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qiyi

[灌水]市场寻觅

[复制链接]

8122

主题

12万

回帖

28万

积分

零零天使

积分
284236

会员

发表于 2011-10-15 02:00:43 | 显示全部楼层
第 101 楼                                  叶檀:民间信贷资金流入股市酿就双重风险 www.eastmoney.com 2009-03-12 08:30 叶檀 南方都市报  著名财经评论人叶檀(资料图)民间信贷流入股市的步伐在加快。据《南方都市报》报道,一些被套或者资金紧缺的人士不惜以年息20%的高息,融资杀入股市。如果此风流行,中国的实体经济与资本市场将遭遇双重打击。在我国现行金融环境下,民间借贷的存在非常必要,既可以弥补银行僵化借贷的不足,也可以在民营企业急需调头寸、民企缺乏本金时,起到众人添柴的效果。没有民间借贷,我国的市场经济无法取得今天的成就。但目前民间借贷在错误的激励机制下,有变味之嫌。笔者相信目前民间借贷有大部分流向了股市,理由很简单,年关调头寸的时机已经过去,宽松的信贷政策使银行不用对企业“逼债”,而如此之高的借贷利率是从事实体经济的企业完全无法承受的,他们只有在资本市场博反弹进行投机以求一逞。民间借贷流入股市起码可以说明,目前民营经济的紧缩状态没有得到缓解,民营经济在全球消费紧缩的打击下苦苦挣扎。我国要保就业,要完成城镇化就必须大力发展民营经济,让从农村出来的就业者有工做、有饭吃,但此次金融危机过后中小企业风卷残云的现状,显示中小企业缺乏政府信用托底、缺乏税费与融资渠道的政策保护,是最易受到冲击的企业群体。不仅如此,鉴于积极财政政策对于民营企业的挤出效应,笔者相信,此轮金融危机过后最后复苏的也是中小企业。如果中小企业不能享受一视同仁的企业国民待遇,中国的实体经济就不可能有稳定的根基,大起大落的情况将成为常态。民间信贷资金杀入股市、楼市,说明民间闲置资金在实体经济投资渠道不畅通,并且风险太大,民间财富希望搭上直升机,吞食股市、楼市等资本市场特殊利益阶层的残羹剩饭。这将加剧中小企业融资渠道不畅,与资产价格畸高的现状。闲置资金寻找出路,找来找去只能找到资本市场,只能说明在实体经济领域,民间资金无法找到生存空间,存在大规模的资源浪费情况,这绝不是中国市场经济之福,另一重风险在于信用规范。目前民间借贷的规范不全,各类民间资金拆借在地底下生存,其风险控制全靠民间自发的信用保全方式。如投资者将资金扣除高息收益后,打到拆借方的股票和资金帐户上,一旦跌到拆借人的本金位置,进行强行平仓。或者由证券公司、银行甚至当地特殊人物充当中介,在扣除20%左右的保证金后,打到拆借者帐户,一旦出现违约,则由民间规则私下处置。在资产品价格上升阶段,投资者能够获得高于高息的赢利,则双方都有钱赚,皆大欢喜。一旦资产品价格直线下跌,甚至在目前剧烈震荡阶段,谁能保证一年20%以上的赢利?到时候纠纷层出不穷,政府难道装作没看到?或者像上世纪80年代、90年代曾经发生过的那样,进行严厉打击?民间借贷亟需阳光法案,参照小额贷款公司的有关规定,借贷最高利率不得超过国家法律的规定即人民银行规定的基准利率的4倍,最低不得低于人民银行规定的基准利率的0.9倍,目前民间借贷显然超过了这一标准。与其坐视不见,不如承认事实在阳光下主动规范,如果借款由证券公司担保,设立独立帐户,由银行担保,最后取款由双方同意,民间借贷的风险会小得多。庞大的民间闲置资金是中国经济多年增长的可贵财富,也是中国经济结构性矛盾是否缓解、中国资源配置效率的风向标。善待、善用民间资金将使中国产业升级换代的成本大大降低,使我国的实体经济的市场进程向前推进一大步。相反,如果把民间资金赶得团团转,既不允许进入上游行业,也不能在信贷中发挥作用,那么,民间资金就会成为中国经济的破坏性力量,他们不是像现在这样进入资本市场追逐高风险溢价,成为大众眼中的炒房团炒楼团,就是成为企业家进入某些控制行业的“润滑”成本。相关新闻:叶檀:全球金融危机最危险时期已过去叶檀:中小企业贷款难题真的解决了吗叶檀:新股IPO不宜开闸 应鼓励并购重组叶檀:股指期货与创业板不存在谁先谁后叶檀:信贷扩张与通胀预期是股市上涨主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15 05:16:09 | 显示全部楼层
第 102 楼                                  叶檀:全球金融危机最危险时期已过去 www.eastmoney.com 2009-03-12 04:27 叶檀 每日经济新闻 美国大型商业银行不会再出现倒闭,金融危机最危险时期已过去。  3月10日,花旗集团行政总裁潘伟迪在一份花旗内部备忘文件中说,花旗集团今年1、2月份除去撇账部分,营收超过190亿美元,是2007年以来的最好水平。带来好消息的还有美银和摩根大通,这两家公司的行政总裁都表示过去的1月份业绩不俗。  这不仅让花旗银行股价当天上涨四成到达每股1.45美元,更带动摩根大通银行、美国银行等主要银行股价全部收涨。美国三大股指飙升——金融类股的平均涨幅达15%,标普500指数重新站上700点之上;纳指涨幅达到7.07%;道指大涨5.8%,创下今年以来最大涨幅。股市上升,美元、黄金走软,投资者在狂欢中暂时忘记了避风港。  从金融市场来看,最危险的时期业已过去。金融市场的去杠杆化已经到达再也找不到买单者的程度,不得不告一段落。  美联储主席伯南克3月10日再次表示,政府不会坐视这些大银行倒闭,这增加了市场的信心。  美国信用市场已有明显解冻信号。企业债券市场在截至2月10日之前的5周里,已成功进行过一系列债券发售。据研究公司Dealogic的数据,美国公司共发售了783亿美元不享受政府担保计划的投资级企业债,这个数字大大高于去年四季度月均210亿美元的数额。这表明投资者对优质公司的债券非常渴求,已经无需政府进行信用担保。美国60万亿的企业债市场,被认为是第二波金融海啸的爆发点,这个判断不可靠,企业债市场正在逐渐恢复,企业债交易市场破产率在20%左右,而绝非百分之百破产。银行坏账率在可承受的范围之内。  虽然东欧形势依然不妙,但东欧与全球经济关联度较低,注定掀不起太大波浪。全球金融危机最危险的时期已经过去,但绝不意味着股市已经见底。  首先,花旗银行盈利收入的好转,外界并不确知到底是什么原因。有一种猜测是,由于花旗集团自己的压力测试比政府规定的更加严格,因此计提更多,所以花旗盈利的好转可能是计提部分的释放;另一种解释是由于美国金融债券市场的定价体系崩溃,因此不得不依靠并不规范、原先边缘化的CDS市场进行定价,而CDS市场实行逐日盯市制度,因此在信用市场略有稳定后,金融机构的保证金部分也就陆续释放。金融机构实际上什么也没有做,只是市场回暖了,金融机构保证金减少了。  由此可见,金融机构盈利情况完全取决于信用市场的回暖情况。如果有一天,投资者信心再次下挫,那么,金融机构照样会在什么也没做的情况下盈利缩水。  更关键的是,全球金融危机逐渐过去之后,各国政府必须直面更棘手的难题,那就是全球范围的产业结构调整和全球范围的产能过剩,全球经济会陷入漫长的经济衰退期。未来最不确定的因素是衰退时间,谁也不知道经济衰退将有多久,是一年,两年,还是五年。如果说,发放货币降低利率的以毒攻毒可以走出金融危机,但没有任何一种办法能够让我们走出经济衰退。  美国国内面临着产业结构调整,要走出低谷,他们只能靠提高企业效率、将夕阳产业加速转移出去,而中国则面临着扩大内需和提高效率的严峻考验。目前的进出口数据、CPI和PPI数据,只不过提醒我们结构调整的紧迫性,完全不足以让我们面对如此数据沾沾自喜,为紧缩开脱。相关新闻:叶檀:一年后中国经济或再现更严重危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15 08:31:34 | 显示全部楼层
第 103 楼                                  叶檀:一年后中国经济或再现更严重危机  2009-03-03 09:32 叶檀 解放日报 事实与理论相结合,才能把握经济发展的趋势,不会离市场实际情况太远。 中国经济在积极财政政策的作用下,会逐渐显现出效果。投资会拉动少部分就业和GDP的增长,温家宝总理非常看重的“发电量”数据开始好转,从今年2月中旬开始,发电和用电量都恢复了正增长。全国2月中旬增长15%,环比增长13.2%,在南方同比增长10%,环比增长8%。在资本市场方面率先回响,从去年年底开始在入市资金的强力推动下,中国股市经历了全球一枝独秀式的反弹。资产品价格不会单行,房地产紧随其后,一份针对全国15个重点城市1月份房地产市场的调查显示,深圳、厦门、福州和南昌四个城市出现了成交量的明显回升,其中,深圳商品住宅成交量同比提高了52%,南昌则达到了上年同期的3.6倍。2月份,主要大城市成交量继续回暖,09年初至今的短短两月内,上海楼市成交量走出一波由萎缩到放量的行情。总体成交量同比萎缩30%左右,但2月份最近三周回升明显,日成交量一度最高上升为600套左右,较去年成交低迷期200多套有较大回升。北京、广州房地产成交量均出现小阳春行情。今年GDP保8任务可以完成,一些经济数据将持续好转,钢铁等价格在震荡中略有上涨。根据市场机构的调研,中央财政拿出1.18万,下拨2300亿,地方政府配套力度很大,投资进度没有想象这么快,延续的时间会比较长。投资周期论证审批招投标过程,4万亿投资效应时间周期会比预期拉得更长,比如12个月,这样可能使刺激效应较长时间释放。3-4月份是投资品的关键时期,此前是去库存化,此时要看企业的真实订单,如果真实订单跟不上,企业将会出现大麻烦,投资品价格震荡回落。关键问题在于,积极财政政策虽然可以收短期之效,但从1998年经济周期的经验来看,积极财政政策的利好效果在8个月左右逐渐消退,如果不能解决产能过剩问题,积极财政政策将面临瓶颈,政府是继续扩大财政投入,还是转而寻求新的发展方向?可以说,中国经济产能过剩的难题恐怕会在明年重新显现。让人比较安慰的是,经济结构转型已经开始,目前比较显性的表现就是产业的转移以及在转移过程中依照要素禀赋形成的产业集群。例如株湘潭承接广东的服装鞋帽,江西湖北承接浙江的五金,安徽承接广东山东的家电,四川承接深圳的通讯电子,河北承接京津的原材料加工业,这些是企业的自发、但经济理性的行为,可以预见这种转移将持续多年,依据更加合理的资源配置形成各地的新的支柱产业。如果发挥地方与企业的自主性,这样提高全国资源配置效率的产业转移将在未来数年持续进行,这不仅可以弥补外资资金骤降的难题,还能让中国经济布局发生根本性调整。认清这一形势,持之以恒,中国的经济将有一轮重生、复苏、增长的机会。如果相反,财政政策加剧结构性矛盾,民营经济大批倒闭,消费持续低迷,那么,去库存后之后的库存再生将很快显现。目前中国经济处于十字路口,鼓励企业的创新,鼓励企业的转型,刺激企业的市场运行机制,决定了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潜力,是积极财政政策背后的当务之急。相关新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069

主题

12万

回帖

28万

积分

零零天使

积分
283430

灌水天才奖幽默大师奖优秀会员

发表于 2011-10-15 11:46:59 | 显示全部楼层
第 104 楼                                  谢国忠:鸭子举债成瘾 最终一发不可收拾 www.eastmoney.com 2009-03-12 10:45 谢国忠 观点地产 贸易赤字国家就像“北京填鸭”,贸易盈余国家则像“鸭农”,“鸭农”强行给“鸭子”喂食,使这些“鸭子”举债成瘾。   近来,不少大名鼎鼎的媒体发表文章,把眼下的金融危机归咎于中国购买美国国债。这种理论认为,贸易赤字国家(如澳大利亚、爱尔兰、西班牙、美国和英国等)就像“北京填鸭”,贸易盈余国家(如中国、日本、俄罗斯和沙特阿拉伯等)则像“鸭农”,“鸭农”强行给“鸭子”喂食,使这些“鸭子”举债成瘾,最终一发不可收拾。   当然,债务泡沫要产生,必须是债权人和债务人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但怪谁?债权人?债务人?还是中间人? 三个选项都已经充斥了数不胜数的报道和理论。指责中国和其他债权国有一种政治上的便利。危机爆发国的政客们,可以通过指责他人来回避艰难的抉择。但是,这样的理论搞错了因果关系。   个人罪魁与“集体失败”   在这场舌战中,目前矛头大多对准华尔街,也就是“中间人”。这么做很自然。看看这些机构的首席执行官吧:他们作出经营决策,认为这会带来利润,并依此支付给自己数亿美元的奖金,然而,如今,这些利润都没有实现。他们的机构则要么已经破产,要么濒于破产。伯纳德麦道夫500亿美元的丑闻,就是华尔街积弊的缩影。普通人很自然地会认为,这场危机的起源正是这些贪婪的人利用这一体系,为一己之私而搞破坏。我敢肯定,好莱坞能拍出很多源自华尔街的电影,这些情节可比编造的故事强多了,只要忠实记录就足以拍出好电影。   我一直在撰文记述格林斯潘在这场危机中的罪过。这些年来,我的不少文章都是关于其催生泡沫的决策。首先是1999年,为应对亚洲金融危机,他决定减息,导致了IT泡沫;然后是2000年,IT泡沫破灭后,他的减息决策导致房地产泡沫和债券泡沫;再到 2003年,在格林斯潘任上,一轮新的泡沫生成。   去年,他在国会听证时曾声称,金融机构高度负债却未能处理好这些债务,自己对此十分惊诧。言下之意,他当时不了解这些情况。然而,1998年的长期资本管理公司(LTCM)垮掉时,几乎使整个金融体系崩溃,问题就出在杠杆率过高,也就是金融部门负债过多。如果单个基金公司就能把整个体系拖垮,想象一下,对冲基金和投资银行自营业务这些年来遍地开花,会对整个金融体系造成多大的风险。LTCM倒闭后,监管者和分析人士也达成共识,即表外经营项目亦需列入监管。而格林斯潘和克林顿政府的衮衮诸公都反对,因此,这些高风险的经营活动就一直游离于监管之外,为这次的危机埋下了祸根。   货币政策在信贷泡沫的形成中唱主角,且责无旁贷。去年,我和一个朋友争论危机到底应该归罪于谁。他说,新兴市场的出口导向型发展策略也同样有责任。我不敢苟同。其实,泡沫到处都可能产生。如果每个人都盼着会有下一个买家支付更高的价格,都去购买某项资产,泡沫就形成了。Kitty猫、普洱茶、现代派油画,都可能成为泡沫。只要供给无法及时对价格上升作出反应,又有某个方面能够吸引足够多的人的注意,泡沫就可能产生。但这样的泡沫跟整个货币供给比起来,规模相形见绌,其形成无需货币供给的支持。而信贷泡沫的规模大过货币供给,如果没有货币当局的配合,信贷泡沫不可能产生。如果说,有人能够并且应该阻止这种泡沫产生,那就是格林斯潘。   投资银行囤积金融衍生品等投资行为造成杠杆率飙升,格林斯潘对此不是警觉,而是一次次地声称,金融衍生品的繁荣有利于提高效率。他从未认识到,这种繁荣很大程度上是投机的结果。不知他是否真对这些事一无所知。格林斯潘是最应该为这场危机负责的个人。   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就职演说中提到,面对艰难的抉择,出现了“集体失败”。这是对美国家庭无所顾忌地借贷的婉转表达。那些无法还清自己债务的借款者应该受到责备吗?一些著名的分析人士认为,这全是那些诡计多端的银行家的错,是他们炮制了这些复杂的产品,然后来愚弄大众,才使他们借下了还不清的债。我不这么看。那些借下了“三零”按揭(零首付、零利率、起初两到三年零本金支付)的美国家庭,很明白自己是在占便宜。如果房价上升,他们就因房产升值获益;如果价格下跌,他们就拍屁股走人,不过是回到从前罢了。他们相当于得到一个免费期权外加一幢有生之年可以安居的靓宅。接受这种交易可谓非常理性。但是,这就对吗?我想,要把这些借款人比做无辜的“北京填鸭”,真是太天真了。   当伯南克还是格林斯潘的手下时,他用了一个著名的词“储蓄过剩”(savings glut)来解释美国持久而庞大的经常账户赤字。在他的理论中,美国是在帮其他国家花掉它们花不掉的钱。伯南克这么一解释,美国拿别国的储蓄盈余就显得无可非议了。但是,如果格林斯潘不肯放松货币供给,如果监管者取缔那些可疑的金融衍生品,如果美国家庭不去借他们还不起的钱,那么,“过剩”的外国储蓄就不会流向美国。   比伯南克的“储蓄过剩”理论更恰当的解释应是这样的:美国的体系发展到今天,正适应了对便宜资金的利用。华尔街在利己动机的趋使下接受了这种新商业模式,其核心就是向美国家庭灌入廉价的外资。虽说美国家庭现在受了苦,别忘了他们曾经享受过一段“钱来伸手 “的好时光。这场堆满外国廉价资金的盛宴,实在是太诱人了。正是监管的放松营造了这样一场盛宴。1997年-1998年的新兴市场危机后,不少国家渴望积攒美元储备,美国正是利用了这一点。   到了2004年,已经很明显,盈余国要是不继续积攒美元,经济就要垮掉。这些国家只能调整自己的经济结构,从而一面把自己的产品卖给赤字国,一面借钱给它们,让它们用自己的盈余付钱。这些国家的私有部门对美元的需求降到极低,它们的中央银行只能接盘所有盈余的美元。即使他们知道总有一天美元会贬值,也没有勇气不去购买美元,因为担心重蹈1998年美元不足引发危机的覆辙。   结构性改革正当时   “我们是‘北京填鸭’。”赤字国用这种理由来解释今天的情形,令人无法接受。这种说法无视那些最强大、最富有国家的自由意愿。事实上,正是这些国家的监管和货币政策,使得这些泡沫得以持续。赤字国花别人的钱过了一段好日子,如果他们还要为自己的所作所为来责备借给他们钱的国家,就是不讲道理了。   要责备中国的廉价出口产品造成泡沫,真是没有良心。美国人去沃尔玛购物是为了省钱。便宜的中国进口产品,并非美国人借钱消费的生活方式的原因。美国赤字的驱动力是医疗费用,这部分花费占GDP的比例高达约16%,比其他发达经济体高出5个百分点。美国人购买廉价进口产品,是因为医疗费用的上升逼得他们不得不这样做。美国的医疗体系是造成这一切发生的根源,而别国积累美元的要求,使得美国人有可能在医疗费用激增的情况下,还能维持相当不错的生活水平。   泡沫很可能从头到尾都是一个错误。羊群效应的心理是人类的弱点,也加剧了泡沫现象。然而,有些泡沫中,有人是故意怂恿羊群效应,并加以利用,从而牟取私利。这些人才应该受到控诉。狡辩并不只是过把嘴瘾,还可能影响行动。如果赤字国责备盈余国造成了危机,它们就会等后者来解决问题。除了财政和货币刺激、银行救助计划,它们不会实施改革来平衡经济结构。这种无所作为会延长经济下行的时间,并埋下未来危机的隐患。   比如,如果美国用政府借贷来置换家庭借贷,从而提振经济,也就是把数万亿美元的美国国库券,而不是华尔街的金融衍生品,卖给外国投资者。另一方面,盈余国也持续购买美国国债。那么,世界又回到了过去那种不平衡增长的老路上。但是,终有一天,当外国投资者不再购买美国国债,等待我们的就是一个更大的危机。所以,最好是现在就解决问题。美国不应只依靠经济刺激来提振经济。应该有一个全面的计划,来压缩医疗成本。照现在这样下去,2015年美国的医疗成本将达到GDP的20%。如果不真正进行结构性改革,很难想象美国如何避免一场更大的危机。   许多分析人士都认为,美国能够摆平今天的问题。现在正在讨论的经济刺激计划的重点将放在投资上。一段时间后,它可以提高美国的收入,使其收支平衡。按这种策略,美国将继续依靠外国资金,只不过是把消费变成了投资。这种策略风险很高。政府投资如何能足够高效,使产能持续提高?外国人愿意帮美国解决问题吗?还有,即使这种策略可行,收入增长能否赶上医疗支出的扩大?我认为,除非美国大举改革,否则,最终摆在美国面前的可能就是美元的贬值和超通货膨胀。   盈余国主要是东亚的制造国和石油出口国。对这些国家而言,资金高度集中于政府或是少数私有部门,对其扩大内需形成了主要障碍。比如,新兴市场的美元短缺就是一个分配的问题。新兴市场国家中不存在绝对的美元短缺。这些国家仍持有大量的外汇储备,他们只需把政府的美元资产换成其美元债务国的本币资产。这场危机暴露了这些国家货币分配的问题。一方面,这些国家的政府积攒外汇储备购买美元资产来抵消经常账户盈余; 另一方面,这些国家的企业从外国人手中借入美元以备投资。难道这些政府不应该更好地配置资金来支持投资吗?   资产所有权集中于政府及少数个人,是扩大这些国家内需的关键障碍。看看中国、俄罗斯、沙特阿拉伯这些国家吧。它们的所有权都异常地集中。除非能够更广泛地分配财富,否则,很难发展出一个消费导向型的经济。   日本、德国和其他依赖于制造业出口的经合组织成员国,问题就不一样了。这些国家正在老龄化,因此,不得不通过出口获取盈余来积累财富,保证未来的高生活水平。但是,需求那端已经无法满足这种模式了。这些国家可能被迫提高当前的消费,而在未来减少消费,也就是,他们无法维持一个不变的生活水平。这些国家的央行应该发钞票购买其政府债务,还可以通过减税来提高其家庭部门的购买力。   多数大经济体内部都有不小的问题,且各不相同。全球化使其互相融合,因此,过去十年它们走了一条异乎寻常的增长路径。现在,通过经济刺激,问题还能多掩盖几年,但这只会导致更大的危机。最好是现在就开始结构性改革,迈向一个更讲究平衡的增长模式。相关新闻:谢国忠:经济危机最终底部也许在2010年谢国忠:押宝给中国的投资者将有巨大收益谢国忠:后泡沫经济时代已来临谢国忠:全球正巴望中国做主 我们还是丫鬟心态谢国忠:金融海啸从未中断 A股仍高出低点40%谢国忠:奥巴马新政将为美国经济埋下陷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15 15:02:24 | 显示全部楼层
第 105 楼                                  股指变盘已是一触即发 2009-03-13 16:53 上海新兰德 本周上证指数在短中期均线内进行反复的震荡争夺,而且波动幅度逐步收窄,但仍然没有选择突破方向。盘面热点也是表现低迷,难有持续性的攻击力量出现,多数个股基本都同步市场展开整理。始终无法摆脱谨慎观望的氛围,成交量快速萎缩,市场的可操作性也随之降低。  从今日的盘面观察,股指再次受美国道琼斯指数大涨的带动早盘向上冲击,但是与前日一样,市场跟风上行的力量有限,股指很快遇到抛压震荡回落,收盘重新跌到5日和10日均线之下。场内热点零乱,多数个股跟随股指反反复复的进行整理,没有明显的趋势出现,反映出目前市场在方向不明朗时,多空双方都不愿主动出击,而是继续等待市场最终选择突破方向给对方致命一击。  从今日上证指数创出2402点调整以来最小振幅的表现看,短期收敛整理已运行到末端,下周初将会有明确的方向出现。而在判断收敛形态最终突破方向时,首先要观察向上能否突破3月5日和3月11日两高点连线形成的下降压力线2170点到2180点一带,其次观察突破时能否出现持续有力的做多板块和量能配合。如果在突破之后能够长时间的站稳20日均线,则向上突破后未来的空间和力度都将会有持续性。而如果短线快速跌破周四低点2086点,则应引起向下破位的警惕。市场当前就如百米赛跑前的运动员在跑道上各就各位,等待发令枪响的瞬间,股指变盘已是一触即发。  技术上,上证指数收盘继续停留在短中期均线之下,同时也是整理平台的中轴区域,并且周线也是在5周和10周均线之间整理,处在上有压力下有支撑的整理格局之中。从近两周的市场表现看,其自3月5日两会召开以来所形成的收敛整理形态至今日两会结束已运行至末端,下周初市场的突破方向将决定未来行情的中期走势。对此,我们新旗舰中心认为:下周初会有方向性选择出现,投资者应认真甄别突破方向的有效性并及时做好应对。详细分析可登陆新旗舰中心网站。未来如何及时把握市场热点,把手中持仓结构调整至最佳配置,将是在未来交易获利的关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15 18:17:49 | 显示全部楼层
第 2206 楼                                  德国考虑提前推出欧洲稳定机制(ESM)将取代EFSF经济2011年09月25日23:29   文/潘凌飞德国准备将原定于2013年生效的欧洲稳定机制(ESM)提前到2012年初实行。ESM,即欧洲稳定机制(EuropeanStabilityMechanism)将于2013年取代临时性的欧洲金融稳定基金(EFSF),是欧洲地区的永久性援助基金。目前,市场普遍正担心希腊主权债务违约,希腊政府正竭尽全力满足欧盟和IMF的援助条款。各个政府也为可能到来的违约做准备。基督教民主联盟的NobertBarthle周六表示,ESM是对当下各种问题更有力的回应。从这个方向着手推进是很有意义的。ESM拥有5000亿欧元的救助能力,并将包含集体行动条款(CAC,CollectiveActionClauses)。他说,从2013年7月1日开始,欧元区成员国发行的所有新债都将包含集体行动条款(CAC),在与国家寻求达成债务重组协议时,允许规定比例的多数债券持有人支配少数持有人的意见。9月29日,德国议会将就该问题进行一场重要投票,决定是否授予现有的EFSF新的权力。如果通过,那EFSF就会增加到7800亿欧元,其中德国将承担2110亿。默克尔11天前表示,讨论希腊有序违约不再是禁忌,在2013年ESM生效之前,欧元区缺乏一套有效的机制。所以有必要让ESM提前生效。默克尔目前正面临一些潜在的反对,她的执政联盟内部开始有人怀疑是否应该继续援助希腊。巴罗佐:欧洲稳定机制(ESM)的发行应当从2013年中期提前至2012年中期2011年10月12日21:17来源:汇通网汇通网10月12日讯——巴罗佐:欧洲稳定机制(ESM)的发行应当从2013年中期提前至2012年中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15 21:33:14 | 显示全部楼层
第 2207 楼                                  欧洲稳定机制改进ESM举措存在两个问题2011-6-2314:18:09来源:和讯网编辑:zhuorudong摘要:周一欧元区财长做出决定,欧元区永久性纾困机制欧洲稳定机制(ESM)将不会取得优先债权人的地位。据6月23日英国作家Lex撰文,欧元区总是在后退两步,因此当它向前迈出一小步时外界颇感安慰。周一欧元区财长做出决定,欧元区永久性纾困机制欧洲稳定机制(ESM)将不会取得优先债权人的地位,这就是一个例子。让这个如此庞大的债权人在获得补偿的队伍中排在仅次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位置,是一个错误。决策者本应预见到,这将令私人投资者不愿购买主权债券:他们只能得到ESM获得偿付之后剩下的残羹剩饭。为这一明智的政策大转变欢呼两声吧。此举仅适用于希腊、爱尔兰和葡萄牙。问题是这是否将有利于它们回归市场。爱尔兰财长迈克尔·诺南(MichaelNoonan)似乎对此毫不怀疑;事实上,爱尔兰表示计划于明年第三季度再次对市场进行“测试”。但各种期限的爱尔兰债券收益率对上述举措都几乎没有反应;爱尔兰若要重新赢得投资者信心,未来15个月需要发生许多其它利好事件。有关ESM的这项举措存在两个问题。一是这对于希腊几乎毫无意义。确实,只有上帝(当然还有希腊人)才能拯救希腊,该国可能在未来数年都将依赖紧急外部融资。第二个问题更为严重:在发生主权违约后将获得赔偿的队伍中,欧洲纳税人ESM最终的资金提供者如今将与普通私人投资者处于同等的位置。这可能不会受到欢迎;或许会让批准新ESM框架的过程节外生枝。有关ESM的这一决策可能有利于吸引私人买家。然而,要真正帮助陷入困境的欧元区成员国,同时还需要更为廉价的融资。相关阅读希腊未来路在何方专家称美国或是背后推手反对党将投反对票希腊新紧缩计划或泡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16 00:48:39 | 显示全部楼层
第 2208 楼                                  叶檀:民间金融被“招安”经济环境趋向宽松www.eastmoney.com2011年10月13日08:09叶檀每日经济新闻  10月12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确定支持小型和微型企业发展的金融、财税政策措施。会议指出,小型和微型企业在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科技创新与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当前一些小型微型企业经营困难,融资难和税费负担偏重等问题突出,必须引起高度重视。主力资金流分析(10/13)某些股割肉出逃肯定会后悔突发暴涨很可能不期而至股民福音:套牢股票有救了!  一系列举措表明,中小企业困境与市场困局,全球重开第二轮宽松货币政策,开启了市场相结合的定向宽松的闸门。  央行货币政策似紧实松。10月11日,央行在公开市场回笼千亿资金,通过发行一年央行票据回笼100亿元,通过7天和28天正回购操作分别回笼了500亿和400亿资金,其中90%回笼的资金将被转移至下周和下月公开市场释放。受此利好刺激,银行间隔夜拆借利率下降110个基点。央行增加短期操作,体现了加大货币流动性、降低资金价格的急迫心情。  民间金融有市场化、合法化趋势。据《浙江在线》10月12日报道,浙江省政府正抓紧会同浙江银监局、人民银行在浙机构研究完善温州市政府递交的《温州金融改革综合试验区总体方案》,近期将报呈上级部门。方案涉及增加小额贷款公司数量、成立11家股份制村镇银行、开展民间资本管理服务公司试点、出台《放贷人管理条例》和成立金融资产场外交易市场等,将温州打造成全国“民间资本集散中心”。  根据该方案,温州新增11家股份制村镇银行,变民间资金“体外循环”为资金“体内循环”。去年底,温州银监分局计划2年内在现有3家基础上再增5家村镇银行,分别设在瑞安、平阳、文成、泰顺和鹿城的辖内乡镇。同时,扩大小额贷款公司试点,将温州市的小额贷款公司增加到100家,以广泛吸纳民间资金,在扶持融资性担保公司的同时严格整治非法担保公司等。变过去的对民间金融视而不见,转变为正视民间金融,允许民间金融、监管民间金融。  这是民间金融走向市场化的重要步骤,也是官方利率与民间利率逐步接轨的第一步。事实上,早在去年12月,中国人民银行温州市中心支行曾向总行递交报告,要求批准在温州施行“利率市场化”改革试点。虽然具体方案尚未出台,虽然捆绑小额贷款公司与村镇银行的制度性锁链尚未解除,但遍地开花的小型金融机构必然冲击僵化的体制内金融机构,未来金融业的竞争将更趋激烈。随着民间金融的放开,利率的市场化、股权的集中、监管的统一必然提上议事日程。  民间金融被“招安”,何愁小微企业无贷款?现在要看具体管理部门的勇气与智慧,能否顺时而进,将民间金融纳入正常轨道,从草根市场为中国的金融市场化奠定基础。  伴随民间金融合法化的推进,对于小微企业的扶持日益加码。10月12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确定支持小型和微型企业发展的金融、财税政策措施。针对中小企业贷款难的问题,会议强调,商业银行需重点加大对单户授信500万元以下小型微型企业的信贷支持。加强贷款监管和最终用户监测,确保用于小型微型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  按照会议要求,商业银行被允许将单户授信500万元以下的小型微型企业贷款视同零售贷款计算风险权重,降低资本占用。适当提高对小型微型企业贷款不良率的容忍度。在财税政策方面,国务院为支持金融机构加强对小型微型企业的金融服务,将对金融机构向小型微型企业贷款合同3年内免征印花税。将金融企业中小企业贷款损失准备金税前扣除政策延长至2013年底。  上述种种政策,从短期而言,是应对民间资金链条岌岌可危的局面,避免将小微企业逼上绝路,造成中国大范围的失业形成社会动荡以及中低端制造业的崩盘,从而粉碎中国的制造强国之梦。  取消点对点的定向贷款扶持,通过金融市场化,对小微企业实行优惠政策稳定危局,是有远见的明智选择。市场对此做出了积极姿态,A股市场12日迎来久违大涨。  必须强调的是,中国股市的买单期尚未过去,市场政策的细则尚未出台,全球债务危机方兴未艾,此时过早乐观,会成为黎明前的先烈。>其他网友关注的新闻:叶檀:温州经济兴衰关系市场经济兴衰叶檀:高利贷泛滥源于价格双轨制叶檀:与其让600亿进入温州不如为炒煤团正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122

主题

12万

回帖

28万

积分

零零天使

积分
284236

会员

发表于 2011-10-16 04:04:04 | 显示全部楼层
第 2209 楼                                  叶檀:金融衍生品彻底完蛋?2011年10月11日22:18来源:卓越理财作者:叶檀  人们在质疑瑞银的内部风控系统之余,纷纷推测瑞银受损的产品交易真相。  金融衍生品市场并未随着次贷危机偃旗息鼓,投行刚离虎口又进狼窝。  9月15日,瑞士联合银行盘前发布简短声明,称投行部门一交易员违规操作造成大约20亿美元的损失。18日,瑞银再发声明,将持续3个月的违规交易损失额提高到23亿美元。祸有先兆,9月14日,高盛集团旗下的资产管理公司(GoldmanSachsAssetManagement)宣布,将在10月底之前关闭全球阿尔法(GlobalAlpha)对冲基金。遭遇清盘的名牌基金,曾是高盛的一颗掌上明珠。  由于金融衍生品市场大规模缩减,上述事件并未引发全球金融市场的剧烈动荡,但上述现象无疑再次宣告,投行随意创造金融衍生产品的好日子一去不复返了。  英国《金融时报》专栏作家指出,这是疯狂扩张的交易所交易基金(ETF)惹的祸。目前的ETF已经与我们理解的上证ETF等投资品种截然不同,是一连串衍生品组合投资计划,称为"合成ETF"。  合成ETF与次贷产品本质有些类似,所设计的产品包括衍生品在内的琳琅满目的产品,市场中45%的ETF是所谓的掉期基准ETF,通常与衍生金融协议相关,由投资银行设计,为避免风险,交易对手方需要购买其他产品对冲风险,或者为追逐利润,持有流动性极低的资产,导致传导链条极为复杂,所谓的对冲手段大多数时候骗人骗己,风险薄弱环节摇摇欲坠。  后金融危机时代,投行以ETF取代了臭名昭著的次贷衍生品,但臭气并没有消散。  早在今年四月,国际金融稳定委员会(FinancialStabilityBoard,FSB)曾经撰写名为"由最近交易所交易基金(ETF)最近的趋势依法的潜在金融稳定问题"的文章,对ETF提出警告,指出ETF不再是值得信任的既便宜又透明的交易工具。瑞银的巨亏,很快验证了他们的先见之明。  只要风险机制不改,金融衍生品与对冲交易的风险难以排除,魔鬼交易员将层出不穷,让普通民众更加厌恶金融衍生品。  ETF投资之所以受到追捧,就是因为亮眼的赚钱效应。业内预期,2010至2012年,华尔街来自Delta1的收入平均增长9%。而此次瑞银议事魔鬼交易员阿多博利于短短五年间平步青云,从见习生一跃成为明星交易员,年薪达英镑七位数。而在三年前,法国兴业银行(601166,股吧)的"魔鬼交易员"克尔维耶尔(JeromeKerviel)同样效力法兴Delta1交易。  事件将促使欧美等国尤其是欧洲进一步严控金融衍生品交易,直至将高风险、高杠杆交易变得无利可图,实际上,这些交易员未来只能到新加坡、中国香港等地谋生。  高盛关闭全球阿尔法(GlobalAlpha)对冲基金,则非内部风控顽疾,"势不能也"。据报道,全球阿尔法基金创建于1995年,以量化交易,根据计算机模型寻求微小的获利机会,与长期资本管理公司的投资理念相似,2005年,该基金涨幅高达38%。  有人归咎于瑞士央行。正是9月6日瑞士央行决定,将瑞郎汇率与欧元汇率挂钩,让做多瑞郎者大亏其钱。由于金融杠杆高至30倍至50倍,市场小幅波动就会引发蝴蝶效应。  不论事实是不是如此,央行直接干预汇率,政府直接干预大宗期货价格,意味着市场价格不可预期,量化交易方法将越来越多地扔进储物箱。  严厉的监管,行政定价体系,加上投行的贪婪,共同葬送了金融衍生品市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468

主题

12万

回帖

27万

积分

零零天使

积分
275452

特殊贡献奖美食专家精英斑竹

发表于 2011-10-16 07:19:3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 2210 楼                                  重磅经济数据明日公布CPI或仍超6%www.eastmoney.com2011年10月13日14:06中国网  据国家统计局信息发布日程显示,14日将公布9月份经济数据,其中9月份CPI自然是各方关注的焦点。尽管翘尾因素正逐渐减退,但有关分析机构认为,由于食品价格继续呈现小幅环比上涨势头,9月CPI同比涨幅很难有明显回落,预计仍维持在6%以上的高位,部分机构甚至预测9月CPI可能高过8月,因此,多数专家也同时预计宏观政策基调难有实质转向。(点击查看>>>CPI数据走势图)  机构普遍预测CPI涨幅仍超6%  据有关机构对20家机构的经济学家及研究人士调查显示,对9月CPI预测的平均值为6.2%,最高值为6.4%,最低为6.0%。  中信证券发布研究报告认为,食品方面,蔬菜、鸡蛋等受季节因素影响环比出现较大涨幅,当月食品环比上涨将在1.5%至2%;非食品方面,由于国内汽油价格9月并未出现调整,而衣着等价格将受季节因素影响,环比显著回升,因此非食品环比也将上涨0.1%。总体看,9月CPI环比上涨0.6%,同比上涨6.2%  中金公司也认为,尽管9月翘尾因素较8月继续回落,增速降幅约0.6个百分点,但受中秋和国庆假日影响,9月食品和非食品价格环比均存在较大的季节性上涨压力。预计9月CPI增速仍将位于6.2%至6.4%的较高水平。  与此同时,商务部每周监测数据显示,8月29日至9月25日,食品价格连续四周上涨。部分经济学家预计,9月CPI同比涨幅可能超过8月。  央行调查显示近半数居民预期物价上涨  央行营业管理部近日发布调查显示,三季度居民物价满意指数为16.1,创调查以来的新低,69.1%北京居民认为当前物价水平“高,难以接受”。  央行营管部此次调查了1400户北京城镇储户。其中,69.1%居民认为当前物价水平“高,难以接受”,较上季上升4.8个百分点;认为“可以接受”的居民比例为29.6%。此外,通胀预期依然强烈,47.1%居民认为未来3个月物价将“上升”。  居民消费意愿在三季度也得到增强,26.6%的居民认为在当前的物价和利率水平下“更多消费”最合算,较上季上升5.6个百分点。从未来3个月消费意向看,“准备购买大额商品”的居民比例为26%,“准备旅游”的居民比例为39.6%,“准备购车”的居民比例为11.8%。  研究人士预言政策基调难实质转向  对于未来几个月物价走势,当前各分析机构已基本达成共识,进入四季度后,CPI涨幅将呈现逐渐回落态势。有专家认为,前期对CPI推升作用明显的部分食品价格涨幅开始回落,物价快速上涨的压力已有所减轻,同时考虑到下半年翘尾因素将逐步降低归零以及地方政府加强对流通环节管理,通过集市与生产基地对接降低食品供应价格,物价调控正逐步起效。  有证券研究员分析说,四季度货币政策稳健的大基调难有实质性转向,实际操作将在松紧搭配中谨慎权衡。部分经济学家也分析称,在当前物价持续徘徊在6%的背景下,整个宏观调控政策离放松尚远。  央行此前表示,我国经济继续平稳较快发展,通胀压力有所缓解但仍处在高位。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把稳定物价总水平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  全年CPI预计上涨5.5%明年涨幅将趋缓  中国社会科学院10日发布的《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2011年秋季报告》称,由于受到输入型通胀、国内农产品价格适度提高以及劳动力成本上升的影响,预计2011年居民消费品价格将上涨5.5%左右。  《报告》认为,2011年CPI上涨率持续高位运行,7月CPI同比上涨6.5%,创下自2009年以来的新高。而随着翘尾因素的逐步减弱,CPI涨幅将在今年四季度有所回落。  《报告》指出,多方因素造成了此轮通胀压力,其中既有美国长期实行量化宽松货币政策造成的输入型通胀压力,又有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时期国内新增信贷规模较大对价格上涨造成的滞后影响。更值得注意的是,新出现的各方面成本推动因素也导致了价格水平高企。  社科院有关人士表示,未来推动物价持续上涨的因素依旧存在,例如劳动力成本上升等。但总体上看,明年物价总水平增长呈回落态势。《报告》称,明年存在有利于物价下行的诸多因素,且有利因素的影响力较大。首先,随着秋粮丰收,粮价和蔬菜价格涨幅都将趋于放慢,从而拉低CPI涨幅;其次,猪肉价格进一步上涨的空间有限;另外,未来货币金融政策将继续温和调整,流动性过剩问题有所减轻,从而对物价增长有所抑制。社科院预计,明年全年CPI上涨4.6%。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部主任、“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课题总负责人陈佳贵说,今年中央的宏观调控已使物价上涨得到了一定控制,今年末和明年初宏观政策仍应坚持治理通胀和稳定物价。  陈佳贵主张这样做的原因有四方面:一是我国目前CPI涨幅在5%以上,物价仍是高位运行,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也上涨明显;二是造成CPI持续上涨的因素未有较大变化:内部流动性过剩和外部环境造成的流动性压力同时存在,且我国农业基础薄弱,农产品供需矛盾会长期存在,价格仍有上涨空间;三是成本上涨仍是推高价格的主要因素,一些资源品的价格改革也会造成部分企业产品价格的上涨;四是输入型通胀仍有推高CPI的可能。(上海证券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零零论坛 ( 豫ICP备09039788号 )

GMT+8, 2024-11-27 05:14 , Processed in 0.076969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