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法“起源”天文联合实验室的组织与资助下,“中法IFU技术研讨会”于2010年11月7至11日在云南丽江成功举办。会议主要讨论了在中国2.4米、2.16米及云南太阳望远镜等设备上引入IFU装置的技术方案。会议邀请了包括马赛天文台副台长Philippe Amram 教授、默东天文台星系宇宙学部原主任Chantal Balkowski 等8位法国专家,以及来自国家天文台、云南天文台、上海天文台和清华大学等国内单位的共30位代表参加。 IFU (Integral Field Unit),即积分场光谱仪装置,作为一项新技术,已开始广泛应用于国际上的大型望远镜。与传统的二维成像不同,IFU同时记录每个像元的光谱信息,它使天文学家能获得像元沿视线方向的化学组分,甚至速度的信息。因此IFU提供了一种“三维”成像。 IFU有望大幅提升中国以2.4米及2.16米望远镜为代表的中小型望远镜的观测效能。寻求法国天文界的技术合作,提高中国2.4米等望远镜的国际竞争力,是本次会议的中心议题。中法实验室将积极组织和推进两国天文界在IFU技术方面的长期合作,促进中国天文观测技术的发展。 会议达成如下共识:(1)建议成立中法IFU工作组,研究丽江2.4米望远镜的IFU方案,法方将提供IFU模拟程序。(2)以中法实验室为平台,为中法IFU技术合作提供持续支持,包括:请法国专家来中国进行短期(或长期)访问,教授IFU技术;支持中国学者赴法国默东或马赛的实验室短期访问,交流IFU技术;支持中国的博士生(联合培养)或年轻学者进入法方实验室,直接参与其研究项目,学习并掌握IFU技术。(3)建议于明年在中国组织一次包括IFU、测光及光谱、以及天文数据处理方面的暑期培训班,中法实验室将邀请法国专家授课,以提升国内研究生及年轻学者的观测水平。(4)增进中国DomeA项目与法国DomeC项目的合作。 借助中法实验室平台,两国天文界已建立了很好的合作氛围和互信机制。法方科学家表达了对中方进行IFU技术支持的真诚愿望。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