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旅游标志“铜奔马” 资料图片 全国晚报老总兰州行感受古老土地上的文化之争
“马踏飞燕”角逐世界旅游标志
昨天,“魅力金城———全国晚报老总看兰州”大型采访活动结束。短短五天,在这片有着8000年文明史的土地上,不时听到种种有关文化之争的故事,让人领略了席卷全国的种种文化之争的热度。
在兰州,黄河边上,著名城市雕塑“黄河母亲”静静矗立,显得安详宁静。陪同人员告诉我们,一些黄河沿线的城市私自克隆了“黄河母亲”,摆放其间。作者正在和他们打官司。据悉,近日“新中国城市雕塑建设成就奖”揭晓,“黄河母亲”和“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等60件城雕作品获奖。有媒体人认为,“黄河母亲”雕塑已成为兰州的形象和对外宣传的标志。能让一个雕塑成为一座城市的象征,这在国内其他城市都是鲜见的。而“山寨版”的“黄河母亲”,是没有灵魂、没有生命力的。
参观甘肃省博物馆时,大家见到了镇馆之宝———著名的马踏飞燕。讲解员对大家说,马踏飞燕1985年就成了中国旅游标志,目前正在角逐世界旅游标志,竞争对手是巴黎埃菲尔铁塔和纽约自由女神像。如果是真的,这将是为数不多的中国文化符号参与世界文化标识之争。1985年马踏飞燕想必也是和许多竞争对手经过惨烈的竞争,最后才荣膺中国旅游标志的吧?
采访团从兰州转入天水,天水正实施“旅游富市”战略,打造“祭祖圣地”,发掘整理天水伏羲文化、大地湾文化、轩辕文化、秦源文化、三国古战场文化、麦积山石窟艺术文化等历史文化遗产和民间民俗文化遗产。有意思的是,没有提到“李白故里”。之前,几个地方为这“李白故里”争得不可开交,其中包括天水。参观完伏羲庙,有记者表示,伏羲文化对天水而言,是一张绝好的名片。天水市委书记张景辉亲自主编了《伏羲文化70问》,序言云:“甘肃天水、河南淮阳、河北新乐、山西临汾等地相继展现的伏羲文化研讨活动,产生了一大批重要的学术成果,使伏羲文化在海内外产生了重要影响。”有争夺,更有合作;这里有伏羲庙,那里有伏羲陵,完全可以资源整合,文化共享;文化之争不应是零和游戏———或许这才是文化之争的最高境界吧。
“魅力金城———全国晚报老总看兰州”活动由中国晚报工作者协会、中共兰州市委、兰州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兰州晚报》承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