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4月至12月,作为“出版物质量管理年”活动之一,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报刊司组织有关专家对全国外文版学术期刊进行了全面的编校质量检查。 此次列入检查范围的中国外文版学术期刊共有146种。以差错率低于万分之五为标准,合格的期刊有44种,仅占约30%。 国家天文台和中国天文学会主办的英文刊物ChJAA(中国天文和天体物理学报),被评为合格,且在合格的44个刊物中名列第8名。名列第1的是《中国科学A辑》(数学),差错率为零。ChJAA和名列第5、6、7、9的刊物差错率均为万分之二。排名最后的不合格期刊差错率达万分之九十一。 检查发现的语言规范与编辑质量主要问题分为10类,即,语法差错、结构差错、词语搭配差错、用词差错、拼写差错、大小写差错、标点符号差错、格式差错、语言逻辑差错、乱码等。 从检查结果来看,多数国内外文版学术期刊的语言规范和编校质量令人担忧。此次检查的组织管理部门认为,上述前4类问题反映的是作者和编校人员对基本语言知识和运用能力有所缺失,后6类问题则主要表明编校工作的草率。对于不合格的期刊,主办单位在期刊出版过程中忽略了对刊物语言规范和编校质量的把关和跟踪。而外文学术期刊缺乏既精通英语又熟悉相关学术领域知识的编辑人才,刊社缺少高素质的编校和审校人员等,是严重影响外文版学术期刊质量、造成编辑力量薄弱的主要原因。 针对此次检查结果,出版总署对外文版学术期刊的编辑队伍进行了两期业务培训,要求在此次质检中不合格的期刊必须派主要编辑人员参加。新闻出版总署报刊司还将在2008年中继续对外文版学术期刊进行质量跟踪和抽检。 编校质量直接关系到对一个刊物质量的的综合评估,是一个刊物得以生存的立足之本。ChJAA(自09年起将更名为RAA)正在为走向国际化、成为国际一流的天文学术期刊而努力。这一目标对刊物的编校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如果说以往ChJAA办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这些成绩是在主办单位领导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关怀和支持下,广大作者及编委、编辑人员共同努力的结果。前方的目标更是让我们感到任重而道远。
附:44种编校质量合格的外文期刊前15名:
排序 中文刊名 错失数量 万字差错率 抽检结论 1 中国科学A辑 0 0.00 合格 2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0.5 0.00005 合格 3 中国航天 1 0.0001 合格 4 大气科学进展 1.25 0.000125 合格 5 现代国际关系 1.25 0.000125 合格 6 英语世界 2 0.0002 合格 7 友声 2 0.0002 合格 8 中国天文和天体物理学报 2 0.0002 合格 9 清华大学学报 2 0.0002 合格 10 中国农业科学 2.25 0.000225 合格 11 中国社会科学 25 0.000225 合格 12 土壤圈 2.5 0.00025 合格 13 英语学习 2.5 0.00025 合格 14 中国海洋工程 2.5 0.00025 合格 15 中华医学杂志 3 0.0003 合格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