所当然是“国际社会”、特别是“国际社会”核心之一的中国、眼下当力推的。

  毫无疑问,即便是中国准备“着手”旋转“微调旋钮”,东方评论员相信,也应该是基于“中东最暴力破局”这一绝不能排除的局面、去围绕“中东全面破局”这一中东共同利益而进行“轻微旋转”的!

  在“形势已经发展至今”之后,准确地说,在国际形势即将进入(或已经初步进入)实质性变化阶段,特别是,在......期间的每一次实质性变化,都将侧重由“选择性因子”而不是侧重由“测试性因子”所触发!且每个做出选择的国家或者利益、必将因“自己的或正确、或错误的选择”而“对应或直接得到什么、或立刻失去什么”!也就是说:许多问题,方方面面都将只有公开回答“YES或NO”的权利!.........的关键时刻,我们再来回顾六年前的另外几段有关朝核问题的“核心内容”,也就是“第三、四、五段核心内容”也就更加更得必要。

  ●第三、四、五段核心内容

  第三段,六年前,在北京指责朝鲜”悍然“跨入核门槛、却又坚持以谈判的方式和平解决问题,且没有任何迹象显示中国有意修改“具军事同盟性质”的《中朝友好条约》,就已经对自己的核心战略节点(巴基斯坦_的“求救信号”明显地给出了答复。

  第四段,六年前,我们认为,如果巴基斯坦最后屈服,或者美国强行拿掉中俄与伊朗间的这条战略通道,那么,在失去了伊核问题之后,在失去中东利益、且令自己的中亚利益严重受损之后,在避免相互核毁灭的前提下,都足以令中俄以核大国的身份、为了生存下去,一定会以一切方式拿掉日本这个美国全球战略的战略支点,一定会全力打碎美国的西太平洋利益,在我们看来,这样尽管被动,但也算是可以实现一种全球战略的“互换”,并可在被动中寻找主动。

  在搞清楚上面这些背景这后,我们也就不难明白,为什么当时小布什要“脱口而出”“出兵巴基斯坦”,也不难想明白,穆沙拉夫何以在当时(2006年)那个时候、精心选择用三年前(相对2006年)的一件“最能说明问题的”旧事,来描绘当时(2006年10月)的“真实形势”了。

  显然,当时,小布什是在发信号,是冲着巴基斯坦的,是警告信号;而巴基斯坦也在发信号、是冲着其它人的、是求救信号。而“其它的人”,包括中、欧、俄、印、日、所有“利益攸关者”、都在围绕这两份信号,从自己的根本利益出发、在进行着“排列组合”。

  第五段,六年前我们就认为、且今天继续认为:朝鲜当年“悍然”跨入核门槛,虽有呼应巴基斯坦的意义,但更是出于朝鲜自身的最大利益,而北京指责朝鲜”悍然“跨入核门槛、却又坚持以谈判的方式和平解决问题,且没有任何迹象显示中国有意修改“具军事同盟性质”的《中朝友好条约》,也是出于自己的最大利益。

  ●在这个问题上,有必要补充的是

  在这个问题上,有必要补充的是:由于“时过境迁”,不论是朝鲜、还是俄罗斯、特别是中国,以“朝核问题”为基础、各自“具体走出的每一步(特别是朝鲜悍然核爆、更不用说是发射卫星、炮击韩国军事目标了)”均严格遵循如下一组原则:

  首先:是绝对基于“中俄朝”之“最大利益”的交集!

  其次:是绝对基于各自自身的最大利益;

  在东方评论员看来,值得强调的是,如果没有“首先”作为保障,就绝不会有“朝鲜的悍然核爆”;而没有“其次”作为“动力(特别是对朝鲜而言)”,也绝不会有“朝鲜核爆”的“悍然”一举!

  对“上述这对”历经六年的反复证明、已无须置疑的“辩证统一”关系,请大家仔细体味。

  多少年来,也正因为基于如此,美国才一再需要借助中国(当然也包括俄罗斯)的力量用一个“六方核谈”去约束朝核问题、借助中国与俄罗斯的“努力劝说”、去“阻止”“对美国安全框架损害最大”的东亚核竞赛、或“延缓”朝鲜向“其它战略方向”进行核扩散或导弹技术扩散。

  不仅如此,站在美国利益(西方资本)的角度,在某一具体阶段,利用“中国或俄罗斯”基于各自核心利益而不可或缺的“努力劝说(至少在表面上是这样的)”、去伺机离间朝鲜与中国、俄罗斯之间的关系、特别是“民意基础”,也是愿意参加“朝核六方会谈”的动机之一。

  同时,即便是在此基础上,中国之所以也愿意参加所谓“朝核六方会谈”、也是意在借助“俄罗斯与美国”的力量、在“最大限度约束日本核冲动、压制日本经济竞争力(这对美欧的即时利益是至关重要的)”这一“中俄美”共同利益的掩护下,去“或续或断”地推进“将来一旦成功、也将彻底颠覆美国东亚安全框架的东亚一体化进程”。

  而参与“朝核六方会谈”,对俄罗斯而言,其“参与”的最大的利益、除了与“中国与美国安全利益层面的交集”之外,就是保持一份“东亚安全与经济存在”、或一份“亚太安全与经济存在”,从而为俄罗斯的中国、欧洲、美国、甚至日本、韩国政策留下一扇“政治后门(注:在这个问题上,韩国即将发射的罗老号火箭、其政治意义就很能说明问题,不论罗老号是否成功)”,也为俄罗斯参与“欧亚大陆、甚至欧亚非大陆之经济整合”留下一扇“经济后门(注:在这个问题上,韩国即将发射的罗老号火箭、其经济意义也很能说明问题,不论罗老号是否成功)”。

  而对朝鲜而言,之所以愿意参与“朝核六方会谈”,除了这是个“极其安全的(有中俄的安全保障)、从而可与另外五方、甚至至今在朝核会谈办公室门口张望的欧洲、进行满天要价、坐地还钱之讨价还价”的“战略平台”之外,它还是个“朝鲜以现有体制、或最大限度保留民族独立性”的基础、“或最终消除日本与韩国方面的全面制裁、或最终消除欧洲的全面制裁、甚至最终消除美国的全面制裁(这将视中东方向博弈的最终结果、及西方资本、及欧洲、日本、韩国利益决策者的最终选择而定)”、从而最终或融入东亚经济、或融入欧亚大陆经济整合、或融入全球经济的“最快捷之整体通关通道”。

  ●何以不落于“以核(朝鲜核问题)论核(朝鲜一旦拥核对谁威肋最大?)”的“狭隘思维模式”中去?

  显然,站在朝鲜的角度去观察与处理问题,要想“安全且快捷地”实现它的“最大利益”,就必须严格遵循“上述那组原则”,其“言与行”首先要绝对基于“中俄朝”之“最大利益”的交集,而在“朝鲜整体通关”之前,绝对保障朝鲜的国家安全、社会基本稳定,就是“朝鲜政权”眼下最关心的、也是可以获得的、且一直享有的“最大利益”。

  在东方评论员看来,只有在上述层面去观察与处理朝核问题,我们才有可能不落于“以核(朝鲜核问题)论核(朝鲜一旦拥核对谁威肋最大?)”的“狭隘思维模式”中去!

  不仅如此,也只有在上述层面去观察与处理朝核问题,我们才能不因“自障于大国沙文主义”的“大国傲慢”与“政治短视”及“战略无知”而不能自知、不能自拔!

  ●再谈“美国利益决策层(西方资本)”付出巨大代价刻意制造一种“对自己看拟不利、实则有利的局面”之后在中东“初步得手”

  在这个问题上,如果“某些媒体或观点”不是别有用心、而的确出于对“朝核问题”之极其复杂性的“不得要领”而陷入“焦虑”与“不满”,那不妨侧眼看看中东、看看主导“西方利益”的“西方资本”最近的所做所为,看看在“美国利益决策层(西方资本)”是如何在付出“定点清除美国驻利比亚大使”的巨大代价(由此宣示美国资本正式游离于欧美平台之间)、从而刻意制造一种“对自己看拟不利、实则有利的局面”之后,在“欧美利益(西方资本)”的“共同利益”的牵引下,突然在“以色列突然升级巴以冲突”的过程中,在“以色列的强烈不满”的“强烈反抗”中“初步得手”的,从而将“埃及之乱(推翻穆巴拉克政府)”从“中点(叙利亚之乱)”又牵回“起点(埃及之乱--推翻、或威胁推翻穆兄会政府)”的,看看“西方资本”是何以一边将“中俄”为核心的“国际社会”继续滞留在“时间陷阱”之中,一边又将缺少一道“不可或缺之环节(叙利亚有效导出引爆冲击波、从而令沙特阿拉伯等中东国家可以痛感卷入战争的巨大危险)”的“中东全面破局进程”给打断、至少是延缓的?

  事实上,在东方评论员看来,“伊核问题”较“朝核问题”更加复杂,在认识层面(注:我们特指国内许多媒体),如果不彻底搞清楚朝核问题的“来龙去脉”,又怎么可能搞清楚更加复杂的“伊核问题”?但在执行层面(注:我们特指“国际社会”的决策层),在“或尽快放弃巴沙尔政权”或“彻底放手伊朗悍然核爆切实准备进程”等层面上,我们认为,正是因为“没有尽快达成高度共识”才令“老将外出”的“西方资本”在“以色列突然升级巴以冲突”的过程中“初步得手”的!

  ●在这种关键时刻,应该有“大仁”与“小仁”的理性,也应该有“大局”与“局部”的“得失观”!

  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再次强调:在“叙利亚巴沙尔政权”身上有着“重大显性利益”的俄罗斯,在这种关键时刻,应该有“大仁”与“小仁”的理性,也应该有“大局”与“局部”的“得失观”!

  而在“大仁”与“小仁”或“大局”与“小局”的层面上,我们也再次强调:为了将“已不可逆之中东破局”进程“全力推向”对以“中俄”为核心的“国际社会”之“大多数(甚至包括欧洲利益、阿盟利益、或海湾国家、土耳其、伊朗、叙利亚、埃及、巴西、印度、日本等)”最为有利的“中东全面破局”方向,用一切必要手段敦促“叙利亚巴沙尔政权”、或以“另一种方式(弱化对巴沙尔政权的支持力度)”尽快“将引爆冲击波有效导出境外”是一道“不可或缺的环节”。当然,在整个过程上,始终不放弃将“中东最爆力破局”作为“不可逆转之中东破局”的战略选项,对“国际社会”而言,它早已不仅仅是一个“真实的、万不得已情况下的战略选择项”,它同时也是“国际社会”手中的一把“敦促”或“牵引”、更或是以“另一种方式”直接“将引爆冲击波有效导出叙利亚境外”、循“中东出现西方资本不可控之局面”去推进“中东全面破局”之“不可或缺的战略刺刀”。

  ●“国际社会”应着眼于“上述”之“危”与“机”、以“非常手段”果断地跳出“时间陷阱”

  显然,如果“国际社会”不着眼于“上述”之“危”与“机”、以“非常手段”果断地跳出“时间陷阱”,那么,一旦在“利比亚”这个“撕裂点”拿“定点清除美国驻利比亚大使”这根“血针”、暂时缝合了“欧美利益”“撕裂之张力”、从而在“巴以突然升级冲突”的过程中“初步得手”的“西方利益(西方资本)”,就会循“先解决埃及(威胁推翻埃及穆兄会政府)、再是伊拉克、黎巴嫩(真主党)、最后是阿曼、叙利亚等”这条“全力构建”路径,在“国际社会”继续陷在“嵌有”“叙利亚巴沙尔政权是否下台?”与“巴沙尔政权还可继续支持下去”这两个“最具迷惑性”的“问题”而难以迅速决策的时候,将“国际社会”继续滞留在所谓的“时间陷阱”里,一边阻止“国际社会”在“叙利亚问题”特别是“伊核问题”上达成“高度新共识”,一边全面推进“金融防火墙”进程,并以“推进”之“顺利”作为“前景”,去敦促、说服“欧洲利益(更多是欧洲国家利益)”向“欧洲央行”发放“正式加入新一轮量化宽松(无限宽松)”的“许可证”,从而“最后完成”“欧美联手水淹南方”的关键准备工作。

  值得强调的是,上面所谓“非常手段”,其“非常”一词有两层意义:

  一,是在“大仁”与“小仁”或“大局”与“小局”层面的“非常”;

  二,是在“常规破局(中东全面破局)”与“非常规破局(最暴力破局)”层面的“非常”。

  ●“欧美利益再交换”有着鲜明的“战略再微调”之“节奏感”

  而我们之所以再次围绕上述内容进行展开,在于再次强调《东方时代环球时事解读.时事节简版》上周五期所给出的“一组观点”,即:

  其一,在“形势已经发展至今”的情况下,在“埃及局势”随时可能出现因“埃及穆兄会政府不堪内、外压力(注:最新消息是,25日,曾经执政、而今的埃及反对派,将重新聚集在开罗解放广场举行大规模反对埃及穆兄会示威)”而做出“不利于国际社会”的“选择”、从而令中东局势向“西方利益(西方资本)”期望的方向进行“实质性变化”的紧要关口,特别是,在“西方资本”因“伊朗非正式宣布拥核”、从而惧怕中东局势彻底走向最暴力破局、从而“着眼于”暂缓叙利亚巴沙尔政权、俄罗斯、特别是伊朗在“叙利亚之乱”这个“腾挪支点”上承受的直接压力,以防止它们“不得不下决心”做出“不利于西方利益”的选择、继而令中东局势向“西方利益(西方资本)迅速失去控制的方向”进行“实质性变化”的紧要关口,“欧美利益”在“西方资本”的框架内,在“利比亚方向(非洲大陆)”,进行的所谓“利益再交换(详细内容见上期简评)”,有着鲜明的“战略再微调”之“节奏感”。

  其二,在东方评论员看来,站在“西方利益(西方资本)”的角度,在不放弃“金融防火墙”的“全力构建”与“欧美最终联手实质性水淹南方”、这两个“相辅相成”的“既定计划”的前提下,由于已经遭遇“伊朗非正式宣布拥核”这一“战略截击”,且局势已经面临“其之前所做的一切‘不惜一切代价’的‘战略努力’均可能迅速归零!”的现实危险,而为了“避免让危险成为现实”,进行“战略再微调”是必然的!

  其三,但在东方评论员看来,从中国近段以来频繁曝光的一系列军事层面的战术、特别是战略武器(注:中国与俄罗斯之前的连续试射包括东风41、白杨在内的、涵盖大西洋两岸(欧美)的洲际导弹,其实就是军事提前解决的准备),再加上近半年来一一曝光的、完全基于中国国产CPU芯片的高性能计算机系统(注:这是中国在经济、特别是金融层面防止网络攻击、并准备打网络战争的战略准备与战略宣示),一旦钓鱼岛局势失控,从“欧美国家利益之间”、“欧美资本利益之间”特别是“欧美国家利益与资本利益之间”的或不可调矛盾、或很难调和的矛盾去看,在“中东全面破局”的层面上有着不同承受能力的“欧美国家利益”与“欧美资本利益),其实在“日本问题被提前解决”的层面、在“战略威慑(特别是军事层面)”的巨大压力下、也有着不同的承受能力。

  显然,在“日本问题万一被国际社会提前解决”的“具体的承受能力”方面,“欧美利益”各自的承受情况与其对“中东全面破局”的承受能力非常类似!

  其四,而在“已经游离于欧美平台之间”的、目前代言“西方资本”的美国资本、在欧洲或者美国之间“最终确认”“一个防空洞或者避难所”、特别是“最终选择”一个防空洞或避难所之前,我们非常怀疑“美国资本利益”能与“美国国家利益”或者“欧洲国家利益”有效缓和它们间“不可调和的矛盾”,我们也非常怀疑“美国资本利益”能与“欧洲资本利益”有效调和它们之间的“很难调和的矛盾”,因此,我们也非常肯定“美国利益(西方资本)”甚至“欧美利益(西方资本)”根本没有足够的、有效阻止“日本问题被国际社会提前且迅速地解决”的战略能力!显然,在“西方资本”不具有“足够的、有效阻止”....万不得已时、日本问题被提前解决......的能力的背景下,这种“.......万不得已时、日本问题被提前解决......”必然对“美国(西方资本)西太平洋安全框架的核心支点”---日本-----形成极其巨大且极其现实的战略威慑!

  其五,我们认为,真到了关键时刻,除非“已经有效缓和了欧美国家利益之间、国家利益与资本利益之间不可调和矛盾”及“已经有效调和了欧美资本利益之间很难调和”的矛盾,否则,“美国利益(西方资本)”甚至“欧美利益(西方资本)”是否有足够的有效阻止“日本问题被国际社会提前且迅速地解决”的战略能力?将是一个“西方资本(美国资本)”必须回答的问题!特别是对那个“既想上蹿下跳以摆脱二战格局的限制、又惧怕稍不留神就会亡国灭种”的日本而言,这是一个“西方利益(西方资本)”必须在“日本进一步挑衅中国、挑衅二战格局”以最大限度策应“西方利益(西方资本)”之“中东政策”之前、就以“言”特别是“行”预以明确回答的问题!

  ●“谁害怕”就“谁说话”!且“说话”还要“趁早”!

  其六,而基于.......“其一”的欧美之间的“战略利益再交换”......“其二”之“西方资本”之“美国利益(战略再微调)”.....“其三”之在“中东全面破局”的层面上有着不同承受能力的“欧美国家利益”与“欧美资本利益”,其实在“日本问题被提前解决”的层面、在“战略威慑(特别是军事层面)”的巨大压力下、也有着不同的承受能力......“其四”之这种“...万不得已时、日本问题被提前解决......”必然对“美国(西方资本)西太平洋安全框架的核心支点”---日本-----形成极其巨大且极其现实的战略威慑!........特别是、其五“之....这是一个“西方利益(西方资本)”必须在“日本进一步挑衅中国、挑衅二战格局”以最大限度策应“西方利益(西方资本)”之“中东政策”之前、就以“言”特别是“行”预以明确回答的问题!........东方评论员进一步认为,在朝鲜因“强烈不满”“联合国安理会针对发射卫星所一致形成的决议案”而愤怒地“指责联合国及某些大国没有原则”从而“永远退出朝核六方会谈”、并立刻宣布准备进行“高质量核试验”的背后,其“冲击性”可谓是“谁害怕”就“谁说话”!且“说话”还要“趁早”!

  有意思的是,我们注意到,真正害怕的人“已经率先开口说话”了!

  美朝鲜政策特别代表:美国愿为履行“9.19共同声明”启动谈判

  【首尔1月24日消息】据媒体报道,美国朝鲜政策特别代表格林·戴维斯24日表示,美国仍然愿意为履行“9·19共同声明”而启动有诚意、可信赖的谈判。

  戴维斯当天在首尔会见了六方会谈韩方团长、韩国外交通商部半岛和平交涉本部长林圣男后对媒体记者说,如果平壤能够放弃核武器和多级导弹,选择和平发展之路,美国愿意向朝鲜“伸出手”。他还表示,美国的对朝政策保持不变,他此行的目的是寻求如何向前发展,达成有诚意、可信赖的谈判方案。

  韩国是戴维斯此次出访韩中日三国的第一站。联合国安理会23日一致通过关于朝鲜发射卫星问题的第2087号决议,要求朝鲜遵守安理会有关决议规定,不得再使用弹道导弹技术进行发射。24日,朝鲜国防委员会发表声明,谴责联合国安理会涉朝决议,称将进行更高水平的核试验,为保护国家自主权展开“全面对决战”。

  美国候任国务卿向伊朗喊话:不要发展核武同意双边谈判

  【华盛顿消息】据媒体报道,美国候任国务卿、参议院民主党人约翰·克里24日表示,美国对伊朗的政策是阻止其拥有核武器。

  克里周四(24日)在美国会参议院外交关系委员会就其提名举行的听证会上指出,“我今天在这里重复,美国(对伊朗)的政策不是遏制,而是防范”。他说,时间正在一点点流逝,因此需努力确保伊朗“顺从”不发展核武器的愿景。

  对此,克里敦促伊朗领导人,证明他们的核项目仅仅用于国内发电目的。他说,如果伊朗核项目是“和平的”,那美国会赞成,因为这正是美方所希望的。

  不过,克里也强调,美国国务院将来对伊朗会继续实施“双轨政策”,即展开对话的同时也实施制裁。

  然而,媒体指出,克里当天就伊朗问题的谈话回避了一个问题,即美国是否允许伊朗进行有限的铀浓缩活动。他仅表示,现在回答这个问题是“不合适的”。

  不过,克里坚定呼吁伊朗应该“完全遵守国际社会的要求,停止进行铀浓缩”,并表示可以就伊核问题举行“5+1”会谈(联合国5个常任理事国美国、俄罗斯、英国、法国和中国加上德国)。同时,华盛顿对于和伊朗进行双边对话的渠道也依然敞开。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华盛顿在中东地区最亲密的盟友——以色列曾多次向奥巴马施压,要其在伊核问题上“画红线”。本周二(22日),以色列进行了议会选举,总理内塔尼亚胡执政的利库德集团和极右翼政党“以色列是我们家园”赢得31个议席,成为新一届议会最大政党联盟,因此他已确定会再次连任总理。而内塔尼亚胡在伊核问题上态度强硬,因此未来美以在该问题上会如何互动值得关注。

  国际原子能机构和西方国家担忧伊朗目前可能处于发展核武器的阶段。伊朗则表示,他们的核目标是和平的。

  【时事点评】我们先来阅读“美国候任国务卿向伊朗喊话:不要发展核武同意双边谈判”,请请大家注意这一段文字,原文是:

  据媒体报道,美国候任国务卿、参议院民主党人约翰·克里24日表示,美国对伊朗的政策是阻止其拥有核武器。

  克里周四(24日)在美国会参议院外交关系委员会就其提名举行的听证会上指出,“我今天在这里重复,美国(对伊朗)的政策不是遏制,而是防范”。他说,时间正在一点点流逝,因此需努力确保伊朗“顺从”不发展核武器的愿景。

  对此,克里敦促伊朗领导人,证明他们的核项目仅仅用于国内发电目的。他说,如果伊朗核项目是“和平的”,那美国会赞成,因为这正是美方所希望的。

  ●这份态度远比通过“即将离任的希拉里”的口中给出要“有连续性”从而“更显诚意”!

  在东方评论员看来,由于这是“美国候任国务卿、参议院民主党人约翰·克里”的讲话,因此,“美国利益决策层”给出的这份态度、远比通过“即将离任的希拉里”的口中给出要“有连续性”从而“更显诚意”!

  我们想指出的是,从克里讲话(美国对伊朗政策不是遏制、而是防范)来看,“美国决策层”对.....朝鲜因“强烈不满”“联合国安理会针对发射卫星所一致形成的决议案”而愤怒地“指责联合国及某些大国没有原则”从而“永远退出朝核六方会谈”、并立刻宣布准备进行“高质量核试验”的“冲击性”.....是心知肚明的,该“冲击性”显然包括这两个层面:

  ●“朝核问题”或将以“此”为转折点、迅速向“东北亚核竞赛”、更或者是“朝鲜核扩散”的方向快速演化

  首先,是希望“借中国、俄罗斯的力量”、拿“朝核六方会谈”的框架、去约束“朝鲜进行核扩散或导弹扩散”的美国,不再有“可借助的力量”,因为被朝鲜视为“没有原则的某大国(中国或俄罗斯)”都不再有“努力劝说”的“资格”,其次,是不再有“可借助的平台”,因为朝鲜已“永远退出朝核六方会谈”。

  因此,“朝核问题”甚至“伊核问题”的局面也“突然被复杂化”、从而也突然出现了一种“危”与“机”,在这个问题上,如果进一步展开,那就是:“朝核问题”或将以“此”为转折点、迅速向“东北亚核竞赛”、更或者是“朝鲜核扩散”的方向快速演化,如果“日本”与“伊朗”这两个一旦做出选择则“足以触发东亚、中东、也就是全球最暴力破局”之所谓“核心战略节点”决心“做出自己的选择”的话。

  其次,而基于我们之前大量的讨论,伊朗可能的战略选择项已无须多说(如果叙利亚阿萨德政权与伊拉克什叶派政权、黎巴嫩真主党悉数被推翻,伊朗是很可能走向悍然核爆的),而日本可能的战略选择只能是“上述”的“二中选一”。

  最后,如果在“首先”层面、去观察日本安倍政府于“24日”通过媒体放出“第三队人马”的相关消息、及“习进平也随即同意接见已等待了两天有余的日本信使”,我们也就不难看出,在“美国利益决策层(西方资本)”最终表现出“害怕”“朝核问题”或将以“此”为转折点、迅速向“朝鲜核扩散”的方向“快速演化”的“言行”之后,作为硬币的另一面,自然也同时显现了另一样“恐惧”,即:恐惧“朝核问题”或将以“此”为转折点、迅速向“东亚核竞赛”的方向“快速演化”。

  ●即便是日本右翼政府因恐惧而愿意,“美国利益(西方资本)”也绝不会同意、更不会坐视日本“重新站队”

  在这种情况下,再在“其次”的层面、也就是日本“可能的战略选择”只能是“上述”的“二中选一”的层面去观察问题,那么,事实上,日本右翼政府非常明白,在“美国政府“率先开口”说.....“美国愿为履行“9.19共同声明”启动谈判.......,再加上“通过克里讲话”展现的诚意......的情况下,在中国“在钓鱼岛连续示强”而展现的“万不得已、就提前解决日本问题的军事威慑”下,“二中选一”的所谓“选项”已经不可能主动去“选”,出于日本的自有能力,就长远而言,它只能被动接受“第一个”选择项、也就是“唯一”的选择项、那就是:与华盛顿彻底决裂,象屈服于美国核威慑下的巴基斯坦在反恐问题上“重新站队”那般,在“国际社会”与“美国利益(西方资本)”之间“重新站队”。

  而由于日本是美国西在平洋安全架构的最重要锚点,日本的“重新站队”势必令美国的西太平洋安全框架全线崩塌,因此,即便“日本长远核心利益”要求日本“重新站队”,但基于日本现政府的极端右翼性、特别是基于“美国利益决策层(西方资本)”即便害怕“朝鲜、与伊朗失去六方核谈的约束”也绝不可能坐视日本“重新站队”、从而一样会令美国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00社区

GMT+8, 2023-1-31 11:38 , Processed in 0.042168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