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的西藏登山队正式队员一共有25名,其中国际级健将13名,国家级健将12名。尽管这个集体赢得了无数的荣誉,但目前却面临着后继无人的局面。目前,队里最年轻的一名队员是25岁的仓姆啦,20—30年龄段的队员中只有她一人;30—40年龄段的队员仅有7名;40岁以上者占大多数,达17名,年纪最大的今年已经52岁。 登山运动员的运动最佳年龄当在30岁左右,可西藏登山队的花名册上,运动员的出生年份栏里上世纪60年代出生的占了绝大多数,而且这拨老运动员都是1993年成立的征服世界14座高峰探险队的主要成员。可以说,这支创造了集体登山世界记录的队伍是由一群高龄的登山运动员在创造。高龄即意味着高风险,因为正常人超过35岁以后,心肺等器官功能下降,而登山这项运动对人的心肺等器官要求尤其严格。 尴尬二:原始的体能训练 如果不是亲眼所见,你很难想象这支赢得了登山领域无数荣誉的队伍的训练条件如此简陋。一个篮球场加一个排球场是他们一年四季的训练场地。登山队员们打趣说:“我们的训练是冬打篮球,夏打排球,额外训练是徒步爬爬山。”迄今,他们的训练还是保持着上个世纪60年代那种原始的体能训练,长跑、打球、做俯卧撑、练单杠。 他们希望早日有一间室内训练馆,里面有一些健身器材和一面攀岩墙,这样他们就可以不受天气影响,有规律地搞体能训练了。 尴尬三:大付出与小奖金 为国争光与物质奖励其实不是矛盾的,相反是相辅相成的。这由近20年来国家对在奥运会、亚运会获得奖牌的运动员实行高额奖励政策可以看出。登山是一项没有“奖牌”的运动,但影响不逊于竞技项目,“登珠穆朗玛峰”可以说比多少金牌都要亮晶晶。这项运动对人体力的消耗,对人意志的考验是其它体育项目无法比的。 1990年,队员桂桑和吉吉珠峰登顶成功,区体育局奖励了1万3,这样的奖励在当时只有几百块工资的环境来说是相当可以了。现在珠峰登顶成功者,只有2万元的奖金奖励。这2万元不足以用来弥补登山后留下的后遗症。更让运动员们伤心的是,只有登上珠峰者才有2万元的奖励,海拔高度愈低,奖金额愈少,有的甚至没有。这多多少少影响着队员们的积极性。 尴尬四:令人头疼的医保 “我们希望取消医保!”记者向登山队员们问了这么一个问题:“你们最希望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桂桑等队员异口同声给了记者这样的回答。提起医疗保险,队员们都有一肚子的话要说。队员普布卓嘎说,中韩联合登山队登上珠峰回拉萨后,自己花了200多元体检,查出背肌受伤,还花了1000多元的住院费,这些钱都是自己来掏。队员们觉得现在的医疗保险制度不适合登山运动员,他们需要的药医保不保,而可以报销的又不是他们所要的。许多队员纷纷表示赞同,他们甚至害怕加大训练量,因为训练量一加大,老队员们很容易受伤,一受伤就是巨额的医药费。队员们迫切希望能建立符合登山运动特点的医疗保险制度。 尴尬五:人们眼里的风光 许多人从媒体上看到这些荣归的登山英雄们,会误以为他们光靠奖金就能活一辈子了,就连他们周围的朋友也这样认为。 事实上,西藏登山队的队员拿的是死工资,尽管工资相对要比其它事业单位高一些。许多老队员因为常年不在家,对孩子的教育疏忽,孩子成绩都不理想,为了补偿对孩子的损失,队员们都不惜巨资,即使贷款也要把孩子送到内地去上自费学校。为了让家人有个舒适的住宅环境,许多老队员都贷款买房,17万元一套的房子,没有哪个队员可以完全不靠贷款也不用借钱买下来。 西藏登山队几乎没有一个身体完全健康的队员,他们普遍存在的最大问题是记忆力严重下降,这个问题在队里已经成为不是笑话的笑话了。上次桑珠队长从马卡鲁峰回来后,连自己家里的电话和自己的手机号码也忘了。普布卓嘎从珠峰下来后,大白天看东西都是虚的,在大太阳底下都不敢睁开眼。许多老队员更是一身的伤病,关节炎、胃病、偏头痛、骨质增生……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