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2-1-9 17:25:23
|
显示全部楼层
第 37 楼 <br />
亲自陪伴上千人面对死亡,并且搜集来自世界各地两万个濒死体验之例,库柏勒-罗丝医生确信,在人死了之后生命仍有延续,因为神识是不死的。她也肯定没有人会孤独死去,通常会有最爱的意识来接,可能是死去的亲人,或是所信仰的耶稣、圣母玛利亚、阿弥陀佛等。<br />
甫于5月中出版的《琉璃光》季刊,首篇文章谈〈濒死经验与死后沟通的研究结论:神识是不死的〉,根据库柏勒-罗丝医生(ElisabethKubler-Ross,MD,1926"2004)的研究,很多人在濒死经历中见到已死的亲人。<br />
譬如有一次,她陪伴一位因为全家遭遇车祸而受重伤的小孩,临死时小孩变得平静安详,她问小孩有什么感受,小孩说:“一切都好,妈妈与彼得(哥哥)已在旁等候。”小孩不知道妈妈已死,连库柏勒-罗丝医生也不知道彼得死于十分钟前。<br />
库柏勒-罗丝医生发现死亡过程有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神识离开身体,没有脑波,心电图呈现死亡状态;然后就进入第二阶段,没有时空限制,可依心念立即到任何地方,盲人在这阶段可看得见,哑巴可说话,聋子可听得见。第三阶段是超时空的回顾一生,地球上的时间也许几秒或几分钟,而心识的感受是多重的。<br />
随后又有许多医生研究死亡与濒死案例,都可与库柏勒-罗丝医生的发现相印证,其中受瞩目的是心脏科专家范拉曼尔医生(PimVanLommel),他在荷兰十家医院以344个心脏休克抢救回来的病人为研究对象,发现18%有濒死经验。<br />
这些有濒死经验的人里,30%有经过隧道的感觉,看到了天堂景象或遇到亲人,25%有离开身体的感觉,与“光”沟通或看到彩光,13%有回顾一生的体验。<br />
有濒死体验的人,其体验对往后人生观起到了很大的影响,康涅狄克大学瑞恩(KennethRing)博士总结出12项,诸如:(1)珍惜生命的一切,包括平凡的经验。(2)不再追求物质生活,知道那是虚假的。(3)失去竞争的意愿,关怀更重要。(4)灵性上不断的自我提升。(5)相信死后生命会延续。(6)相信宇宙中有超然的力量,有些人称为“神”或“光”。<br />
《琉璃光》季刊在本文里引用库柏勒-罗丝医生的著作《论死后的生命》(OnLifeafterDeath),其实出版于1991年,该刊撰写这篇探讨濒死体验的用意,是因为受到西方许多这类案例的启发,想藉此来搜集中国文化中的濒死经验,或死后与亲人、朋友直接沟通的例子。<br />
《论死后的生命》这本原著只有96页,尽管已出版15年,在亚马逊网路书店上至今仍然不乏有读者给五颗星的好评。全书包括四篇论文,分别是〈活着与濒死〉(LivingandDying,1982)、〈死亡并不存在〉(DeathDoesNotExist,1977)、〈生命、死亡、死后的生命〉(Life,Death,andLifeAfterDeath,1980)、〈父母之死〉(DeathofaParent,1991)。<br />
有位给五颗星的读者简介该书内容如下:“这几篇演讲相辅相成,所传达的一个重要理念是,身体只不过是个壳(或茧),下一个阶段成长为神识(或蝴蝶)。人来到地球上的生命意义在于学习与成长,并且最重要的学习是无条件的爱,如果您能把这置于唯物与自我之上,您的生命回顾将会美好,而在这世界上没有‘巧合’的事。”<br />
另有一位读者2006年4月27日在亚马逊上写感言,她说她先生在32岁时突然离世,有人给她这本书,使她有相见恨晚之感。经由库柏勒-罗丝医生广泛搜集濒死体验,证实死后生命仍有延续,这位女士对于丈夫之死的痛苦减轻了许多。<br />
还有位在亚马逊上留言的读者表示,父亲在48岁自杀,过没多久他看了这本书,就舒缓了为父亲之死所感到的恐惧,也因这本书改变了他对死亡的看法,不再为逝去的父亲担忧。了解到他父亲是安全的在某地,将来会再见到他父亲。<br />
生死学专家库柏勒-罗丝医生原先是位精神科医生,出生于瑞士,因为嫁给了美国人才放弃瑞士的行医工作。她在1969年出版《论死亡与濒死》(OnDeathandDying)一书,成功大学护理系教授赵可式说:“这是最早有关关怀临终病人心理的著作,当时极为脍炙人口,医护、社工人员几乎人手一册。”<br />
***在2002年曾经转载了一系列探讨濒死体验的研究──〈打开生死之门探索灵魂奥秘〉,共有十三篇。<br />
在第一篇专文提到,绝大多数濒死体验者都说他们感受到和平与快乐,而非痛苦与折磨。但也不完全如此,《天堂印象──100个死后生还者的口述故事》记载一位叫海德勒的德国警察局长对人冷漠粗暴,在濒死体验中看到自己被许多贪婪丑陋的灵魂包围着,其中一个灵魂张着血盆大口扑上来要咬他。<br />
《琉璃光》季刊在文末以库柏勒-罗丝医生的看法为结尾:一旦人们了解到在死时需要为生前所做的一切负责,那么,人们在世时将会改变他们的生活方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