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0日下午,木渎金顶山开山宕口发生惊险一幕:一名20多岁的小伙独自爬上山后,想下来却发现怎么也找不着路,吓得他呆呆地蹲在巨石上连声喊“救命”。 50多米高的宕口突现一人影 寸草不生的荒山宕口,隆隆作业的挖土机,昨天14:45,木渎巡山队员像往常一样,来到了天平山北侧的金顶山附近。 突然,一名队员隐约听见好像有人在喊叫。顺着风声,几名队员连忙四处张望,先是看看两汪碧绿的宕口湖里有没有人,发现毫无动静,又赶紧朝着不远处的金顶山上搜寻,终于发现,在离地面50多米高的半山腰上,有个小黑点在隐隐晃动。再仔细看看,才知道是一名年轻小伙正半蹲在一块大石头上,一边大声喊“救命”,一边向他们拼命招手。 “不好,有人被困在山上了!”巡山队员赶紧跑到了金顶山山脚下,找不到电喇叭,队员们就拢起双手向着小伙大喊:“蹲在那里,千万不要乱动,我们会来救你的。 ”听了这话,小伙从半蹲姿势变成了坐在大石头上,他不知道,接下来他将怎样走下这怪石嶙峋的50米。 救援,一刻不停的救援! 金顶山,一座从2001年7月停止开山采石后,就一直静静闲置在那里的荒山。如果不是它的形状像个大寿桃,几乎没有人会多看它一眼。从山脚到山顶,整座山全是左突右凹的大石头,根本无路可走。面对眼前这个被困在半山腰的小伙,巡山队员心里直嘀咕,他究竟是怎么上去的,靠绳索?徒手攀登? 没时间考虑答案了。纳闷之际,队员们赶紧向110报了警。一分钟后,木渎派出所首先接到报案,值班民警一看到信息,马上通知最近的吴中消防大队、苏州特勤二中队赶紧救援。很快,两辆拉着警报的消防车赶到了现场,近10名消防队员背着绳索、打桩锤一刻不停准备接近小伙。 可到了金顶山下面,队员们才发现,要直接徒手攀登是多么不容易的事。“先打根桩吧。”腰系缆绳的队员走了10多米后,决定先在这个地方打上一根固定桩,然后再缠根绳子慢慢上去。与此同时,队员们还带上了一根数十米长的空气泵,作为风镐的动力设备,走到哪里拖到哪里。一个多小时后,第二根固定桩又被成功打进了山石里,这里距离被困小伙仅仅不到20多米远。 顺着一根长长的绳索,消防队员和随后赶来增援的开山工人一路攀登,互相配合着,一步一步缓慢挪进了小伙被困的地方。 16:20,一名负有登山经验的工人首先爬到了最靠近小伙的石头上,为了不至于在随后的救援中突然失手,这名工人又慢慢徒手登上小伙的右上侧,准备从那里先把一根绳索甩给他。 “别怕,抓住你头上那根绳子,一定要抓牢! ”看着小伙有点迟疑,站在山脚下的消防指挥员急了,拿着电喇叭就赶紧告诉他应该怎么做。前方救援队员固定位置后,另外2名工人和3名特勤队员,也呈一个扇子状分布在半山腰上,他们要接近的中心只有一个——被困在山上已有2个多小时的年轻小伙! 每走一步,都要试了又试 “准备好了吗?可以慢慢下来了。 ”随着指挥员一声令下,站在山脚下看热闹的人们全都瞪大了眼睛,静静地看着眼前的这一幕。 半山腰上,有消防队员已经来到了小伙身边,先拍拍他的肩膀,然后在他的腰间系上了一根宽宽的腰带,一根结实的救援绳索,被穿进了腰带里。随后,消防队员拉着小伙的手慢慢下山,附近的工人们和消防队员一起互相配合,一上一下保护着他不被突然摔到山下去。一米、两米、三米……山上的人们在非常缓慢地接近地面,每走一步,几乎都是试了又试、探了又探,生怕一不小心踩空了。而山下的人们同样心揪得紧紧的,每次看到小伙又迈下来结结实实的一步,大家就大声给他鼓劲:“好样的,慢慢来,别着急! ” 17:17,消防队员带着腰扎绳索的小伙,来到了距离地面不到15米的地方。此时,天空突然淅淅沥沥下起了雨,并且越来越大,地面很快就湿了。看到风云突变,指挥人员赶紧通知消防队员,抓紧救援速度,免得山石打滑后功亏一篑。很快,2名战士一前一后抓起小伙的手,硬是拉着他从稍微平坦的地方一路小跑,到了快要接近地面的时候,被困多时的小伙可能觉得有救了,主动要求消防队员放开他的手,独自从崎岖的山石上一跃而下,17:30,他的双脚终于结结实实踏上了地面! 冲动之下,他徒手攀上半山腰 “快喝口水,困了将近3个小时了。”还没等消防指挥员把矿泉水盖子拧开,脸色煞白的小伙就一把抢了过去,仰起脖子“咕咚咕咚”喝了起来,整整两分钟,他抓着那瓶水一刻不愿停。 此时,众人才细细打量了这位年轻的小伙,牛仔裤、运动衫、双肩包,一副户外运动的标准打扮。从他断断续续的介绍中,记者了解到,这名梅姓小伙来自苏州某高校考古专业,今年读大四,据说还是学校登山队的一名队员。当天可能是觉得金顶山宕口游人稀少、怪石嶙峋,冲动之下,竟然啥也不顾徒手开始攀登,一直到了半山腰上,回头一看,他才明白自己做了一件多么冲动的事情,“以后再也不这样干了,让这么多的人都在忙着救我,真不好意思。”临上110警车时,年轻小伙挠着头皮对记者说了这么一句话。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