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人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休闲的地点、花样也在不断翻新。宿营野外、徒步穿越、攀岩、漂流……甚至到未开发的景区进行探险,这些相对于传统旅游线路来说“非常规”的项目,近年来在旅游行为中占有越来越大的比例。 “非常规旅游”的形式多种多样,其特点是带有一定的冒险性,需要一定的体能和技巧。一位“非常规旅游”活动的爱好者告诉记者,“这些活动比传统旅游更加刺激也更具有挑战性”。中旅总社自驾车俱乐部的李经理介绍说,非常规旅游是这两年新兴的时尚运动。但许多组织者没有经验,组织时随意性很强,安全没有保障。而旅游者风险意识低,自我保护能力不足,导致一些意外事故频发。日前31名游客在穿越新疆车师古道时因遭遇暴风雪被困;两名参加新疆汽摩托越野赛的上海选手在穿越罗布泊赛段时失踪;55名沙漠旅游者被困库布齐沙漠深处,其中一人遇难…… 这些不断发生的险情也暴露了中国社会救援体系的不足,呼唤中国自己的SOS早日闪亮登场。 我国旅游行业不够规范,一直没有紧急救援的机制。民政部紧急救援促进中心总干事顾二熊对记者说,发达国家都有自己的救援公司,同时也有民间的救援公司,国际上比较著名的有SOS救援公司、欧记救援公司、安生救援公司等。顾二熊认为,目前,户外旅游的游客一旦出现问题,很难找到具体的部门来管,一般都是报警,由政府来负责救援。但是政府要加强重大自然灾害的紧急救援工作,人们日常少量、个体的灾害,则应依靠社会力量来救援。民政部紧急救援促进中心作为政府职能的补充,就是要大力推动社会救援事业和产业的发展。 记者从国际SOS救援公司北京报警中心了解到,发达国家都有自己的救援公司,旅游者在旅行前,在保险公司购买紧急救援的险种,就可以获得紧急救援卡。救援卡上有游客个人的基本信息,包括身体状况、血型、是否有病史、过敏的药物等。如果游客在旅途中发生紧急情况,可以拨打救援公司的电话,报出游客个人的紧急救援卡的卡号,救援公司就可以在电脑上看到游客的详细信息。 救援公司通过全球卫星定位系统,锁定游客遇险的位置,由救援公司最近的一个救援点实施就地救援,出动直升机或救护车。救援所需的费用少则几千元,多则上万元,全部由保险公司承担。 我国目前还没有紧急救援险和与之相类似的保险险种。记者从平安、友邦、新华人寿等保险公司发现,这些保险公司都对一些高风险的运动项目说“不”。认为旅行社组织的高风险活动,造成的人身伤亡或财产损失,都不属于普通人身意外保险的责任范围。 有专家表示:我国的法律法规中,没有针对非常规旅游方式的规定,在制度上存在滞后和缺失。当务之急,政府部门要制定非常规旅游的法规,明确规定出现问题后谁来救助等。 民政部紧急救援促进中心总干事顾二熊告诉记者,在今年年底,中国的SOS救援公司将会成立,目前正在筹建紧急救援平台。届时老百姓在国内任何一个地方拨打紧急救援专用电话号码“010-66099999”,就可以联系紧急救援公司的总部。 目前,他们正与有关部门签署联网协议,使用直升机用于空中救援。同时在国内建立医疗网络,医疗条件和医疗人员都要符合专业要求。与各保险公司洽谈,由保险公司负责推行救援卡,为被救援的人埋单。顾二熊透露,将用3~5年的时间在各省建立救援分中心,届时,国内的游客只要购买紧急援救险,救援机构就可以利用直升机、紧急救援车等救援工具实施就地救援。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