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4日,中国科学院白春礼院长一行,国家天文台严俊台长一行应邀前往智利大学和智利国家科委,签署系列合作文件,使“中科院南美天文研究中心”和“中智天文联合研究中心”双双落户智利大学,成为中科院实施发展中国家科教合作拓展工程以来,首个境外运行的研究性机构。 4日上午,在白春礼院长和国际合作局相关领导的见证下,国家天文台台长与智利大学校长签署了双边共建合作协议。随后白院长、严台长一行与智利国家科委主任布迪尼克博士等举行了会晤,并共同出席了中科院与智利国家科委关于共同资助天文合作和人才交流项目谅解备忘录的签字仪式。智利经济部、教育部、外交部及智利各相关大学的代表也出席了签字仪式。 国家天文台台长与智利大学校长签署共建中科院南美天文中心合作协议 4日下午,“中科院南美天文研究中心”和“中智天文联合研究中心”揭牌仪式在智利圣地亚哥市东郊卡兰高地正式举行,卡兰也是智利大学天文系和智利国家天文台所在地。白春礼院长在仪式上致辞并为中心揭牌,宣告该中心正式成立运行。智利大学校领导、数理学院领导及天文系师生、智利国家科委代表等出席了仪式。 揭牌仪式上,白春礼院长指出,南美天文中心是中科院实施发展中国家科教合作拓展工程以来成立的第一个海外研究中心,它是中智两国在天文领域交流合作的重要里程碑,中心将通过与智利相关部门的密切配合,搭建以智利为中心,辐射南美其他国家的长期、稳固、互利的天文科技平台,推动我国天文事业的长期发展。几天前,白春礼院长在发展中国家科学院(TWAS)第24届大会上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他将推动中国与新兴国 中智双方签署关于天文合作项目的谅解备忘录 家的科技合作,为发展中国家科技进步注入更多“中国动力”,也为中国科技“走出去”创造更多条件。中科院南美天文中心的成立,无疑为这一愿景做出了最好的诠释。 中科院院长白春礼出席南美天文中心揭牌仪式 智利大学和智利科委方面表示,智利科学界非常关注中国近年来的快速发展,重视与中国的合作关系,希望双方能够在科研和教育领域中形成互利互补的良性互动。从中智双边已有的天文交流项目的进展情况来看,人们有理由相信两国在这一领域里的合作研究前景广阔。智利大学对中科院和中国国家天文台选择该校作为合作伙伴感到自豪,并保证为中智中心未来的工作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智利拥有得天独厚的优良天文台址条件,世界各天文强国纷纷在此建设各种最先进的地面观测设备。据统计,到 2020 年前后,智利将拥有全世界大型天文设施的 68%,新增设备投资约 60 亿美元,被誉为“世界天文之都”。因台址和基础设施的贡献,智利天文研究机构拥有令人称羡的大型望远镜观测份额(智利拥有每台望远镜约 10% 的观测时间)。智利对天文发展极为重视,亦期望以天文合作为先导,全面开展与中国的科技合作。10月6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会见智利总统皮涅拉,会谈中智利总统特意表示欢迎中国在智利设立科研中心,联合开展天文学等领域的研究。 而对中国天文来说,与智利开展深入合作,是促进重大科研成果和培养优秀天文观测人才的战略性举措。中国科学院南美天文中心(中智天文联合研究中心)是科学院新近推出的海外科研拓展计划的成果之一。本年度2月初,中智天文联合研究中心的各项科研管理机制及人才培养机制已初步成型,并在北京正式揭牌运行。3月中科院派出工作小组赴智实地考察,5月确定中心的靠挂对象和工作地点,6月初中心主任在圣地亚哥开始工作。经过几个月的不懈努力,目前中心已在智利大学正常运行。9月初中心在智利举办了较大规模的中-智天文合作交流会议。吸引了两国天文学界的六十多位科研人员出席,展示了各自的最新研究成果,并探讨了双方共同感兴趣的合作研究课题。中-智合作博士后招收计划及来智长期工作的访问学者计划已经在进行中,中心正在遴选科技合作项目,努力尽快做出创新型研究成果,培养国际化的一流人才。正如国家天文台台长严俊在仪式上致辞所说,发展中智天文合作是两国天文学家的强烈期待,南美中心旨在为深化双边交流提供服务平台。在中国科学院及智利政府有关负责人的见证下,国家天文台郑重承诺将与智利大学共同办好南美天文中心,构建和发展两国学者之间长期稳定的科研伙伴关系,谱写中智科学交流合作的崭新篇章。 4日上午,白春礼院长在智利大学圣地亚哥主校区还发表了关于“中国科技与创新”的演说,并接受了智利大学授予的荣誉博士学位。 国家天文台副台长薛随建、中智天文联合研究中心主任王仲和首席科学家黄家声,以及来自上海天文台和紫金山天文台的首批访问学者也参加了各项活动。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