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日,科考队员举行中国南极昆仑站开站仪式。 中山站时间2日9时25分,我国首个南极内陆考察站——中国南极昆仑站正式开站,中国第25次南极科考队内陆冰盖队队长李院生被任命为首任站长。 中国南极昆仑站2月2日12时25分正式开站 历时一百七十三天、航程二万五千余海里,饱经风雪的“雪龙号”科学考察船九日“回家”。此行是中国第二十五次南极科考,也是一九八四年中国首次赴南极考察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南极科考,亦是中国南极考察史上行程最艰苦、任务最繁重的一次。 没有更多的休整,今天下午,南极考察队副领队秦为稼、此次南极考察队内陆冰盖队队长李院生、雪龙号船长王建忠三人来到中国极地研究中心,讲述此次南极科考鲜为人知的故事。 南极冰海机械师百死一生 “这几乎是一次必死无疑的事故,连百分之一的生存机率都不到,”回忆起初到南极时的那起事故,秦为稼副领队仍然心有余悸。 初到南极,雪龙号便遭遇了一个下马威,“这次雪龙号遇到的海冰特别复杂,横亘在雪龙号前面的三条海冰总宽度超过十五公里,厚度超过雪龙号设计的破冰能力,”秦为稼回忆道,去年十一月二十七日,经过数十天艰苦的破冰之旅,雪龙号被一片厚重的海冰阻挡。于是雪龙号放下雪地车,让其在地面前进。然而,机械师徐霞兴驾驶的雪地车刚驶离三百米左右,海冰突然塌陷,雪地车沉入海中。 当地的海水深千米,温度是零下几十度。但是徐霞兴却幸运地游出了海面,光着脚爬上了海冰。刚站上冰面,徐霞兴便又跪倒在地上,几位雪龙号队友迅速将冻僵的徐霞兴背回船上。最终,原计划两天完成的破冰之旅,持续了二十一天才完成。 在“不可接近之地”建起昆仑站 冰穹A地区,高四千〇九十三米,是南极内陆冰盖的最高点,被称为“不可接近之地”。迄今,唯有中国科考队员从地面成功抵达冰穹A。 李院生队长介绍道,为了能够将昆仑站建在这片科学资源丰富的地区上,二十八名内陆科考队员在高寒、缺氧、高原反应的环境下艰难前进。千余公里的登山之路非常陡峭,雪地车很容易翻车,经过十九天的跋涉,在损失了四辆雪地车后,内陆冰盖队终于征服这片“不可接近之地”。 一月二十七日,南极科考队在冰穹A地区建成了中国第一个内陆考察站——昆仑站,李院生表示,这次建成的是昆仑站的第一期工程,今后第二期工程将围绕发电机进行建设。建成的昆仑站能满足二十五位队员度夏科考工作,中国将以此为基地进行冰川学、天文学及深冰芯钻探等科研计划。 中国“熊猫”登上国际极地年 除了成功建设昆仑站以外,本次南极科考还交出了一系列令人满意的答卷:实施四个科考任务、完成三十九项科学考察、获得三千五百份样品。 去年恰逢“国际极地年”,这是全球科学家共同策划、联合开展的大规模极地科考活动。此前三次国际极地年,中国都未能参加。而去年,中国的PANDA(熊猫)计划成功入选为国际极地年的二百余项核心任务之一。PANDA是五个首字母的缩写,分别代表五个南极考察项目。而中国第二十五次南极科考,对其中的四个项目进行了研究。秦为稼介绍道,科考队对PANDA项目中的普里兹湾海洋、埃默里冰架、冰穹A地区开展了科学观测,此外还建立了天然地震观测网络,该网络将观测南极大陆的地壳运动。 据悉,目前仍有四十名科考队员坚守在南极长城站、中山站,他们将在随后一年的时间内开展气象、生态等科学考察。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