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mama

[原创]宅急送又丢了一件货

[复制链接]

8069

主题

12万

回帖

28万

积分

零零天使

积分
283430

灌水天才奖幽默大师奖优秀会员

发表于 2011-10-26 03:03:14 | 显示全部楼层
第 231 楼                                  我们阴暗的内心:斯坦福监狱实验  “最卑劣的行为就像有毒的杂草一样繁茂地生长在监狱的空气里”——OscarWilde。  最好的心理学实验总是问着关于人性的永恒的问题,例如,是什么让一个人变得邪恶?一个好人也可以犯下恶行吗?如果可以,是什么让人们越过那条界线?有没有一个临界点,当它被跨过之后就会释放出邪恶?又或者是人们所处的处境决定了他们的行为?www.Examda.CoM考试就到考试大  本文中这个被提名为最杰出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实验是著名的“斯坦福监狱实验(StanfordPrisonExperiment)”。它有力地论证了处境的作用(Zimbardo,1971)。不仅如此,而且这个实验还为一本小说、两部电影、无数电视节目,甚至一个乐队提供了灵感,就连法律都为此做出了修改。这些我们过会儿再说,先来看看这个实验。  囚犯和狱警  实验的思路很简单:看看被挑选出来的最健康、最“正常”的普通人如何应对自己正常身份的彻底改变。被试中一半作为狱警,另一半作为囚犯。在本次实验中没有折衷办法,因为为了使实验有好的效果,必须真实地模拟现实生活中囚犯和狱警的经历。这些被试要迎接生命中的全新体验。考试大-全国最大教育类网站(www.Examda。com)  “囚犯”们像平时一样一大早出门的时候被哀号着警报的警车“逮捕”。然后他们被采集指纹、蒙上眼、关进监狱。接着被剥光衣服、搜身、去虱子、理发、拿到囚服、得到一个号码,并在一只脚上拴上链子。  另外的被试变成了身穿警服、手持木棍的狱警。斯坦福大学一幢建筑的地下室被伪装成了一座监狱。  于是,实验开始了。来源:www.examda.com  反抗被镇压  一开始一切都很正常,可是到了第二天,“囚犯”们对于被监禁做出了反抗。狱警们迅速而残忍地采取了报复。他们把囚犯全身扒光,搬走了囚犯的床,把这次反抗的头目拉去关了禁闭,并且开始骚扰“囚犯”。  不久之后“囚犯”们开始无条件地服从狱警。经过了仅仅几天逼真的角色扮演之后,被试报告说他们之前的身份似乎已经完全被抹去了。他们成为了自己在监狱中的号码。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狱警”们的身上,他们辱骂并且虐待自己的囚犯。考试大论坛  实验者也被卷入了自己的实验  甚至连首席研究人员PhilipZimbardo也承认自己沉浸在了“监狱主管”的角色中。事实上,Zimbardo相信这次实验最为有效的结果就是他自己被转化为一个讲究制度的人物形象——更注重监狱的安全,而不是被试的福利。  实验组的其他成员也全神贯注于自己的新角色中。CraigHaney和Zimbardo一样,他解释说自己完全忙于对付管理“监狱”时每天所遇到的危机,而忘记了他们实验的目的是什么。考试大-全国最大教育类网站(www.Examda。com)  角色扮演  直到他的一位同事干预了之后实验才终于被停止。实验预计要进行14天,不过总共只持续了6天。之前是和平主义者的年轻人在作为狱警的过程中侮辱并且在身体上攻击“囚犯”,甚至有报道说个别人很享受这个过程。与此同时,“囚犯”们很快显示出典型的情绪崩溃的征兆。其中五人甚至在实验提前结束之前就不得不离开“监狱”。  对于被试行为的心理学解释是,他们承担了自己被指派的社会角色。这其中包括了接受与这些角色相关的隐含的社会标准:狱警应该变得独裁,应该虐待囚犯,而囚犯则需要卑屈地忍受给自己的惩罚。来源:www.examda.com  这个实验不可避免地引来了违背道德,包括样本过小、缺乏生态有效性等方面的批评。尽管如此,我们仍然难以否认,这个实验提供了对于人类行为的重要的洞察。或许它可以帮助解释像在阿布格莱布监狱(位于伊拉克,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后被曝光的许多虐囚照片正是描述了在这里发生的暴行,译者注)中这种情境下发生的虐待。  RikersIsland拘留所  这个实验能够反映出现实情况下监狱里的情形吗?很有可能。在撰写《走进Rikers:世界上最大的拘留所的故事(InsideRikers:StoriesfromtheWorld’sLargestPenalColony)》时,JenniferWynn采访了纽约最大的拘留所RikersIsland的狱警。一位警长解释说狱警很容易习惯于对被收容者的施暴程度——这是他们工作的一部分,他们很快就对此免疫了。有些人无法理解他们在工作的时候怎么好像变了一个人一样。本文来源:考试大网  在其中一个叫做“中央刑法隔离单元”的单元里,对囚犯施与的暴力是如此严重,以至于在1995年,将近有12位狱警因为攻击囚犯被正式起诉。最终囚犯们获得了160万美元的赔偿。这只是其中的一个例子。www.Examda.CoM考试就到考试大  流行文化和斯坦福监狱实验  这项研究如今已是如此出名,它甚至进入了我们的流行文化当中。它启发了一本小说——MarioGiordano的《DasExperiment》,之后该小说又被拍成了电影。而且《非常嫌疑犯(TheUsualSuspect)》作者的一部新片已经预计要开拍。该实验还在无数的电视节目中被报道和重现,最著名的是由BBC拍摄的。  不仅如此,它甚至还给一个乐队的名字带来了灵感。“斯坦福监狱实验”乐队在1994年发行了自己的同名专辑,一年后又发行了第二张专辑《TheGatoHunch》。还有什么其他的心理学实验可以说有一个乐队的名字就是根据自己起的呢?考试大收集整理  参考书目  Zimbardo,P.G.(1972).TheStanfordPrisonExperimentaSimulationStudyofthePsychologyofImprisonment.PhilipG.Zimbardo,Inc.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26 06:57:44 | 显示全部楼层
第 232 楼                                  (五)服从权威还是墨守陈规?StanleyMilgram:服从权威还是墨守陈规?有什么心理学实验可以如此有影响力,以至于只要参加了这个实验就可以改变你对于自己和人性的看法?什么实验过程可以促发人们大量地出汗和颤抖,使得10%的人极度难过,同时让其他人陷入歇斯底里的狂笑?什么发现可以如此强大有力,以至于它招致了很多心理学家的疯狂反驳?欢迎来到十大心理学研究的第六个提名,正如你所料,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可是先不要争论,因为这个研究引来了大量的批评,有些人说它的断言过于浮夸。解释人类的残酷StanleyMilgram的著名实验是为了测试对于权威的服从而设计的(Milgram,1963)。Milgram想知道,当被一个权威人物命令去伤害他人的时候,一个人究竟会残酷到什么地步。很多人在二战的恐怖之后想要知道(不是第一次想知道),人们如何会被激发,去对同类犯下如此残酷的罪行。不仅是那些武装部队,就连普通人都被强迫去实施最为残酷可怕的暴行。但是Milgram没有去调查战争中的极端情况,他希望看看在实验室相对“正常”的环境下人们会有什么反应。当被要求给另一个人实施电击的时候人们会有什么表现?人们会无视自己的忧虑而遵从命令到什么样的程度?被试所处的实验情境最初比较简单。被试被告知他们参与了一个学习实验,他们执行电击,并且需要持续到实验的最后。他们是“老师”,而另外一个人是“学习者”。他们坐在一个机器前,上面有标着逐渐增大的电压值的刻度盘。这就是“电击器”。上排的第三个电闸贴着“危险:强电击”的标签,之前两个电闸只是标着“XXX”。在实验过程中,每当“学习者”犯下一个错误的时候,被试就被命令执行不断增强的电击。当然学习者不断地犯错,于是老师(可怜的被试)必须持续给与学习者越来越强的电击,并且听到惨叫,直至最终学习者安静下来。被试实际上并没有释放电击,实验中的学习者只是一个按照预演演戏的演员。学习者看不到被试,所以他们只能根据自己的假设来装出被试给自己造成的痛苦程度。然而,他们几乎可以肯定,到了实验最后,电击会变得极度痛苦,而学习者很可能会不省人事。当被试推诿,不愿实施电击的时候,以身着白色实验服的权威形象出现的实验者会命令他们继续。结果在我阐明实验结果前,试图去想象一下你自己是实验的被试。为了一个记忆性的学习,你究竟会给另一个人实施多强的电击(至少你认为那是电击)?当你执行了标有“危险:强电击”的电击,使得学习者安静下来之后,你会怎么想?说实话,你会残酷到什么程度?无论你认为自己会残酷到什么程度,你很可能都低估了自己,因为大多数人都低估了自己的残酷。就如同这个实验本身一样,实验结果如同触电一般有冲击力。Milgram的研究发现人们比你想象中更加愿意服从。63%的被试一直持续到实验的最后——即使在学习者痛苦地尖叫,对他求饶,直到最终不省人事的情况下,被试还是执行了所有强度的电击。这些可不是特别挑选出来的虐待狂,他们都是像你我一样的普通人,志愿参加这次研究。这些结果应该如何解释?在当时Milgram的研究成为了大新闻。Milgram用了情境的力量来解释实验结果。这个社会心理学实验完美地用事实说明了社会情境可以给人类行为带来的影响程度。这个实验开创了一个全世界实验室对此进行后续研究的小型产业。这些发现在不同的文化中,略有细微差别的情境中和不同的性别中(最初的实验被试均为男性)都成立吗?答案是:即使改变很多不同的实验变量,人们还是非常服从。其中一个例外是澳大利亚女性明显不太愿意服从。从中不难了解如果换作是你会怎么样。存在本质缺陷?现在再回头想一想。显然,这个实验依赖于情境去影响人们的行为,但是这个情境究竟有多么真实?如果是你,当然在某种程度上你会明白那不是真的,你不是真的在给某人施以电刑,在大学研究中将某人电到不省人事当然是不被允许的。而且,人们会找到大量的非语言线索。那个演员究竟需要演得多好才能防止被看穿自己是个演员?即使明知并不是真的,人们还是很善于假装配合。越是了解人类心理学,我们就越了解无意识过程的力量,无论是情感无意识还是感知无意识。在不被察觉的情况下,它们可以对我们的行为产生巨大的影响。假设在无意识层面上人们并不完全相信这个实验是真的,那么还有另一种解释是可行的。也许Milgram的研究事实上证明了墨守陈规的力量。我们都会受到一种拉力,它让我们想要讨好实验者,融入情境中,做别人期待我们去做的事情。虽然这也是对于这个杰出实验的一种有说服力的理解,但是它并不是Milgram当初想要的结果。无论你是否相信这个实验想要证明的结果,Milgram的研究毫无疑问是心理学中最有影响力、最令人印象深刻的研究之一。由于现代伦理标准,这同时也是一个几乎不可能被重复的实验(除虚拟实境之外)。当然在我第一次听说它的时候,我对于人性的看法被无法撤回地改变了。现在,用批判的眼光来看,我不再如此肯定。轮到你了:请给出评论如果你愿意对这个实验发表自己的看法,请在下面留下你的评论。无论是对于Milgram研究的强烈支持还是严肃批评我都很感兴趣。正如心理学家告诉他们被试的那样:没有错误的答案。参考书目Milgram,S.(1963).Behavioralstudyofobedience.JournalofAbnormalandSocialPsychology,67(4),371-378.[Abstract|PDF453K]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26 10:52:14 | 显示全部楼层
第 233 楼                                  (六)虚假同感偏差为什么我们作为直觉型心理学家都显得如此糟糕:虚假同感偏差  很多人非常自然地认为自己是很好的“直觉型心理学家”,觉得预测别人的看法和行为是十分容易的事情。我们每人都有靠先前自我和他人的经历积累起来的无数信息,这就意味着我们必然拥有很强的洞察力了吗?运气没这么好。  在现实中,人们在估计他人行为及其原因的时候总是显示出很多可以预见的偏见。而这些偏见正好证明了我们多么需要心理学实验,以及为什么我们不能依赖于自己的直觉去推测别人的行为。  其中的一种偏见叫做虚假同感偏差(thefalseconsensusbias)。在20世纪70年代,斯坦福大学的社会心理学教授LeeRoss特意用两项简单有效的研究证明了虚假同感偏差是如何运作的(Ross,Greene&House,1977)。虚假同感在第一项研究中,被试被要求阅读关于一起冲突的资料,并得知有两种对此冲突做出回应的方式。被试需要做以下三件事情:猜测其他人会选择哪种方式;说出自己的选择是什么;分别描述选择这两种回应方式的人的特征属性。实验结果显示,无论被试选择了两种回应方式中的哪一种,更多的人认为别人会做出和自己同样的选择。这展现了被Ross和同事们称为“虚假同感”的偏见——我们每个人都觉得别人和自己想的一样,可是实际上并非如此。当被试在描述和自己持不同意见者的特征属性时又揭示了另一种偏见。和与自己有相同选择的人相比,人们对于和自己有不同选择的人的人格做出了更为极端的预测。说的通俗一点就是:人们倾向于假设那些和自己观点不一致的人有点不正常!这似乎看上去像一个笑话,但这是人们表露出来的确实存在于现实中的偏见。来Joe’s饭店吃饭虽然第一项研究非常符合理论,但是我们怎么能确定人们真的会言行一致呢?毕竟,心理学家已经很好地证明了人们的看法和他们的行为之间的联系甚为细微。因此,在第二项研究中,Ross和他的同事们放弃了假想的情境和纸笔的测试,而选择了巨大的挂在身上的广告牌。这次来了一批新的被试,他们都是大学生。实验者问他们是否愿意挂上写着“来Joe’s饭店吃饭”的广告牌在校园里闲逛30分钟。(不告诉被试Joe’s饭店食物的质量如何,以及他们看上去有多傻。)被试被告知他们可以从中学到“一些有用的东西”,以此作为这样做的唯一动机。不过如果不愿意,他们完全可以拒绝这样做。这项实验的结果证实了之前的研究。在那些同意挂广告牌的人中,62%认为其他人也会同意这么做。在那些拒绝这么做的人中,只有33%的人认为别人会同意挂广告牌。和上次一样,人们对于和自己意见不合者的人格再次做出了更为极端的预测。你可以想象一下他们会是怎么想的。那些同意挂广告牌的人可能会说:“那些拒绝的人是怎么回事?我看他们肯定很害怕看上去像一个傻子。”而那些拒绝挂广告牌的人会说:“那些同意挂广告牌的只知道卖弄的到底是些什么人?我知道那样的人——他们真古怪。”我们是蹩脚的直觉型心理学家这项研究很吸引人,不仅因为它揭示了我们在考虑别人行为时的一种偏见,而且它证明了心理学研究的重要性。每个心理学家在某个时候都曾在用以下两种论据解释一项研究的发现时显得心烦:1.我本有机会告诉你这些——这太明显了(所以我都没必要告诉你)!2.不,以我的经历来看这不对——人们的行为并不是那样的。像这项社会心理学实验证明的那样,人们是蹩脚的直觉型心理学家。少数的几个例外之一是当答案十分、十分明显的时候,例如问别人是否应该去谋杀。但是从总体上来说,我们观点一致的问题不如我们意见不一的问题来的有趣。人们还可能假设和自己有不同看法的人相对于自己来说有更加极端的人格。这是因为,人们有意或无意地对自己说,所有思维正常的人当然都和我想的一样。可是,很显然不是这样。虽然知道我们不了解别人是一个很好的开始。而这就是我们需要心理学研究的一个很好的理由。参考书目Ross,L.,Greene,D.,&House,P.(1977).Thefalseconsensusphenomenon:Anattributionalbiasinself-perceptionandsocialperceptionprocesses.JournalofExperimentalSocialPsychology,13(3),279-30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468

主题

12万

回帖

27万

积分

零零天使

积分
275452

特殊贡献奖美食专家精英斑竹

发表于 2011-10-26 14:46:44 | 显示全部楼层
第 234 楼                                  (七)社会认同理论为什么群体和偏见能如此容易地形成:社会认同理论这项经典的社会心理学研究证明了人们只需要一点点借口就可以形成群体,并开始歧视不属于这个群体的其他人。人们在群体中的行为总是引人入胜而又时常令人烦恼。一旦人们组成了群体,我们就开始做出奇怪的事情:模仿群体中其他成员的行为,偏袒自己群体中的成员,寻找一位可以顶礼膜拜,并抗击其他群体的领袖。只要去看看Sherif做的RobbersCave实验就能够发现,要挑起不同群体间的冲突是多么容易的一件事。但是看看你属于的不同类型的群体,你就会看到它们之间有巨大的差异。有一些群体更像是属于同一作战部队的士兵,他们从小就互相熟识。这种关系持续时间长久、紧密,成员之间相互保护对方。或许属于这种群体中的人们彻底地改变自己的行为,并在很多方面袒护同胞就显得并不足为奇。不过,其他的一些群体则远没有这么紧密。比如说,一家体育俱乐部的支持者,或者只在几个月内一起研究同一课题的同事,甚至是在一间画廊鉴赏同一幅画作的一群人。在任何能引起人注意的范围内,我们似乎都不可能认为共同站在同一幅画前仅仅30秒钟的人形成了一个群体。这种关系难道不显得太过于稍纵即逝了吗?这正好就是社会心理学家HenryTajfel和他的同事们要来回答的问题。他们相信,一个群体和随之形成的偏见有可能形成于很短的时间内。实际上,他们认为即使在成员之间没有面对面的交流,相互之间互不认识,而且他们的“群体”行为没有实际影响力的情况下,还是有可能形成群体。换句话说,他们从这个徒有形式的群体那里完全无法获得任何得失。形成一个“群体概念最为淡薄的群体”Tajfel和同事们想出了一个证明他们想法的简单有效的方案。一些14、15岁的男孩作为被试被带进实验室,并且看了Klee和Kandinsky两人画作的幻灯片。他们被告知,实验者会根据他们对于这些画的偏好将他们分为两组。当然,这是一个为了在他们心中产生“我们”和“他们”的概念的谎言。实验者希望这两组孩子对于谁和自己同组,组别意味着什么,或者他们有什么得失这些问题几乎没有任何概念。在安排完之后,孩子们一个一个被单独带入一间小隔间。然后每人被要求将虚拟货币分发给两个组中的其他成员。他们知道的信息只有那些男孩是属于哪个组的,以及属于那个人的一个代码。为了弄清楚在自己这组和对方的那组之间这些孩子更偏向于哪一方,实验者设计了一系列的规则。在其他的一些试验中规则被稍作改动,以便于验证一些其他理论。这些孩子在分发虚拟货币时是否:公平?为了获得最大的共有利益?为了获得最大的本组利益?为了获得两组间最大的差距?有所偏袒?这包含了最大本组利益和最大两组间差距的结合。令人吃惊的发现根据孩子们分发虚拟货币的情况来看,被试确实证明了群体成员间典型的行为界限:相对于其他组的成员,他们更偏向于自己组的同伴。在其他很多试验中,这种格局持续地得到发展,而且在其他的实验中得到了复制。如果你能相信的话,在这些实验中,群体概念甚至更加淡薄。在我第一次看到这项实验的时候,我的第一反应是它太令人吃惊了。要知道,那些孩子完全不知道谁“和自己”在同一组中,以及谁在另一组中。但是,关于这项实验最为令人费解的一点在于这些孩子从偏袒自己这组中完全无法得到任何好处——看起来并没有任何东西左右他们的决定。在现实世界中有一个很好的偏袒自己的群体的理由——一般来说这对你自己也是有利的。你通过保护像你一样的其他人来保护自己。社会认同理论(SocialIdentityTheory)不过,Tajfel认为,有一些东西左右了男孩们的决定。那是一种非常微妙而又无比深刻的东西。Tajfel相信人们的身份是建立在自己的群体成员身份之上的。举例说,想想你自己属于什么群体:比如在工作上,或是在家庭中。你自己的身份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由这些群体来定义的。换言之:你所属群体的性质决定了你的身份。鉴于这种说法,我们希望成为地位高、形象良好的群体中的一员就再正常不过了。不过非常关键的一点在于,地位的高低是在比较中才能看得出来的。也就是说:知道自己所属的群体高人一等就需要有另外一组可以让我们俯视的群体的存在。那么,根据社会认同理论,实验中的那些男孩确实有理由在分配虚拟货币的时候变得自私。这完全是通过让自己的这组看上去更优秀,从而抬高自己的身份。批评没有任何实验可以,或者应该停留在其表面价值上。我们必须问,它是否真的证实了作者声称它所证实的理论。这项实验和对其的解释时常遭致两种批评。1.被试的行为可以通过经济上的利己主义来解释。但是:在另一个试验中,“虚拟”货币被换成了符号,结果仍然相同。2.被试只是用他们认为实验者希望他们给出的回应方式来做出回应(心理学家将其称为“需要特征”)。但是:Tajfel认为被试并不知道实验者想要的结果是什么。回想一下,分发虚拟货币的规则时常变化。而且,实验者鼓励被试认为选择自己喜欢哪位画家的作品(“第一部分”实验)和分配虚拟货币(“第二部分”实验)之间没有联系。尽管有这些批评,Tajfel和同事们的发现经历了时间的考验。这个实验以及类似的实验在改变了实验变量之后被重复了很多遍,实验结果几乎不变。群体成员的向心性社会认同理论说明,我们的身份是由我们所属的群体塑造的。其结果就是我们有目的地改善自己的群体和其他群体相对的形象和地位。Tajfel和同事们的实验表明我们所从属的群体对于自己是如此重要,以至于我们在几乎没有受到任何激励的情况下还是会加入持续时间最为短暂的群体。然后我们会自发地让自己所属的群体看上去比其他群体更优秀。我们所属的群体对于我们的重要性,以及我们经常在无意识的情况下如此轻易地加入不同的群体,这些都是关于人性微妙而又深刻的观察。参考书目Tajfel,H.,Billig,M.G.,Bundy,R.P.,&Flament,C.(1971).Socialcategorizationandintergroupbehavior.EuropeanJournalofSocialPsychology,1(2),149-17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26 18:41:14 | 显示全部楼层
第 235 楼                                  (八)如何避免失败的讨价还价如何避免失败的讨价还价:不要给别人威胁一项获奖的社会心理学实验揭露了我们为什么不能时常有效地和别人讨价还价。这个简单而令人迷惑的实验调查了讨价还价中两个至关重要的因素的作用:威胁和交流。讨价还价是我们经常进行的一项活动,尽管我们自己可能意识不到。它不仅仅发生在证券交易所,你要求老板给自己加薪的时候,或是在市场上。它发生在每一次我们试图和别人达成一项协议的场合中。这项协议可以简单到和朋友选择去哪家饭店吃饭,或者决定看哪个电视频道。而反之当其规模很大的时候,讨价还价可以影响国家的命运。无论规模大小,讨价还价都是我们生活中的一个核心组成部分。对讨价还价的心理过程的理解能够给我们的每日生活带来巨大的利益。在一项经典的、曾经获奖的一系列研究中,MorganDeutsch和RobertKrauss调查了讨价还价中的两个重要的因素:我们如何和对方交流,以及我们如何运用威胁(Deutsch&Krauss,1962)。要研究这些,他们利用了一个迫使两个人相互讨价还价的游戏。虽然Deutsch和Krauss用到了九种不同的情境,一旦你理解了基本的游戏,所有的情境就只有微小的区别。那么,试图想象你自己是20世纪50年代BellTelephone实验室的一位行政工作人员。你被要求参加一项心理学研究。每一项心理学研究都有一个故事,而这个故事主要讲述了两家卡车运货公司间的事情……实验1:卡车运货在实验正式开始前,研究人员向你解释说你将要和另一位被试玩一种游戏。在游戏中你需要经营一个卡车运货公司。游戏的目标和现实生活中一样:获得尽可能多的利润。像现实中的客车运货公司一样,你需要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将尽可能多的货物运达目的地。但是在这个游戏中你只有一个起点,一个终点和一位竞争对手。看上去这是一个颇为简单的游戏。下面是游戏的难处。你卡车运货路线的地图给了你一个两难的抉择。你所拥有的是“Acme”卡车运货公司,而你的对手运营的是“Bolt”公司。你们两人都面临着一个相同的问题。看看下面的图片。正如你所见,你前往目的地的路线有两条:一条短,一条长。记住,时间就是金钱,所以你到达目的地所需的时间越长,你的利润就越少。而利润正是游戏的目标。不幸的是,较短的路线有一个很大的缺点:它是单行道。在同一时间你们两人中只有一个可以穿过那条路到达目的地。看起来你需要和你那位陌生的对手达成某种协议来共享这条单行道,这样你们两人才都能赚钱。不过,你将如何做到这一点则是另一个谜,因为在实验过程中你们两人没有交流的机会。你会坐在一个小隔间里,在那里你只能看到一个表示你的“卡车”的控制箱,以及实验者。产生威胁的大门你得到了一种和你的对手交流的方法,尽管只是一种间接交流。你们每人控制单行道上靠近自己这一端的一扇大门。不过,这扇大门只能在你的卡车上了主干道之后才能被关上。这将是你拥有的威胁。而实验者又“火上浇油”地说你只需管自己多赚钱,而无需顾忌另一个人的利润。听你的口令,预备,合作!一旦你们开始实验,不久后你就发现自己根本赚不了什么钱。在20次试验的第一次中,你和你的对手都关闭自己的大门,迫使两方的卡车都绕道而行。这条路比单行道远50%,这就意味着你在路途上总体是亏损的。在第二次试验中,双方的卡车在单行道上迎头相遇。你们都必须掉头,损失了时间和金钱。剩下的几次试验也没好到哪里去。你偶尔可以在路途中赚点小钱,但是大多数情况下都是以亏损告终。你把大量时间花费在更远的路线上,或者是从单行道掉头回来的路上,而不是在主干道上高兴地边前进边赚钱。在实验的最后,研究人员公布了你所赚的利润:零蛋。事实上你反而严重亏损。或许卡车运货公司并不是这么容易经营的。不同类型威胁的比较后来,你发现自己处在三种不同的实验情境中的一种之中。其他两种情境与你经历的这种的唯一区别在于,在其中一种情境中两方都没有大门,而在另一种情境中只有一扇大门由一位被试控制。在我告诉你另外两种情境的实验结果之前,试图猜测一下。你所参与的一种情境中含有双方威胁——你们两人都可以威胁到对方。一种情境中有单方威胁——只有一方可以威胁到对方。而在最后一种情境中没有任何威胁。不同情境下利润从多到少的顺序是什么呢?最后发现,在将双方得分加起来的时候,你所处的有双方威胁的情境赢得了最少的利润,排在第二的是单方威胁情境,而利润最丰厚的是无威胁情境。这是第一个颇为古怪的结果。虽然在单方威胁情境中拥有威胁,即大门控制权的那个人的利润高于没有大门控制权的那个人,但是他们在个人和总体上仍然好过于双方都有威胁的情况。这个实验说明拥有威胁导致了更糟糕的结果,单方威胁要优于双方威胁。实验2:交流的界线但是不是一点点交流就大有帮助呢?你之前在实验中不允许和另一位被试说话,所以你的卡车需要代替你说话。讨价还价就是要通过协商来达成一个折中方案——难道,交流不是显然会有所帮助吗?为了验证交流的作用,Deutsch和Krauss(1962)又组织了第二个实验。它和第一个实验除了被试可以通过耳机相互通话外其他方面都完全一样。下面是第二个古怪的结果:允许双方交流并没有使实验结果发生显著变化。实验者发现双方说话并不影响他们赚钱的多少。换句话说,那些相互交流的被试并没有设法达成更好的共识。和实验者一样,对于这个结果我感到很惊讶。允许人们交流难道不能帮助他们找到一个让双方赚钱的方法吗?可这完全不是实验中发生的结果。相反,似乎人们的争强好胜比他们交流的动机更强烈。从另一方面来说,或许实验情境中某种特有的因素阻止了人们交谈?第二项研究中的被试报告说,他们难以开口和完全是陌生人的对方说话。其结果就是他们明显不如平时那么健谈。是否可能是情境约束导致了沟通障碍,因此使双方很少有交涉呢?实验3:被迫交流Deutsch和Krauss决定在第三个实验里验证被迫交流的作用。实验过程又是和之前一样,但是现在20组被试被要求必须说些什么。如果他们中的一组不交谈,那么实验者会友好地提醒他们说些话。他们可以谈论任何东西,只要说话就行。结果终于显示交流取得了一些成功。单方威胁情境组的表现和无威胁情境组的表现接近(记住,无威胁情境组表现最好)。和没有交流时相比,被迫交流对于无威胁情境无明显影响。而且它也没有有效地改进双方威胁组的情况。似乎人们在双方均有威胁的时候仍然过于争强好胜,以至于很难避免双方的亏损。威胁导致怨恨关于这项研究最为令人意外的是,在双方威胁情境中被试的表现相当糟糕。在这个实验中,即使是被迫交流也不能克服人们的好胜之心。Deutsch和Krauss对此给出了一条有趣的解释。试图想象一下你的邻居友好地请你在他们出去度假的时候给他们的植物浇水,看上去同意他们是不错的选择。另一方面,如果他们让你给他们的植物浇水,否则他们就在外出度假的时候把电视机音量开到最大,这立刻就让你感到生气。你突然开始痛恨他们了。在没有被威胁的情况下做出让步在别人看来是乐于助人的。然而,强迫似乎会让自己遭到别人的拒绝。考虑受限因素在我们从这些研究中得出总体结论前,我们应该认识到这项研究的特殊情况。Deutsch和Krauss的实验中,讨价还价发生在有时间限制的情况下。回想一下,被试在协商上花的时间越长,他们赚的钱就越少。而在现实生活中,时间并不总是最重要的因素。这个游戏也有一个相对来说较为简单的解决方案:如果被试共享单行道他们就能赚到最多的利润。在现实中,解决方案很少有这么明确的。最后,我们的被试并不是专业的谈判专家。他们是没有受过特殊培训的行政和监管人员。对现实生活的启示尽管有以上这些问题存在,这个卡车运货游戏还是拥有被博弈理论家称为“非零和博弈(non-zero-sumgame)”的优点。换言之,如果你赢了,并不自动代表另一方输了。当你合计最后结果的时候(有时你可以在金融上这样做),它们并不是刚好正负抵消为零的。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处于这种性质的情景中。无论是从经济还是其他方面,合作都可以为双方获得更多的利润。因此,这个客车运货游戏对于现实生活有明显的启示:从总体上来看,合作关系相比竞争关系很可能更加有益。在你不以为然之前,记住世界上越来越多的社会是资本主义的。Deutsch和Krauss的实验清楚地证明了竞争关系造成的摩擦,就像那些资本主义导致的不和一样。我不是说资本主义不好,我只是说竞争不总是好的。这个简单的事实经常被忘记。人们能够交流并不意味着他们一定会去交流——即使交流对他们是有益的。即使在双方拥有交流方式的情况下,强迫他们交流还是会促进双方得到有利的结果。在竞争关系中,交流应该以增加合作为目的。其他方法可能只会火上浇油。威胁是危险的,不仅仅是对他人来说,对自己也同样如此。在下一次和同伴讨论晚上出去到哪里吃饭的时候,在你将要向一个挡住了单行道的司机大吼之前,甚至是在涉及拥有核打击能力的敌对派系的高层政治会谈中,请记住以上这些道理。它可以为你和另一方节省许多麻烦。参考书目Deutsch,M.,&Krauss,R.M.(1962).StudiesofInterpersonalBargaining.TheJournalofConflictResolution,6(1),52-7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26 22:35:44 | 显示全部楼层
第 236 楼                                  (九)旁观者冷漠为什么我们不去帮助他人:旁观者冷漠在最杰出的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下一个提名中,我需要你们的帮助,因为现在我左右为难。一方面,这项研究受到了1964年广为流传的KittyGenovese谋杀案的启发,几乎出现在所有的教科书上,并被认为是十分重要和有学术影响力的。而在另一方面,我并不确定它到底有多大的原创性。所以我要先向大家解释这项研究,然后请你们投票决定它到底是否应该被包括在十大社会心理学研究之内。好好利用你们的批判能力!这项研究调查了“旁观者效应”。这是心理学中一项惊人的发现。它显示别人的存在可以抑制我们在紧急情况下帮助别人的行为。JohnDarley和BibbLatane在1964年KittyGenovese被谋杀之后受到了启发,开始研究紧急情况下帮助别人的行为。关于这项谋杀的新闻报道声称,38个人听到或看见了那次持续了一小时之久的袭击,但是他们什么都没有做。然而,后续报道显示目击者的数目远没有那么多。而且,只有很少,甚至没有人目击了整个袭击过程。癫痫发作无论这次事件的情形如何,这项研究的细节是众所周知的。被试们以参加一个关于“个人问题”的讨论为借口受邀来到了实验室(Darley&Latane,1968)。被试和一些陌生人聊天,每次试验中陌生人的个数从1个到4个不等。由于讨论话题的敏感性,被试被告知讨论将通过对讲机进行。实际上这是一个策略,以保证被试无法看到和自己谈话的人。在讨论中,一组里的一个成员会突然表现出癫痫发作的症状。以下是他讲话的台词。“我-呃-嗯-我觉得我-我需要-呃-如-如果可以-呃-呃-谁-呃-呃-呃-呃-呃-呃-呃-给我一点-呃-给我一点帮助,因为-呃-我-呃-我现在有-呃-呃-有一-一-一个严重的问题-呃-我-呃-如果谁可以救救我,那就-那就-呃-呃-太好了……因为-呃-呃-啊-因为我-呃-我呃-啊-我出了点-一点-呃-呃-问题,而-而-而且如果有谁-呃-能给我一点帮-帮助的话我的情况会-呃-得到好转-呃-呃-呃-呃-呃-有没有人-呃-呃-救-呃-啊-啊-啊(说不出话)。……我要死-呃-呃-我……要死-呃-救-呃-呃-癫痫发作-呃-[窒息,安静]。”然后,实验者测量被试需要多长时间才去帮助那个人。他们明显发现一组中的成员越多,被试对于这个紧急情况的反应速度就越慢。似乎其他人的存在抑制了人们帮助他人的行为。你不在意吗?有些被试在紧急情况下没有任何干涉的举措。到底发生了什么呢?Darley和Latane(1968)描述说,那些无动于衷的人并不是不关心那个癫痫发作的人。相反地,和那些报告了这则紧急事件的人相比,他们显得觉醒程度更高。很多人流汗,手发抖,而且看上去明显感到不安。那些没有给与受害者帮助的被试似乎陷入了一个困境——无论在两个选择中选哪一个都会导致糟糕的结果,这使得他们的行为受到了禁锢。他们一方面因为没有帮助那个人而觉得羞愧和内疚,另一方面他们又不愿意让自己显得尴尬,或者破坏这个实验。他们之前被告知这项实验需要建立在谈话者相互保持匿名的基础之上。不只是承袭Milgram的发现?就是在这点上我怀疑这项研究的原创性。显然,Milgram关于服从的研究对这项研究有深远的影响。和Milgram研究的情境相似,这则实验中的被试同样处于权威人物(心理学家)给与的继续进行实验的压力。同样的,某些人倍感不安,被试们对于是否应该干预犹豫不决。在这个例子中是一个癫痫发作的案例,而在Milgram的研究中则是被试执行电击的情形。有一项发现体现了这项研究的原创性:在场的人越多,被试就越晚赶去帮忙。这在社会心理学上显然是一种十分重要的深刻见解。因为实验的设置方式,被试无法知道其他听到癫痫发作者说话的人有什么反应。这就意味着唯一的变量就是他们知道的在场人数。你怎么看呢?那么,你是否认为这项研究应该被列为十大社会心理学研究呢?为了帮你下定决心,你可以看看这项研究的完整报告[PDF]。对于那些不习惯阅读心理学报告的人来说,那就跳过对被试的经历有清楚详细描述的“过程”这一部分。在下面投票……(在目前的245位投票者中,77%认为这项研究应被列入十大社会心理学研究之中,其余23%持相反态度,译者注)参考书目Darley,J.M.,&Latane,B.(1968).Bystanderinterventioninemergencies:diffusionofresponsibility.JPersSocPsychol,8(4),377-83.TO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27 02:30:14 | 显示全部楼层
第 237 楼                                  (十)人云亦云我无法相信自己的眼睛:人云亦云这项由SolomonAsch为我们带来的入选十大社会心理学的实验表明:我们当中很多人都会为了迎合他人而否定自己的看法。我们都知道人类是天生的喜欢人云亦云——我们时常不假思索地相互模仿对方穿衣的品味、谈话的口吻和态度。但是这种人云亦云究竟到达了什么地步?你是否认为自己可能会在模糊不清的时候否决自己的看法,而去附和别人呢?看看下面的图形。比较左边图中的线段和右边图中的三条线段:A、B和C。这三条线段中哪一条和左边的这条一样长?很显然答案是C。然而在一项上世纪50年代的经典心理学实验中,76%的人至少一次地否定了自己的看法,而选择了A或者B。到底是什么策略施加了强暴的心理压力,迫使他们做出这样的选择呢?这项实验吸引人的地方在于它的设计者,著名的心理学家SolomonAsch设法证明了刚好相反的结论。之前MuzaferSherif的实验(参见他著名的RobbersCave实验)发现了当人们面对判断模棱两可的测验时,他们用别人的判断作为参考标准。这非常合情合理。如果我对于某事不确定,我会去询问别人。但这只是发生在我不确定的情况下。而在我确信无疑的时候情况就颇为不同了,例如当我清楚答案是什么的时候。那时别人的判断就没有影响了——或者至少Asch是这么想的。实验为了验证自己的理论,他带来了一些男大学生,每次带一个人进入一个房间,和其他8个假冒的被试一起(Asch,1951)。然后,他们看了和上面的两幅图类似的图形,并作比较。被试被要求说出A、B和C中哪一条线和那条参考线一样长。这个过程重复了12次,期间被试观察了以上图片的改进版。被试们没有意识到的是,其他坐在桌子边的八个人是在玩一个游戏。他们都是同伙,之前被实验者嘱咐故意给出错误的答案。在一半的实验中他们给出偏短的线段作为答案,而在另一半实验中他们则给出偏长的线段作为答案。真正的被试对此一无所知,他们实际上是在五位故意给出错误答案的实验者的同伙之后第六个回答问题的。令人惊讶的发现实验结果十分引人入胜,而且出乎Asch的意料:在超过一半的试验中,50%的人和“假被试”一样给出了错误的答案。在所有12次试验中只有25%的被试拒绝受到主流的、明显错误的判断的影响。5%的人总是附和主流的错误观点(我们都认识这样的人,不是么?!)。在所有的试验中平均的附和率为33%。因为对于被试为何附和主流意见感到好奇,Asch在实验后采访了他们。他们给出的答案对于我们所有人来说都再熟悉不过了:他们都觉得焦虑、害怕别人的反对而变得因顾虑他人的看法而显得不自然。多数人解释说他们和组里其他人看到的结果不一样,但是他们觉得别人是正确的。有些人说他们附和别人是为了避免引人注目,尽管他们知道组里其他人是错误的。小部分人说他们和其他人的看法是一样的。这个研究的发现是如此令人惊讶,这启发了很多心理学家去作进一步研究。以下是他们的一些发现:Asch自己发现,如果被试只需写下他们的答案(同时别人说出他们的答案),附和的几率就降低了12.5%。Deutsch和Gerard(1955)发现即使在高度匿名和对于答案高度确定的情况下,附和别人的几率还有23%。那些“人云亦云者”典型地感到非常焦虑,地位低下,并且很需要认同感,时常有权力主义的性格。文化差异在人云亦云的情况中是很重要的。来自于更倾向于认同人云亦云的文化的人——典型的就是东方社会——更容易人云亦云。好坏参半对于这个最初主题的变化不断继续,人们研究了很多可能的实验变换,但是基本的发现仍然十分牢固。虽然我们模仿他人并不让人意外,但是让人感到惊讶的是,人们尽管有亲眼所见的证据还是选择去附和别人。想象一下在更加模棱两可的情况下怂恿人们人云亦云会变得更加容易,而这种情况时常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人云亦云本身可以说是好坏参半。在很多情况下我们需要去附和他人。事实上,如果我们不在某种程度上遵从规范的话,我们社会生活中的很多方面会变得困难许多——无论是遵从法律还是在邮局前排队。遵从规范的危险太显而易见了,只要看看Milgram对于服从的实验中人们以遵从之名做了什么,我们就能得到很多暗示。有时,如果我们坚持自己的主见而不是附和他人的言行,那样会好许多。人云亦云如何影响我们每个人?如果某一天,我们决定不再人云亦云,或者甚至突然开始人云亦云,那么我们肯定会产生对于它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什么影响的考虑。对于你来说事情会变得更好还是更糟呢?很多人发现他们不懂得人云亦云,这在生活中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而另一些人则认为人云亦云妨碍了他们摆脱别人的影响,用自己的方式做事情。参考书目Asch,S.E.(1951).Effectsofgrouppressureuponthemodificationanddistortionofjudgments.Groups,leadership,andmen,177-190.Deutsch,M.&Gerard,H.B.(1955).Astudyofnormativeandinformationalsocialinfluencesuponindividualjudgment.J.Abnorm.Soc.Psychol.51,629-36.TO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122

主题

12万

回帖

28万

积分

零零天使

积分
284236

会员

发表于 2011-10-27 06:24:44 | 显示全部楼层
第 238 楼                                  最卑劣的行为就像有毒的杂草一样繁茂地生长在监狱的空气里”——OscarWilde。最好的心理学实验总是问着关于人性的永恒的问题,例如,是什么让一个人变得邪恶?一个好人也可以犯下恶行吗?如果可以,是什么让人们越过那条界线?有没有一个临界点,当它被跨过之后就会释放出邪恶?又或者是人们所处的处境决定了他们的行为?本文中这个被提名为最杰出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实验是著名的“斯坦福监狱实验(StanfordPrisonExperiment)”。它有力地论证了处境的作用(Zimbardo,1971)。不仅如此,而且这个实验还为一本小说、两部电影、无数电视节目,甚至一个乐队提供了灵感,就连法律都为此做出了修改。这些我们过会儿再说,先来看看这个实验。囚犯和狱警实验的思路很简单:看看被挑选出来的最健康、最“正常”的普通人如何应对自己正常身份的彻底改变。被试中一半作为狱警,另一半作为囚犯。在本次实验中没有折衷办法,因为为了使实验有好的效果,必须真实地模拟现实生活中囚犯和狱警的经历。这些被试要迎接生命中的全新体验。“囚犯”们像平时一样一大早出门的时候被哀号着警报的警车“逮捕”。然后他们被采集指纹、蒙上眼、关进监狱。接着被剥光衣服、搜身、去虱子、理发、拿到囚服、得到一个号码,并在一只脚上拴上链子。另外的被试变成了身穿警服、手持木棍的狱警。斯坦福大学一幢建筑的地下室被伪装成了一座监狱。于是,实验开始了。反抗被镇压一开始一切都很正常,可是到了第二天,“囚犯”们对于被监禁做出了反抗。狱警们迅速而残忍地采取了报复。他们把囚犯全身扒光,搬走了囚犯的床,把这次反抗的头目拉去关了禁闭,并且开始骚扰“囚犯”。不久之后“囚犯”们开始无条件地服从狱警。经过了仅仅几天逼真的角色扮演之后,被试报告说他们之前的身份似乎已经完全被抹去了。他们成为了自己在监狱中的号码。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狱警”们的身上,他们辱骂并且虐待自己的囚犯。实验者也被卷入了自己的实验甚至连首席研究人员PhilipZimbardo也承认自己沉浸在了“监狱主管”的角色中。事实上,Zimbardo相信这次实验最为有效的结果就是他自己被转化为一个讲究制度的人物形象——更注重监狱的安全,而不是被试的福利。实验组的其他成员也全神贯注于自己的新角色中。CraigHaney和Zimbardo一样,他解释说自己完全忙于对付管理“监狱”时每天所遇到的危机,而忘记了他们实验的目的是什么。角色扮演直到他的一位同事干预了之后实验才终于被停止。实验预计要进行14天,不过总共只持续了6天。之前是和平主义者的年轻人在作为狱警的过程中侮辱并且在身体上攻击“囚犯”,甚至有报道说个别人很享受这个过程。与此同时,“囚犯”们很快显示出典型的情绪崩溃的征兆。其中五人甚至在实验提前结束之前就不得不离开“监狱”。对于被试行为的心理学解释是,他们承担了自己被指派的社会角色。这其中包括了接受与这些角色相关的隐含的社会标准:狱警应该变得独裁,应该虐待囚犯,而囚犯则需要卑屈地忍受给自己的惩罚。这个实验不可避免地引来了违背道德,包括样本过小、缺乏生态有效性等方面的批评。尽管如此,我们仍然难以否认,这个实验提供了对于人类行为的重要的洞察。或许它可以帮助解释像在阿布格莱布监狱(位于伊拉克,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后被曝光的许多虐囚照片正是描述了在这里发生的暴行,译者注)中这种情境下发生的虐待。RikersIsland拘留所这个实验能够反映出现实情况下监狱里的情形吗?很有可能。在撰写《走进Rikers:世界上最大的拘留所的故事(InsideRikers:StoriesfromtheWorld’sLargestPenalColony)》时,JenniferWynn采访了纽约最大的拘留所RikersIsland的狱警。一位警长解释说狱警很容易习惯于对被收容者的施暴程度——这是他们工作的一部分,他们很快就对此免疫了。有些人无法理解他们在工作的时候怎么好像变了一个人一样。在其中一个叫做“中央刑法隔离单元”的单元里,对囚犯施与的暴力是如此严重,以至于在1995年,将近有12位狱警因为攻击囚犯被正式起诉。最终囚犯们获得了160万美元的赔偿。这只是其中的一个例子。流行文化和斯坦福监狱实验这项研究如今已是如此出名,它甚至进入了我们的流行文化当中。它启发了一本小说——MarioGiordano的《DasExperiment》,之后该小说又被拍成了电影。而且《非常嫌疑犯(TheUsualSuspect)》作者的一部新片已经预计要开拍。该实验还在无数的电视节目中被报道和重现,最著名的是由BBC拍摄的。不仅如此,它甚至还给一个乐队的名字带来了灵感。“斯坦福监狱实验”乐队在1994年发行了自己的同名专辑,一年后又发行了第二张专辑《TheGatoHunch》。还有什么其他的心理学实验可以说有一个乐队的名字就是根据自己起的呢?RikersIsland拘留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069

主题

12万

回帖

28万

积分

零零天使

积分
283430

灌水天才奖幽默大师奖优秀会员

发表于 2011-10-27 10:19:14 | 显示全部楼层
第 239 楼                                  我问津巴多,30年后,他怎样看待这次经历。“斯坦福监狱实验传递的信息是:环境对人行为的影响力,比大多数人想象中要强大得多,可是很少有人意识到这一点,”他说。“像我这样的社会心理学家一直在努力纠正大多数人的观点:恶只不过是个别人的特质——藏在他们的基因里、大脑里或者本质上——世界上有好苹果,也有坏苹果。”但的确是有坏苹果吧?是的,当然有,津巴多承认,但世界上绝大多数的恶,并不是少数坏苹果犯下的,相反,而是普通人在特定的环境下做出的极端行径。津巴多宁愿不对人做先入为主的判断。“怪罪个人之前,我们首先应该找出什么样的环境有可能激发出他们的恶行。与其说是坏苹果装进了好木桶,为什么不假设是好苹果装进了坏木桶?”  我们如何才能判断好坏苹果与好坏木桶之间的差异呢?“在斯坦福实验展开之前,我们知道参加的学生都是些好苹果,因为我们让他们做了大量测试——性格测试、临床检查、调查他们的背景,等等。他们每一个人都很正常。接着,我们随机指定他们是警卫还是囚犯。这就是说,第一天的时候,他们都是好苹果。可没过几天,警卫们就变成了虐待狂,囚犯们变得情绪不稳。”津巴多的坏木桶腐蚀了好苹果。——摘自《当经济学遇到生物学和心理学》一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27 14:13:44 | 显示全部楼层
第 240 楼                                  雷钟哲  一位女士,在某单位办完事后刚刚离开,即被几名陌生男子突然拦住,强行拉到一辆面包车上,同车还有另外两名也被强拉上车的女子。而包括司机在内的4个样子“很凶”的男人,把她们带到一处院落,没收了手机和包里的东西,断绝了她们与外界的联系。她发现院子有20平方米的空地,还有两大一小三个房间,里面关着的五六十人中,既有头发花白的老人,又有正在吃奶的婴儿,他们席地坐卧,“热、闷、潮,空气很差”,且院子铁门紧锁,昼夜有人看守,多时十几人,少时五六人,谁都很难跑得出去……  上述情景,不是影视剧中的片段,也不是发生在十年动乱时期,或者解放前的某个地方,而是现实社会的真实情景。这种令人觳觫的事情,就发生在共和国政治中心的北京,怎不令人大为惊愕。因为早在去年,媒体曝光的“安元鼎”就是以关押、押送上访人员为主要业务的保安公司。曝光不久,就传出安元鼎被北京市公安局以涉嫌“非法拘禁和非法经营”两项罪名立案侦查,董事长张军以及总经理张杰也被刑拘的消息(2010年9月26日《西安晚报》),总算让人放下心来。没承想,在安元鼎覆没十个月后,又有“黑监狱”浮出水面,地点依然还是首都。上面说的,就是江苏盐城来京办事的周女士的真实经历。(8月2日《新京报》)  据周女士说,“黑监狱”每天都有人按时分配饭食,早、中、晚三顿,早上稀饭,中午和晚上都是米饭和咸菜,毫无营养,难以下咽。三间房里,只有一间房里有床,但数量不够,很多人只得在地上的毯子上休息。刚被关进去的时候,周女士曾询问被关的原因,对方答非所问。周女士试图反抗,但被一个男的打了两拳,疼得忍受不了,也就不敢冒险。周女士说,她亲眼见一名男子反抗“看守”的管理,被打得满身满脸是血。一个80多岁的老太太,已经被关了好几个月。这就说明,警方在摧毁安元鼎时,仍然有漏网之鱼,并且如鱼得水。如果不是有人报警,他们依然会逍遥法外。  但凡有正义感的中国人,看到这里一定会问:谁给了“保安”公司这样的权力,让他们在首善之区的北京,公然绑架,非法拘禁,暴力伤害……这些行径,让人有了犹如白色恐怖的感觉。不妨想想,国家机器行使的权力,只能由具有国家机器性质的组织完成。也就是说,你不能将监狱、警察、军队的职能,放任给一个商业性质的公司,由商业性质的公司维护社会的安定,就像让狗打鸣一样毫不靠谱。公司的天性决定公司是追逐利润的工具,没有利润就没有公司存在的必要,而“国家机器”的目的,却是要最终消灭“国家机器”的。比如国家设立监狱,是为了犯罪的人越来越少,让监狱逐渐萎缩,不是让监狱越来越大、越来越多。但类似安元鼎这种公司,是希望关押的人员越多越好,那样他们才能财源亨通。就像有人说的,维稳才不是他们需要考虑的事情,反倒是稳定了,他们的生意也玩儿完了。因为对于他们来说,访民是财神,又有哪个公司希望财神消失呢?再说,信访是公民向各级领导或领导机关表达意愿、提出要求、反映情况、进行投诉的一种方式,它能使上级直接了解决策是否正确、失误是否存在、效果是否理想、社会是否安定等等重大信息。因此,信访工作一直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设立专门的办事机构。但非常遗憾,我们的一些地方政府,总是对信访人员抱着歧视的态度,总是用打压的方式对待上访人员,以致让安元鼎这样的公司应运而生,成为地下专业的关押、押送机构,横行社会。  上世纪70年代初,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菲利普?津巴多曾主持了著名的“斯坦福监狱实验”。实验中,把通过专门测试挑选来的受试者,也就是身心健康、情绪稳定的大学生,随机分为“狱卒”和“犯人”两组,让其置身于模拟的监狱环境里。实验一开始,受试者便受到“角色”规范的影响,努力去扮演既定的角色。到了第六天,情况演变得非常“逼真”,原本单纯的大学生已经变成残暴不仁的狱卒和心理崩溃的犯人。因此原定两周的实验不得不宣告终止。这就是说,一套制服一个身份,就轻易让一个人性情大变。当年在安元鼎的黑监狱中,曾经是人民警察的张耀春,不由自主地以为自己是在服刑。她发现,她的“难友”也完全把自己当成触犯法律,在此受刑服役的犯人,而那些身着保安服的特勤,则把自己当成了公权力的代表,手握执法大权。这恐怕就是他们随意打骂上访人员的原因。人性扭曲以至如斯,真的让人感到震惊。  震惊之余还要想想,为什么“黑监狱”依然存在?其一,它有地方政府“维稳”的需求,而这种维稳,又是形而上学的维稳,加之地方财政缺乏监督,以致用于非法监禁的支出,竟然得不到有效制止。其二,查封打击的火力不够强大,给“类安元鼎”提供了死灰复燃的机会。其三,没有把摧毁“黑监狱”上升到基本国策的层面,还有麻木浑噩的侥幸。然不管怎样,“黑监狱”的存在,就是对共和国的羞辱和嘲笑,就是对法律的践踏和蔑视。来源西安日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零零论坛 ( 豫ICP备09039788号 )

GMT+8, 2024-11-16 20:34 , Processed in 0.070955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