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小同

[转贴]毛主席说从来没有给彭德怀写过诗

[复制链接]

3300

主题

2万

回帖

6万

积分

零零天使

积分
63025
发表于 2011-10-10 12:13:24 | 显示全部楼层
第 31 楼                                  0年代以前,胡耀邦远没有肖华风光,但是比起人品来,这位肖华就差多了了。整彭德怀时,他是最起劲的人之一。其他人多为随声附和,而肖华却“独辟蹊径”,诬陷彭德怀里通外国,他所能拿出的唯一证据是1958年彭德怀访苏,和赫鲁晓夫同桌吃饭时没有我方的翻译。这个帽子被毛顺手扣在彭德怀头上,一直到死。整罗瑞卿时,肖华也是最起劲的人之一,包括文革中批邓。总之,每次党内整人,他莫不争先。文革中因被林彪和江青打倒,文革后又成了反对林彪和“四人帮”的斗士。肖华因整人太多,加上私生活不检点,被他整过的老干部们总结他“政治上是一个政客,生活上是一个嫖客。”只是因为文革时肖华确实因不愿被林彪拉拢、和江青关系不好而打倒,还算有气节,所以因祸得福,死后能进八宝山,被称为“杰出的共产主义战士,久经考验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我军卓越的政治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10 16:07:54 | 显示全部楼层
第 32 楼                                  [转贴]张鸣:毛泽东的一首诗造就了最倒霉的张辉瓒427次点击1个回复0次转到微评汪元于2011-8-2821:43:37发布在凯迪社区>猫眼看人揭秘:毛泽东的一首诗造就了最倒霉的国民党将领2011年08月28日来源:凤凰网历史本文摘自《历史的底稿》作者:张鸣出版社:中国档案出版社张辉瓒在军阀时代,不算是大人物,他的出名,主要由于他是国民党对中央苏区第一次大规模“围剿”的前敌总指挥,而且一败涂地,受过毛泽东诗词的“表彰”。清末湘军兴起以来,湖南出将军,但战事也多,外面的人打还不够,自己关起门来打。北洋时期,就数湖南军阀的派系多,有赵(恒惕)派、程(潜)派和谭(延?ND064?)派,后来赵派中又分裂出唐(生智)派,湘西还自成一个系统,谁也不理。张辉瓒就属于势力最弱的谭派的一个小小的师长。那个年月,军长、师长、司令遍地都是,有两枝枪就可以充司令,一枝手枪自己拿,另一枝长枪卫兵扛。谭派在湖南,多数时候在野,甚至四下流浪,寄人篱下,所以,这种师长能有多少军队,天才知道。当然,张辉瓒还比较幸运,由于主公谭延站队正确,选择了国民党,在国民党内又选择了蒋介石,所以,在协助蒋介石打败了政敌唐生智之后,谭派居然在湖南当家作主了,虽然此时谭延已经将军队交给了部下鲁涤平。在谭延短暂的主政湖南期间,论功行赏,张辉瓒曾做过一任湖南的警察厅长。说起来,张辉瓒也算是个读书人,日本士官学校的毕业生,向有儒将之名,所以,在警察厅长任上,很是出了一回风头。据说有次设计抓了一个很伤风化,却又在政界很有靠山的老鸨,将其就地正法,还附了一篇骈四骊六的判决书,很是让遗老遗少们兴奋了一阵子。在跟鲁涤平之后,对付打算跟蒋介石叫板的唐生智,抄后路,也抄得不错,害得唐生智兵马未动,就已经四分五裂崩溃了。不过,此公跟红军打仗却运气很差,第一仗就被歼灭(师部并两个旅),自己做了俘虏。幸好由他小舅子朱耀华率领的一个旅,见机得早,开溜及时,不然后来为他修坟的人都没有了。被俘之后,据红军的叛将龚楚说,张被带到了朱德那里,朱德表示要办一个红军学校,让张来做教授。张辉瓒还见到了同乡毛泽东,张口便称润之先生,彼此还叙了旧,他们原在大革命时期的广州,曾经相识,毛还到湘军做过演讲。张辉瓒表示,可以给红军捐献药品和弹药。据郭化若回忆,毛泽东当时显然没有要杀张辉瓒的意思,双方谈得还不错,而且张的利用价值还挺大,至少对红军的装备改善会有帮助。可是,毛泽东见过之后,不知怎的,张辉瓒就被拉去开公审大会了,会后,张辉瓒的头被割了下来,放在一块木板上,顺赣江放了下去。这颗头,后来被葬在岳麓山,蒋介石送了一副“呜呼石侯魂兮归来(张辉瓒字石侯)”的挽联。坟就安在跟黄兴和蔡锷的坟很近的地方,规模也差不多,当然,这坟,现在的人们是看不到了。小时候,我中学有个很好的朋友,父亲是朱耀华的后人,跟张辉瓒有亲戚关系,由于不满于现实,而倾向革命,后来却被发配到了黑龙江的北大荒。他和父亲,一直都在为张辉瓒背黑锅,混都混不过去,因为那是领袖诗里提到的反面人物。在文革期间,革命小将见了他家的人,就会背诵:“齐声唤,前头捉了张辉瓒。”记得有位著名的历史学家说过,在历史上,凡是跟共产党作对的人,不管你出身有多么的高贵,身份多么高雅,下场都很惨。这话不一定全对,但对于某些人来说,却千真万确。张辉瓒,就是这样一个很惨的人,很不幸参与了第一次“围剿”,很不幸碰上了毛泽东,碰上了毛泽东又不赶紧逃,还逞能孤军深入,更不幸的是大名被毛泽东的诗记录了下来,想不遗臭万年,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069

主题

12万

回帖

28万

积分

零零天使

积分
283430

灌水天才奖幽默大师奖优秀会员

发表于 2011-10-10 20:02:24 | 显示全部楼层
第 33 楼                                  解放军报》沿用错注新中国建立,1954年庆祝八一建军节之际,《解放军报》沿用《战友报》发表的原文及原注释,再次发表了这首诗。彭德怀办公室的军事参谋读报后,对林彪指挥红军取得攻打腊子口战斗胜利后,毛泽东为何要写诗赞颂彭德怀感到不好理解,于是便向彭德怀询问这首诗的写作历史背景。彭德怀看了报纸,发现了上述错误注释,于是以当事人的身份作出纠正:“攻占腊子口战斗是林彪指挥一军团打的,不是我指挥的。这首诗不是在腊子口写的,是在一方面军到达陕甘苏区后写的。”彭德怀向军事参谋简要介绍了毛泽东写这首诗的军事历史背景。遗憾的是,彭德怀的纠正,当时知道的人不多,也未能使有关方面从此彻底纠正上述错误。误导毛泽东记忆1957年2月6日《东海》文艺月刊编辑部致函毛泽东,准备再次发表这首诗,并请毛泽东校阅诗稿。该编辑部在致毛泽东信中沿用《战友报》的错误注释,继续把该诗说成是在红军取得攻打腊子口战斗胜利后,毛泽东在发给彭德怀的作战电报中写出的诗句。而毛泽东此时仍清楚地记得,攻打腊子口的战斗是林彪指挥的,而不是彭德怀。不难想像,在这种情况下,错误注释极容易诱发毛泽东对这首诗的记忆陷入误区。可能由于工作繁忙,无暇深入回忆该诗写作的有关情况等原因,毛泽东给《东海》文艺月刊编辑部写了内容十分简单的回信:编辑部同志们:记不起了,似乎不像。拉(腊)子口是林彪同志指挥打的,我亦在前线,不会用这种方法打电报的。那几句不宜发表。《东海》收到,甚谢!毛泽东一九五七年二月十五日彭德怀引诗驳斥诬蔑彭德怀遭遇不公正批判后,党内极个别人乘机落井下石,歪曲历史事实,以诬蔑不实之词攻击彭德怀说:彭德怀在历史上与毛泽东就存在隔阂,毛泽东在历史上也并不信任彭德怀。面对上述诬蔑之词,彭德怀曾据史力争,依据历史上毛泽东作诗赞颂彭德怀的军功,对彭德怀十分信赖这一确凿的史实,为自己作了有限的辩护。彭德怀在蒙冤期间所写的自述中,写出一段文字:有人说:“在1935年党的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全党全军的领导地位以后,彭德怀在大部分时期仍然反对毛泽东同志的领导,并且在党内、军队内进行分裂活动。”这些莫须有的罪名,究竟有什么事实作根据呢?是完全没有事实作根据的。相反,在红军到达陕北吴起镇时,击败追敌骑兵后,承毛泽东同志给以夸奖:“山高路远坑深,大军纵横驰奔。谁敢横刀立马?惟我彭大将军!”我把最后一句改为“惟我英勇红军”,将原诗退还毛主席了。从这诗中也可以看出,毛主席与我不仅没有什么隔阂,还表现了相互依赖。确认诗作由于1957年2月15日毛泽东在致《东海》文艺月刊编辑部的信中提出,该诗不宜发表,因此在1958年文物出版社出版的《毛泽东诗词十九首》中,未把该诗收入其中发表。接下来由于1959年彭德怀被错误罢官,绝大多数人不再对该诗的真实性作研究考证,这导致在1963年和1976年两次公开出版的《毛泽东诗词》中,都没有将该诗收入毛泽东诗词之中发表。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彭德怀的冤案得到平反。长征中一直与彭德怀并肩作战的杨尚昆(长征前期彭德怀与杨尚昆分别任红三军团军团长、军团政委;长征后期中央红军改变为红军陕甘支队后,彭德怀任红军陕甘支队司令员,杨尚昆任该支队政治部副主任),在其晚年所写的回忆录中,再次肯定了毛泽东曾创作该诗及彭德怀修改该诗的历史事实。经过多方面史实考证,根据多位知情人提供的可靠史料,毛泽东创作军旅诗《六言诗·给彭德怀同志》的基本情节已经确凿无误,据此由曾长期担任毛泽东政治秘书的胡乔木主持、中央文献研究室编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出版的《毛泽东诗词选》,将该诗正式收入毛泽东诗词作品之中发表。(摘自2007年第8期《军事史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468

主题

12万

回帖

27万

积分

零零天使

积分
275452

特殊贡献奖美食专家精英斑竹

发表于 2011-10-10 23:56:54 | 显示全部楼层
第 34 楼                                  核心提示:1957年2月6日《东海》文艺月刊编辑部致函毛泽东,准备再次发表这首诗,并请毛泽东校阅诗稿。该编辑部在致毛泽东信中沿用《战友报》的错误注释,继续把该诗说成是在红军取得攻打腊子口战斗胜利后,毛泽东在发给彭德怀的作战电报中写出的诗句。而毛泽东此时仍清楚地记得,攻打腊子口的战斗是林彪指挥的,而不是彭德怀。不难想像,在这种情况下,错误注释极容易诱发毛泽东对这首诗的记忆陷入误区。可能由于工作繁忙,无暇深入回忆该诗写作的有关情况等原因,毛泽东给《东海》文艺月刊编辑部写了内容十分简单的回信。本文摘自《今晚报》2007年11月23日第32版作者:赵宝云赵恩璠赵栓民原题为:毛泽东赞彭德怀诗发表始末写六言诗的背景1935年10月,蒋介石发电报给盘踞在陕甘宁一带的国民党军队各部:“朱毛赤匪长途行军,疲惫不堪,企图进入陕北会合刘志丹”,各部要“前往堵截,相机包围,予以歼灭”。为确保长征红军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毛泽东提出决不能把尾追长征红军的敌军带进陕北根据地。于是毛泽东把砍掉尾追长征红军的“尾巴”的重任交给彭德怀。接到命令后,基于对军事地形的分析,彭德怀与周恩来、叶剑英共同拟定发给前线作战部队及毛泽东的作战电报,在作战电报中分析该地区地理环境特点时,写了“山高路远沟深”一句电文。根据彭德怀等人制定的作战方案,1935年10月20日夜,彭德怀亲自部署和指挥红军陕甘支队(原红一方面军缩编改称)第一纵队和第二纵队,在吴起镇西北部的五里沟口一带设下埋伏。翌日当太阳升起的时候,敌35师骑兵团2000多骑兵进入我军伏击圈。陕甘支队司令员彭德怀一声令下,埋伏在周围的红军战士居高临下同时向敌骑兵开火。这一仗红军吃掉敌1个骑兵团,击溃敌2个骑兵团,俘虏敌官兵700余人,迫使敌军停止了对长征红军的追击,远离陕北革命根据地。在战斗打响的当天上午,毛泽东在作战科长伍修权陪同下来到前线,心情异常兴奋,即兴创作六言诗一首:“山高路远坑深,大军纵横驰奔。谁敢横刀立马?惟我彭大将军!”其中“山高路远坑深”一句诗,是毛泽东对彭德怀等人的作战电文中“山高路远沟深”一句用语,略作文字修改而成。战斗结束后,彭德怀来到毛泽东住处汇报作战情况时,恰逢毛泽东不在住处,彭德怀无意中看到毛泽东已写好放在办公桌上的赞颂自己的诗,感到很不安。于是随手拿起笔,将最后一句修改为“惟我英勇红军”,然后将诗稿放在原处离去。《战友报》编者注出错《六言诗·给彭德怀同志》写成12年之后的1947年8月1日,冀鲁豫军区政治部主办的《战友报》根据一些老同志回忆(没向毛泽东索取原稿或经过毛泽东本人校阅后),以《毛主席的诗》为题第一次公开发表了这首诗。然而令人略感遗憾的是,《战友报》首次发表时不慎出现一个史实错误,编者注释误把该诗创作的军事历史背景注释为是在红军取得突破腊子口战斗之后写成的。此诗发表后也没有人对错误注释提出纠正。也正是首次发表时的错误注释,为毛泽东后来否认他曾创作该诗赞颂彭德怀,留下了最初的隐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970

主题

3万

回帖

8万

积分

零零天使

积分
81294
发表于 2011-10-11 03:51:24 | 显示全部楼层
第 35 楼                                  编辑部同志们:记不起了,似乎不像,装傻,莫棱两可,如果许多当事人证明有此事,他可进可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293

主题

2万

回帖

6万

积分

零零天使

积分
63036
 楼主| 发表于 2011-10-11 07:45:54 | 显示全部楼层
第 36 楼                                  这人很卑劣,故意否认。当然,说过这话也不见得彭德怀就如何了不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349

主题

2万

回帖

6万

积分

零零天使

积分
63075
发表于 2011-10-11 11:40:24 | 显示全部楼层
第 37 楼                                  SB说的我信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380

主题

3万

回帖

8万

积分

零零天使

积分
82279
发表于 2011-10-11 15:34:54 | 显示全部楼层
第 38 楼                                  其实,毛泽东本人倒是讲得更明白些。他说:“放卫星好,放了许多假卫星,还要放的。大放假卫星,有极大好处,无假哪里来真?有假卫星,才有真卫星。”毛泽东这话在道理上根本不通,但他主张“放卫星”不必问真假的意思却跃然纸上。这一点当时很多农民都看穿了。他们说:“国民党时候瞒上不瞒下,现在是瞒下不瞒上……”。李井泉们的逻辑无非是:放卫星表现了群众的积极性,你非要去查个一清二楚,不是别有用心是什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02

主题

3万

回帖

8万

积分

零零天使

积分
85151
发表于 2011-10-11 19:29:24 | 显示全部楼层
第 39 楼                                  知道了,原来那首诗是王八蛋写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673

主题

2万

回帖

7万

积分

零零天使

积分
72366

新人进步奖优秀会员精英斑竹

发表于 2011-10-11 23:23:54 | 显示全部楼层
第 40 楼                                  [发送私信][加为好友][关注]关于大山的文章>更多文章有话要说毛泽东从不摸钱就是没存钱吗[原创2011-08-2211:23:02]字号:大中小毛泽东有没有钱?说他没钱有人信吗?前几年,关于毛的巨额稿费的事儿,网上弄得是尘土飞扬。北京是不否认也不承认。便有几个人出来说毛从不摸钱,这“几个人”是毛的身边人。别人是不会知道毛摸不摸钱的。但为什么毛的身边人都说他从不摸钱呢?这种说法很容易让人迷糊。“李银桥离开毛泽东到天津工作后,也时常回北京看望毛泽东。一次交谈中,毛泽东听说李银桥家乡遭了灾,便吩咐秘书从他的稿费中支出1000元帮助他。当秘书将装有钱的牛皮袋放到毛泽东的桌子上时,毛泽东远远地比划手势,说:‘你拿去,可以解决一些困难。’‘不行,主席,我不要,我不缺钱,我不能要。’李银桥连连摇头。‘怎么,你是要让我摸钱吗?’毛泽东做出抓那只牛皮纸袋的样子。‘不,不,我要,我自己拿。’李银桥赶紧拿起了那装有1000元的牛皮纸袋。”〔钟波《中国绝密的超级富翁》〕这是一段典型的毛从不摸钱。然而,从不摸钱不等于没有钱。从不盖房子的人不等于没房子,银行职员天天摸钱不等于那钱是他的。天下都是毛的了,钱算什么!关键是毛到底存没存钱。毛泽东存钱了,据说1976年时存了近7600万元,其中大部分是以“中共中央中南海第一党小组”名义开户存放的,以“毛泽东”之名开户存放的约八九十万元。争议就在这儿了。便有了以下的文章:《关于毛泽东稿酬的争议》,〔广州日报报业集团主办的《老人报》2004年11月18日第6版〕《毛泽东亿万稿酬处置内幕》,〔《党史博采》杂志中共河北省委党史研究室、河北省中共党史学会主办)2004年第9期〕《毛泽东亿万稿酬的争议》,〔《党史文苑》杂志(中共江西省委党史研究室主办)2004年第5期〕以“中共中央中南海第一党小组”名义开户存放的钱,是毛泽东的钱吗?按常理讲不是。这应该是党的钱,是组织的钱,但请注意“名义”这两个字。这笔钱毛只要活着,“党”敢动吗?组织敢动吗?唯有毛泽东能动。所以,毛动没动这笔钱很重要了。以“毛泽东”之名开户存放的约八九十万元。是否7600万元的一部分很重要了。有材料介绍,这笔钱毛是动了的。“从1965年至1976年2月,毛泽东先后9次提取了38万元人民币和2万美元给了江青;从1967年至1976年5月,毛泽东先后5次提取15万元给张玉凤,给护士吴某2.5万元。毛泽东还曾先后两次送给汪东兴4万元。1975年,毛泽东还让手下人给贺子珍送去2万元。”毛泽东从自已的稿费里拿了这点钱给人还多吗?值得刨根问底吗?今天这点钱是不算钱,但别忘了,那可是毛泽东年代。还是举个例子吧,举例说明直观些。“1976年安徽凤阳全县农村储蓄存款余额22.9万元,农村人口448515人,每人平均存款0.51元,不到毛泽东个人存款的一亿四千八百八十万分之一”看了这个介绍,在每人平均存款0.51元面前,毛泽东先后5次给了张玉凤15万元还少吗?在很多中国农民家庭几个人一条被子的文化大革命,15万元还少吗?有人也许会说:毛不是没给李敏、李讷钱吗?这个说法和李银桥的毛从不摸钱属于一伙的。给她妈了和给她有什么区别吗?即使有区别不一样,毛一分钱没给自已的女儿,反而给了张玉凤15万还什么好事儿吗?所以,在事实面前,“毛从不摸钱”一点意义都没有,它说明不了什么。就像毛的一件缝了多少补丁的睡衣,在韶山滴水洞的那个“茅棚子”面前,一点意义都没有。2011-8-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零零论坛 ( 豫ICP备09039788号 )

GMT+8, 2024-11-15 09:55 , Processed in 0.072747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