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晓冬 新浪娱乐讯2011年,《钢的琴》以文艺气质备受瞩目,这部小成本电影助力演员获得多项重要大奖,当电影传出要改编成话剧时,男主角陈桂林花落谁家就成为令人讨论不已的话题。最后,郭晓冬(微博)接过这个角色,文艺气质浓厚的他,曾经主演了《颐和园》、《暖》等文艺片,“我和这个角色有一份共鸣”。演员梦就像是郭晓冬心中的那架钢的琴,他一直再为此努力着。 心中也有一架钢琴 郭晓冬已经不是第一次接受话剧邀请了,赖声川曾经在排演《十三角关系》时找到他,不过被郭晓冬拒绝了,“我看过本子觉得很好,但是要塑造的角色离我很远,我不敢演。怕第一次演话剧演砸了,对我自己是个打击”。但当《钢的琴》剧本摆在郭晓冬面前时,这份经历与内在皆有所类似的角色一下子吸引了我,郭晓冬隐约从陈桂林身上看到自己。 “我从小的梦想就是当演员,所以我特别能理解陈桂林。陈桂林一直想实现女儿的音乐梦想,去偷琴,去造一架钢铁的琴。”在郭晓冬心中,演员梦就像一架自己一直想得到的钢琴,为了能够让手触摸到琴键而吃了很多苦。当年在县里印刷厂当工人的他,看到《大众电影》杂志上面登着一则北京电影学院夏令营的招生启事。自小就是文艺骨干的郭晓冬觉得自己应该去北京看一看。但对世代务农的一家来讲,500元报名费和来回路费,不是一个小数目。郭晓冬一咬牙将当初进印刷厂时东拼西凑的1100元风险抵押金,瞒着父母从厂里取出来,去了北京。 当过北漂的人都苦过,至今仍心有余悸的郭晓冬觉得那段经历和《钢的琴》中的主角下岗工人陈桂林很像。“我们都是在夹缝中求生存,不愿向现实低头。在排练时,我就觉得陈桂林就住在我身体里,他在我的身体里慢慢的‘活’起来。” 从曾经的漂泊中吸收营养 《钢的琴》的故事发生在一座工厂里,这个环境对于郭晓冬来说并不陌生,曾经三百六十行都快干全的他现场掰着手指头给记者算——清洁工、建筑工、雕刻工、伐木工、印刷员、邮递员、服务员、饲料员、跑过龙套、当过歌手、当过主持、掏过下水道……现在能够侃侃而谈的郭晓冬,已经把当年的种种艰苦转化成了营养,“曾经的岁月给了我很多对生命的不同认识。我觉得为了生活去奔波而从中得到的真实的酸甜苦辣,不是体验生活可以替代的。 记得当年拍《颐和园》的时候,郭晓冬饰演一位印刷厂流水线上的头儿,有一个场景是他要去看印刷工人做出来的样品缝线是不是整齐。“我当时要把四色机摇下来,然后翻过来看,就这么一个动作,在工厂你要是上手的话都要一个星期”。拍戏的时候,导演跟其他的工人说,大家就按正常工作来走就可以,但是当郭晓冬把东西拿下来的时候,旁边一个工人都傻了,完全忘记在拍戏,导演只能喊停,问他怎么了,工人说“他居然会拿这个东西”,后来看片的时候,郭晓冬觉得这么一个下意识的小动作,确实给人物注入了很丰富的色彩,“在那一瞬间,我特别感谢生活曾经给我带来的生活的烙印”。 “我一直把我原来的经历,当做自己的‘葵花宝典’。我可以再其中摘录出一个我需要的故事、心态、工种,放在需要的角色上去”。郭晓冬用书喻人——“每个人都是一本书,但书的精彩程度是不同的。你经历过的事情就像靓丽的珠子,你用时间把他串起来。这些都会镶嵌在内心当中,每个都很有意义”。 要把人生的理解交给孩子 剧中,陈桂林是个婚姻失败者,却是个好父亲,甚至为了留住女儿而去偷琴,这条父女情的戏剧线索感动了很多人。为人子为人父的郭晓冬,现在提起父亲,语速会忽然变慢,诚恳的回忆。在北漂的日子里,郭晓冬很感谢父母。“或许是他们根本不懂吧,也因为我向来报喜不报忧。他们从来没有对我苛责什么,给了我最大的鼓励。” 人常说父亲是润物细无声,他不像母亲,总是关心孩子每一个生活小细节,父爱是大爱。今年父亲节的时候,郭晓冬写了一篇微博:我希望成为一位好父亲,成为一位像我父亲那样的父亲。简简单单一行字,说不尽的深情在其中。 《钢的琴》全国巡演已经告一段落,问及下一部作品的打算,依然是“文艺”二字当道。他马上要和贾樟柯(微博)合作一部电影,他的计划是每年一部文艺片,“我爱文艺片这个空间,希望多把自己放进去”。 (责编: 田野)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