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日前,某媒体撰稿人写文章批评神曲《小苹果》为口水烂歌,失掉了筷子兄弟《老男孩》歌曲的感人现实,是成功之后的浮躁之作,满足了广场舞大妈们的低级趣味。筷子兄弟为了宣传自己的新电影,从5月份开始便全国各地跑场子,音乐视频《小苹果》更是被扔的满网都是,推广力度之大,让网民想听不到都难。可能也是因为这种铺天盖地的宣传,外加上广场舞大妈果然用《小苹果》取代了《最炫民族风》,所以,难免引起很多本来便反感广场舞的网友的抵触。 今天好几位好友问我,怎么看筷子兄弟的这首神曲。可能是数日前撰文批评《小苹果》的那篇文章豁开了一条批判小神曲的口子,一些网友觉得,这篇文章终于说出了大伙心里边想说但还没说出来的。当然,关于筷子兄弟和他们的作品,老马有一点自己的看法,作为一家之言,仅供参考。 首先,《老男孩》微电影及其音乐作品被严重抬高。 很多网友在推介微电影《老男孩》的时候,大多说,这是很现实的一部作品,深深地感染了我们。因为故事跟大伙的生活貌似有关,所以《老男孩》的歌曲也被喜爱与传唱了。关于这部微电影,我倒是觉得,离现实主义十分遥远,它根本不是什么原原本本的生活,不过拿着大家不得志的现实做了一点皮毛手脚,然后玩了一个更加不具备现实骨感的音乐比赛罢了。很多网友之所以觉得《老男孩》现实,是因为大伙也经常以面具示人,面具久了,隔靴搔痒的微电影就觉得足够现实味道了。 《老男孩》的微电影与音乐,是介于现实与商业之间的一个营销品。它在商业产品上,自然不成熟,所以,更愿意打一下现实的小九九。在一个彼此冷漠的时代,大家很容易被并不现实的作品给感动住。《老男孩》恰好是这个作品。很多影评人将《老男孩》及其音乐推到现实主义的高度上去,大多是不自觉的艺术高估,或者自觉地收费写好话的灶王爷心肠。 继而,《小苹果》及其电影是《老男孩》的退步还是异变? 筷子兄弟玩现实主义的作品,根本没有扎实的功底,同时,更没有坚定的投资方。他们只能打现实的擦边球,一边口口声声地说不放弃现实的人文关怀,一边其实早就做了全部的商业妥协。电影《老男孩之猛龙过江》从名字和预告片来看,基本上与现实主义绝缘了。该部电影还是讲不得志的中年人如何干点更扯淡的事情然后就懂得人生了。整个的故事套路还是俚俗不堪的。 但是,电影永远分为内容与形式两大部分。内容上的俚俗不堪,并不代表其艺术表达上的处处不可取。筷子兄弟在微电影中表现出了些许的对现实的愁苦情绪来,这种情绪,在他们的院线电影作品中,其实就变成了一种无厘头的表达方式。这种方式很类似周星驰中期的电影作品中的表现。这种手法,并不要求故事必须是现实的,而是在表演手法上加入更多的诙谐、嘲讽、奇幻等方式,实现一种批评界所谓的“后现代主义”。 筷子兄弟其实一直拿着自己的那点不得志的小愁苦做电影作品。发展到院线之后,他们就开始贴周星驰中期的路子了,就是往无厘头上奔。我们很难说,微电影《老男孩》就是好的,而院线电影《老男孩》就是差的。 神曲《小苹果》朗朗上口、旋律简单,舞步也几个基本动作罢了,从被推广之初,就是奔着最广大的广场舞大妈们去的。如果说院线电影《老男孩之猛龙过江》还保留了那么点无厘头的现实悲苦的话,那《小苹果》就是完全的恶搞胡闹了。筷子兄弟把带有“现实”的因子,在《小苹果》中完全剔除干净,剩下的,只有闹闹哄哄。他们要实现的,正是用低级趣味来带动无厘头电影的宣传。 最后,这种并非善意的营销会取得成功吗? 在回答拿烂歌《小苹果》营销电影能否取得成功之前,我想加一点别的。很多国外回来的广告人批评中国的电视广告太差劲,卖的是产品而非概念,跟欧美广告不是一个档次的。同时,国内广告人也回应了一种声音,说我们广告带来的销量证明了一切。神曲《小苹果》的水准,跟国内电视台的广告成色差不多。看到这点之后,老马就可以回答是否能成功的问题了。这种以烂俗歌曲带中档电影的营销方式,是其资方经过了市场论证的,已经将营销市场最大化了,结论虽然很反讽,但我们确实很多人吃这一套。没办法,营销永远是为绝大多数设计的,咱们认为《小苹果》是烂歌的,活该成为少数分子。 |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零零论坛 ( 豫ICP备09039788号 )
GMT+8, 2019-7-14 05:23 , Processed in 0.059783 second(s), 11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