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生态旅游 生态是一个美好的字眼,它蕴含了在人与自然之间建立一种和谐互动关系的丰富内涵;生态又是一个被滥用的字眼,打着时尚的生态的旗帜并不意味着已经真正懂得生态,并按生态的原则和规律行事。就拿常被旅游管理部门和旅游开发商挂在嘴上,而大众也耳熟能详的生态旅游而言,在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国家公园、世界遗产地(以下统称保护地)的旅游规划、旅游开发和旅游管理中,当经济利益与生态保护发生冲突时,有多少人能够放弃眼前利益去维护生态?而在出门旅行达到目的地之后,又有多少人愿意舍弃现代设施带来的舒适与便捷,迈开双脚认真做一回生态游?事实上,我们今天的生态旅游,基本上没有超出游山玩水的旧模式,只不过旅游管理部门增设了一些垃圾箱、公厕和宣传牌;一些游客也具备了不乱扔垃圾、不采花草之类的自觉行动。但这一切,只能算是干净的旅游,还算不上是生态旅游。 传统的山水风光游,把大自然作为消费对象,双方是一种商品交换的关系,即花钱享受自然。而生态旅游则是基于对大自然的尊重、关爱和敬畏,双方至少是一种平等的、朋友的关系。游人不仅观赏自然的美色,认识自然的现象,也在聆听自然的呼声,关注与思考着环境问题。这是一种肩负着社会责任感的全新旅游方式,既融入了环境教育和科学知识普及,并在某种意义上参与了保护生态、保护自然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环境运动。由此可见,生态意识、生态理念和生态道德,是生态旅游的核心。 现存的欠缺 当前,我国在生态旅游上存在着两个方面的欠缺:一是来自社会公众层面,许多游客还没有从"自然主宰"的虚幻角色回归到"自然成员"的真实本位上来,不知道自己对环境的退化负有什么责任。不少人仅仅将生态旅游等同于户外休闲娱乐活动,对食、住、行、游、购、娱等传统旅游的六大要素要求较高,想玩得舒舒服服,希望在旅途中也要获得都市中的享受,气不喘、汗不出、泥不沾、雨不淋、日不晒就能欣赏到世界顶级的美景。这种物质享乐型的旅游,其实是一种低层次的旅游,与生态旅游风马牛不相及。 为了满足物质享乐型旅游的社会需求,并借此获得丰厚的经济效益与税收,不少地方政府、旅游开发商和旅游经营管理部门,都竭力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热衷于在保护地内大兴土木,筑路修桥,架设缆车索道,兴建桑拿、舞厅之类一应俱全的星级宾馆、饭店,甚至引入房地产开发。其结果不仅助长了奢靡之风,更导致了许多景区、景点的商业化、城市化和人工化。正是这种过度的旅游开发,破坏了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世界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须知保护地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正是自然景观和自然生态系统的价值之所在。人们强加给自然的人工建筑和人工景观,非但不能使自然景观和自然生态系统增添任何"附加值",反而减少和降低了其作为自然资本的价值。而过多过滥的人工设施,正是生态旅游的大忌,并且根本偏离了保护生物多样性和自然遗产的目标。 他国经验 在发达国家,都将自然保护区、国家公园和世界自然遗产地纳入社会公益事业,由政府注入资金。美国在2000年有4万亿美元用于国家公园的保护、科研和管理的各项开支。澳大利亚的维多利亚国家公园每年预算为1.148亿澳元,主要来源是政府的财政拨款和市政税收,而公园本身经营收入仅0.1亿澳元。韩国每年也有相当于人民币6亿元的资金用于国家公园管理。这些国家都将保护地视为保护生态和生物多样性的科研基地和公众教育、生态旅游基地,因而拒绝商业运作,不以盈利为目的。 正是由于保护地的这种公益性质的正确定位,因此从立法、规划到建设、管理,一切与基本目标相抵触的人类活动,均在禁止之列,以全力维护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国家公园和世界自然遗产的自然属性和自然状态。 许多国家的保护地法规定实行分区制:"山上游,山下住",即功能分开,把旅游服务设施安排在区外,使区内保持一个完整的真实的自然遗产。在美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国家公园内见不到宾馆饭店,有的只是供游人野营的古朴而简易的基地,高质量的游景道和各种向导性的指示牌。就是这些基本设施,也力图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生态的干扰和影响,并且在设计上与周围的自然环境保持和谐统一。 日本富士山海拔3776米,高于我国黄山、泰山和张家界等游览胜地,但是不但不设缆车,就是上山公路也只修到2000多米,剩下的路没有台阶,人人平等,自己去爬。这不仅为了最大限度地保持富士山的原貌;而且体现了民族感情,即对圣山的敬仰与尊重。 巴西的世界遗产地班达瑙面积约20万平方公里,而与外界相通的公路却只有土路。班达瑙号称南美洲野生动物的天堂,显然,在这种自然圣地,修筑设计得再好的硬质化的路面(特别是高速公路)也不利于野生动物的活动和迁徙。同时,土路与环境融为一体,造价低廉,又限制了车速,避免野生动物受到更多的伤害,可谓一举多得。 韩国布基岛经济与交通均不发达,当地人索性在"简"上做文章,筑起一栋栋茅屋渔舍。古雅的草庐只有一床一桌一灯一网。这种简陋有效的设计能勾起人们怀古探幽的情趣,反而引来如潮的游客。 中美洲哥斯达黎加是世界上发展生态旅游最先进的国家之一,他们将"无人工痕迹"作为国家公园扩大旅游市场的口号。这种理念使他们的旅游业在全世界享有很高声誉,并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新西兰的《保护法》明确规定:必须提供与保护有关的资料为游客服务。为完成这个任务,新西兰保护局特别重视游客中心、信息中心及国家公园内标示牌、解说牌的设置,并大量印制相关的宣传资料提供服务信息。同时国家公园在组织旅游活动时,鼓励游人参与自然、体验自然、了解自然,并不搞什么贵族式的"豪华游"。 由于环境教育的普及,自觉保护生态和生物多样性的意识在许多国家已经深入人心。如美国人喜爱垂钓活动,政府为了保护水生生物,对垂钓者有一系列近乎苛刻的规定,对于这些规定几乎没有人不自觉遵守。美国人使用的鱼饵是塑料制的,故很少有鱼愿者上钩,钓上来的鱼多数要及时放生。钓螃蟹的规定更具体:垂钓者必须识别公母,母的一律放生,公螃蟹则用尺量,凡不够标准的小螃蟹也要放回大海,分毫不差。另外,美国学生在自然保护区和国家公园中从事教学实习活动时,也不采集生物标本,全心全意保护大自然的一草一木。 商业包装与快餐文化 当前,在我国旅游界流行着一些被学者们斥为"恶俗"的口号,什么"包装遗产",什么"打造山水"以及"开创"什么品牌之类。殊不知保护地的生态系统因其具有独一无二、不可替代、不可再现的性质决定是不可能被人为"打造"、"包装"或"开创"出来的。人类远不具备大自然神奇的创造力,在自然界的鬼斧神工面前任何人工杰作均显得黯然失色。因此,对大自然越是"包装"就越不伦不类,越是"打造"就越面目全非。这类"开创"行为,让人看到的不是优秀文化的传承,而纯属商业利益的盲动。 现代人所处的科学技术时代,也是被思想家们担心的人类进化长河中最危险的时代。因为当技术代替人的许多行为时,人的生活方式发生了退化,并导致了体质的退化、生理机能的退化、意志的退化乃至伦理道德的退化。 欣赏自然、感悟自然是一个仔细品味、吸收消化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而今,许多保护地内四通八达的交通网已使户外旅行变成一道道眨眼消失的"快餐";而在旅行社的安排下,游人如被送上了工厂化流水作业的传送带,不可滞留也不可逆转,走马灯一样从一个景点奔赴另一个景点,人人行色匆匆,目不暇接,疲于奔命。哪里有时间和心情呼吸大地的气息,聆听荒野的天籁,辨识小草小花小鸟?更无法在密林深处、在草地旷野、在溪边湖畔彻底放松地享受一下远离尘嚣的闲适与宁静。旅游者"省略"了与自然亲近与交流的过程与乐趣,反觉兴趣索然,找不到"感觉";而旅游部门由于过分便捷的交通留不住游客,为了确保收益只好不断提高门票和其它服务设施的价格。浓厚的商业气息,更与返朴归真的生态旅游极不相称。 注重保护地的社会公益性 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国家公园和世界遗产地的社会公益性质,以及它们具有的自然美学、自然科学和历史文化的多重价值以及科学研究、公众教育、观光旅游以及精神文化活动等多种功能,应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因此,它们只能属于保护性的自然遗产,而不是经济开发性的自然资源;是社会公众世代相传的无价之宝,而不是少数部门独霸的财产。然而,当保护地的公益性目标被漠视,经济性目标被放大,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国家公园、世界遗产地乃至少数民族的神山圣湖,统统被当作"摇钱树"和"印钞机",被强行介入的人工异质东西过分开发利用,也就削弱乃至丧失了作为保护地的科学文化价值和生态保护价值。这是为了局部的、当代的和少数人的利益而牺牲了国家的、人类的和后代利益的典型。其实,保护地内的商业化、城市化和人工化,只迎合了那些缺乏自然科学知识和历史文化知识,缺乏山水审美素养,对大自然和人类精神财富全无兴趣,只是一味追求物质享受者的胃口。在一些人从中牟利之际,也是国家和人类的遗产遭受到不可弥补的损失之时。 在当前风靡全国的旅游开发的大潮之中,如何有效保护、科学管理我们的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国家公园和世界遗产地是当代人亟待解决的课题和面临的严峻考验。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