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年夜1957年10月4日苏联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以来,世界良多国家接踵发射了各类用途的卫星。这些卫星普遍应用于科学研究,宇宙不美观测,气象形象不美观测,国际通信等良多规模。
1958年12月美国宇航局(NASA)发射了“斯科尔”(SCORE)广播试验卫星,进行磁带录音旌旗灯号的传输。1960年8月,又发射了“纺暌钩”(ECHO)无源发射卫星,初度完成了有源延迟中继通信。1962年7月美国电话电报公司AT&T发射了“电星一号”(TELESTAR-1)低轨道通信卫星,在6GHz/4GHz实现了横跨年夜西洋的电话、电视、传真和数据的传输,奠基了商用卫星通信的手艺基本。1962年11月美国无线电公司RCA发射了“中继1号”(RELAY-1)低轨道卫星,完成了横跨承平洋的美、日之间的电视传布。
那时,因为火箭推力有限,卫星高度均没有跨越1万公里,这些卫星称为低轨道卫星,它们环绕地球转一圈的时刻为几个小时。对于地球上的不雅察看者而言,卫星老是不竭地环绕地球扭转。为了领受来自卫星地旌旗灯号,地球站的天线要不竭地跟踪卫星。而当卫星转到地球的另一侧的时辰,地球站只有暂停工作,期待再一次转到这一侧的时辰继续跟踪。所以一个地球站和卫星之间的通信只能进行几个小时。而且,因为卫星相对地球站存在相对行为,由此发生的多普勒效应(在往后的文章中会介绍)使领受频率发生转变,导致设备的复杂化。
1963年7月美国宇航局发射的“辛康2号”(SYNCOM-Ⅱ)卫星,其轨道高度升高后,可使卫星在赤道上空绕地球一周的时刻与地球自转一周的时刻相等。是以,卫星和地球站是相对,故这种卫星也称为静止卫星。这时的卫星轨道称为地球同步轨道,是以也可以称为同步卫星。使用了这种同步卫星,成立不变的通信线路才成为现实,至此卫星通信作为现代通信体例取得了安靖的地位。同年10月战胜了良多手艺上的坚苦,操作该卫星向全世界转播了东京奥运会的实况。
1964年8月成立了商用的卫星姑且组织。
1965年苏联发射了“闪电”(MOLNIYA)同步卫星,完成了苏联和东欧之间的区域性通信和电视广播。至此,履历了近20年的时刻,完成了通信卫星的试验,并使卫星通信的适用价值获得了普遍的认可。
1973年2月“商用的卫星姑且组织”更名为“国际通信卫星自治(INTELSAT)”。这是一个国际性商用卫星通信机构,截止1986年已有112个国家加入该组织(搜罗中国),今朝正在使用的国际通信卫星主若是
INTELSAT卫星公司(COMSAT)发射的“晨鸟”(Early Bird),也成为“INTELSAT-Ⅰ”国际通信卫星。自此之后,先后发射了六代国际通信卫星-Ⅱ~Ⅶ。前四代已经完成了使命,此刻正在运行的搜罗IS-Ⅴ-A,IS-Ⅵ,IS-Ⅶ
。
这些国际卫星的首要机能见下表。
名称
发射时刻(年)
直径(米)
高度(米)
轨道重量(公斤)
天线数目
初始功率(瓦)
发射功率(瓦)
转发器数目
总带宽(兆赫)
设计寿命(年)
最鬼话路数
电视频道数
每路年资(千美元)
Ⅰ
1965
0.72
0.6
38
1
40
6
2
25
1.5
240
或1
33
Ⅱ
1966
1.42
0.67
86
1
75
18
1
130
3
240
或1
11
Ⅲ
1968
1.42
1.04
152
1
120
11
2
500
5
1.2K
+2
2.0
Ⅳ
1971
2.38
5.28
700
3
400
6
12
500
7
4K
+2
1.2
Ⅳ-A
1975
2.38
5.9
790
7
500
8
20
800
7
6K
+2
1.0
Ⅴ
1980
1.6*2
1.7
815
7
1.2K
8/20
27
2.3K
7
12.5K
+2
0.88
Ⅴ-A
1985
1.6*2
1.7
815
7
1.3K
8/20
32
2.7K
8
14K
+2
0.88
Ⅵ
1989
3.6
6.4
1.8K
/
2.2K
11/20
46
3.3K
10
24K
+3
0.63
Ⅶ
1992
2.7*2.7
4.2
1.4K
14
3.9K
30
36
2.4K
14
23K
+4
在年夜西洋上空的Ⅰ号和Ⅱ号国际卫星用于沟通北美和欧洲间的固定营业。他们可以传送240路电话或一路电视,但不能同时工作。Ⅱ号国际卫星可以与几个地球站同时进行通信,也就是具有多址功能。因为他们的卫星天线跟着卫星一路扭转,使天线波束不能始终瞄准地球站,是以年夜部门功率华侈在空间。为了改善这一机能,在Ⅲ号和Ⅳ号卫星中采用了“消旋天线”,因为消旋后的天线并不能随卫星自旋而动弹,可以使天线波束老是瞄准地球,由此地球站的领受功率增年夜了,就有可能使话路总数增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