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mama

[转帖] 不同角度了解历史(持续更新)

[复制链接]

8069

主题

12万

回帖

28万

积分

零零天使

积分
283430

灌水天才奖幽默大师奖优秀会员

发表于 2014-3-9 08:15:3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 271 楼
                                       
                           
                                   
                  
                                                               
                                         206)     【《地道战》--文艺为政治服务的典型】

   

    (网络图片/看中国配图)

    你看《地道战》中那高家庄、赵庄和马家河子都挖起了地道,附近所有的村庄也是每家每户都挖了地道,各家地道相通、各村的地道相连,连成一片,一直挖到了鬼子的炮楼下。那些挖出的泥土都到哪去了?如果泥土不多,当然可以不交待。但这泥土的量太大,足以让每户门前屋后堆起一座座小山,集中起来就是一座大山。这么大的动静,必会让鬼子发现。就算鬼子没发现,但各村的维持会都是由汉奸组成的,会不发现吗?影片也说了:除了高、赵两庄外,都成立了维持会。但影片从头到尾压根就见不到这些泥土。

    有个“愚公移山”的故事,那愚公一家人每天挖一点土,要把门前的两座大山移走。此事感动了老天,老天派两位神仙下凡来,背走了那两座山。在这影片里,乡亲们没有移山,神仙也没来,而是我们的导演直接就给弄没了。比神仙还厉害!

    刚开始挖地道时,人们有理由怀疑炉灶口的地道能否和马槽的地道连接;东家的地道能否与西家的相连;我庄的地道能否与他庄的衔接。因为这需要精确的规划、设计和计算,准确而严格的施工,还有光源和通风等问题,比在地面上凿隧道还要难。没想到我们高家庄的乡亲们“整整干了一个冬天”就完工了,而且还是“从庄里到庄外,里三层外三层”的庞大工程。更难想像的是:每段地道都能做到:“防水、防毒、防挖、防钻、防火”,简称“五防”。听起来有点像海底隧道的设计要求。

    《地道战》似乎要证明:任何不可能的事,在领导下的人民群众面前都变得有可能;任何困难的事都变得容易起来。就说“防钻”吧,队长高传宝的办法是“在地道口旁边,挖上一个掩体,一杆红缨枪就可以防钻。”你看看,多么简单。

    如果敌人用手榴弹炸洞口,那红缨枪岂不遭殃?不会,完全不会,不是敌人没想到,而是“觉悟”很高的导演绝不会让他们这样干。汤司令在村头发现了三个洞口,即使派下去的伪军一个个被女民兵收拾或逮捕;派下去的鬼子也一个个被击毙或捅死,导演也没让他炸洞口。

    本来,挖地道只是为了躲藏,敌强我弱嘛,当然应该躲避求生存啦。如同老鼠躲在洞里,绝不可能攻击在外面的老猫——力量悬殊太大。抗战期间,北方一些地区挖地道躲避日寇是有的,偶尔击毙一两个汉奸日伪军也有可能,但作为一种作战形式就很难使人信服。毕竟地面上的日军有主动权,用围困封锁的方式就可让地下的人受不了;用炸药爆破的办法,可给地下的人以灾难性的后果。但《地道战》却把地道的攻防作用无限夸大,还“发展”出“地面工事”打击敌人。何谓“地面工事”?就是将沿街的房屋,每一栋的门窗都封起来,另凿射击孔,形成“交叉火力网”。

    观众会想:这沿街房屋的门窗封了起来,那平时老乡们自己又怎么进出?这问题影片没交待,但我想:嗨,这还用什么交待!门窗封了,不就从地道进出嘛!

    从地道进出是有点不方便,而且是每天多次进出,特别是携带婴幼儿的,或者是孕妇产妇老人什么的,有的通道甚至要呈“大”字形上下,很不容易;进出地道是得花点时间,特别是挖在炉灶口的地道,烧饭后需等待其冷却方能钻入。每天煮三餐饭(夜宵不算),每餐煮一小时,冷却一小时,全天下来就有六小时不能钻。

    但《地道战》的安排十分乐观,根本就不需要冷却就直接钻:敌人占领村庄后,整个地面被鬼子控制了,全村的人都在地道里,危急之中高传宝决定从炉灶口突围。

    但炉灶正用着火——几个鬼子在炖着鸡,不时加火搅拌滚烫的鸡汤。如此火红的灶口,怎么出得去?

    为了抗日的需要,出得去!你看那高传宝不戴任何防护,拉开灶口下的拉板,滚热的火团从头灌下,只见他把头稍稍一偏,躲过火团,再推翻火红的大铁锅,拔出手枪,啪啪两声,两个鬼子当场毙命。接着,全村的男女老少,我想至少也有千把人吧,统统从这火热的灶口钻出,没有一个被烫伤——好像每个人都练就了孙悟空的金刚不坏之体。而且转移全村人如此大的动静,近在咫尺的敌人根本就蒙在鼓里,这需要何等高明的障眼法?

    观众还会想:民房又没有钢筋水泥,怎能作“地面工事”用?怎么承受得了战火?这你不用担心,编导会有巧妙安排:敌人假扮武工队失败后,为复仇,山田队长带领日军倾巢出动,还带来了多门火炮,大有炸平高家庄之势。按高传宝的作战方案,老乡们躲藏在地道里,而打击敌人主要靠“地面工事”——村里的民房。如果村里的房屋被山田的大炮炸倒炸塌,“地面工事”岂不成了泡影?

    影片证明,这种担心是多余的——敌人的炮弹全都扔到了空地上,“地面工事”完好无缺,否则又怎么体现接下来的“人民战争”的威力呢——进村的鬼子被我们的“交叉火力网”打得无处逃循。

    这个“网”的特点之一是射击孔非常隐蔽,有的小到只有枪筒那么大。枪筒塞紧了射击孔,又怎么观望寻找敌人?怎么发现瞄准目标?你放心,没问题,只需把枪杆伸出来,闭着眼睛一抠扳机,百发百中——这也是需要。

    按理说,从黑暗的洞里出来会晃眼,需等待瞳孔慢慢缩小、适应后方能看清。所以从洞里出来时,最容易成为在外者的攻击目标。但我们的民兵钻出来,都不需要适应,直接就投弹射击,没有一个是出洞后被打伤的。因为每次民兵从地道里钻出来时,敌人都是刚刚走过,或者背对着洞口站在不远处,于是民兵就一枪把他撂倒。好像民兵们都能“隔墙看物”,未出洞就知外面的事。

    为了需要,场景和时空都可以颠倒。你看那村姑淑英瞅一眼窗外后对老公说:“鬼子进院啦!”

    一点也不紧张,好像是一只猫窜进来一样。妈呀!敌人进院子了,岂不是一眨眼就来到面前,但我这一眨眼不得不眨很长时间。只见她老公笑眯眯地说:“好!我去收拾他们!”于是挪开洞口、下洞、钻洞、与老乡打招呼、出洞、过墙、了望、瞄准。这时鬼子还在院子里转悠,好像他家的面积和大观园差不多似的。作战中,不但乡亲们个个都镇定自如,连婴儿也不例外:你看淑英说话时怀里还抱着一个约两岁的幼儿,枪炮声中,这幼儿一点也不害怕,也不哭不喊。

    为了需要,也可以不管地道的光源和通风。民兵们不带手电筒,也不携提灯,却可以在高低不平的地道里快步如飞。须知没有光源的地道应该是漆黑一片,除非佩戴了红外线眼镜方能在黑暗中行动自如;如果只是作为通道或短暂的临时躲避,其通风问题还不大,但全村的人都在地道里,人多就会缺氧,二氧化碳就增加,如果再点几盏灯就更缺氧,人是受不了的。现在旅游点供人参观的钟乳石岩洞,有的也要用抽风机来解决缺氧问题,何况那狭小的地道。

    如果是搞笑片也就没什么,但《地道战》和《地雷战》都称为“教学片”,若用于军事教学显然很荒谬可笑,用于教育人民群众和下一代才是主要目的,管它真实不真实,一切为政治需要服务,影片的编导要完成政治任务,当然什么都可以不顾了。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275

主题

998

回帖

1万

积分

零零光明使者

积分
13025
发表于 2014-3-9 08:24:31 | 显示全部楼层
第 272 楼
                                       
                           
                                   
                  
                                                               
                                       
该用户发言已被管理员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3-9 08:26:33 | 显示全部楼层
第 273 楼
                                       
                           
                                   
                  
                                                               
                                        208)    【年轻人最接受社会变革】

@查立:有天清晨,我和一同学在马路上看到无数"四人帮"被推翻的标语,马上打开美国之音,听到了江青等已被逮捕。我那位同学的父亲是个大官,因历史问题被造发派整的要死,我俩飞奔去告知他老爸这大好消息,没想到进门刚一开口,就被他老爸大骂"反动,给我滚出去!"从一刻起,我相信年轻人最接受社会变革。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377

主题

2万

回帖

6万

积分

零零天使

积分
63182
发表于 2014-3-9 08:32:36 | 显示全部楼层
第 274 楼
                                       
                           
                                   
                  
                                                               
                                        209)    【谢绝】1979年,邓访美,美总统卡特质疑中国计划生育不讲人权,邓说那我们每年给你1千万人口如何?美总统听完后,沉默了。事实上,卡特没有沉默,他说:“既然给我提供1000万中国人,那我将提供1万名新闻记者。”邓放声大笑,并立即表示谢绝。 (卡特回忆录)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23

主题

3万

回帖

8万

积分

零零天使

积分
80202
发表于 2014-3-9 08:35:39 | 显示全部楼层
第 275 楼
                                       
                           
                                   
                  
                                                               
                                        210)   【 文革和后来的一系列灾难都滥觞于此】

     慕容雪村:延安文艺座谈会讲话,第一次确定了文艺的立场问题(党员作家要站在党性和政策立场,普通作家要站在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立场)、态度问题(是歌颂还是暴露?写光明还是写黑暗?)工作对象问题(为工农民和干部服务),也首次确定了文艺批评应以政治标准为先。可以说,文革和后来的一系列灾难都滥觞于此。

     现在人们知道,文学和艺术不是为政治服务的,相反,政治应尽可能为文艺提供空间。对好事应该赞扬,对坏事就该批判揭露,文艺批评应多谈作品本身,少谈或不谈政治。巴尔扎克说:小说是一个民族的秘密历史。历史应为谁服务?引用冯.兰克的话:我只希望说明那些真正发生过的事。为真相服务。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468

主题

12万

回帖

27万

积分

零零天使

积分
275452

特殊贡献奖美食专家精英斑竹

发表于 2014-3-9 08:42:4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 276 楼
                                       
                           
                                   
                  
                                                               
                                        211)      【燕京大学之父--司徒雷登】

     其实,有很多历史,不为我们所知,我们知道的不一定真实。比如,司徒雷登,在美国筹集资金250万美元,建立燕京大学(当时共花费360万美元建成),燕京大学存在33年,其任校长27年,在不到一万名毕业生中,为中国培养55名院士,后因保护燕大和学生,被日本囚禁三年,后出任美驻中大使。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388

主题

6069

回帖

2万

积分

零零光明使者

积分
22573
发表于 2014-3-9 08:49:43 | 显示全部楼层
第 277 楼
                                       
                           
                                   
                  
                                                               
                                        212)    【热得坐不住的人刚一起身就被鼓掌】

      齐邦媛在《巨流河》里回忆一位淳朴本分的堂兄参加志愿军的经历:“一九五〇年韩战爆发,大陆一片‘抗美援朝’声。他参加村民大会时。冬天大家坐在热炕上,征兵的干部请志愿参军者站起来,一面叫人在炕下加火,热得坐不住的人刚一起身就被鼓掌,欢迎参军……不由分说拖上了瓦罐车。”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35

主题

7748

回帖

1万

积分

零零光明使者

积分
17695
发表于 2014-3-9 08:54:44 | 显示全部楼层
第 278 楼
                                       
                           
                                   
                  
                                                               
                                        213)    【嗨! 你这个问题问得很怪】

@历史之碎 :“那时正是中央开六中全会,前方不少人都到了延安。当我们去看毛主席的时候,江青从窑洞里出来,贺老总就问,毛主席,这是个什么人啊?毛主席就说,嗨! 你这个问题问得很怪。”——《杨尚昆回忆录》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293

主题

2万

回帖

6万

积分

零零天使

积分
63170
发表于 2014-3-9 08:59:46 | 显示全部楼层
第 279 楼
                                       
                           
                                   
                  
                                                               
                                            214)     【延安文艺70年】

    【延安文艺70年1】42年5月毛两次对抗日投共文化人训话。他先说文化人根本是态度问题,态度是如何对人。接着话锋一转说人分三种,第一种是敌人,敌人就是日寇和一切人民的敌人。毛将日寇这个勿庸置疑敌人放大捆绑了一个虚拟的敌人慨念,这个逻辑混乱的三段论只是埋伏了一句话:你们中谁是敌人我说了算。

    【延安文艺70年2】毛在5月2日训话主要用毛式三段论指文化人中有敌人暗藏杀机。临结束前毛突然围绕爱说了一堆什么只有阶级的爱没有超阶级的,并语无伦次扯上马列。我想他这段话应该说给某个她听的。第一次毛没用讲稿,拉拉扯扯很一般,三周后毛有讲稿了,这一次果然引经据典、一二三四的说的牛逼起来。

   

    【延安文艺70年3】"有没有人性这种东西?在阶级社会里只有带阶级性的人性,没有超阶级的人性。我们主张无产阶级的人性,人民大众的人性。"毛在23日训话中终于挑战底线,否定普遍人性的所在,也就是他以为即使母爱这种最本能的人性也因阶级而不同,为人和人之间歇斯底里的折磨和残害铺平理论道路。

    【延安文艺70年4】毛在延安不是讲话是训话,通篇全是结论不存在任何讨论余地,他的观点总结起来有三点:1.文化人要态度端正,不要成为敌人。2.文化人要信马列,什么是马列我说了算。3.所有你们的基本价值观都必须放弃包括人性和爱,否则你就是肮脏的阶级就是敌人。4.我们将对你们整风,牛逼你试试。

   

    【延安文艺70年5】毛训话话音未落,整风运动开始了,在苏联深得斯大林真传又苦于一直被视为王明派而得不到器重的康生,终于通过江青攀上毛的大腿,开始大显身手。因《野百合花》获难的王实昧等15000抗日热血投共的知识青年被指特务奸细,绝大部分被杀。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5

主题

5043

回帖

1万

积分

零零光明使者

积分
11881
发表于 2014-3-9 09:00:51 | 显示全部楼层
第 280 楼
                                       
                           
                                   
                  
                                                               
                                        215)   【父母落难,他的生活品质并没有一落千丈】

@顾猷:在毕业典礼前一天,他乘坐加长豪华轿车出现在哈佛校园,恰巧被纽时专栏作家克里斯托弗(Nicholas Kristof)撞见。克里斯托弗在推特上写道:“他在中国有没有法拉利曾引起争议,但起码在这儿他有一辆保时捷,以及今天,一辆加长豪华轿车(limo)。”父母落难,他的生活品质并没有一落千丈。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零零论坛 ( 豫ICP备09039788号 )

GMT+8, 2024-11-10 12:06 , Processed in 0.077820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