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志光、黄玉英自小生活在恒山脚下,和大山有着特殊的感情。为了使家乡美景尽现人间,他们决定用自己的力量在恒山后山拓路绿化建景。 没有任何机械设备,他们用坚实的后背,背工具,背沙子,背水泥,背水……3000多天的时间,他们用脊梁在海拔1800米以上“背”起一处处美景,在绝壁处开出通往恒山主景区的道路,在景区建起为游客免费提供餐饮服务的休息站…… 负重上山 眼前的郑志光矮小、苍老,不像四十几岁的样子。和人说话时,拘谨而迟缓,只有当他遥望苍茫的恒岳群山时,才会透出丝丝淡定。而黄玉英完全是另一种性格,虽然也是四十多岁,但兴奋的表情总是洋溢在脸上,对每一位造访他们徒手缔造的美景的客人,她都有足够的热情。 郑志光是浑源县登山协会会员,黄玉英是该协会会长。 10月3日一早,记者随着他们从北岳恒山的后山开始向恒顶攀爬,去寻找这些当代愚公用脊梁背出的别样美景。整整两个小时,我们都在窄窄的石阶或者土径上爬行,险峻处,一个脚印之外,就是万丈深渊。 与每一次上山一样,郑志光和黄玉英照旧负重而行,今天,他们背的是两个装满杂粮和蔬菜的口袋。这些东西要背到海拔大约1900米的地方,那里有他们专门为游客修建起的休息站,有人歇脚时,他们就做些地方风味免费招待。“这几天正是黄金周,上山的人多,几乎每天都要从山下背东西上来备用,挺乏的”。在一个宽阔处,老郑把背上的东西卸下来,抹了一把头上的汗。气喘吁吁的记者赶上来,双臂提起那个口袋掂了掂,足有20多公斤。而此时,背着另一个口袋的黄玉英,身影已隐在前面的峰峦间。“老黄在全国登山比赛中也拿过名次。她干活的劲头不比男人差。”看得出,在郑志光的眼里,黄玉英是个好搭档。 实际上,正是爱好登山的机缘,使他们发现了恒山后山的绝美风景。但由于这里地形险峻,加上重点景区在前山,这里只有少部分游客上来。“一定要让更多的人了解恒山,进而全面展示北岳恒山的美景。”在这个朴素理念的支撑下,1999年,以郑志光和黄玉英为首的几名登山爱好者开始了大胆的尝试:利用自身的力量,增建新景点,为上山者修路。 “背”出白塔 他们修建的第一处景点是一座白塔。当记者攀缘到一片平缓地带时,说什么也不相信眼前这座9米多高的白塔是几个普通人徒手堆砌而起的。这里海拔至少在1800米,山势险峻、山路艰险,根本没有使用机械设备的可能,那些打地基用的石头、垒塔身用的砖是哪里来的?水泥、沙子、水是哪里来的?“就是这么背上来的。建这座塔,大伙整整背了两年半。”郑志光平静地说。 从背第一块石头起,他们的双手、后背就再没有轻松过。每天早上4点,他们准时从各自的家中出发,或者一块石头,或者几块砖头、或者一袋沙子,开始往山上背。那时郑志光和黄玉英等人还在上班,放下东西,又得匆忙下山,赶在8点之前去单位。“那些日子里,都忘了自己是个女人,一袋袋60多斤重的水泥、沙子,一咬牙就扛到了背上。开始时背上硌出血泡,肩膀也磨破了,跟着出血、脱皮,后来在绳子上套上塑料管才好些。背东西爬山有很多时候得手脚并用,有时头就挨着前面的石阶。”说起当年的情景,性格乐观的黄玉英也倍觉艰辛。“但每天看着白塔往高长一截,想着恒山又一处景观就要出现了,大家就又都咬咬牙埋头继续干。” 就这样,一块石头一块砖,每天背一点每天垒一点,900多天的时间,郑志光们硬是用脊背背起一座底座直径4米高9米的白塔。春天里,他们又背树苗、背水,植树造林,200多棵油松陆续扎根在据险而起的白塔周围。如今,这座掩映在黛青山体和苍翠绿荫中的外形酷似北京北海公园白塔的醒目建筑,已经成为当地晨练健身群众登高向上的标尺和支撑。 险处开路 在恒山后山,有一处叫白龙王堂的景点,从后山登临恒顶的路修到这里就到头了,再往上走就是荆棘之途。建成白塔后,郑志光们动了更大的念头——从白龙王堂修一条通往恒顶的路,以方便更多的游客安全登顶。 郑志光说,当初决定修路时,眼前几乎没有可以下脚的地方。他们向上攀援,不仅要手拿镰刀披荆斩棘,险峻处,身上还得系上绳索,固定在山石或树上,以防坠下深涧。“记忆最深的是有一次上去后,身上的绳子被石头磨断了,一下子就迷了路,怎么转也找不到是从哪上来的。后来有了经验,路过的地方,就在脚下的灌丛树木上系一条红布条作标记。”探好地形,就开始了最原始的作业。镰刀、撬棍和铁锹是这里仅能使用的工具,一刀刀下去、一锹锹挥去,密布的荆棘和挡路的山石开始向两旁退闪,记不清是多少日子了,一条长约3华里的小路奇迹般从灌木丛和山崖峭壁间一段一段向上延伸而去。 “刚开始的时候,只能一个人通过。后来经过每年的改造拓宽才成现在这个样。”过了白龙王堂后,记者脚下踩着的便是这条路了。虽然经过多次改造也不过一米多宽,但这条蜿蜒在险峻山体间的小路却足以托起攀登者的安全。 路修好了,在一些危险路段还得安装一些护栏。山上没有金属,没有焊接机器,怎么办?“背!”郑志光根据地形量好尺寸,在县城里请人把护栏整体焊接好,然后又一步步背上山去。 走在这样的一条路上,除了感慨修筑者付出的巨大艰辛,让人强烈感受到的还有一种源于坚韧人性的无穷力量。 几十斤的重负压得他们始终直不起腰来,但什么时候转弯,什么时候爬陡坡,他们却根本用不着寻找下一步的落脚处。9年了,这些恒山儿女已经与大山融为一体,他们成了恒山的精灵。 有了路,在恒山主峰天峰岭南天门附近,他们又借助此地特殊的地形,依山而凿修建了五岳宫。这里泰山、嵩山、华山、衡山、恒山各路大帝齐聚于此,和谐共处、礼逊谦让的理念贯乎其中,令人慨叹。为建设这一景点,他们继续着自己的“背负之旅”,背木料、背沙子,背水……这里的海拔已经接近2000米,建设的艰难程度与当初建白塔时不可同日而语,不同的是郑志光们的脊背比当初更加厚实,力量更加无穷尽。“修建这里用了3年的时间,每个人大概磨破了10多双鞋。” 免费餐饮 从五岳宫到恒顶,大概还要二十多分钟的时间,游客爬到这里往往会达到体能的一个极限点。郑志光在这里修建了一个供游客临时休息的落脚点,喝水吃饭都免费。“人家大老远来恒山旅游,作为主人,再怎么简单,也得招待一下。”朴素的话语却抓痛了在场每个人的心:郑志光口里的这些简单的东西,从水到食品,同样都是用自己的脊背每天背上山的。 中午的时候,记者来到这个临时休息的地方,正好有5名太原游客从五岳宫游览出来,郑志光招呼他们进来休息一下。一会儿的工夫,大灶的火生了起来,郑志光在一口大锅里添了水,呼哧呼哧拉起风箱。他要用当地野生的一种茶叶煮一锅浓香的恒山茶来招呼客人。 灶火熊熊,香气袅袅。湿透了的外套在郑志光的后背上印衬出一个大大的“心”形图案。 当代愚公 扁担挑水两头搁,顾得了一头,顾不了另一头。把全部精力都献给大山的郑志光对家人怀着深深的愧疚。每月发了工资,除留出家里必需的开支外,他把大部分收入都投入到恒山景点的开发上来。妻子一直无法理解这个“疯子”的行为,回家不给他做饭,衣服也不给他洗。不善言辞的郑志光既不争辩也不反驳,依旧早早起床,早早上山,一个劲地干他心目中的事业。直到今年9月的一天,妻子在别人的劝说下,9年来第一次登上恒山后山,第一次看到丈夫用心血堆砌起的杰作——白塔、山路、五岳宫,她才明白了丈夫的执著,理解了丈夫的苦心。抱着丈夫浸满白色汗渍的衣服,她失声痛哭。“看见老郑他们每天上山不是背些水泥就是背些沙子,大家一开始都不理解,靠背能背出风景,那得猴年马月。”王月明是住在恒山脚下的一名晨练爱好者,当初郑志光他们每天都佝偻着背从他身旁走过的时候,他曾认为这些背着泥沙的人在异想天开。 但他们日复一日的执著,到底还是感动了大家。“当白塔建起来的时候,大家都惊呆了,这不就是愚公移山吗?”王月明说。从那以后,越来越多被感染的晨练者和市民干部都加入到这个轰轰烈烈的队伍中来了,大家在每天早上晨练登山时,都要力所能及地捎带一些砖头泥沙,下山时则自觉地清理游客丢弃在景区的垃圾。所有的人只有一个共同的理想:为恒山的美添砖加瓦! 年近七旬的陈佑老人,不顾体弱,一定坚持要和郑志光们一道往山上背材料,面对好意阻拦他的人们,老人说,为家乡出力,身体允许我这么做; 一位参加完高考的学生,深为老郑等人的精神感动,他在外出求学前,无偿地在五岳宫修建工地做了一个暑假的小工; 一位叫孟宪福的市民,帮忙在山里雪谷中运送材料时严重冻伤住院一个多月,没有一句怨言; ……“群众健身运动和景区开发实现了很好的结合,他们的无私奉献值得所有人尊重,他们这种愚公移山的精神更值得我们旅游管理部门深思。”浑源县旅游局局长李一鹏对郑志光们的行为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他认为,这些来自群众的精神层面的东西,将来会给恒山申遗带来积极作用。 记者同时了解到,在浑源近期出台的《恒山旅游产业发展总体规划》中,郑志光他们先期开发的一些景点已经被有序地纳入。恒山后山的开发,在郑志光们“先行一步”之后,开始上路。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