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总局领导批示精神,会议紧紧围绕陈至立同志指示和“正确引导,规范管理”的主题,就当前大学生登山活动的形势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对下一步如何引导和规范大学生登山活动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与会同志认为,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和社会进步,大学生中参与登山户外活动的人日益增多,对于提高我国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意志品质和团队精神,培养艰苦奋斗的作风等很有意义。要充分理解和肯定大学生参加登山活动的精神。但正如国务院领导提出的登山活动毕竟是一项具有高风险、高难度的活动,对于未经系统训练的大学生参加登山活动需要特别慎重,应当采取循序渐进的方法,把“科学、理性、安全”作为大学生登山活动的指导思想,同时,加强组织工作和培训工作。要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对大学生登山活动要多进行正面的宣传和科学的引导,要让大学生充分认识登山活动的危险性。要区别对待高山探险运动和一般意义上的登山户外运动。要特别强调和严格执行《国内登山管理办法》,高校要严格按《办法》的要求进行组队、报批和开展活动,登山活动管理部门要严格按《办法》进行审批和检查、监督。 与会同志就如何进一步加强大学生登山活动提出了具体建议: 一、 对高校大学生登山活动一定要给予高度重视,尤其是学校,要指定部门负责,建立规章制度。北京大学这方面做得比较好。 二、 大学生登山活动一定要有老师带队,跟队,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是登山活动较多的,一直坚持老师带队,从未出过事故。 三、 新闻媒体要多宣传一些登山知识、技能,发挥媒体作用,宣传和提倡“科学、理性、安全”的登山活动。 四、 由教育部和国家体育总局联合下发一个加强大学生登山活动的指导性意见,作为各高校规范管理的依据。 李致新同志代表登山运动管理中心进行了总结性发言。他肯定了登山运动对提高大学生整体素质的意义,特别强调了开展登山运动一定要注重安全。他说,中国登山协会按照国务院领导和总局领导的要求,对大学生登山活动给予特别重视。曾在2002年开过一次座谈会,今年7月1日,又专门就登山安全的问题下发了通知。中国登山协会还通过技术培训、资质认证、登山大会等多种形式,向大家宣传科学、健康的登山理念、推广正确登山技术和登山组织工作。对大学生来说,不要盲目地去追求更高、更难,不科学地讲究“征服”,组织程度不高,技术、资金、装备不足,都可能导致灾难性的后果。在这次座谈会的基础上,我们将与教育部进行协商,提出有关大学生登山活动规范的指导性意见。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