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刚从厦门玩了一趟的李菁高兴地返回了沈阳。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旅游除了来回的飞机票和景区门票是自己掏钱外,吃的、住的一分钱没花,都是在当地的网友骆驼付的钱。作为回报,圣诞节时李菁也要全程负责骆驼来沈阳滑雪的吃住开销。 自助游方兴未艾,一种新兴旅游方式——互助游又在网上渐成流行之势。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越来越多的沈阳“驴友”开始加入互助游的行列。有关专家提醒说,互助游虽然既能省钱又能玩的好,但存在不少风险,玩家还需谨慎对待。 互助游方便省钱 “跟团旅游价格高、玩得又不实惠,自助游相对来说比较累,在当地的食宿费用开销也很大。还是互助游最实惠,还能认识更多的朋友。”在三好街一家软件公司工作李菁告诉记者,她是在一个互助游论坛上与骆驼结识的,刚好她想利用年假去厦门鼓浪屿玩玩,而从未见过雪的骆驼对到沈阳来滑雪也很向往。两个人在网上聊了很久,越聊越投机,就在“十一”后商量好来一次互助游,在网上约定由李菁先到厦门玩,骆驼负责接待,而圣诞节骆驼来沈阳滑雪的各种开销则有李菁埋单。 上周李菁刚好休年假,坐飞机到了厦门后,骆驼果然没有失信,3天里领着她去了不少景点,还品尝了各种地道的厦门小吃。晚上李菁就住在骆驼家,除了门票钱李菁需要自理外,吃住一分钱没花。仔细算了一下,比跟团出去至少能省1500元左右。李菁说,她已经成了几个互助游论坛的常客,以后旅游都打算用这种互助游的方式,先联络好当地的“地主”接待再去。 网上热捧互助游 “我想去杭州玩,有没有想来沈阳世博园的朋友,我们互助一下啊?”10月17日,记者在一知名互助游网站上见到不少沈阳旅游者都在网上发帖子寻找互助游伙伴,也有不少已经互助游成功发表感想的。一位网名叫凡尘的沈阳“驴友”告诉记者,互助游也被他们叫做串门游,大多是年龄相近,爱好相似的年轻驴友结成互助游搭子交换旅游。据他介绍,互助游最大的优点就是方便省钱,还能深入当地生活,使旅游者避免被“宰”。一次互助游下来,既能省钱,又能结识到新的朋友,旅游质量相对较高。 据相关统计,全国每天至少有1000名网友在实施互助游,其中不乏一些沈阳的“驴友”。互助游正在网上逐渐蔓延,渐成气侯。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目前沈阳的互助游爱好者旅游目的地的选择主要集中在南方热点旅游城市,而沈阳的冬季冰雪游也受到不少南方驴友的关注,彼此能形成交换的条件。据介绍,目前大学生和年轻白领是互助游的主要群体。 安全保障最重要 昨日,记者采访了多位对互助游感兴趣的网友了解到,最受大家关注的就是互助游的安全问题,一些网友甚至认为安全保障问题很可能成为互助游的一大“软肋”。 “就算网上已经是聊得很久的朋友,实际生活中的了解仍非常有限,把一个陌生人领进家确实需要很大的勇气。”几个参加过互助游的网友都对记者表示,为了取得双方的信任,他们都会把自己的年龄、性别、真实职业等个人资料直接“暴露”在网络上,甚至还会通过视频聊天确认一下对方的性别。在经过一段时间的相互了解后,确定好互助游“对子”,双方通常都会把具体的行程时间、路线在网上公开,出行后会每天用电话、短信等方式与家人、朋友取得联系,主要就是为了安全保障。 李菁告诉记者,互助游最重要的就是挑好“对子”,尽量从相对稳定的网络社区结识的网友中选择结伴对象。在出行前尽量对对方的身份考察清楚,并通过各种方式予以确认。除了对自己安全有保障外,也避免被对方“忽悠”,白跑一趟。 旅行社冷对互助游 尽管互助游在网上渐成气侯,但沈城本土旅行社对此持冷对态度,并未打算在实际业务中增加这一项。昨日记者咨询多家旅行社了解到,对于旅行社来说,互助游虽然成本较低,灵活性高,但实际操作却比较困难。 据某旅行社国内部负责人矫鸾介绍,虽然旅行社掌握大量的信息资源,相对网上随机选择来说,旅行社操作互助游有一定的便利条件。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受安全性等方面局限,旅行社操作互助游的成本较高,一旦出现纠纷旅行社可能得不偿失。另外互助游仍处于萌芽状态,旅游群体并不大,很难吸引旅行社的关注。 旅游专家叶晓昨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互助游兴起是旅游产品向个性化发展的必然,互助游流行也提醒旅游业经营者应注意保持创新意识,多开发出特色旅游产品,这样才能应对多元化的市场竞争。叶晓还表示,面对这种新的旅游方式的兴起,旅游主管部门也应多给予关注,尽早制定出相关的法规进行保障,避免出现问题纠纷后缺乏规范解释。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