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社区|百姓的网上家园-互动交流平台!(0.0)=^_^=(00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可可西里日记10月23日-ttiss中科院可可西里科考探秘[组图]

2013-3-12 21:45| 发布者: 123456000000| 查看: 25| 评论: 0

摘要: 措达日玛湖滩附近的野牦牛雕刻精美的马尼石孤山残雪朱江与布琼局长和干警小赵在  今天的关键词—5000、动物、美景、小鸡炖蘑菇。  来到无人区10几天了,今天第一次冲击海拔5000米,同行的很多没有高原经验的队员 ...


措达日玛湖滩附近的野牦牛


雕刻精美的马尼石


孤山残雪


朱江与布琼局长和干警小赵在

  今天的关键词—5000、动物、美景、小鸡炖蘑菇。

  来到无人区10几天了,今天第一次冲击海拔5000米,同行的很多没有高原经验的队员都体验到了5000米的滋味—那就是,没什么了不得。上了5000和4800没什么太大的区别。我们现在卓乃湖的营地海拔4800米,其实只是往上多蹿了200米,但这也足以令许多队员欣喜不已了。

  今天的行程完全是在昨天丁林教授的“重大发现”感召下而制定的,在昨天的营地新闻发布会过后,所有的媒体记者和大多数队员纷纷请愿,要亲眼目睹一下昨天发现的马尼堆遗迹。

  今天不需要叫早,大家早早就钻出帐篷,端着饭盆等在炊事帐外,琼达忙得不亦乐乎。总算做好了早饭,大家狼吞虎咽吃完了,就等着丁教授安排车辆去看马尼堆。今天营地出车数量也是空前的,总共有8辆车,近40人随丁教授前往遗址现场,营地里除了厨师琼达、2名藏族司机,和值班的高老师,几乎是倾巢出动。

  遗址现场距我们的营地不过半个小时的车程,远远的看到马尼堆,大家都欢呼着跳下车,连跑带颠地赶到堆前。这是我第一次看到马尼堆,它是藏族人民的图腾,通常是由上百块到上千块马尼石堆成的一个类似小城墙一样的四方体。马尼石通常是在山区湖边找到的扁平状的三叠纪岩石,上面绝大多数刻的都是佛教的六字箴言—哦马尼昧唛哄。就是如来佛把孙悟空镇压在五行山下贴在上面的咒语。记得当年看《西游记》的时候还知道这几个字怎么写,但现在全忘了,现场的科考队员也都记不起这六个字怎么写了,而藏族的司机和布琼局长他们虽然会念,但不会写汉字。我只能将就着凑几个发音差不多的字写在这里了。

  队员们看到马尼石后非常兴奋,围着几位藏族同胞问长问短。马尼石上前人留下的雕刻功底着实了得,一块块马尼石就像一件件雕刻珍品,令人爱不释手。可是丁教授命令大家,遗址旁的一草一木、一山一石都是文物,大家只许看,勉强可以摸摸,但绝对不可以带走,如果私自带走就属于偷窃。大家在丁教授的严令下,只好依依不舍地离开,唯一带走的就是一张张珍贵的照片。

  离开马尼堆,队伍还要继续前进,那就是今天考察的另外几项内容:地质、火山、动物、植物。车队浩浩荡荡沿着山谷前行,当行驶到一个高大山脊附近的时候,丁教授下车带着几名学生向山脊爬去,所谓的爬其实就是向上行走,丁教授由于长年在野外高原考察,看似很高的山脊对他来说简直如履平地,我们在下面望着,没几分钟他就等到了山顶,而他的学生还在半山腰走走停停。我看了一下海拔表,我所处的山谷海拔4919米,已经逼近5000了,再望望山顶,丁教授和他的几个学生已经变成了一个红点和几个黄点(根据他们所穿的衣服),我用摄像机镜头拉近,看到他们正在挥着地质锤敲石头。这是站在我身边的可乐和走光忍不住了,和新华社记者刘诗平一起向上爬去,大约过了10分钟左右,他们已经步履蹒跚地到了半山腰,可乐带着海拔表,看到显示5055,已经突破5000了,于是就停下来拍照,接着就慢慢走了下来,下来之后告诉我们,他实在上不动了,丁教授所处的山顶对他来说望尘莫及,毕竟这也是他第一次上高原,能爬到5055就已经很满足了。

  看到丁教授还在山顶敲石头,我们在山下用手台呼叫他,可是他没带手台上山,于是我和苏教授一起大声喊他,告诉他我们继续往前赶了,因为另外几个学科(动物、植物、火山)还需要考察,如果等他下来再出发就耽误时间了。从山上丁教授飘下来的声音,我们隐约听到“你们不厚道”。

  没办法,我只好让两辆车等在下面,待丁教授他们取完样再追赶我们。于是我们3辆车先行一步,沿着山谷继续向前行驶,苏教授告诉我们在山谷的尽头有一个湖,非常漂亮,而且那边也是动植物稠密的地方,火山岩也可以在那里找到。于是我们兴致勃勃地跟着苏教授的车前进。因为前两天下过雪,山头、山谷、山坡到处被白雪覆盖,再加上可可西里山高地阔,整个区域就像神话中的仙境,令大家好一阵感叹。

  行进没多久,看到前方出现一群黄羊,又过了一会,发现几只野牦牛。因为苏教授的车是头车,每当他看到动物,就会用手台通知后面的车辆:“前方X点方向发现一群XX”。正当大家期待着看到更多的动物时,车子转向了一片大草地,草地的北侧有一座大山,山坡上点点黑斑,几辆车子几乎同时喊了起来:野牦牛!果然是一大群野牦牛,足有五六十头,它们都集中在一起,但在离它们稍远一点的地方有一个黑点,那时一头落单的野牦牛。但同车的陈志伟告诉我,这并不是一头落单的牛,相反,它是哨兵。果然,当我们的车子又开近了些的时候,这头放哨的牛把头一扭,向牛群示意,仿佛告诉它们“风紧、扯乎”,于是这群牛很有秩序地往山顶撤退。正当大家惊叹于牛群良好的组织性防御性时,苏教授又惊呼道,再另一侧山坡上有一群藏野驴在活动,它们都朝着牛群的方向奔跑。我用摄像机拉近镜头观察这群野驴,忽然在镜头的下方出现了五六个移动的小黑点,再拉近一点,终于看清楚了,原来这是一小群狼,好像是在打伏击,一只狼从后方驱赶驴群,其他的几只正从侧面包抄过去,企图截住驴群众较小的一只又驴。但狼群的这次行动已经宣告失败了,可能是因为我们这个车队的出现已经使牛群和驴群产生警觉了,在狼群伏击之前他们已经被我们惊动了,没多一会驴群就闪开了狼群的包围圈,已经越过牛群跑向山顶了,没想到我们的出现解救了危机中的驴群,但遗憾的是我们也错过了一场狼群捕猎的好戏。牛群、驴群、狼群逐渐从我们的视线中消失了。

  我们只好继续前行,大家都憧憬着能在前面看到更多的动物,因为这是我们在可可西里怀抱里感受到的真正的自然,就好像行驶在非洲大草原或亚马逊丛林,时刻都有突如其来的事情发生,可能是掠食者围猎,但围猎的对象很可能就是我们,几分期待、几分刺激,这就是无限贴近大自然的那种感觉。

  峰回路转,车子已经行驶到一个湖边了,我观察了一下地势,我们的车子正停在一个峡角上,

  如果从地图上看,类似一个半岛式,就像好望角或合恩角那样。在峡角的两侧就是碧蓝的湖面。大家争先恐后跳下车,什么高原之上行动要缓的警告早已经抛到脑后去了,因为眼前的景色恐怕“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苏教授告诉我们,这个湖叫做措达日玛,在回来的路上我还不停地念叨措达日玛、措达日玛。简直美得令人窒息,难以用语言去描述,只听耳边咔嚓声此起彼伏,从到达湖边到离开,大家的相机一刻也没有停过……

  刚刚离开湖边不久,头车突然停了下来,苏建平教授兴奋的跳下车来,我们后面的几辆车也都陆续赶到,纷纷下车看个究竟,原来苏教授发现了一个巨大的野牦牛头骨,在头骨的周围还有野牦牛的身体骨骸。苏教授说这是一头老死的野牦牛,死后尸体已经被狼吞噬得只剩骨架了,他拿出一把斧头用力劈下几块野牦牛皮,这是他进行动物基因研究必不可少的取样过程,看来今天对野牦牛的取样工作算是大功告成了。司机边巴穷达对野牦牛头骨非常感兴趣,他拿起头骨开心地要求我们给他照相。

  渐渐地,我们的手台里出现了丁教授的声音,他已经取完样追上来了,他要考察的下一个目标就是我们看到牛群的那座山,他在手台里不断呼喊发现藏羚羊、野驴、牦牛。把本是考察动物的苏建平教授痒得抓耳挠腮,不停地央求:“老丁,一定要帮我拍些照片”。丁教授也仿佛在故意气苏建平:“不行啊,老苏,我的相机镜头不好,抓拍不到!”

  车子驶出了湖边,卢学锋、李建国和郭振宇等分别去考察植物和火山。大概到了下午5点,所有的车辆在措达日玛湖边的山谷会合,集体返回营地,因为来的时候看到的美景太多了,没有留意行程有多久,当大家饥肠辘辘地往回赶时才发现,我们已经驶离营地很远很远了。

  因为早上起来的时候,帮厨丁涛说要给大家改善一下伙食,今天的晚餐是小鸡炖蘑菇,就是这顿小鸡炖蘑菇成了大家返回营地最大的动力。在返回的路上,几辆车子的手台几乎没有间断过呼叫,呼叫的内容惊人的相似:“大本营、大本营,这里是丁林(苏建平、可乐、朱江……)在呼叫,今天的考察成果喜人,但目前我们最关注的就是小鸡炖蘑菇!”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分类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00社区

GMT+8, 2023-1-31 11:36 , Processed in 0.043525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