队员在登顶过程中看到一些登山遇难者的尸体,包括本月21日遇难的斯洛文尼亚登山者 后勤老大哥”扎瓦提前进驻珠峰,在恶劣的条件下工作了两个月,完成登顶前期工作 本报特派记者采访过程中一直有严重缺氧反应,本版图文在当地网吧发电机帮助下发回上海 本报珠峰大本营5月25日报道2005年5月25日,珠峰大本营迎来了一个历史性的时刻,珠峰登顶测量24名队员全部从海拔6500米高度安全下撤后,2005年珠峰高程测量纪念碑在大本营同时揭牌。本报特派记者专程赶赴珠峰大本营现场,见证了这一历史时刻,并记录下了此次登山过程中一些鲜为人知的细节。 英雄的登顶队员 “我们回来了!我们回来了!” 24日下午,最后一批登顶队员从珠峰6500米高度下撤,珠峰大本营的所有工作人员前去迎接,许多队员当场留下饱含深情的热泪。西藏登山队队员抱住记者,用嘶哑的声音叫着:“我们回来了!我们回来了!” 由于5月底是珠峰登顶最佳时机,所有国内外登山队都选择这段时间登顶。当记者问及登山队员登顶过程印象最深的是什么,队员说:“一路上看到一些登山遇难者的尸体。21日,一位30多岁的斯洛文尼亚登山者成功登顶后,在8000米下撤时不幸遇难,牙齿全摔没了,现在他的尸体还仰面躺在雪地中。” 点评:登顶珠峰不仅是体能、经验、智慧考验,更是对生命的挑战,当登山队员看见一路遇难尸体时,他们选择继续前行,这需要怎样的勇气。 登顶画面是顶着11级风拍下的 阿旺,西藏登山队队员,兼任此次中央电视台的珠峰登顶高山摄像师。5月23日11时08分,西藏登山队队员成功登上珠峰峰顶,全世界观众通过中央电视台现场直播看到这一历史时刻。24日16时,本报记者在珠峰大本营迎接这位将测高活动展现给全世界的摄像师,涂着满脸防晒霜的阿旺告诉记者:“这是我第四次登顶珠峰。” 23日凌晨,阿旺与队员在珠峰8300米处准备登顶,尽管身上背着30公斤高山摄像装备,顶着11级大风,他仍然坚持登上峰顶,为观众传回安装峰顶觇标、GPS雪深定位及在峰顶打开五星红旗的画面。在登顶之前,通讯信号突然中断,画面无法从峰顶传回。阿旺急得“大骂”协助的同伴。随后发现是大本营的信号出现故障,经过紧急调试,画面才得以正常传输。 点评:了解到阿旺在峰顶为传回电视画面付出的努力,记者为这位年轻的登山队队员击掌叫好,他的镜头让世界为中国骄傲。 女子登山队队长桂桑 队员登顶瞬间,老大姐流下热泪 桂桑,西藏登山队女子登山队队长,这次她坐镇后方进行指挥。23日上午,得知女子登山队队员吉吉成功登顶珠峰,在大本营的桂桑眼泪顿时涌了出来。她激动地说:“30年前,中国女子登山健儿潘多第一次登上珠峰峰顶,30年之后,为了纪念潘多,我们女子队再次登顶,意义非凡。” 桂桑说,她已经两次登上珠峰,这次冲击珠峰峰顶时难度相当大,不少队员在最后还是选择了放弃。但只要有足够的信心,相信那些队员会有机会登上珠峰。 点评:47岁的桂桑是登顶珠峰的老大姐,她常带着孩子一起去珠峰,她有一个心愿——将这段珠峰情缘一代代延续下去。 幕后英雄扎瓦 在6500米扎下帐篷干了2个月 在珠峰大本营医务室,记者见到珠峰“后勤老大哥”扎瓦时,他正在接受注射,见到记者,扎瓦流下了激动的眼泪。为了这次登顶成功,他与西藏登山队一批协助人员3月份就进驻珠峰地区,分别在珠峰6500米和7000多米大本营扎营,搭帐篷、准备食品、医疗装备……进行了大量前期工作。3月份珠峰晚上的气温低于零下30℃,他们在这样的环境中默默工作了两个月。 如今登顶成功了,完成任务的老扎瓦也走进了医务室。目睹此情此景,记者的眼泪也不由自主地流了下来。 点评:在电视镜头里,可能很难看到这个流着热泪的55岁藏族汉子。我们在关注登顶英雄们的同时,决不应该忘记作出巨大贡献的“幕后英雄”。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