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幂和文章 金鹰奖和飞天奖曾经花开两朵,前者代表大众趣味,后者代表官方取向,每年一评,相映成辉。从2005年开始,金鹰奖和飞天奖改成了两年一评,轮流坐庄,而评奖的标准也渐渐趋同,越来越强调对主旋律的弘扬。今年的金鹰节照例在长沙举办,但央视的气息很重:央视的主持人在三场直播活动中占了半壁江山,而几个创作上的重奖也都落在了央一黄金档播出的作品之手。 金鹰奖向飞天奖靠拢,只要评奖标准清晰,倒不是问题。问题在于“两年一评”,这直接导致了两个后果:首先是参评作品过多,在很多奖项上无法平衡和取舍,一奖一家的基本法则难以贯彻,最后只能以“优秀电视剧”的模糊名目奖励20部电视剧。获奖者高达20家之多,知道的说产业繁盛,不知道的还以为是聚众打狼呢。结果是获奖作品良莠不齐,真正的好作品站在滥竽充数者面前,颇感脸上无光。其二是有些获奖作品太“老”,给人恍若隔世感。今年是2012年,参评的是2010年和2011年的作品,观众需要调动记忆才能跟得上趟。比如说,《黎明之前》虽好,可它本该在前年底和去年年初就拿到金鹰,拖到现在才给,感觉有些怪异。 金鹰奖的三个创作上的重头奖,最佳编剧归了《辛亥革命》的王朝柱,最佳导演归了《中国地》的阎建钢,最佳电视剧归了《中国1921》。从中不难看出,芒果台和央视合流,金鹰奖和飞天奖合流,三大奖与其说是颁给了制作公司和主创人员,不如说是颁给了中国近代史上的三个重大历史事件:建党,辛亥,抗日。三部剧在艺术上各有特色,但除了《中国地》需要与同类抗日剧竞争,另外两部凭着响亮的名号就基本上预定了奖项,它们没有竞争对手,赢得相当寂寞。 演员奖的颁发则体现了中国式的平衡术,既要关照网友的情绪,也要照顾主办者的口味。因为心思稠密,身段难拿,所以颁奖又搞成了批发。在这个流光溢彩的晚上,奖不是一个一个发,而是一对一对发,甚至一群一群地发。当红明星们满载而归,而表演艺术家们也有奖可拿。在四对“观众喜爱的男女演员奖”中,这一原则得到了体现。而最后的两项大奖,四位获奖者全是炙手可热的明星,但细加分析的话,其实还是有标准上的不同。吴秀波(《黎明之前》)和小宋佳(《悬崖》)得了“最佳表演艺术奖”,文章(《雪豹》)和杨幂(《宫锁心玉》)得了“最具人气演员奖”。前一对年龄大一些,表演风格上也更趋传统学院派,后者年轻化、偶像化、调皮捣蛋鬼马化,表演风格更合年轻人的胃口。 金鹰奖由湖南卫视操盘,越来越秀场化。一对对情侣被请到现场深情对唱,老演员刘威重拾相声本行表演冷笑话。两位司仪,撒贝宁一改央视的正襟危坐范儿,语多调侃,但他锋芒太盛,经常让领奖者如坐针毡;而芒果台的何炅倒没怎么抖机灵,起到了稳住局面的秤砣作用。颁奖的舞台一年比一年灿烂,电视剧产业涌现的好作品却有越来越少之迹象,而颁奖礼所能起到的推介作用也越来越不明显,这是生产者和评奖者共同的尴尬。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