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晚,几十个节目的容量,4、5个小时的时长,这每年一度的欢聚凝聚了主创数个月的准备。观众看得见的,是光鲜亮丽的舞台,看不见的,是隐藏在节目背后酸甜苦辣的各种“事儿”。“钉子户”冯巩如何应对春晚审核?林永健的反串“丈母娘”形象是如何出炉的?传说中的春晚“小黑屋”到底有没有?腾讯娱乐羊年春晚系列策划先后推出“家”、“和”、“万”来解读春晚的地位、朋友圈和网友对春晚的谏言,本期“事”字篇,带你走进春晚幕后,看看春晚“制造者”们的苦辣酸甜。 酸:眼看他进春晚,眼看他被毙了 春晚后台的酸,最多的表现在审核上。一台春晚仅仅几十个节目,要演给几亿观众看,竞争激烈。有欢欢喜喜在电视上露脸的,就有节目被毙暗自神伤的,即便如冯巩、潘长江这类春晚常客,也难逃“厄运”。 冯巩春晚节目4次被毙为过审提前半年准备 自从1986年首度登上春晚,冯巩从未缺席过。如果2015年春晚冯巩可以顺利亮相,将完成连登春晚30年的壮举。 在春晚的多轮审查中,冯巩的节目也曾多次被毙,但每每都能涉险过关,其秘诀在于:多准备几个本子。担任2006年春节晚会语言类节目统筹的汪洋这样评价冯巩:“为了避免最后被毙,一般到7、8月份,冯巩就开始到处找本子。这对于现在已经是“难产”的相声小品界来说谈何容易。冯巩是我见过最勤奋的春晚演员。”据汪洋介绍,冯巩节目被毙的最高纪录是4次,但每次节目被毙后都能拿出新的作品,对此冯巩也说:“不是看把谁毙了,是看最后谁能站起来,我被毙了几回,最后都站起来了。” 节目临时拿下残酷催泪潘长江止步春晚落水“轻生” 2009年,潘长江、郭冬临创作的小品《缺点啥》在彩排开始前就早早被“枪毙”。小品中,潘长江首次改变造型,一人分饰三角,还扮演了一名女性角色。据悉,在之前的多次审查中,导演组曾经提出潘长江的女人扮相不好看,要求删除。但潘长江认为如果缺了这一段,整个节目就不成立了,所以始终没“动手”,最终节目难逃被毙命运。 相比这种“早死早超生”的做法,临近春节节目被毙才堪称残酷。97年,潘长江创作了载歌载舞的音乐剧式小品《开学》,之所以采用音乐剧形式,是因为96年音乐剧小品《过河》大获成功,春晚领导特别要求潘长江创作一个类似的节目,但由于效果未达预期,节目在大年二十七被拿下,之后潘长江曾透露,因为那次被毙,自己特别想不通,在湖边散心时不知不觉就走进湖里去了,因为湖水被冻住,加上有位老大爷将他拉回来才没有发生危险。 蔡明回忆多年前的一次春晚经历称:“节目已经开始直播,有一组湖南的大学生却因为节目时长的关系临时被导演组当场拿掉,孩子们哭得都不行了,难过极了,几个月的辛苦都白费了。大家都告诉了亲戚朋友,三十晚上都守着看呢,春晚就是这么残酷。” 甜:过程是折磨的结局是美好的 春晚审查惊心动魄,有人临时被换下,也有人在遭毙后“起死回生”。经历大风大雨终登春晚舞台,过程折磨,结局美好;更让人觉得甜的是从来就没准备上春晚的,忽然“临危受命”,幸福来的突然,从外甜到内。 贾玲白凯南春晚前“悲喜两重天”三十晚上晕着上台有惊无险 贾玲和搭档白凯南曾经两度登上春晚,但两次都是在零点之后。2011年春晚,他们还险些未能登台。“大年二十九下午接到电话,节目被拿掉,原因是超时了。上台前一天节目被拿掉这事儿听前辈讲过,没想到发生在自己身上了,当时情绪很低落。” 临近春节将节目毙掉,春晚导演组也很不好意思,于是给贾玲的师傅冯巩打了个电话,希望能通过师傅之口告诉贾玲这个消息,当天,冯巩和爱人开车带着红酒去了贾玲的家,看到已经得知此消息的贾玲自己一人已经喝了半瓶红酒,冯巩开解她说:“导演组决定把你拿下是好事,希望你出精品。你年轻,艺术是漫长的,你明年好好干,抓精品,有一种胜利叫撤退!” 谁知三十当天,春晚节目组给了贾玲和白凯南电话,通知他们,如果还在北京,晚上要去参加春晚。大喜大悲转换得太快,令两位搭档的情绪起伏严重,贾玲说:“上春晚前还有个小插曲,老白(白凯南)的朋友打电话,说预告字幕里没我们,当时前面节目严重超时,老白一脸浓重,担心上不了,直到上台表演他都是晕的。” 林永健“临危受命”运气好上春晚匆忙借穿丈母娘衣服 2010年春晚上,由黄宏、巩汉林、林永健和金玉婷演绎的小品《美丽的尴尬》获得不俗反响。尤其是林永健在小品里反串的“丈母娘”角色,惟妙惟肖,令观众捧腹。然而这个小品幕后却有另外一个故事。林永健回忆称:“自己为上春晚演这个角色,连续三天没洗澡。” 原来,春晚最后一次彩排中因为版权问题,黄宏、巩汉林等合演的小品《两毛一脚》被临时“枪毙”。于是,黄宏临时创作了一个新作品《美丽的尴尬》,并邀请林永健演出。 “接到任务时间很紧,戏里用的头套是临时上街买的,衣服是我丈母娘的压箱底儿货,总之是全民总动员。”林永健说。而在节目中和他演母女的金玉婷则表示,“小品中穿的衣服是自费到西单某商场买的,绝对比王菲唱《传奇》时穿的那条裙子贵。” 春晚“甜头”影响长远小沈阳一夜“麻雀变凤凰” 春晚带给演员们的名声及实惠也是“甜”的一部分。随着近年卫视春晚的兴起,常登上央视春晚的明星们要么在结束了央视春晚后跑到其他春晚客串,要么在参加央视春晚前录制好其他台的节目,春晚巨大的受众带给这些演员们的声望无与伦比。 2009年,刘谦参加完春晚后一炮走红,也将近景魔术普及到全国。随后,多个卫视为其专门开辟时段设置栏目,并展开全国范围的巡演,所到之处无不爆满。也是这一年,小品《不差钱》捧红了小沈阳,这位原本只能在剧院里表演的二人传演员迅速红遍全国,出单曲、拍影视剧,从“十八线”到一线,只用了一场春晚。 苦:几亿人的欢乐建立在一小撮儿人的痛苦之上不是传说 春晚有三苦,导演、记者和剧组。他们不是春晚舞台上的演员,却是将春晚传递到千家万户的关键人物,与演员相比,他们身上的“事儿”,精彩程度比起春晚的节目一点也不逊色。 导演面临双重压力“领导品味”导致春晚减时 一档节目遭受几亿观众的审美挑战,少数人创作出来的春晚,无法满足所有人的喜好。导演挨骂自然免不了,但相对于观众的骂声,来自上层的压力才是最令导演感到苦的。 导演是春晚的大总管,却并不是最高决策者。每年参与审查春晚的领导名单十分庞大,且级别很高,包括主管意识形态的各级领导、中央电视台的各级领导,甚至国家各部委的领导,有时,备受导演组好评的节目,也许领导一句话就被毙了。 2004年春晚,杨少华和杨义创作的化装相声《我是卧底》讽刺了电视剧的粗制滥造、情节雷同,这一节目历次审查效果良好,也获得了各级领导的好评。距离春节还有三天录备播时,有领导突然前来审查,看完后发言说:“今年晚会的节目很不错,基本没有什么问题,就是化装相声这个节目,不要考虑了。”这时,再找一个节目顶上来已是不可能了。因为没有新节目,那年的春晚整整少了12分钟。 领导“品味”对春晚的影响不止这些,负责节目编排的导演还常常会收到来自领导的“小纸条”,推荐领导心仪的歌手,关系一个比一个硬,2001年春晚总导演王冼平接到的关系最硬的“纸条”是一名女歌手,演唱水平无法恭维,但却要求在12点独唱。最终,这个女歌手在一个重要的时段唱了男女二重唱。 记者为进演播厅奇招出尽30小时只吃一根火腿肠 春晚的记者都有过这样的经历,为了等待混进场机会,无论什么天气条件,也不管身体状况,守在大门前一步不敢离开,唯恐一个转身就失去了进场机会。如果没在央视大楼外冻过几小时,你都不好意思跟人说自己跑过春晚。 为了混进场内,记者们奇招出尽。早年安保还没有那么严格的时候,有的记者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央视笔记本、或是印着央视logo的手提袋假扮央视工作人员就有可能混入,后来,有的记者曾经跟着送盒饭的、或是假扮明星工作人员进入场内。一不小心被安保人员抓住,有的记者被关入过“小黑屋”,一关就是五六个小时,并被没收手机与外界切断联系,为了记者出门后能保密,央视还会要求记者写保证书,确保不泄露当天看到的春晚内容。 即便大年三十混入场内,当晚也免不了一场恶战,除了要扛着摄像机和话筒与安保人员玩猫捉老鼠游戏,还要在有限的空间里与其他媒体争新闻。本文记者就进入了2014年春晚后台,从早上6点钟进入春晚后台,直到到次日零点离开,记者仅进食了一个同事给的火腿肠。 工作人员鲜有休息时间起的比鸡早睡的比狗晚 一台晚会,演员的辛苦不言而喻,可新闻报道中,却鲜见穿着各种制服的工作人员。显然,别人休息时,工作人员还要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保障春晚正常运转。 早年,春晚的小品、杂技等都依赖大量的道具,随着LED的普及,实体道具大部分可以通过LED影像的显示来取代,但必须的道具还是需要剧务们精确的放置到位。由于近几年春晚的舞台地面全铺设了LED屏幕,因此不能贴上太过明显的定位胶布,这就要求剧务们更加准确的记住道具摆放的位置。 舞蹈节目需要铺设专用的胶垫,如去年冯小刚版春晚中的《红色娘子军》,为了节约时间,工作人员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保质保量的铺设完成,才保证了芭蕾舞的演出。 此外,每次联排以及春晚正式演出,几千名演员们的伙食保障也是必不可少的,每到春晚,央视的厨师师傅们也要一直坚守,保障每位演员都能吃到热乎饭菜。演播厅前的武警战士,走廊上的医务人员,化妆间的化妆师,除夕这天的状态,基本都是起的比鸡早,睡的比狗晚,干的比牛多…… 辣:辣手够可怕更怕招人骂 春晚上什么最辣?除了宋祖英的《辣妹子》,就是观众的辣评了! 随着屏幕越来越大,清晰度越来越高,舞台上的一丝疏忽,就会迅速被观众发现,加之网络信息的爆炸,任何一个微小的细节都有可能会在网络上掀起波澜。 冯小刚坦然对吐槽Yif魔术穿帮无心应采访 对于挨骂,每个参与春晚的演员都有所准备,去年春晚导演冯小刚就曾说过:“明眼人都知道,你干这个事肯定是挨骂的一件事,但是我觉得就干一次呗,回馈一次社会。因为无论春晚弄成什么样都是会挨骂的。看春晚是一个习惯,骂春晚现在渐渐也成了一种习惯,一种时尚了。”他觉得,吐槽已经成为年轻人的一种娱乐方式,如果春晚可供观众吐槽,也不失为一件好事。 但并非每个人都有冯小刚的笃定,去年春晚上Yif的魔术穿帮就让这个年轻人深陷泥潭。本文记者当天就在春晚的后台亲见了Yif的沮丧,以及在网络上看到了穿帮的信息是如何快速传播的。 马年春晚演员的后台上,不大的空间里坐满了演员,相熟人们几乎都在欢天喜地的聊天,只有Yif和经纪人端坐着,不和任何人打招呼说话,可以看出Yif非常紧张。 Yif登台后,记者在更新微博时发现有观众发出Yif穿帮的截图,不久后,类似的消息传遍了微博和朋友圈,Yif的经纪人也很快得知了消息,再告诉他后,后者显得十分沮丧,失望之情笼罩着他,令其在随后接受采访时十分不在状态。 差评不分成功失败刘谦怕挨骂自称“玻璃心” 春晚的观众以数亿计,不要说失败,即便是成功者,也要面临着巨大压力。刘谦可谓是春晚的既得利益者,但春晚后,他也不断遭受着“找托儿”的质疑。自己的辛辛苦苦研究的魔术,很快便被专业或非专业的人士破解,有的人甚至打着科学的口号去针对本为表演的魔术,这让刘谦感觉压力很大。今年春晚,他早早便放风不会参加。去年12月27日,刘谦在微博上称:“又来了,春晚,去?还是不去?2015年我接触魔术表演这行业正好满30年。照理说应该蛮习惯了各种批评和社会偏见。但不知怎的,我还是很在意大家的看法。我不喜欢被骂,我很玻璃心。” 舞台艺术充满了遗憾。春晚的压力之大,身经百战的天后王菲也曾出现状况。2012年春晚,王菲与陈奕迅演唱《因为爱情》时声音抖动严重,令网友一片哗然,一时间,“天后坠落”等质疑声漫天,尽管王菲并未正面回应此事,但想必不会完全无视质疑。 2013年,刘谦、表演魔术《魔琴》时,因为刘谦的一句“找力宏”引发轩然大波,继而令二人粉丝在网上引发“大战”,事件影响久久未能消散,最后甚至逼得李云迪、王力宏经纪人双双发出证明,证实自己的艺人实为异性恋。而诸如吴秀波春晚走音、王珞丹娃娃音,这些事件的发酵虽属春晚的附加效应,却都足以证实春晚的影响之大 结语: 春晚后台的趣事儿一箩筐,每个参与其中的人,无论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都有说不完的话。正所谓“春晚虐我千百遍,我待春晚如初恋”,尽管一再有网友宣称如今已不看春晚,而春晚的影响力也的确不比数十年前,但除夕夜,春晚仍是全国人民的一桩头等大事,暂时,还没有别的事情可以取代。 |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零零论坛 ( 豫ICP备09039788号 )
GMT+8, 2019-7-14 05:10 , Processed in 0.053488 second(s), 11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