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社区|百姓的网上家园-互动交流平台!(0.0)=^_^=(00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古道探秘首站活动已启程 古镇廿八都诉说历史

2013-4-2 22:14| 发布者: 123456000000| 查看: 18| 评论: 0

摘要:   上周末,由雪花啤酒等单位和机构共同发起的古道探秘首站活动正式启程,30名户外爱好者在沥沥冬雨中激情穿越曾被誉为“海上丝绸之路”、“兵家必争之地”、“诗文璀璨之道”的仙霞古道。首日从江山市保安乡出发, ...

  上周末,由雪花啤酒等单位和机构共同发起的古道探秘首站活动正式启程,30名户外爱好者在沥沥冬雨中激情穿越曾被誉为“海上丝绸之路”、“兵家必争之地”、“诗文璀璨之道”的仙霞古道。首日从江山市保安乡出发,徒步3个多小时后至廿八都,次日继续上路,徒步6公里游览浮盖山。

  故事1 保安乡,戴笠老家。

  这里以前就是驿站,最繁华的时候

  古道庙会上表演多得看不过来

  现在的保安乡很出名,因为是前国民党军统头目戴笠的老家,有保存得很好的故居, “当初这里也是仙霞古道上的一处繁华驿站。”今年77岁的毛钟礼家就在保安乡保安铺上,没走几步就是戴笠故居,他的哥哥还曾当过戴笠的秘书。

  “仙霞古道的起点在清湖镇,当初北方一些布匹、蜡烛等货物由水路运到那里,再由挑夫挑到福建浦城;同样,福建的特产诸如大米、荔枝什么的,通过古道挑到清湖,然后由水路运往各地。”对于仙霞古道上发生的一些事情,毛钟礼觉得仿佛就在昨天。

  问起老人对于古道印象最深刻的事,他的回答是赶庙会。“那时这里挺繁华的,每年农历六月十九,大家都会自发聚拢来赶庙会,一般有七八支‘坐唱帮’(一种表演方式),都是那些经商的出钱请的,看戏免费,我们村的,还有附近像王村、峡口的村民都来,大家串来串去多得看不过来。”

  故事2 落马桥。

  什么叫“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到过仙霞关你就会知道

  “什么叫‘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这里就是最生动的例子。”仙霞关售票处往前没走多久,陈延伟就看到了“落马桥”这块石碑。那是座架在小溪上面的石桥,很小也很短,可你千万别小瞧了它,在抗战期间它可有着一段辉煌的历史。

  那是发生在1942年8月的事,当时国民党军队为阻击窜向福建的日军,在仙霞关据险布防。日军出动7千余人,在飞机、大炮的掩护下,组织了一轮又一轮的进攻,就是不能攻破仙霞关。日纵队长怒而不解,骑马往关前察看,不料刚到此桥便被子弹击中,滚下石桥。而后,日军知难而退,铩羽而还。该桥也由此而得名。

  这么个小小关卡,为何能抵挡住敌人三番五次的进攻?不少人都冒雨登上了第一关的城墙以寻求答案。两边是峻岭陡坡,关前窄窄的古道上大队兵马和火力根本施展不开;站在城墙上,敌军进攻的一举一动观察得一清二楚。“这地方的确是易守难攻,太险要了,这个日军队长不死在这儿还能死哪儿啊!”

  故事3 黄巢像。

  因战争而开辟的仙霞古道

  让它退出历史舞台的,还是战争

  幽篁掩映中,修葺一新的黄巢雕像昂首站立。旁边,刻着他那首广为人知的《赋菊诗》。

  “仙霞古道是因为战争而开辟的,可为它的辉煌划上句号的,同样还是战争。”驴友“泉水叮咚”显然做足功课有备而来,站在黄巢的像前和朋友们侃侃而谈。

  仙霞古道的由来与黄巢起义军有关。公元878年,黄巢率领10余万大军先后进入江西、浙西、福建,攻入岭南,屡次受阻后回师取衢州,辟通了仙霞天险,即被后世称著的仙霞古道。

  而独特地形也让它成为了兵家必争之地。1933年11月,十九路军将领蔡廷锴与李济深等在福州反蒋独立,蒋介石发出讨伐令,并急令40天完成江(山)浦(城)公路,以打通仙霞天险。“当汽车路一开,仙霞古道便慢慢退出历史舞台而成古迹了。”

  故事4 古道驿站。

  说书人:龙溪村民周兴旺

  以前走的是结队的挑夫

  现在多的是徒步的背包客

  “这里怎么堆了这么多竹片,它们是干什么用的?”走过龙井村,一间供过路人休息的老房子引起了大家的好奇。“这是以前的驿站,你看还有石凳子,现在成了附近村民堆放杂物的场所,这些竹片一定是他们准备加工卖的。”一位“老驴”解释道。

  一路前行,这样的古道驿站还有好几个,不过因为年久失修,多数已经被岁月浸淫得破旧不堪。舍舟行陆之后,仙霞古道上的主角毫无疑问是那些挑夫了。他们头戴竹笠,脚穿草鞋,小腿上紧紧地打着绑腿,结队而行。一般每天要走六七十里,走累了,就在这些乡间驿站歇歇脚。

  一头灰白头发的周兴旺老汉是龙溪村二号的主人,看到我们经过他家门口,放下手中的竹蔑活,热情地为大家指路,“以前经过这里最多的是那些挑夫,现在多的是像你们这种背着包来走路的城里人。不过那是在晴天,下雨天人很少的。这种天气还走,难道你们不冷的?”周大伯满是疑惑地问道。

  故事5 古镇廿八都。

  说书人:“杨宝成商铺”传人杨庆山

  百年老字号

  当年一天要卖300箱洋油

  在古镇廿八都的“杨宝成商铺”,记者找到了被镇上人称为“活字典”的杨庆山,这是家杂货店,因为儿子在外干活,店铺生意由媳妇打理,84岁的他正在整理家谱。

  对于古镇廿八都的历史,杨庆山回忆道:那时候无论从江山到福建浦城,还是从浦城到江山,走到廿八都,都是一天的路程。当年从清湖江山船上卸下的布匹百货,都要在这里过夜。那时商行店铺、饭店会馆,开满了整条鹅卵石铺就的大街。白天的挑夫,晚上的商客,熙熙攘攘地聚集在这里,也造就了廿八都往昔的辉煌,愣是在大山间生出了一个“移民区”——这里人口不足4000,却有140多个姓氏,流行的方言有十多种。

  而这家“杨宝成商铺”就是在祖父手里开起来的,到现在已是有150年历史的老字号。当时布匹、洋油等东西都卖,生意好的时候,一天要卖300箱洋油。挑夫吃饭时,每人一条扁担,一次就要放满一个房间。“后来这里有些人赚钱多了,还都跑到江西那边买地去了呢。”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分类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00社区

GMT+8, 2023-1-31 10:59 , Processed in 0.043896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