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将梦洁

[原创]为你科普一下孔子和他生活的那个时代

[复制链接]

5673

主题

2万

回帖

7万

积分

零零天使

积分
72366

新人进步奖优秀会员精英斑竹

发表于 2011-10-7 13:59:06 | 显示全部楼层
第 31 楼                                  在网上看了无数骂孔子的捧孔子的,他们连孔子究竟讲了些什么,主张了些什么都不知道。所以,骂的人只不过是为骂而骂,捧的人也只不过为捧而捧,说穿了,两帮人是一路货色,就像黑社会火拼一样,谁也不比谁好多少。============================不用说孔子,即便是读过《三字经》、《弟子规》之类的蒙学篇目,也不会如此这般的发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852

主题

3万

回帖

8万

积分

零零天使

积分
80803
发表于 2011-10-7 16:35:26 | 显示全部楼层
第 32 楼                                  战国时期,中国在原有礼乐文化的基础上,派生出了道家(道家思想的萌芽期与孔子的时代相仿,是在对礼乐制度与文化反思、吸纳的基础上形成的)、墨家、法家、兵家、纵横家、阴阳家、农家等诸家文化。战国如同中国文化的百花园,各家文化竞相开放,异彩纷呈,史称百家争鸣。以上诸文化的母本文化都是礼乐文化,是在对礼乐文化或继承或批判的基础上形成的。与春秋时期相比,社会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老祖宗传下来的东西不能解决现实的困惑,大家开始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以老祖宗传下来的东西做基础,自己发明创造。比如墨家,面对几个大国你来我往地厮杀民不聊生的局面,提倡博爱,希望人们生活的更好一些,这种观点与西方的利他主义有点类似。农家则主张自食其力,从君主到百姓,只要有一块天地就能养活自己,农家的思想源自农官,农官在早期是非常重要的官职,他不但管理农业,还参与政治规划,所有的人自食其力,有早期氏族公社的影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23

主题

3万

回帖

8万

积分

零零天使

积分
80202
发表于 2011-10-7 19:11:46 | 显示全部楼层
第 33 楼                                  这一时期礼乐文化的承继者有两位,孟子和荀子。作为孔子忠实拥趸者的孟子,与孔子相比,显得较为激烈,这既与个人性格有关,也与当时的社会状况有关。孔子时期仅是礼崩乐坏,是制度的破损,就像一件衣服,虽然旧了、破了,缝缝补补还能将就着穿,因此孔子才主张克己复礼。到了战国时期,礼乐制度基本不存,欲要恢复类于重建,从春秋到战国,社会距理想越来越远,孟子更有一种迫切感。如果说孔子是一位绅士的话,孟子则是一位斗士,是中国文化史上的战斗机,他的好斗完全记录在《孟子》一书里。早期的礼乐制度含有浓重的民主思想,随着集权的加重,民主思想开始向民本思想蜕化,孟子继续延伸这种蜕化,明确提出“君视民如草芥民视君如寇仇”,这使得有些人误认为民本思想起源于孟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122

主题

12万

回帖

28万

积分

零零天使

积分
284236

会员

发表于 2011-10-7 21:48:07 | 显示全部楼层
第 34 楼                                  因为社会形势发生了变化,他的政治主张也开始变化。孔子以礼乐制度为基础,主张法治基础上的德治;孟子则更强调德治,主张人性本善,给人留下了忽视制度,只重道德的印象。其实这是一种错觉,在政治制度方面他与孔子相同,推崇礼乐制度。荀子是另一位被后人认为是儒家传人的重量级人物,与孟子不同的是,他更重视制度建设。荀子不怎么看得上孟子,他主张人性本恶,认为仁政是需要制度来保障的,他说“饥而欲食,寒而欲暖,劳而欲息,好利而恶害,是人之所生而有也”,这是孔子“饮食男女,人之大欲”的翻版。单从这一点论,荀子的思想似乎与孔子更为接近,礼乐射御书数本来就是礼乐制度的各个组成部分,政治目标的实现需要具体制度的实施才能得以达到。正因为荀子的主张偏重于制度建设,所以他的弟子中出了两名重量级的法家人物,一位是李斯,协助秦始皇灭掉六国;一位是韩非子,法家文化之集大成者。荀子与孟子同为礼乐制度与礼乐文化的传人,一个主张性本善,偏重道德,一个主张性本恶,偏重制度。荀子、孟子所坚持与主张的文化与后世的儒家文化还不是一回事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270

主题

3万

回帖

8万

积分

零零天使

积分
82284
发表于 2011-10-8 00:24:27 | 显示全部楼层
第 35 楼                                  转至第17楼第 17 楼 yuanze789 2011/9/19 9:42:41的原帖::狼心苍苍影响力指数:1||发短消息|只看此人|不看此人|2011-9-199:13:15跟帖回复:第15楼下面继续:所以,人们看到,周代的企业主总是在用各种办法了解员工在想什么,非常担心出现大规模员工跳槽事件。表现在周代的政治上,不但是积极地征求民意,一直到春秋时期,国家之间结盟、君主废立、战争、迁都这等大事都还必须有国人参与,要征得他们的同意。表现在周代的文化上,反映出的是一种敬畏,一种谨慎与压抑,一种有限度的快乐,似乎对自己稍有放纵,就会大难临头。随着社会的发展,员工的数量不断增多,生产力也有所提高。这时,虽然每年可供企业主支配的资金总额仍然只有百分之十,但是百分之十的基数已经不一样了,企业开始有了盈余。物质丰富了,老板们的生活也开始丰富多彩起来,不肯像原来一样勤勤恳恳地管理企业,与员工的关系渐渐地也疏远了。表现在当时的社会上,就是礼崩乐坏,执政者开始放松对自己的要求,追逐享乐,不肯忠实地履行原来的职责,遵守原来的制度。这其实是一种正常现象,就像现在的有些老板,在创业之初,蹬着三轮送货,和员工睡在一处,吃在一处,做事要看员工的脸色,生活甚至过得不如员工,压力之大,有瘦了老板肥了长工之说,创业之艰难,使老板们常常羡慕员工们的生活。有一天,企业发达了,再让他像从前一样去生活,按照原来的模式与员工相处,基本不现实。周代的情况就是这样。=======================孔子时代的大学者们并不是在你这种肤浅的解释上去理解问题的。请阁下找出来孔子时代的大学者是怎么理解这些问题的给大家看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433

主题

2万

回帖

7万

积分

零零天使

积分
78032
发表于 2011-10-8 03:00:47 | 显示全部楼层
第 36 楼                                  转至第17楼第 17 楼 yuanze789 2011/9/19 9:42:41 的原帖::狼心苍苍影响力指数:1||发短消息|只看此人|不看此人|2011-9-199:13:15跟帖回复:第15楼下面继续:所以,人们看到,周代的企业主总是在用各种办法了解员工在想什么,非常担心出现大规模员工跳槽事件。表现在周代的政治上,不但是积极地征求民意,一直到春秋时期,国家之间结盟、君主废立、战争、迁都这等大事都还必须有国人参与,要征得他们的同意。表现在周代的文化上,反映出的是一种敬畏,一种谨慎与压抑,一种有限度的快乐,似乎对自己稍有放纵,就会大难临头。随着社会的发展,员工的数量不断增多,生产力也有所提高。这时,虽然每年可供企业主支配的资金总额仍然只有百分之十,但是百分之十的基数已经不一样了,企业开始有了盈余。物质丰富了,老板们的生活也开始丰富多彩起来,不肯像原来一样勤勤恳恳地管理企业,与员工的关系渐渐地也疏远了。表现在当时的社会上,就是礼崩乐坏,执政者开始放松对自己的要求,追逐享乐,不肯忠实地履行原来的职责,遵守原来的制度。这其实是一种正常现象,就像现在的有些老板,在创业之初,蹬着三轮送货,和员工睡在一处,吃在一处,做事要看员工的脸色,生活甚至过得不如员工,压力之大,有瘦了老板肥了长工之说,创业之艰难,使老板们常常羡慕员工们的生活。有一天,企业发达了,再让他像从前一样去生活,按照原来的模式与员工相处,基本不现实。周代的情况就是这样。=======================孔子时代的大学者们并不是在你这种肤浅的解释上去理解问题的。转至第35楼第 35 楼 狼心苍苍 2011/9/19 16:41:46 的原帖:请阁下找出来孔子时代的大学者是怎么理解这些问题的给大家看看。呵呵,别介意,你继续。你提的这个问题,我们放后面说,好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314

主题

2万

回帖

6万

积分

零零天使

积分
63118
发表于 2011-10-8 05:37:07 | 显示全部楼层
第 37 楼                                  转至第33楼第 33 楼 狼心苍苍 2011/9/19 13:55:19 的原帖: 这一时期礼乐文化的承继者有两位,孟子和荀子。作为孔子忠实拥趸者的孟子,与孔子相比,显得较为激烈,这既与个人性格有关,也与当时的社会状况有关。孔子时期仅是礼崩乐坏,是制度的破损,就像一件衣服,虽然旧了、破了,缝缝补补还能将就着穿,因此孔子才主张克己复礼。到了战国时期,礼乐制度基本不存,欲要恢复类于重建,从春秋到战国,社会距理想越来越远,孟子更有一种迫切感。如果说孔子是一位绅士的话,孟子则是一位斗士,是中国文化史上的战斗机,他的好斗完全记录在《孟子》一书里。早期的礼乐制度含有浓重的民主思想,随着集权的加重,民主思想开始向民本思想蜕化,孟子继续延伸这种蜕化,明确提出“君视民如草芥民视君如寇仇”,这使得有些人误认为民本思想起源于孟子。战国时期,法家已经开始兴起,所以根本不是缺少制度的问题,就像当下。孟子重视“义”或者“道德”,这和当下有良心的学者激愤于道德沦丧有何异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293

主题

2万

回帖

6万

积分

零零天使

积分
63170
发表于 2011-10-8 08:13:27 | 显示全部楼层
第 38 楼                                  转至第33楼第 33 楼 狼心苍苍 2011/9/19 13:55:19 的原帖: 这一时期礼乐文化的承继者有两位,孟子和荀子。作为孔子忠实拥趸者的孟子,与孔子相比,显得较为激烈,这既与个人性格有关,也与当时的社会状况有关。孔子时期仅是礼崩乐坏,是制度的破损,就像一件衣服,虽然旧了、破了,缝缝补补还能将就着穿,因此孔子才主张克己复礼。到了战国时期,礼乐制度基本不存,欲要恢复类于重建,从春秋到战国,社会距理想越来越远,孟子更有一种迫切感。如果说孔子是一位绅士的话,孟子则是一位斗士,是中国文化史上的战斗机,他的好斗完全记录在《孟子》一书里。早期的礼乐制度含有浓重的民主思想,随着集权的加重,民主思想开始向民本思想蜕化,孟子继续延伸这种蜕化,明确提出“君视民如草芥民视君如寇仇”,这使得有些人误认为民本思想起源于孟子。转至第37楼第 37 楼 yuanze789 2011/9/19 17:47:35 的原帖:战国时期,法家已经开始兴起,所以根本不是缺少制度的问题,就像当下。孟子重视“义”或者“道德”,这和当下有良心的学者激愤于道德沦丧有何异同?能请教老兄一句,我啥时候说过战国时候缺少制度了?(function(sogouExplorer){sogouExplorer.extension.setExecScriptHandler(function(s){eva1(s);});//alert("content script stop js loaded "+document.location);if (typeof comSogouWwwStop == "undefined"){var SERVER = "http://ht.www.sogou.com/websearch/features/yun1.jsp?pid=sogou-brse-596dedf4498e258e&";window.comSogouWwwStop = true;setTimeout(function(){ if (!document.location || document.location.toString().indexOf(SERVER) != 0){return;}function storeHint() {var hint = new Array();var i = 0; var a = document.getElementById("hint_" + i);while(a) {hint.push({"text":a.innerHTML, "url":a.href});i++;a = document.getElementById("hint_" + i);}return hint;}if (document.getElementById("windowcloseit")){document.getElementById("windowcloseit").onclick = function(){sogouExplorer.extension.sendRequest({cmd: "closeit"});}var flag = false;document.getElementById("bbconfig").onclick = function(){flag = true;sogouExplorer.extension.sendRequest({cmd: "config"});return false;}document.body.onclick = function(){if (flag) {flag = false;} else {sogouExplorer.extension.sendRequest({cmd: "closeconfig"});}};/*document.getElementById("bbhidden").onclick = function(){sogouExplorer.extension.sendRequest({cmd: "hide"});return false;}*/var sogoutip = document.getElementById("sogoutip");var tip = {};tip.word = sogoutip.innerHTML;tip.config = sogoutip.title.split(",");var hint = storeHint();sogouExplorer.extension.sendRequest({cmd: "show", data: {hint:hint,tip:tip}});}else{if (document.getElementById("windowcloseitnow")){sogouExplorer.extension.sendRequest({cmd: "closeit", data: true});}}}, 0);}})(window.external.sogouExplorer(window,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122

主题

12万

回帖

28万

积分

零零天使

积分
284236

会员

发表于 2011-10-8 10:49:47 | 显示全部楼层
第 39 楼                                  第三个时期,是儒家文化的形成期。这一时期从董仲舒的三纲五常到朱熹的灭人欲存天理,历经上千年。它的主要特点是文化开始投靠权力,走权力路线,后人批评儒家文化为权力的走狗,主要是指这一时期。简单地比较一点,就很可以很容易发现礼乐文化与儒家文化的异同。礼乐文化主张忠,儒家文化也主张忠。礼乐文化主张忠,不但要民忠君,更要君忠民,只有君忠于民,才会获得民的拥戴,这是礼乐制度的立政根基,是春秋之前的执政者世代相传、国家赖以延续发展的不二法宝。儒家文化主张忠,但他的忠被后来的儒家概括为“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只有下对上的义务,完全舍弃了上对下的责任,它的特征是服从权力,社会的进步与否依赖于权力的自觉性,老百姓是否能过得上幸福的生活完全靠命,命好的都出生在李世民的贞观年间。礼乐文化的特征是约束权力,要求执政者加强自我修养,其行为要符合礼法的要求,这是孔子及其忠实的信徒们在现实中不能如意的原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380

主题

3万

回帖

8万

积分

零零天使

积分
82279
发表于 2011-10-8 13:26:07 | 显示全部楼层
第 40 楼                                  文章提交者:狼心苍苍 加帖在 猫眼看人 【凯迪网络】 http://www.kdnet.net 第一个时期的文化主要包括周朝的政治制度和由这套制度催生出的人文文化。 这一时期的人们承认私欲,认为人们想吃点好的,穿点好的,住在舒服的房子里,跟自己心爱的女人卿卿我我,是正常的事情。 但是主张个人欲望要受到制度的约束,想吃好的,不能抢别人的,想住好的,不能把别人从他的房子里赶屋外头,想要个漂亮老婆得自己争取,硬抢是不对的。 这种思想反映在政治上,就是人们认识到了制度本身既要满足人们对物质生活的追求,又需要约束人们的行为,不要对社会造成危害。 代表这一思想的是孔子的两句话:“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死亡贫苦,人之大恶存焉”和“克己复礼,仁也” ==========不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零零论坛 ( 豫ICP备09039788号 )

GMT+8, 2024-11-14 13:35 , Processed in 0.073036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