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零零社区 首页 休闲娱乐 明星八卦 查看内容

中国电影为何爱被柏林“熊抱”?-中国电影-文娱频道

2015-5-7 13:35| 发布者: 123456000000| 查看: 7| 评论: 0

摘要:   王家卫说:电影应是一面镜子,引人发掘而非给予答案。第64届柏林电影节结束,中国影人收获满满。商业片量多质少的华语电影市场,走文艺范儿路线太冒险,用国际化手法讲自己的故事可谓难上加难。但,受金熊眷顾, ...

 

  王家卫说:“电影应是一面镜子,引人发掘而非给予答案。”第64届柏林电影节结束,中国影人收获满满。商业片量多质少的华语电影市场,走文艺范儿路线太冒险,用国际化手法讲自己的故事可谓难上加难。但,受“金熊”眷顾,是肯定,更是鼓励!

  【中国新闻周刊网2月19日综合报道记者徐子淇】

  喜欢戴墨镜的王家卫曾酷酷地说:“电影应是一面镜子,引人发掘而非给予答案。”

  欧洲三大重要的电影节之一,第64届柏林电影节前不久刚刚落下帷幕,无论是影片、还是演员,中国电影都不负众望。刁亦男《白日焰火》擒“金熊”、廖凡凭借精湛演技获最佳男演员银熊奖。而曾剑携《推拿》获最佳艺术贡献银熊奖。

  国际化叙事,艺术气息重于商业价值

  华语电影在柏林电影节上捧金夺银已非罕见。电影节主席迪特·科斯里克毫不掩饰自己对中国电影人的欣赏。他说,当今中国导演更为现实、开放,他们借“西方传统电影流派,讲自己的故事”,“不再像从前那样以隐喻来表现真实”。

  然而,中国电影向来爱被“熊抱”已成事实,但这与看似平平淡淡、总也不能“雄起”的内地电影市场形成鲜明的对比。相比奥斯卡的商业影片来说,获柏林电影节青睐的电影更具浓厚的艺术气息与人文关怀,特别是根植于中国这片广袤土地的接地气儿的艺术呈现。欧洲三大电影节似乎更不吝惜将沉甸甸的奖项颁给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导演,也不会在乎一部作品会招致怎样壮观的口水。在这里,小众、文艺、政治,永远拥有肥沃的土壤;在这里,即使初出茅庐的电影人,也有着一飞冲天的可能;在这里,争议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缺乏个性,没有激情。

  《白日焰火》擒熊登帝,占天时地利人和

  《白日焰火》监制、前上海国际电影节业务副总监沈暘笑言,尽管对普通观众而言,名不见经传的刁亦男和并未在国内公映的《白日焰火》被视为柏林电影节上的“黑马”,但柏林电影节对这部影片的种种青睐早就有迹可循,连首映也被安排在“享受大师级影片待遇”的夜场,受到特别礼遇。

  沈暘认为,除了影片本身的创新和艺术品质之外,“天时也很重要”。一方面,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电影市场,柏林电影节不可能对之视而不见。另一方面,柏林电影节希望给中国年轻电影人机会,对中国电影表示一种关注,建立一种艺术上的评价标准。刁亦男和《白日焰火》的获奖,意味着柏林电影节有意给具有思想和艺术品质的中国新锐导演“打气”。

  华语片受青睐只因华人评委多?

  简单回顾得奖情况便知,柏林电影节一直以来都很青睐中国。1988年,张艺谋凭借《红高粱》获得当年的最佳影片“金熊奖”;1992年,张曼玉凭《阮玲玉》获得当年的最佳女主角;1993年,中国台湾导演李安的《喜宴》和香港导演谢飞的《香魂女》双双获得当年的最佳影片“金熊奖”。

  在回答华语片以及华人导演易受“熊抱”这个问题时,除了对影片的艺术价值与人文关怀的综合因素考量,也不得不掺入了“柏林电影节华人评委多”的先入为主的印象影响。

  

align="center" > [1] [2] 下一页

12下一页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零零论坛 ( 豫ICP备09039788号 )

GMT+8, 2019-7-14 05:23 , Processed in 0.060251 second(s), 11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