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社区|百姓的网上家园-互动交流平台!(0.0)=^_^=(00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唯美弱智:对中国风光摄影的“清算”

2013-3-13 22:31| 发布者: 123456000000| 查看: 15| 评论: 0

摘要:   大自然以其独有的生命姿态,或是从宏观的角度,或是通过微观的细节,留给每一个人不同的感动。有了摄影,有了在感动之间按下的快门,于是我们又一次通过他们的照片看到了一片内心的风景--这一片风景是否也会如期 ...

  大自然以其独有的生命姿态,或是从宏观的角度,或是通过微观的细节,留给每一个人不同的感动。有了摄影,有了在感动之间按下的快门,于是我们又一次通过他们的照片看到了一片内心的风景--这一片风景是否也会如期的感动我们呢?更重要的是,在感动之余,你又是否会想到,现代社会中风光摄影的“滥觞”,究竟是有利于自然生态的保护,还是促使自然资源加速耗竭?

  今日的中国风光摄影,究竟是处在什么样的一个层面上呢?当然,总有一些真正对自然热爱的摄影人,他们日复一日背着沉重的摄影器材,默默无闻地探索着自然的奥秘,悄无声息地保留大自然可能失去的那一声声“叹息”后的遗迹。但是,从中国摄影界总体的引导倾向来看,风光摄影依旧被引入沙龙唯美的简单层面,数以千万计的摄影发烧友为了眼花缭乱的摄影比赛竞相争逐,使风光摄影沦为对自然最为直接的一种破坏--这绝非是危言耸听。其实在整个西方摄影界的范畴,纯粹的唯美的风光摄影早已不在摄影史的法眼之中,我们一向崇敬的大师级人物安塞尔·亚当斯被罗森布卢姆的《世界摄影史》放在了现代主义摄影的章节中。而在这本权威的摄影史著作中,风景摄影或是出现在早期的纪实摄影范畴,或是出现在后期的科学探索的行列,唯独没有被列入艺术摄影的领域。我们所熟悉的风光摄影最多只能在书中早期的“地理空间的摄影确认”以及后期的“新地形摄影”中找到可怜的蛛丝马迹。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作为文化层面的风景,应该是具有更高层次的社会认同价值。或者从地理学的角度展现人对自然的思考,或者以人文的目光重新审视风景的意义。如果你仔细读过斯蒂芬·肖尔、乔尔·斯滕菲尔德、罗伯特·亚当斯等摄影家的“新彩色摄影”、“新地形摄影”作品,就会发现面对人文的和自然的风光会有很多的开拓空间。而一般意义上纯唯美的风景描述,早已失去了思考层面的价值--与中国摄影界对风光摄影的热衷(或者说是狂热)形成鲜明的对照。

  这里不是说不要风光摄影,而是说我们并不需要这么多从唯美的意义上对风光的描述,面对同一个风景成群结队的三脚架上的照相机在同一个角度疯狂扫射。说得严重一点,耗费的是整个民族的精气,得来的却是毫无现实价值的唯美碎片。甚至从某种意义上说,还会因此造成对许许多多原本纯净美丽的自然状态的损害,造成无可挽回的人文与自然的破坏。

  有这样一个例子:迈克尔·迪维克(MichaelDweck,1958-)在很久以前就发现了一个美丽的地方--蒙托克,距离曼哈顿100英里却少为人知。那里风光美丽,世风纯净,几乎没有人锁上他们的门,炸玉米饼的小贩还可以赊账。就是这样一个渔乡小镇,一直在抵抗外来世界的“入侵”,避免成为另一个汉普顿,另一个火烧岛。迪维克知道蒙托克更好的一面,海岸并不拥挤,夏日也不喧嚣,路边仅仅只有两家汽车旅馆。他在那里拍摄了大量的照片,但是秘不示人。他很早就想出一本画册,但是他说“如果这本画册加速了这样的生活方式的消逝,我宁可放慢自己的脚步”。这样他一直等待了28年时间,看到蒙托克已经无法抗拒地成为旅游宣传的热点之后,才在2004年出版了一本名为《结束》的精美画册,成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一段回忆,一曲绝唱。

  顾铮在他的《世界摄影史》中有一段话说得很有启发意义:“如果把所有这些19世纪美国摄影家的风景摄影放在美国文化史、社会史的脉络里加以思考的话,我们就会发现,他们的这些美国风光摄影作品,在为美国人认识自己生长于斯的土地的辽阔与雄壮出示了令人鼓舞的视觉证明的同时,也对国家历史尚浅的美国人在确立自己的国家认同方面提供了巨大的信心。”面对五千年文明历史进程的中国摄影家,难道也真的需要如此铺天盖地的风光摄影来确立对自己国家文明的认同吗?过犹不及,也许这正是我们的文化底蕴不足的虚弱表现而已!

  我甚至还在怀疑,一些大规模的偏远地区的风光摄影组织活动,比如前些日子的“中外摄影家看西藏”拍摄活动,究竟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且不说拍摄活动所带来的蜻蜓点水的浮光掠影,很可能会对风光摄影的创作带来严重的误导。更重要的是这样的大规模拍摄对于一个自然区域的保护,是真的符合现代化的进程,还是从某种意义上加速了人类家园终结?其实在大多数西方国家,甚至一些现代化进程比较发达的东方国家如日本等,对于这样的风光摄影的视觉开发是十分谨慎的,相反那些有责任的摄影家倒是更注重对环境保护的意识。身边有一本刚到手的美国《光圈》杂志,这是一本品位很高的艺术摄影杂志,但是其中所推出的一个专辑令人惊心:《清除-切断》。这是美国著名摄影家罗伯特·亚当斯的黑白影像系列,展现了美国西北部90%以上原始森林曾经被肆意砍伐的现状。他通过大画幅相机以非常细腻的影像揭示了这一触目惊心的事实,并且在文字中提出了一连串的质问。试想在中国摄影界,会有哪一本纯艺术的摄影杂志会以这样的方式推出如此让人心颤的风光摄影作品?

  早在1921年,有人带着照相机拍摄的照片给小说家卡夫卡看,并且反复声明说相机不会骗人,但是卡夫卡依然铿锵有力地说出在当时(甚至在现在)少有的观点:“照片使我们的眼睛只注意于表面的东西而己;基于这个理由,照片使得原本隐晦的生命更加模糊,生命透过物件的轮廓,闪烁着一丝无力的微光,有如一场光影变化的嬉戏,即使以最敏锐的透镜也无法捕捉住它。人必须凭他的感觉去摸索生命。你以为只要在那便利的机器上一按,便可以察觉到‘永恒的实在’这份深邃--多少世代,多少诗人、艺术家、科学家以及其他无数制造奇迹的人,站在它的面前焦虑和希望?我实在怀疑这机器。这种自动相机并没有使我们的眼睛变得复杂,只是给予我们一种更简化、更荒谬的瞬间视觉而已。”

  卡夫卡的这段话语重心长,又极具先见之明。他从艺术创作的本质特点和文化发展的基本原则出发,一眼点穿了摄影可能存在的误区。遗憾的是这样的误区依旧在中国摄影的现状中存在,并且误人不浅。无数更简化的、更荒谬的瞬间视觉是在被鼓励的状态下大批量地生产出来,完全看不到应有的文化底蕴,看不到凭感觉去触摸生命的个性化空间--风光摄影领域尤为令人感叹!

  梦醒时分,依稀记得梦中的自然风景一片清纯透明,然而醒来的结局往往并非是想象中那么完美的,当然也无需太过悲观。摄影家选择了他的的镜头,义无反顾地走入自然,已经有了许许多多的曲折风险,必然还会有更多的扑溯迷离。这使我想起了这样一幅图景:摄影家从太空中拍摄的地球,一个青蓝色的人类的梦境,一个流动的、浑圆的整体。看不清亚当斯的约塞米提山谷,看不清韦斯顿的奥西诺沙丘,没有传说中可以分辨的万里长城,更不用说已经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黄山景致,然而只要我们坚信这就是养育了多少代人的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我们就没有理由不把所有的爱奉献给她--可以通过照相机的镜头--但是千万不要将镜头变成了斧头或是猎枪!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分类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00社区

GMT+8, 2023-1-31 11:36 , Processed in 0.046791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