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回旧居,当年的书架上有一排都是畅销图书,大多为青春系,从里面翻出了《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匆匆那年》、《狼图腾》、《杜拉拉升职记》,还有正在公映的《何以笙箫默》,当年的选书单,中镖拍摄大电影的不在少数,书的热度,已经催生了市场上潜在的粉丝受众,再将文字影像化,起点高,风险低,会进一步让作品的各方话题迅速升温,这也是电影制片市场的一个捷径,所以,放眼这几年,由热门小说改编的大电影,几乎部部热卖,鲜有失手。 而今,有着强大读者粉丝的电影《何以笙箫默》及《左耳》都在五一档期大放光芒,但伴随着上映后的票房一路猛进,相关的吐槽与争议,也不甘落后的纷至沓来,从豆瓣时光等垂直网站上的点评,可以看到一个有趣的现象,网友在打分时,走两个极端,或超级喜欢,或极度厌恶,两极分化严重,抛开部分影片中可能会混淆视听的水军因素,战台烽认为,其实这些特征可以“粉丝电影”。 “粉丝电影”,总是需要有粉丝们热追的元素存在,或者某主演,或者某导演,或者影片的原作文本,林林总总,但都会对引发对影片的狂热追逐。但粉丝电影作为大众化文艺产品一个“流派”,虽然已经具备了固定的粉丝群,但却并非完全靠粉丝来拉动票房,粉丝之外的潜在观影受众,才是最需要争取的目标。其实粉丝电影并不好搞,粉丝往往对作品报期待更高,如果成片不能让他们满意,也会受到毫不留情面的咆哮。所以,在很多情况下,粉丝电影,往往都是照着“私人订制”的高大上来创作,至少,影片要先符合粉丝观众的期待与猜测。 《何以笙箫默》就是一部典型的“粉丝电影”教科书,从原著到电视剧,从电视剧再到电影,故事的受众一直都有着特定、细分的人群,主要是青春期的女生和新扎白领,影片给了她们一个梦幻般的故事,并且在故事中,还许诺给了受众一个可期的美好的未来,这种基于现实地气,又升腾起无限幻想的故事,有着让观众沉浸于别人梦中的魔力。其实如果细细研究下,这些粉丝观众的社交倾向及朋友圈联系人,与绝大多数话语权成功人士的朋友圈截然不同,正如海子与汪国真各有其读者,《五十度灰》和《复仇者联盟》都有各自的观众,《何以笙箫默》和《闯入者》面临的问题也是大不相同。 很了解一些并不喜欢原著,甚至并没有看过原著的观众而言,猛然撞见这样一部华丽系影片,突然间的无法接受,情有可原。但对于粉丝而言,影片则可能打到95分以上,足见大家的满意程度。所以,用客观而辩证的眼光来看待电影《何以笙箫默》,这是一部不仅合格,而且优秀的“私人订制”电影,无论对原著的粉丝,还是黄晓明的粉丝,杨幂的粉丝,等等等等,至少有一部分受众表示了完全的满意,而就我们所见,作为主演和制片人的黄晓明也极尽能事来逗影迷开心,至少,对粉丝而言,观影,不啻为一场视听觉的享受。 中国电影市场的不断庞大,其实也在催生更细分的电影类型,如果想在票房上谋得一杯羹,至少要满足一定的受众群的娱乐所需,或者精神生活所需,这部分受众的规模及消费能力,将决定大部分的票房容积,对于一部商业电影而言,无论是说什么样的受众决定了什么样的电影,还是说,还是说什么样的电影引导了什么样的受众,这都是两厢情愿的事情,中国观众并非蒙昧,早已经学会了独立选择自己喜欢的影视作品,全力支持自己喜欢的影视作品。 争议不断,票房不减,中国电影市场这一独特的现象,仍然在时时上演着,而引发电影《何以笙箫默》各种热议与争论的,则是粉丝与非粉丝之间的舆论斗争,我们无力阻止这场大讨论,但也发现,任何电影,只要话题性足够强,票房也会水涨船高,我们在讨论一部电影时,我们有意识到是在为这部电影的关注度与票房量再添一把火吗? |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零零论坛 ( 豫ICP备09039788号 )
GMT+8, 2019-7-14 04:52 , Processed in 0.064130 second(s), 11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