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性别是带有心理学意义和文化意义的概念,是一种社会的标签,用来说明文化赋予每一性别的特征和个体给自己安排的与性有关的特质。它表示社会基于男女两性生理差异而赋予他(她)们的不同的期望、要求与限制,是由社会文化形成的有关男女角色分工、社会期望和行为规范等综合体现,是通过社会学习得到的与男女两性生物性别相关的一套规范的群体特征和行为方式。 社会性别是20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女权主义的发展而提出的一个概念,“社会性别”既是当代女权主义理论的核心概念,又是女权主义学术的中心内容。社会性别既是一个新的研究领域,也是一种研究视角和方法,它的出现挑战了“生物决定论”,使人类对性别的认识发生了质的飞跃。 社会性别分析具有自己独特的分析问题的角度。①主张社会性别不只是一种角度,更是一种玉要的分层系统;②这一分层系统的普遍性,可以通过社会生产过程加以解释。或者说,认为社会性别与阶级一样,在一般分层系统中是一种社会结构,其基础是社会制度,并且依靠意识形态去维持。 具体说来,社会性别跟阶级一样,是一种分层系统: (1)任何社会中的这种分层都来自于社会生产组织或制度。 (2)社会生产可广义地看作是一种多方面的、等级性的组织过程,这一过程再生产和维持着社会生活。 (3)这一过程的有效分析应改变传统的研究思维。 (4)识形态掩盖着社会生产的真实性,同时又在个人与社会的互动过程中造成了分层结构。 总之,社会性别分析可更为具体深入地探讨性别差异问题,研究视角也变得较为中性化。它关注社会性别关系中的差异性或者不平等性。同时,这个概念不是封闭的和固定的,而是开放的和流动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从不同角度探讨社会性别,所得出的内涵也不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