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不可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里。”这句话用来形容昨天上映的冯氏新作《私人订制》,再合适不过。尽管从主创、主演到故事类型,该片全盘复制了16年前的《甲方乙方》,但两部作品收获的观众评价却有天壤之别。没错,电影变了,时代变了,观众变了,但归根到底,是冯小刚变了。 新作到底哪里不如《甲方乙方》 尽管诞生于1997年,首开内地贺岁片之先河的《甲方乙方》至今来看都是经典。在豆瓣网、时光网等影迷聚集的网站上,该片的得分分别为8.1和7.8。相比之下,新鲜出炉的《私人订制》却只获得了5.2和6.2分,不仅低于《甲方乙方》,也低于较早上映的《无人区》、《扫毒》和《风暴》。 “《甲方乙方》有的,这里都有:故事框架、主题、主要演员、王朔的纯调侃语言!《甲方乙方》没有的,这里也有:年轻的演员、时下接地气的事件和嘲讽内容、场景调度和花大钱拍出的画面、王朔纯调侃之外内敛心思的语言!都没问题呀,怎么还是少了什么呢?”这是观众在网络上发出的感慨,大抵代表了很多人的疑问:《私人订制》到底哪里不如《甲方乙方》? 理想主义让位给俗不可耐 在一些观众看来,《私人订制》太接地气了。《甲方乙方》里,圆梦公司的口号是“成全了你也陶冶了我”,到了《私人订制》变成“成全别人,恶心自己”。这一个变化其实昭示了两部影片最关键的区别所在:理想主义让位给了俗不可耐。在《甲方乙方》里,客人们托付的是真正意义上的梦想:将军梦、英雄梦、凡人梦、爱情梦。也许因为这个原因,几位受托人虽然是在演戏,却也是投入的、真诚的。而在《私人订制》里,所有的梦都可以用两个字概括:钱和权。“也许是我们对电影的要求高了,不期待电影赤裸裸地模拟真实欲望,总想有点别的什么。”在豆瓣网的一篇影评里,网友“锦”这样写道。 也有一些观众觉得,《私人订制》太不接地气了。8000万元的广告植入,创造了冯小刚个人导演作品的新高,结果怎样?网友“白衣卿相”在影评中这样写:当年最经典的是“柏林地图没有,您先用南京地图凑合着吧”,如今各种“高端大气上档次”不仅把《甲方乙方》衬得寒碜无比,比起《非诚勿扰》也有过之而无不及。问题在于,正如网友“唐书钰”说的“冯氏喜剧无可超越,最重要的是他懂得什么叫市井幽默。而市井幽默一定要扎根市井,把桌上的红酒换成二锅头”。 “恶心自己”真的能成全别人吗 “冯小刚已经回不去了。”有观众这样感慨,这真让人伤感。冯小刚在接受宝岛台湾电影学者焦雄屏访谈时说的一番话,如今地球人都知道,拍《私人订制》完全为了还王中军支持他拍《一九四二》的情:“当时我就说,如果赔钱了,我一定给你拍一个让你赚钱的。”怎么才能赚钱?答案似乎很简单:让观众笑。“成全别人,恶心自己”不仅是片中圆梦公司的口号,更是他拍这部电影的心情。然而,“恶心自己”真的能成全别人吗?凭什么他会认为,这样一部充满了网络笑话、小品式片段和“站着也能把钱赚了”的漫不经心的电影,观众愿意埋单?首席记者邵岭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