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2-1-4 06:07:1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 22 楼 <br />
爬“雪山”真相<br />
毛泽东的七律《长征》最后两句“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中的“岷山千里雪”缺乏基本的依据。误导读者去认为毛爬了不少“雪山”。<br />
毛为了显示其诗词的历史意义,将每一首诗词都标出了写作时间,这正好给评论者提供了分析依据。据官方的资料,红军1935年在四川西部的行程是,5月8日渡金沙江;5月30日过泸定桥;6月12日过夹金山;9月17日过腊子口。这一段时期的气候是从暮春到初秋。在川西地区,尤其是红军经过的金沙江河谷和大渡河河谷地带,以至到阿坝草原和岷山山麓,从暮春到初秋的气候是相当暖和的(到这些地区去旅游的网友就可以实际感觉到)。 <br />
据官方的资料,红军(包括一、四方面军)在四川境内共翻越过五座以上的大山——包括夹金山(6月12日)、梦笔山(6月27日)、雅克夏山(7月2日)、昌德山(7月6日)、打鼓山(7月7日)等。这些山脉的主峰高度都未超过5,000米,过山垭口的海拔高度最高为4,200米。<br />
这个地区的雪线(终年积雪的界线)为5,000米以上,红军到达又时值夏季,4,000米高的过山垭口不会有积雪。所以红军在翻越这些所谓“大雪山”时,是踩不到积雪的(至多是山顶有积雪)。岷山主峰雪宝顶5,588米,在四川松潘县城附近。四川与甘肃交界处的岷山山脉平均海拔2,500米,所以,红军在9月17日经腊子口过岷山时,也不会有积雪。查阅有关红军“克服天险腊子口”的资料,也没有提到腊子口有冰雪。<br />
红军是分两批于1935年6月12日和6月13日过的夹金山(实际上山和下山只用了约半天时间)。有关人员的回忆录是样的:<br />
吴法宪说半山的雪有一米厚,山顶的雪有两米厚。却没有说明雪是在路上或是在山坡上;也没有说他们是如何与这样深的积雪作斗争的。<br />
肖锋的回忆根本没有说路上有积雪,只是说到了山顶(过山垭口)遇到了突降的飘雪。<br />
杨尚昆的回忆则把“爬雪山”说得很轻松。他根本没有提到路上有积雪。只是说空气稀薄,“吸口气,慢慢走,就过去了。”<br />
从上述分析看出七律《长征》诗中的所谓“更喜岷山千里雪”的“千里雪”只是作者的臆想和捏造。一些文章、图画所描绘的红军翻越“大雪山”,与冰雪搏斗的悲壮、困难的场面,纯属子虚乌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