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二月花香

[转帖] 张卓元:多数官员抵制征收房产税

[复制链接]

3275

主题

998

回帖

1万

积分

零零光明使者

积分
13025
发表于 2014-3-13 20:33:43 | 显示全部楼层
第 51 楼
                                       
                           
                                   
                  
                                                               
                                        【治贪】乾隆晚年觉得官员腐败严重,推行廉政建设,命和珅督办此事。和珅召集官员开了一个落实皇帝精神的会议。中堂大人发表的热情洋溢的讲话:全朝文武必须警醒起来…面对腐败,需要以壮士断腕的决心…所有人激烈鼓掌,会议结束。回到家后每个人都在想:看来,这次不多送点是过不了和珅这关了……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129

主题

3万

回帖

8万

积分

零零天使

积分
82467
发表于 2014-3-13 20:40:44 | 显示全部楼层
第 52 楼
                                       
                           
                                   
                  
                                                               
                                       
该用户发言已被管理员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147

主题

2万

回帖

6万

积分

零零天使

积分
62576
发表于 2014-3-13 20:44:44 | 显示全部楼层
第 53 楼
                                       
                           
                                   
                  
                                                               
                                        转至第50楼第 50 楼 zhuipu 2013/6/22 13:19:14  的原帖:我不是官员,但我坚决抵制房产税!
中国各级政府一沾收税就来精神,因为来钱的事情谁不乐意干?一些底层人民也群情激愤以为征税是杀富济贫。
但都忽视一个问题,增加一种税种必须说明用途,不能一句“取之于民用之于民”P话就打发了!
房产税可以说典型是个舶来品,看人家征房产税也学样敛钱。但人家的房产税由来是什么?谁享用了?征收基础是什么?绝口不提!
拿美国来说:房产和土地永久私有产权,征收房产税绝大部分都是房产拥有者享用。其中,州政府拿走很少部分,大部分留在相应社区,建设图书馆、学校、博物馆等公益配套设施;再有一部分是养活社区所在地公务员、治安、清洁、维护等费用。那看我们呢:土地70年使用期不归房产所有人,花钱买的房产里包含配套费用(开放商搞房地产必交的大配套、小配套费,即市政管线、学校图书馆等配套,肯定含在房价里),我们住的小区有物业,卫生保安都要再交一笔物业费,政府是不管小区里的卫生、安保的。
所以说,口口声声嚷着征房产税的必须说清楚,凭什么征收!
诚然,官员们都有房,但绝大多数百姓也同样有房,指望着靠征房产税来拉底房价更是荒唐,官员们的房子都是拿来出租的,征税无外乎加房租,但那些拥有房产的老百姓却倒霉了,那些有贷款、每月还房贷的年轻人更惨!说的不错,不过娄猪那条税狗可是奉命发帖,劝之无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49

主题

8921

回帖

2万

积分

零零光明使者

积分
21783
发表于 2014-3-13 20:50:44 | 显示全部楼层
第 54 楼
                                       
                           
                                   
                  
                                                               
                                        转至第50楼第 50 楼 zhuipu 2013/6/22 13:19:14  的原帖:我不是官员,但我坚决抵制房产税!
中国各级政府一沾收税就来精神,因为来钱的事情谁不乐意干?一些底层人民也群情激愤以为征税是杀富济贫。
但都忽视一个问题,增加一种税种必须说明用途,不能一句“取之于民用之于民”P话就打发了!
房产税可以说典型是个舶来品,看人家征房产税也学样敛钱。但人家的房产税由来是什么?谁享用了?征收基础是什么?绝口不提!
拿美国来说:房产和土地永久私有产权,征收房产税绝大部分都是房产拥有者享用。其中,州政府拿走很少部分,大部分留在相应社区,建设图书馆、学校、博物馆等公益配套设施;再有一部分是养活社区所在地公务员、治安、清洁、维护等费用。那看我们呢:土地70年使用期不归房产所有人,花钱买的房产里包含配套费用(开放商搞房地产必交的大配套、小配套费,即市政管线、学校图书馆等配套,肯定含在房价里),我们住的小区有物业,卫生保安都要再交一笔物业费,政府是不管小区里的卫生、安保的。
所以说,口口声声嚷着征房产税的必须说清楚,凭什么征收!
诚然,官员们都有房,但绝大多数百姓也同样有房,指望着靠征房产税来拉底房价更是荒唐,官员们的房子都是拿来出租的,征税无外乎加房租,但那些拥有房产的老百姓却倒霉了,那些有贷款、每月还房贷的年轻人更惨!转至第53楼第 53 楼 jhd218.021 2013/7/2 20:36:04  的原帖:说的不错,不过娄猪那条税狗可是奉命发帖,劝之无用~~~所以说,叫嚷着“收房产税的”一方面是无房的人心理阴暗,虽然收了税他也得不到什么好处但仇富(他们所谓的“富”就是一切比他强的人),大部分都是地方政府或豢养的专家,看似站在道德高地,实则收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861

主题

3万

回帖

8万

积分

零零天使

积分
81339
发表于 2014-3-13 20:57:45 | 显示全部楼层
第 55 楼
                                       
                           
                                   
                  
                                                               
                                        媒体称03年以来颁布43个调控政策 房价上涨10倍


来源:经济观察报  作者:陈哲

2013年07月20日05:43 我来说两句()
.     

  尽管官方常用“促进行业健康发展”、“住有所居”、“改善居住条件”等不同字眼,来形容房地产政策的诉求,但在绝大多数人眼中,过去十年调控的目标,用两个字来概括,就是“房价”。

  2003年,中央将房地产作为国民支柱产业。据本报不完全统计,此后与房地产直接相关的宏观政策达到43次。这些政策囊括了一个国家机器除军事力量外的几乎所有手段,在某些方面,已超越一个政体所应触及的边界。

  遗憾的是,伴随雨点般调控的,仍然是一根陡然上浮的房价曲线。据国家统计局城镇入户调查的口径计算,过去十年间,我国城镇住宅价格年均涨幅约为16.1%。但在住房矛盾突出的大中城市,人们对房价上涨的感官可能更为强烈。首都北京的五道口华清嘉园被称为宇宙中心,最初房价约6000元/平方米,而目前已至6万元/平方米。这一10倍的上涨幅度高于统计局数据,但可能更贴符大城市居民的心理感受。

  中国房地产的现状,由调控反复敲打塑造成型,扭曲又充满张力。其间房产泡沫论、崩盘论不绝于耳,却从未成为现实。以至于十年来最顽固的唱空者谢国忠,都开始倒戈,其日前对外表示,明年年初,受地方财政影响,中央将会释放房地产的利好信号,带动房价回暖。一些年份稍长的开发商,面对新政策的出台,已养成一种“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的心态。

  大部分市场人士形成共识的是,过去十年的房地产调控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03年3季度至2008年3季度,调控方向是控制房价过快上涨和房地产投资过快增长。第二阶段是2008年4季度至2010年1季度,调控转为鼓励住房消费和房地产开发投资。第三阶段是2010年4月至今,目标是遏制房价过快上涨,促进房价合理回归。

  其中第二阶段,为抵抗半路杀出的金融危机而采取的救市措施,在很多观察人士看来,是十年房价调控中最大的败笔。但将所有矛头指向一处,问题在被简单化的同时,也容易浮于表象。政策失效的更深层次原因,可能还在于计划思路与市场规律之间的错位。

  回溯调控,政府的基本逻辑较为清晰:通过调整土地供应的结构、促进土地利用效率、加强信贷支持针对性等方式,来严格配置开发商的生产要素。在需求端区别对待,为中低收入者建设保障性住房、用限购等方式剔除投资和投机性购房。此外,土地增值税、二手交易所得税和房产保有税等税费手段,也被用于调节市场秩序。

  调控遭遇的障碍,被房产业内人士归结于紧缩的土地供给、持续宽松的货币政策和高税收制度。但将过多的注意力纠结于这类近乎终极性的问题,可能难以得到调控和房价之间关系的真相。我们更愿意去爬梳,调控者希望如何稳住市场,具体措施又是如何传导到价格曲线上的,市场的逻辑又是什么,二者偏差在哪里。

  生产要素的供给压缩

  严控房企开发贷,致使融资难,增加购房成本

  常年紧缩地根,垄断土地供应,地价飙升,增加土地重置成本,导向房价难降

  加大保障房用地供给,不等于增加商品房市场供给

  2003年4月,央行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房地产信贷业务管理的通知》,规定对购买高档商品房或二套房以上的借款人适当提高首付款比例,不执行优惠利率。这是“黄金十年”启动后,政府首度采取抑制房价过热的措施。

  信贷政策是房产调控的一项常规动作,其中包括开发贷的发放尺度、个人购房贷款的首付比例及利率、存贷款基准利率的调整等。但在供给端,调控主要针对开发贷。

  早期政策对开发贷的限制,主要集中在高档商品房、别墅等项目类型上,调控者希望借此减少高端房供应,增加中小户型,以满足中低收入者的购房需求。比如“汤臣一品”等高价豪宅项目,被政府问责“价格虚高”,从而成为全社会众矢之的。这一政策导向思路,由于否定了市场选择权和消费差别,后慢慢淡出市场。

  后期对开发贷的限制,源于对房地产投资规模过大的限制,而采取对行业贷款的全面紧缩。国有企业、龙头企业和优质项目才能获取银行贷款。银行利率的大致上浮区间是10%-25%。更多的房企,被迫通过信托、基金和民间资本融资,资金成本动辄12%—18%。

  在一个成熟的市场中,开发企业的融资来源,更多来自于直接融资而非间接融资。但国内A股市场自2010年5月关闭对房企IPO和再融资的闸门后,开发商基本丧失了这一通道,更加依赖大银行系统的高息资本,高企的资金成本进一步加权至房价。

  作为最基本的生产原料,土地的供给直接影响了房产供需平衡。据REICO工作室的统计数据,2003—2010年,全国地价水平(房地产开发购置土地费用除以购置面积)年均涨幅为22.9%,而同期的房价水平的年均涨幅为16.1%。

  过去十年间,政府对土地的调控,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是将过去协议出让改为招拍挂,二是打击囤地行为,加快开发周期,三是将土地用途的规划向高密度中小户型、保障性住房倾斜。

  2004年8月31日之后,所有经营性土地一律要公开竞价出让,以协议出让经营性土地的做法被正式叫停。此外,开发商必须及时缴纳土地出让金,而且如果在两年内不开发,政府可将土地收回。挤出不具备开发资质的投资人和杜绝权力寻租,是明确招拍挂方式主导土地出让的关键诉求。

  招拍挂同时给地方政府提出了更具挑战性的要求:原先开发商和政府共同找地、开发土地,到由政府全包,资源配置效率大大下降。此外,由于价高者得的特点,土地拍卖的火爆场面频出不穷,“面粉价高过面包”的恐慌,不断刺激房价攀升。

  在官方的逻辑中,土地供应紧缺,责任并不在政府,而是开发商——他们通过囤积土地,坐等升值,使得房屋售价与土地初始成本之间形成巨大的利润空间。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盘活开发商手中的存量土地,成为调控者的一项重要任务。

  但事实上,1995年生效的《房地产管理法》中就对土地的出让、交费和开发时限有着明确规定,国土部在2003年之后,还在不断出台“新规”督导全国土地市场,时至今日仍然影响了很多人的判断:正是开发商囤积居奇推高房价。

  但到了2010年底,故事才水落石出。国土资源部公布了全国闲置土地的信息:全国1457宗土地总面积9772.4公顷,其中约70%为住宅用地,合同价款256.1亿元。其中54%的土地闲置明确是政府原因造成。属于企业原因的用地宗数为670宗,其中住宅用地约3145.58公顷,可建设住宅约3700万—4000万平方米,这在当年7月公布的全国开复工总面积32.43亿平方米中仅占约1.2%。期望盘活存量以增加供给的实际效果,可想而知。

  加大保障性住房和普通商品房的土地供应,也是自2006年以来调控的重要政策。是年5月,国家明确90/70政策;2008年规定,住宅用地中,90平方米以下的户型和保障性住房必须超过70%以上;2010年再出政策,要求五年内建成3000万套保障性住房。

  虽然从供地总量上,各地的确出现了比较明显的增幅,但刨开保障性住房用地、工业用地,京沪等大城市的商品住宅用地供应,实际上并没有实质的增加,而这些城市的需求却仍在不断膨胀。

  受刺激的需求和未完成的保障

  城市新增人口住房需求和持续宽松的货币环境,极大刺激购房需求

  住房保障体系的不成熟,增加了商品房市场压力

  行政压制需求的必然结果,是开发商生产积极性不足,加剧供需结构失衡

  处在房地产发展的初中级阶段,国内住房需求原本就十分旺盛。据REICO工作室的统计,近年新增人口、住宅改善对存量住宅面积的需求年度增长约为5%—7%。而同期年度新建住宅量相当于存量的4%—5%。也就是说,在未考虑折旧需求的情况下,市场每年仍有1—2个百分点的缺口。这种供需不平衡,被普遍认为是住宅上涨的基本动因。

  2003年以来,尽管央行对货币政策表述历经了“适度宽松、宽松、适度从紧、从紧”等多次变化,但每年都在向市场注入大额净头寸:2006年为14500亿元,2007年为4700亿元,2008年高达18600亿元,2009年更是高达27500亿元。中国处于史上最“不差钱”的十年中,而金融危机期间的10万亿货币投放,更是将这一状况推高至顶峰。

  持续的货币宽松,带来了通胀和资产价格的飙升。较低的利率管制、稀缺的投资渠道,使得持有不动产的增值收益,大大超过持有货币或投向实业,极大刺激人们对房产的潜在需求。

  从2006年开始,政府开始认识到,住房需求必须区别化地满足,政府有义务保障中低收入者基本居住权利。“加快建设廉租房、规范经济适用房”,十年中首度出现在国务院常务会的决议中。但住房保障制度在对象覆盖、土地划拨和资金投入方面均未有明确的认识,也没有成型的制度设计。

  但许多保障房尤其是经济适用房,成为权力寻租的地带。而更需要引导的廉租房体系,则在很长时间里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地方财政的压力和商业银行的动力不足,也成为这项需要长期建设、动态维护制度建成的障碍之一。

  2010年,保障房建设被提到与控制房价同样的高度。各地政府与中央签订了“军令状”,以确保各项要素配套到位、严格遵循建设进度。在长效机制尚未建立前,行政命令的结果却是,只见开工不见竣工、重产权房轻租赁房,分流需求的初衷至今尚未得到更好的解决。

  因此,流动性泛滥的市场周期中,房屋的资产属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其保障属性则不然。通过配置不动产实现财富保值增值的群体,一时间成了“身边的野蛮人”。购房者被人为区分为刚需、投资和投机三种。后两者成为调控的打击对象。

  2011年,政府出台了另一项压制需求的政策——限购,辅以对本埠居民二套房贷款首付提高、利率上浮,对三套以上住房停贷。其初衷,是将投资、投机性和外地购房行为挤出市场。

  尽管这项被称作“史上最严”的政策,通过近乎一刀切的方式,错杀很多大城市移民的购房需求和改善性需求,但在房价控制指标上,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从2010年—2011年的两年间,全国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房房价稳中有降的由10个增至68个。土地市场也降至冰点。

  开发商开始逃离“两限”最严的城市,到二三线城市投资。但受制于人口净流入不足和公共配套措施匮乏,战略大转移并没有太大收获。而相较于供给平衡的二三线城市,一线城市的需求则被强力压抑。

  2012年3月,地产大佬任志强预言,由于限购限贷等严控措施,过去两年中开发商的生产积极性受挫,住宅项目开工量和开工面积均出现了负增长,一年后一线城市房价将出现暴涨。

  供求关系决定价格的铁律再次生效。到2012年下半年,房价划出了一条陡然上升的尾线,比任的预测提早了几个月,这一趋势延续到了2013年5月份。

  税费调节的理想与现实

  重交易轻保有的税收结构,并不能有效盘活存量住宅,反而滋生更多的投资欲望

  房产税的调节和替代效应,仍有待政策加速推进

  税费作为调节供需平衡的手段,在国内调控中占据举足轻重的角色。

  一个得到大量共识的数字是,房价中有60%—70%的部分都通过税费方式流入政府。

  过去十年间,围绕调控的税费调整,主要涉及房产交易的营业税、个人所得税的税率调节。对应周期内房价的变动,很难看到这些政策产生了明显的效果。因为在供需不平衡的卖方市场中,税费无论是以买方还是卖方为征收对象,最后都很容易被转嫁到购买方,从而推动房价的上涨。

  我国目前保有环节的主要税种,包括房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但十年间对于居民个人拥有的非经营性的居住房屋都免于征收,实质上处于“无税”状态。

  宽松货币政策和持续上涨的房屋价格,又催生了投资和投机性购房,保有税的缺失,使得房屋持有成本几乎可被忽略不计,致使住房囤积大量空置,拥有数十套,甚至百套住房的“房叔”、“房姐”接连曝光,更加剧了供需矛盾。

  市场分析者建议从严征收保有税,一方面可以盘活存量房,抑制和打击投资投机购房,另一方面可以为地方政府另辟财源,摆脱对土地收入的依赖。在2011年底,政府有意改变目前现状,并在上海和重庆启动空转多年的房产税试点。

  两座城市对试点的细则安排显得极为谨慎,征税对象主要是增量房,也包括重庆市的存量别墅。其对房价的影响、盘活存量住宅和增加地方收入的效用,在一年后却并不明显。按照官方统计口径,去年全年沪渝新建住宅价格分别上涨7.6%和4.5%,征收量与财政收入相比几乎可忽略不计。

  第二批扩大到试点名单,在一年半的时间里犹抱琵琶半遮面。据说杭州版房产税在发布前夜被叫停,理由是,政府智囊建言,如果只征收增量,会在政策执行前引起一轮购房狂潮。坊间传闻可能不足为信,但房产税的征收的确面临着诸多挑战。除了征收面的界定,还包括差异化税率如何确定,对房产的合理估值、税务部门的管理资源配置等问题。目前,全国性的住房信息联网平台迟迟未能建成,全面征收的难度可想而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527

主题

2万

回帖

6万

积分

零零天使

积分
63537
发表于 2014-3-13 20:59:45 | 显示全部楼层
第 56 楼
                                       
                           
                                   
                  
                                                               
                                        对那些拥有几十套住房和高端别墅的人先开征,那拥有十几套和中端别墅的呢,
一个国家税收是要严格的,要么就全覆盖,全评估,从十亿房产评估到2000元的房产,然后定个基准征收
不能今天觉的这部分人富斗一斗,明天觉得这部分人也比较富也斗一斗,太主观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04

主题

6269

回帖

2万

积分

零零光明使者

积分
22874
发表于 2014-3-13 21:06:45 | 显示全部楼层
第 57 楼
                                       
                           
                                   
                  
                                                               
                                        【中国反腐十妙诀】一靠媒体关注,二靠美女脱裤,三靠干女炫富,四靠短信外露,五靠情妇反目,六靠小偷入户,七靠二代跋扈,八靠烂尾事故,九靠访民拦路,十靠内讧悔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191

主题

2万

回帖

6万

积分

零零天使

积分
62574
发表于 2014-3-13 21:12:45 | 显示全部楼层
第 58 楼
                                       
                           
                                   
                  
                                                               
                                        宋朝的二套房政策:京官最多只能拥有一套住宅
2013-07-22 08:04:37广州日报微博作者:李开周(2人参与讨论)提要:宋朝出台过一些很有意思的政策。宋真宗咸平六年,规定中高级官员的子孙不能“主掌两京诸路场务、津渡、坑冶”(《宋会要辑稿》刑法2之11),意思是禁止官二代去国企当老总。
  宋朝出台过一些很有意思的政策。

  宋真宗咸平六年,规定中高级官员的子孙不能“主掌两京诸路场务、津渡、坑冶”(《宋会要辑稿》刑法2之11),意思是禁止官二代去国企当老总。

  宋真宗咸平七年,“禁内外臣市官田宅。”(《宋会要辑稿》刑法2之11)意思是无论中央干部还是地方干部,都不能购买公房。  

  宋仁宗天圣七年,“诏现任近臣除所居外,无得于京师置屋。”(《宋会要辑稿》刑法2之16)现任京官最多只能拥有一套住宅,禁止在首都购买第二套房。

  还有宋孝宗淳熙三年,朝廷严禁官吏和其他人等在临安私设黑监狱,非法关押进京上访的老百姓(参见《宋会要辑稿》刑法2之118)。

  不让官二代主掌国企,是为了防止他们跟父辈勾连,上下其手,把国企当成取款机。不让国家干部购买公房,是为了防止低价入手,高价倒卖,把贫苦百姓的住房保障变成权贵阶层的分赃盛宴。不让京官在首都购买第二套房,是因为首都房价太高,供需矛盾太突出,当官的少买一套,住房市场上才能多出来一套。至于不让私设黑监狱关押访民,更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所以说上述政策都很合理,都是好政策。

  但是在专制时代,好政策往往落不到实处。据我所知,宋朝做国企老总的官二代俯拾皆是(苏辙的儿子就是一例),官员购买公房的俯拾皆是(苏东坡就是一例),而在南宋中后期,临安府衙前面的小胡同里始终暗设“关留店”,每天都有访民被收押。不让京官购买第二套房的那条规定也形同虚设,例如苏东坡的老乡范镇、苏东坡的好友王诜、宰相王旦的侄子王直,都是京官,都在京城拥有两处以上的住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49

主题

8921

回帖

2万

积分

零零光明使者

积分
21783
发表于 2014-3-13 21:16:46 | 显示全部楼层
第 59 楼
                                       
                           
                                   
                  
                                                               
                                        广州番禺“房叔”今日受审 涉案房产达22处



2013年07月26日03:50

来源:金羊网-新快报


原标题 [番禺房叔蔡彬今日受审]



  涉嫌受贿275万元;牵涉入案的房产达22处

  记者昨日获悉,番禺房叔蔡彬涉嫌职务犯罪一案将于今日上午在海珠区法院公开受审。记者了解到,蔡彬被指控的罪名仅受贿罪一项,其被控受贿275万元。

  新快报记者黄琼

  曝光14天即被双规

  据了解,现年57岁的蔡彬是番禺蔡边一村人,年轻时曾离村当兵,后进入公务员系统,2000年以前便已任番禺区公安分局副局长。被免职前,蔡彬是广州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番禺分局政委。

  2012年10月8日,天涯网友“广州正义者联盟K”发帖曝光,称蔡彬及其家人拥有21套房产,次日该帖在微博上广泛传播,蔡彬被网友冠上“房叔”之称,后媒体介入报道此事。

  第三日,番禺区纪委便对媒体称,蔡彬及其妻儿名下拥有21处房产情况“基本属实”,且表示“其过去按规定向组织递交的家庭财产申报所报告的房产数量与此有一定距离”。第四日,番禺区政府微博称,蔡彬瞒报房产,已对其停职。

  2012年10月22日,广州市纪委在举行的定期新闻发布会上通报称,经初步查明,蔡彬在担任番禺区公安分局副局长,番禺区城管综合执法分局局长、政委期间,涉嫌利用职务便利收受他人贿赂、违反规定经商办企业等重大违纪行为。番禺区纪委已对蔡彬进行立案查处,并对其实施“双规”措施,正在接受组织调查。

  从纪委通报来看,蔡彬存在的“涉嫌利用职务便利收受他人贿赂、违反规定经商办企业等重大违纪行为”超过10年。

  其妻名下17处房产

  据悉,牵涉入案的22处房产中,只有2套带有蔡彬的名字,分别是与妻子时丽英共有的鑫润花园(240.42平方米)及蔡彬独有的东方花园(165.4平方米),其余的房产则在其已经入澳洲籍的儿子蔡展培和已经退休的妻子时丽英名下。其中,时丽英名下有17处房产,包括13处房产单独为时丽英所有,剩余的几处房产则由时丽英与其他人共有。

  据悉,时丽英今年56岁,退休前曾任广州番禺区工商联办公室主任、秘书长。据曾与时丽英共事的一名同事称,时丽英在番禺工商联工作了约15年,之前在其他单位工作过。不过,“房叔”事件中,关于房产“挂名”最多的时丽英,官方通报中至今未有涉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49

主题

8921

回帖

2万

积分

零零光明使者

积分
21783
发表于 2014-3-13 21:21:46 | 显示全部楼层
第 60 楼
                                       
                           
                                   
                  
                                                               
                                        房叔被控受贿五单 无一与其22套房产有关]
番禺“房叔”蔡彬昨天上午在海珠区法院过堂。

  新快报记者 黄琼 通讯员 钟言 和韵 海检宣

  网友称之为“房叔”的蔡彬坐拥22处房产,昨日他被控受贿275万元在海珠区法院受审,罪行包括投资汽配厂并借定点维修牟利、投资违建食庄等,但5宗指控事实中无一与其房产有关。公诉人认为蔡彬受贿数额巨大,但鉴于其有如实供述、积极退赃情节,遂建议在10至14年之间对其量刑。

  由于无直接指向房产的控罪,即便蔡彬最后获罪,其名下房产不会因此受影响。蔡彬现年57岁,案发时先后任番禺区公安分局副局长,番禺区城管分局局长、政委。

  涉嫌受贿共计275万元

  昨天上午,出现在被告席上的蔡彬身形壮实,但神情萎靡,新剪的板寸头早已花白。面对满满当当的旁听席和多架摄像枪,他明显有些慌张,匆忙落座。除记者外,还有市民、人大代表及政协委员旁听。

  公诉机关指控,被告人蔡彬自1993年起担任广州市公安局番禺(市)区分局副局长,广州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番禺分局局长、政委等职务,在此期间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多次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涉嫌受贿金额共计275万元。

  对于指控,蔡彬均供认不讳,鲜少辩解。最后陈述时,他直言:“我犯了错,犯了罪,我认罪。”其称自己年事已高,“在敏感的职位上,在风口浪尖上干了十几年”,早已体弱多病,身患高血压等老年病,每天需要服药,“希望能从轻判决,给我重新做人的机会”。

  蔡彬的辩护律师也在随后发言中求情,称其“兢兢业业工作几十年,做出了不少成绩……”引得台下一阵哄笑。

  “吐”回赃款超500万元

  公诉人认为,蔡彬共非法收受他人财物共计275万元,其行为已构成受贿罪,依法应在有期徒刑10年至无期徒刑之间量刑。鉴于其归案后如实供述,且积极退缴赃款,酌情可对其从轻处罚,遂建议对其在有期徒刑11年至14年之间量刑。

  蔡彬对于指控均供认不讳,但称自己有自首情节。他表示,早在网络曝光后,次日便找到区委及宣传部等,询问自己该怎么办。对方答复他:“很快就会找你了,等着吧。”后纪检部门找到他,询问房产问题,他也很快便交代清楚了。至于让他交代违纪事件,其称因十几年前的事,自己记得不太清楚了,也不知从何说起。

  对此,公诉人当庭宣读了番禺区纪检部门出具的情况说明,称其所交代违法违纪事实时,纪检部门早已全部掌握,故不认定自首。

  蔡彬的辩护律师当庭表示,蔡配合有关部门的调查,其家属也积极配合退赃,主动向纪委上缴违规违纪经商所得款项237.5万元,并向公诉机关、法院退回受贿所得款项275万元。希望能从轻处理,在10至11年之间量刑。

  目前,本案正在进一步审理中。

  案情解码

  记者在庭审中发现,“房叔”蔡彬的“生意网”囊括了汽车修配厂、停车场和饭店,或多或少都与职责挂钩。

  1帮人“抢”生意收好处

  1998年至2002年,蔡彬时任番禺区公安分局副局长,分管交通警察大队。陈俊杰、刘展文(均已另案起诉)看上了番禺交警大队下属的番安实业公司机动车修配厂,想承包。但当时,该汽配厂已有专人承包,费用为8万元/年。两人无计,遂找到蔡彬。

  蔡彬很快搞掂,两人成功“抢”得承包,承包费用还便宜了2万元。陈、刘二人很感谢蔡彬,还专门请了蔡彬去增城玩。回来途中,蔡彬称丢了一只价值4万元的戒指。事后,两人给蔡彬送上了4万元现金。

  刘展文在口供中称,逢年过节便和当时的番禺交警大队长一起,约蔡彬出来吃饭,饭后直接送钱,一般是春节3万元,中秋1万元。

  2为城管车“指定”维修厂

  到了2000年,蔡彬已升任番禺区城管分局政委。陈、刘找蔡彬想投资更大的汽车修配厂,最终,蔡投资130万元,其余两人共投资270万元,合作经营番禺区沙湾大众汽车修配厂。尽管蔡彬的出资后来缩水不少,但仍按照最初的1/3股份进行分红,公诉机关最终认定,其非法收受了超出其出资比例的分红共计126万元。

  而有番禺城管分局内部人员也提供证言称,该局的公务车辆都在该汽配厂定点维修,年维修费超过百万元。对此,蔡彬表示自己不知情。

  不仅如此,蔡彬还力主将番禺城管所有的数间商铺与该汽配厂的仓库进行互换,其解释称仓库面积是商铺的5倍,正好用来存收扣押物品,并无不妥。

  3助力承包车场获取分红

  蔡彬对陈、刘两人可谓不遗余力。2003年至2010年,番禺区城管分局获得了一块政府批地,用于停车,蔡彬力主将该地交由陈、刘承包,约定缴纳租费后,三人分红。后蔡彬先后7次从二人处获得29万元。2010年后,由于未能中标,三人的合作关系才告终结。

  4投2万建食肆分红92万

  与陈、刘二人的合作,并非蔡彬唯一的生财之道。2001年,同村的蔡杰良找蔡彬合伙经营美食山庄,蔡彬出资2万元,蔡杰良和大哥共出资9万元。尽管蔡彬仅出资2万元,但仍按照1/3的比例给其分红。

  所谓螺山食庄其实是一间违建,东环街城管甚至上门查处,并发出整改通知书。蔡杰良赶紧给蔡彬打电话,后者称没事。后来,东环街城管上门,只是象征性拆掉了招牌,此后相安无事。经查,从2003年至2012年,蔡彬非法收受蔡杰良给予的超出其出资比例的分红92万元。

  5“搞掂”车辆违章年审

  蔡杰良的大方令蔡彬很满意,后来,蔡杰良为了自家的停车场业务找上门来,蔡彬也非常爽快。

  2004年至2011年,蔡彬利用其在番禺公安系统的职务便利,多次在车辆年审、交通违章等事项上为蔡杰良(已另案起诉)谋取不法利益,后多次收取贿送的8万元。

  价值半亿房产“无罪”20套已在妻儿名下

  据媒体此前报道,蔡彬作为广州市正处级官员,工资待遇约每月1万元。妻子时丽英曾是番禺区工商联办公室主任、秘书长(已退休),从级别上看,其工资待遇应低于蔡彬,两人工资收入应不超过2万元。

  据悉,牵涉入案的22处房产中,只有两套带有蔡彬的名字,其余的房产则在其已经入澳洲籍的儿子蔡展培和已经退休的妻子时丽英名下。记者了解到,其购房行为大多发生在2006年以前,2009年房价大幅上涨后,蔡家并未再出手购房,但其所有房产总值估计已超过5000万元。

  昨日庭上,并无直接指向房产的控罪,换言之,即便蔡彬最后获罪,其名下房产也并不会因此受影响。

  事件簿

  2012年10月8日,网友“广州正义者联盟K”发帖曝光,称蔡彬及其家人拥有房产21套,蔡彬也因此被称为“房叔”。

  10月9日,蔡彬被番禺区纪委叫去问话。

  10月11日,番禺区纪委通报称,网上曝光情况“基本属实”,蔡彬的此前房产申报存在“不实”。

  10月12日,番禺区政府发布微博称,蔡彬瞒报房产,已对其停职。

  10月22日,广州市纪委新闻发布称,已查实蔡彬及其家人名下有房产22套,蔡彬本人涉嫌严重违纪已被双规。

  11月1日,蔡彬案被移送番禺区检察院。

  2013年7月26日,蔡彬案在海珠区法院一审开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零零论坛 ( 豫ICP备09039788号 )

GMT+8, 2024-11-23 06:07 , Processed in 0.084712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