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箭穿心》被认为是近年来难得名著成功改编电影 日前,在华夏星光国际影城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论坛,知名作家邓一光、文化学者胡野秋、影评人向阳花等专家学者汇聚一堂,以“名著与电影”为主题展开讨论。经过激烈的唇枪舌剑之后,他们普遍认为,名著与电影不能简单地用谁超越谁来界定。作为不同的艺术形式,名著为电影提供了再创作的土壤,而电影促进了名著的通俗性和可视性,为名著提供了另一种可能。 美国电影理论家乔治-布鲁斯东曾总结说:“电影从活动的照片发展为述说一个故事那天起,便是小说不可避免的成为原料或由故事部门大批制造的开始。”小说是艺术之母,电影是综合艺术,两者到底谁更胜一筹一开始就成为话题的焦点。在邓一光看来,文学名著是发散型的,而电影受其时间、空间的限制,属于聚集型,“发散型的文学很难被改编,比如卡夫卡、博尔赫斯、尤利西斯的作品,很难影像化,遗憾的是一流的经典名著很难拍成一流的电影。” 影评人王樽并不认同此观点,他认为,一流的小说,三流的电影只是相对普遍的情况,也有很多特例,比如苏联导演谢尔盖-邦达尔丘克的《战争与和平》以及德国新电影流派名导施隆多夫的《铁皮鼓》。 胡野秋以第五代导演为例,陈凯歌的《霸王别姬》、张艺谋的《红高粱》、《菊豆》、《秋菊打官司》等等都改编自中国知名小说。同时他也指出大师波兰斯基一直“迷恋”拍名著,证明名著有永恒的魅力。“文学是一切艺术之母,影像的优势是直观、通俗,可以吸引更多的人群去了解名著;但从另一层面说,影像也会损失文学名著中不少东西。” 影评人向阳花则从电影史以及工业的角度对此事谈了自己的看法。他首先指出,名著改编还是畅销书的改编是不同的概念,在电影发展的早期,电影的出现令更多的人了解名著;从工业的角度来说,名著小说是个人创作,而电影是团队的结果。“电影对文学的再创作,一是通俗化处理,二是做减法。” 最后在主持人的要求下,嘉宾们纷纷给出了自己心中根据原著改编的“最佳电影片单”,分别是:《返老还童》、《红字》、《安娜-卡列尼娜》、《西游记》以及《万箭穿心》。
|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零零论坛 ( 豫ICP备09039788号 )
GMT+8, 2019-7-14 05:29 , Processed in 0.054224 second(s), 11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