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方君瑛

[原创]听老狼给你讲藏在《论语》中的故事

[复制链接]

5468

主题

12万

回帖

27万

积分

零零天使

积分
275452

特殊贡献奖美食专家精英斑竹

发表于 2011-10-23 08:39:11 | 显示全部楼层
第 41 楼                                  第二个问题:“本立而道生”的道究竟是指什么。道如果单独的解释,通常有规律、规则这样的含义,但是道很少能单独使用,通常需要加一些定语,如:治国之道,修身之道等等。孔子一生研究的都是政治学,他钻研的学问都是如何治理国家的学问,说白了就是礼乐制度。因为礼乐制度的目的是实行仁治,让所有的人都能过上安稳的生活,所以常常被称作仁道。又因为一个君王能真正做到仁道的时候,天下人像水归于下一样地归于他。如果整个天下的人都归心于他,那么他当然就是天下之王,所以礼乐制度又被称作王道。上世纪日本侵略中国时曾经有个口号,说要在中国建立“王道乐土”,就是从这里取的意,因为王道下必是乐土,就像《诗经》里唱的:“逝将去汝,适彼乐土”。不过刺刀下面是没有王道的,王道是要通过仁政才能达到的。仁道也好,王道也好,最终的目的就是通过为人们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来获得人们的拥戴。治理国家的根本是什么?就是仁。因此本章的这个“道”就是指仁道,就是礼乐制度的精神与灵魂。这也是为什么本章最后一句说“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的原因,这与“本立而道生”是完全吻合的。在搞清楚这些之后,我们就会发现,本章的内容解释起来就顺畅多了:一个懂得孝道的人是很少会冲撞自己的上司,而不肯冲撞自己上司的人却会起来造反,这种事情是没有的。所以执政者治理国家的时候,要先务本,根本建立起来了,仁就有了。孝悌就是仁的根本啊。不过,到此为止还不能算是搞懂了这一章,有若作为孔子的得意弟子,深得孔子学说的三昧,这一章确实还有很深的含义,因为我们不处在那个时代,没有那个时代的背景,会忽略一些问题。接下来的问题才是最关键的:孝悌与道、与仁到底有什么关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23

主题

3万

回帖

8万

积分

零零天使

积分
80202
发表于 2011-10-23 10:36:26 | 显示全部楼层
第 42 楼                                  7、中国的孝悌思想大约起源于文王时代,从文王的养老开始的。在文王之前,中国这片土地上流行的是贱老。那个时期生产力水平非常低,壮劳力忙死忙活不一定能得到温饱,何况老年人呢?在那时候人老了,不能做事以后,大家都非常地嫌弃。这似乎也怨不得什么,像灾荒年间不是经常有易子而食的吗?有些问题就不是人觉悟能解决得了的,现在不是有专家研究结果证实,在非洲一些地区,每当碰到荒年的时候,爆发战争的几率就会大增吗?其实又何止是非洲,只有影响到生存,对哪个国家都一样。有一句俗话,可以证实老年人在那个年代的惨状:老而不死是为贼。这就是中国亘古传下来的一句俗语,你叫它成语也好,谚语也好,都指明了那时一个事实:老年人倍受歧视。贼在这里不是指盗贼,这句话也不是说人老了就像盗贼一样不是东西。贼,古代指庄稼的一种害虫,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人老了,什么也不能做,只能消耗粮食,就像庄稼的害虫一样。每个人都会老,每个人都会被嫌弃。老,是笼罩在人们心灵上的一道阴影,直到一个人的出现,才消除了人们心灵上的这道阴影。这个人就是周文王。文王是古公的孙子,从他开始中国开始有了养老的政策,我对社会保障的历史没有研究,但是说这是有文字记载的最早的社会保障制度应该差不多。文王养老的具体制度已经不存在了,而且到了孟子时代可能人们对此发生了疑惑,孟子用另外一种方式来阐述这种制度:家里种点桑树,养点家禽,这样老人的衣服、肉食就全部解决了。孟子这种指靠个人家庭养老的社会保障制度一直传到现在,真是可悲。但是文王的养老政策肯定不会如此,如果自己能解决,文王的养老政策在当时就不会产生那么大的影响。当时没有公路,没有网络,没有电话,消息的传递完全依靠嘴来传播,在这种情况下,文王的养老政策竟然传播到了东海边儿上。所谓的东海大概指现在的日照、青岛这一代的地方。而且惊动了三个人,这三个人都成了后世的名人,一个是伯夷,一个是叔齐,还有一个是姜子牙。如果当时中原地区的养老问题能解决的话,文王的养老政策就不会有这样深远广大的影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380

主题

3万

回帖

8万

积分

零零天使

积分
82279
发表于 2011-10-23 12:33:42 | 显示全部楼层
第 43 楼                                  8、如果看看今天世界移民的趋向,也许会明白文王养老政策在政治中的意义。现在发达国家社会保障好,政治环境宽松,是移民首选之地,但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去的,而且对人的素质做出了很高的要求,这样做既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也是非常合情合理的,从客观上讲,为西方引进了大批的人才。在文王时代完全没有这些限制,只要你是老人,你就可以跑来纳福,如果所有的老人都去岐山养老,不把文王吃垮了么?关于这个问题,人们完全可以不必担心,当时的中国大地上可以说是莽莽榛榛,地多人少,到处是虎狼虫豹。走着走着遇到一只狗熊丝毫不稀奇,如果一个人走了几天都遇不到一只猛兽那才叫稀奇。所以,老年人能像伯夷叔齐老哥俩这样有本事自己跑去岐山的并不多。大多都是拖家带口去的。从文王之后过了大约千把年,有一个人研究这段历史,用一句话指出了文王养老政策带来的好处:老老而壮者归。也就是说文王养老,在客观上却吸引了大批年轻力壮的人前去归附。虽然大家都在贱老,但是年轻人终究也会老,也有被贱的那一天。[此贴已经被作者于 2011/10/22 10:28:53 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23 14:30:57 | 显示全部楼层
第 44 楼                                  移民的大量涌入无疑大大加强了周的势力,因为当时愁的不是没有土地,而是有土地没人种,这与现在西方吸引移民得到的效果是一样的。文王在发展初期曾经因为发展势头太猛,引起了商纣王的注意,将它囚禁在了羑里,后来大家又把他赎了出来。通过这件事我们可以发现,在最初的时候,文王根本没有跟纣王周旋的基础,只能任人宰割。他死的前一年把都城从岐山迁到了丰邑(今西安附近),从岐山到丰邑,距离殷商腹心的距离已经非常近了。这就像两个人打架,开始的时候弱小的一方总是要躲着强大的一方,害怕受到他的欺负,现在曾经弱小的一方不但不再躲避原来的强敌,而且还主动往他跟前凑。这说明此时周人的势力已经足以与殷商匹敌,他已经不再害怕纣王,而且有了图谋纣王之心。他死后不久,他的儿子武王带领军队灭掉了纣王。文王时期是周人发展历史中的第二次腾飞,它奠定了周与殷商争天下的基础,周的发展如此之迅猛,从这可以看出养老政策到底给了周人怎样的影响。花这样大的篇幅讲文王养老的故事,是为了说明两件事情:1、文王的养老是孝悌之源。从养老、敬老逐渐演化成了后来的孝悌,成为了中国家庭伦理道德的核心。2、仁。叶公曾经向孔子请教为政的事情,孔子告诉他:近者悦远者来,这就是政治的目标,政治的目的就是让跟随你的人获得稳定的生活,让那些还没有安定下来的人愿意跟随你,只有这样你才能不断发展壮大。仁的本质其实就是安人而自安。孝悌在作为一种伦理体系,孔子用二十个字来总结作以:父慈、子孝、兄良、弟弟(悌)、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此贴已经被作者于 2011/10/22 10:30:12 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13

主题

2万

回帖

5万

积分

零零天使

积分
56636
发表于 2011-10-23 16:28:12 | 显示全部楼层
第 45 楼                                  去掉最后的“君仁、臣忠”,全部是讲家庭伦理道德的。有人说以孝慈为主体的中国社会伦理道德是孔子建立起来的,这样说的人明显是不知道历史的人。春秋时期,有一个与孔子同时代的人也用差不多同样的语言叙述了这一伦理体系,他说:君令臣共,父慈子孝,兄爱弟敬,夫和妻柔,姑慈妇听,礼也。这个人的名字叫宴婴,从宴婴与孔子对当时的伦理体系的描述中我们可以看出,这根本不可能是孔子创建的伦理体系,而是早就存在的。无论是孔子还是宴婴,都是在叙述着一套早已存在的伦理准则。这又为孔子那句“信而好古,传而不述”提供了证据,说明孔子那句话不是谦虚,而是对自己所做工作的准确评定,这是我们在以后的《论语》研究中,必须要注意的一点。下面从分析父慈子孝入手,看个人在家庭伦理道德中应承担的责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293

主题

2万

回帖

6万

积分

零零天使

积分
63170
发表于 2011-10-23 18:25:27 | 显示全部楼层
第 46 楼                                  重量帖,必会经常拜读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349

主题

2万

回帖

6万

积分

零零天使

积分
63075
发表于 2011-10-23 20:22:42 | 显示全部楼层
第 47 楼                                  9、古人以孝悌代指其时的伦理体系,其实用孝悌代指古代的伦理体系不如用孝慈或者孝道来的恰当。孝是指小辈对长辈的责任义务,慈是长辈对小辈的责任义务。孔子按照父慈子孝的顺序来排列孝悌的内容,除了是按照尊在前的习惯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这个道德体系里,起首要作用的是夫、兄、夫、长。只有父亲做到了慈,子才有可能做到孝。许多人会非议这种看法,认为孝道是无条件的,这种认知是错误的,是受后世儒家思想影响的结果。这个世界上,没有事情是没有条件的。如果仔细研究礼乐制度和礼乐文化我们就会发现一点:在真正的礼乐文化里面,人们认为所有处于上位的人肩负着更重的责任,无论是家庭的还是社会的。因此,古人才有:“父不慈,子不祗,兄不友,弟不共,不相及也”的说法。慈,不仅是慈爱,还包括教育。对于这一点,古人也有很深的认知,他们认为父亲在对待子女问题上,一般会喜欢有能力的孩子,母亲则是喜欢有能力的,怜爱那些能力不是很强的孩子。这是人之常情,也是那个社会的现状决定的,因为父亲的责任是养家,通过劳动挣回来衣食住行的资本,母亲的责任则是照顾一家人的生活,在这种情况下,父亲自然希望儿女们有能力,可以协助自己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122

主题

12万

回帖

28万

积分

零零天使

积分
284236

会员

发表于 2011-10-23 22:19:57 | 显示全部楼层
第 48 楼                                  后世流传下来的孝道只有下对上的责任与义务,这完全拜托了儒家们所为,他们在传承中国文化的过程中或者有意地或者无意地漠视了上位的责任义务,加重了下位的责任义务,这种行为长期积累下来,使人们形成了对礼乐文化的误解,错把儒家文化当成了礼乐文化。礼乐文化与儒家文化有一个比较简单的区分法则:礼乐文化主张责任与义务是双向的,如果说非要区分出轻重来的话,礼乐文化认为社会的好与坏的责任更主要的是上位的人决定的,是权力者的责任更大,所以我们读《论语》会读到“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这样的话。所以,子孝与不孝,不但取决于他自己,还取决于他所受的教育,和父母给他的影响。在《论语》里有非常重要的两句话,一般会被人所忽视,这两句话是:“子曰,爱之,能勿老乎;忠焉,能无悔乎?”爱你的孩子,能不让他多做一些事情吗?对自己的孩子诚心诚意的,能不多教他一些为人处世之道吗?让自己的孩子叠自己的被子,远比成天絮叨学会叠被子的重要性重要得多。教会自己的孩子宽容地对待别人,教会他们接受别人,容纳别人,远比替他们砍人重要得多。什么是害?什么是爱?道理非常简单,但是要做到确实很难。如果人们都懂得了这个道理,长春17岁的少年也许就不会因为打篮球丢掉性命了吧?那些拎着大包小包的父母,牵着孩子的手去应聘的父母,到底是爱他们的孩子呢?还是爱自己的感受?连老鹰都知道带着小鹰飞翔,狮子还知道从很小的时候教授幼师捕猎,现在的人却不懂得这点。把孩子养成了宠物,到底是爱还是恨?到底父母跟自己的孩子有多大的仇恨,才会这样去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24 00:17:12 | 显示全部楼层
第 49 楼                                  转至第46楼第 46 楼 江色有无中 2011/10/22 10:36:51 的原帖:重量帖,必会经常拜读之谢谢鼓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852

主题

3万

回帖

8万

积分

零零天使

积分
80803
发表于 2011-10-24 02:14:27 | 显示全部楼层
第 50 楼                                  din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零零论坛 ( 豫ICP备09039788号 )

GMT+8, 2024-11-17 03:08 , Processed in 0.087740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