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怀柔集中负重训练 问:此次去南极的目的地是哪里?会去极点吗? 吕:我们会先到南纬88度,飞机在那里降落。随后折回到南纬80度,文森峰就在那里。目前我们还没有去极点的打算。 问:你是浙江省惟一一名参加这次登山的选手,你们是如何选拔出来的? 吕:首先是自己报名,也有队员推荐的。我就是被其他队员推荐参加的。其次,报名后要考察每个人的登山经历,这涉及到技术和体力问题,因为登山活动的要求很高。再次是有无团队合作精神也是很重要的,队员们在习惯和能力上都不能有太大的冲突。这次登山前我们都统一在怀柔地区进行负重训练,和攀登珠穆朗玛峰的训练一样。 享受苦难的过程很爽 问:为什么会想到去参加登山这样的冒险活动?为了梦想吗? 吕:不!我登山因为我喜欢。没有其他任何想法。在一起的队员也都是为了共同的爱好而去。从4年前喜欢上登山开始,我已经登上了六七座山峰。对我而言,最快乐的不是登顶的那一瞬间,而是享受“苦难”的过程。这就和别人爱好唱歌、跳舞一样的,纯粹是个人爱好。 问:和队员相比,你有什么优势? 吕:其实我们的实力都比较平均,因为登山是一种集体行为,互相间不能有太大的差距。我觉得和其他队员相比,我占了年龄上的优势,所以体力会比较好。 问:你一去50天,工作怎么办? 吕:我做的是投资,只要手上的项目做完了,可以自己调配时间。 最坏的结果是登不了顶 问:登山很危险,你考虑过最坏的结果吗? 吕:当然考虑过。“生命第一”,登山的第一原则是“活下来”。我们会很理智,不会拿生命去冒险。其实危险随时会有,哪怕你坐在家里,关键是看你如何去防范。我们目前所做的一切都是在防范危险。我想最坏的结果,可能是我们登不了顶,不得不撤回来。 问:家里人知道后支持你去吗? 吕:呵呵,其实不太支持。我是家里的独子,他们不支持的主要原因还是怕我出危险。不过这次是特例,他们还是支持我去了,我一直在说服他们。同时这次因为有国家队的成员在吧。 期望大家多一些宽容 问:有人问你们是不是钱赚多了,觉得没什么目标而去登山? 吕:不是这样!我也缺钱。这次去登山我自己也花了几万块钱。我想这不是钱多钱少的问题,只是个人爱好不一样。我觉得登山是对自己的最大挑战,它甚至让我的生活都变得很有规律,比如每天下班以后就去跑步。 问:很多人都不能理解你们这样的冒险行为,在国外是否很普遍?你觉得中国人应该转变这方面的观念吗? 吕:其实国外的登山活动也没有我们想像的那么多,但他们对这样的现象习以为常。我觉得关键是要用一颗平常心来对待这样的活动。对中国老百姓而言,我们并不是号召多少人来登山,但期望大家多一些宽容。 问:我们怎么了解你整个攀登过程? 吕:等我平安回家吧。 来源:钱江晚报 作者:本报通讯员 俞熙娜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