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7日,在北京国家天文台召开了“持续参与SKA国际大科学工程合作可行性论证会”。出席会议的有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上海天文台、紫金山天文台、云南天文台、新疆天文台、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北京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等单位的领导和专家,国家科技部国际合作司、政策司、基础司、平台中心和国家遥感中心以及中国科学院国际合作局、基础局相关部门代表也出席了此次会议。 国家天文台副台长郝晋新进行了背景介绍并宣布专家组名单。中国参与平方公里阵列射电望远镜国际大科学项目(SKA)源于上世纪90年代初,在这20年中,产生了自己的大科学工程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项目概念和方案,现已进入建设阶段。SKA现在处于建设准备阶段,将分阶段建设,于2016年建设SKA Phase 1。这是我国参与国际天文大科学工程合作的重要机遇。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天文力量的壮大,以及在技术、工艺上的进步,中国有能力在SKA建设前期就更多地参与其中。 以叶叔华院士为首的21位全国天文界专家在听取了国家天文台彭勃和金乘进研究员以及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杜彪的相关报告后,建议政府相关部门支持中国科技界和产业界持续参与SKA大科学工程;建议明确科技主管部门代表中国政府参与国际大科学工程的谈判、协调和决策等;建议对SKA建设准备阶段给予专项科技经费支持。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